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

2023-09-24 16:18邱斌黄林斌
中国市场 2023年25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邱斌 黄林斌

摘 要:作为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总部经济是一种强带动、强辐射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涵盖总部资源、经济基础、商务设施、创新能力、服务环境五大维度、15个指标的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与离差最大化法构建评价模型,选取2022年我国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15强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梯队格局,北上深三个城市总部经济各维度竞争优势较为显著,各城市总部经济服务环境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总部资源成为影响各城市总部竞争力差异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总部经济;评价体系;竞争力指标;突变级数法;离差最大化法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5-0025-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5.025

1 引言

所谓的“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力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一种经济形态[1]。总部经济具有明显的四大特征:一是高价值性,总部经济聚集企业技术研发、资本运作、战略决策等高附加值功能形态,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二是高知识性,总部经济对高素质专业人才要求较高,容易形成以技术及知识型服务为特色的总部经济服务业产业链;三是强枢纽性,总部企业往往有跨地区配置资源的枢纽大脑作用,能够在一定区域、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四是强辐射性,总部经济可以吸引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有利于更好发挥城市辐射带动力。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竞相制定实施具有竞争力的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大力培育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国内主要城市对总部经济的角逐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对总部经济的研究集中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主要包括总部经济概念内涵和相关理论,以及政府制定政策、规划的实例操作研究[2]。2005年至201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每年发布一份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对我国部分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但该蓝皮书自2015年以后并未再发布。文章结合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构建一套用于评价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突变级数法与离差最大化法构建评价模型,有助于准确识别和监测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总体现状、所处阶段,更好地挖掘各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禀赋特色、未来潜力,为各城市制定科学有效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研究参考和经验借鉴。

2 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2.1 指标体系与指标选取

一个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城市自身经济综合实力、创新驱动力、服务吸引力等息息相关,其指标体系应由若干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指标组成。文章在充分参考总部经济诸多研究基础上[3-5],遵循科学性、整体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等原则,分别从经济基础、总部资源、商务设施、创新能力、服务环境五大维度筛选15个表征指标,以期客观准确地对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进行合理评价。其中,经济基础维度具体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个指标;总部资源维度具体包括境内外上市企业数、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数、入选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数、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数4个指标;商务设施维度具体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星级饭店数量2个指标;创新能力维度具体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3个指标;服务环境维度具体包括政府透明度指数、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拥有全国千名涉外律師人才数3个指标。

2.2 数据来源及具体说明

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各权威机构发布的年度榜单或年度报告、各城市统计公报或统计年鉴及其他政府官方公布数据、第三方数据库等。具体来看:“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数”来源于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入选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数”来源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年度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榜单;“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数”来源于胡润百富发布的全球独角兽年度榜单;“政府透明度指数”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年度报告;“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拥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数”“星级饭店数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等主要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或其他政府官方公布数据; “境内外上市企业数”来源于万得(Wind)数据库。

2.3 突变级数评价法设计

当前,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常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DEA数据包络法、突变级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类研究。突变级数法的理论基础源于法国著名数学家勒内·托姆(Rene Thom)提出的突变理论,其最大优势在于无须确定各指标具体权重,而是考虑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6-9]。文章将采用突变级数法用于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评价模型构建如下:

第一步:利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排序。首先,对底层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Min-max标准化处理法对底层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若为正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越好,则利用公式(1)进行处理。

zij=pij-pmin(j)pmax(j)-pmin(j)(1)

若为逆向指标,即数值越小越好,则利用公式(2)反向处理。

zij=pmax(j)-pijpmax(j)-pmin(j)(2)

其中,j为指标编号,pij为原始数据,pmin(j)为指标j中的最小值,pmax(j)为指标j中的最大值,z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

构造离差最大化法的求解模型。假设各层次指标间的权重向量为w=(w1,w2,…,wm),则可得到如下加权决策矩阵:

D=w1z11w2z12…wmz1mw1z21w2z22…wmz2mw1zn1w2zn2…wmznm(3)

根据决策矩阵(3)构造离差最优化模型,并结合归一化处理过程得到最优参数如下:

w1j=w*j∑mj=1w*j=∑ni=1∑nk=1zij-zkj∑mj=1∑ni=1∑nk=1zij-zkj(4)

其中,i表示评估对象,i∈N={1, 2, …, n}; j表示具体指标,j∈M={1, 2, …, m}; k表示与i评估对象处于同一个指标j下的某个具体评估对象,k∈{1, 2, …, n}。

根据式(4)计算得到的权重向量w(1)=w11,w12,…,w1m即为离差最大化法求得的最优可变权重向量,其大小反映了指标属性值的差异程度。

第二步:确定评估目标突变系统类型及其归一方程。法国著名数学家勒内·托姆在突变理论中证明,当状态变量为1维时共折叠突变、尖点突变、燕尾突变和蝴蝶突变等4种突变系统类型。具体来看,当指标由2个子指标组成,即控制变量为2维时为尖点突变;当指标由3个子指标组成,即控制变量为3维时为燕尾突变;当指标由4个子指标组成,即控制变量为4维时为蝴蝶突变;当指标由5个子指标组成,即控制变量为5维时为棚屋突变。

xa=a xb=3b xc=4c xd=5d xe=6e

其中,x为突变系统中的状态变量;a, b, c, d, e为状态变量的控制变量;xa, xb, xc, xd, xe分别为控制变量a, b, c, d, e所对应的x值。

第三步:逐级计算得到最高层总的突变隶属函数值。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时,需利用突变归一化公式对各指标数值进行递归计算,最终得到系统内总的突变隶属函数值。文章对于上级层次指标即状态变量的取值,按照多目标模糊决策理论中的“互补”原则取各控制变量的平均值。

3 重点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实例分析

文章选取2022年我国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15强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首先,对各层级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和重要性排序。根据Min-max标准化处理法对所有二级指标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处理,同时采用离差最大化法公式(4)计算同一层级各指标权重系数并进行指标重要性排序,对于上一层级的指标按照其所有子指标的总离差值大小进行排序,具体计算结果详见表2。

基于各层级指标进行突变归一化计算。根据指标体系不同层级子指标数量确定相应突变系统类型,如总部资源维度涵盖的境内外上市企业数、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数、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数、入选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数4个指标构成蝴蝶突变系统模型,再利用相应突变系统归一化公式对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值进行逐层递归计算,可得各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总最终价值及各維度的综合评价值,具体计算结果详见表3。

4 主要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对比表3中我国GDP前15城市总部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三大梯队格局。从评价结果看,我国GDP前15城市总体分为三大梯队,其中北京、上海、深圳3个城市头部优势明显,综合评价值均高于0.9;广州、杭州、苏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7个城市表现良好,综合评价值均介于0.8~0.9;宁波、天津、长沙、无锡、重庆5个城市综合评价值均低于0.8,总部经济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二,北上深三个城市总部经济各维度的竞争优势较为显著。从评价结果看,北京总部经济五个维度的评价值均不低于0.95;上海总部经济五个维度中“总部资源”维度评价值为0.93,其他四个维度的评价值均不低于0.95;深圳总部经济“经济基础”“服务环境”“创新能力”“商务设施”四个维度评价值均不低于0.93,“总部资源”维度评价值为0.89。

第三,我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服务环境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评价结果看,我国GDP前15城市总部经济在“服务环境”维度的评价值均值达到0.91,反映我国主要城市政府服务、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水平总体较好。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青岛、苏州、武汉、宁波、天津等11个城市评价值均高于0.9,占比接近3/4。

第四,总部资源成为影响各城市总部竞争力差异的关键因素。从评价结果看,我国GDP前15城市总部经济在“总部资源”维度的评价值均值仅为0.69、极差达到0.67,显示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其中,仅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5个城市评价值超过0.8,武汉、南京、天津、无锡、重庆5个城市评价值均低于0.6,反映我国各城市亟须加大总部企业培育力度。

建议各城市根据自身总部经济发展实际,按照“固化长板优势、补齊短板弱项”的思路,紧密结合城市产业方向、资源特点,在持续改善总部经济发展服务环境、创新能力、商务设施等维度指标的同时,重点关注总部资源、经济基础两个维度指标的提高,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打造更具特色、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4.

[2]方浩文.总部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9(14):2.

[3]余典范.总部经济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6):6.

[4]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代玉婷,关志强,王宾.天山北坡经济带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估——基于因子分析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9,47(5):1100-1105.

[6]张可明,邱斌,穆东.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农产品物流产业评估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6.

[7]甄俊杰,孙慧.基于熵权—突变级数法的商业模式创新评价——以JF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

[8]李玉琼,郑镇强.核电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7.

[9]ZHANG H,QIU B,ZHANG K.A new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7,117(9).

[作者简介]邱斌(1991—),男,汉族,福建龙岩人,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服务经济、总部经济、产业经济;黄林斌(1993—),女,汉族,福建宁德人,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