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研究

2023-09-24 17:47沈思宇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沈思宇

【摘要】剪纸艺术蕴含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剪纸作品,通过布置多元化的剪纸作业、开展灵活多样化的美术课堂活动、在美术教学中拓展剪纸艺术知识等,把剪纸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拓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拓宽学生眼界,从而提升艺术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剪纸艺术;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初中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剪纸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1.增强文化认同,弘扬优秀文化

剪纸艺术于2009年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合了不同时期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剪纸艺术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组成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剪纸艺术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把剪纸艺术融合到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魅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开拓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美术教育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坚持以美育人,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重视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等的关联。学生学习剪纸艺术需要全面地了解剪纸艺术发展历史、剪纸的类型、剪纸所用的材料以及剪纸方法和剪纸样式等。同时,学生还要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剪纸艺术和对不同类型的剪纸进行鉴赏,并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调动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而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剪纸艺术开拓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3.拓宽学生眼界,提升艺术素养

我国剪纸艺术有着丰富的样式,且剪纸艺术色彩和剪纸技法多样,不同的剪纸艺术造型包含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拓宽学生眼界,使他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剪纸艺术美感和剪纸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剪纸艺术以及动手制作出剪纸作品,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1.鉴赏优秀剪纸作品,培养审美感知

初中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习特点,创设适合初中学生的美术鉴赏活动,构建更加丰富多样的美术鉴赏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鉴赏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风格各异的优秀剪纸艺术作品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剪纸艺术展览等,让他们置身于剪纸艺术中,提升他们的剪纸艺术作品鉴赏能力,深化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師在讲解初一美术“寻找民间美术”一课时,教师可以筛选与中国传统美术和剪纸艺术相关的优秀作品,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剪纸作品和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在观看视频和图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作品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等,鼓励学生自主评析剪纸艺术作品,从而深化他们对剪纸艺术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剪纸艺术审美能力。

2.开展思维训练,激发创意实践

美术教师将剪纸艺术融合到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剪纸手法视频和实际操作向学生讲解剪纸手法,之后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剪纸,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剪纸工具(剪刀、刻刀、蜡盘)和剪纸纸张,鼓励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和对剪纸的理解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意素养和创意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民间剪纸”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导入民间剪纸艺术视频,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有趣的剪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体现?”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剪纸作品,如过年贴的窗花、结婚贴的喜花、墙花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剪纸艺术作品并且展开联想。然后结合观看教师手绘剪纸视频,提问:“在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我们除了手绘剪纸图稿,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可以利用打印机打印、在电脑屏幕上描、使用APP妙趣剪纸等。最后,教师出示用阳刻和阴刻方法剪出的剪纸,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阴刻和阳刻的区别,层层递进,在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意实践能力。

3.赋以激励评价,培养学习品质

在初中剪纸艺术教学活动中,激励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有效动力。首先,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剪纸艺术课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提升学生剪纸艺术课程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剪纸艺术课堂中运用激励评价教学方法时要坚持赏识、公正以及发展的教育原则,及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使得学生在学习剪纸艺术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剪纸艺术学习动力。最后,激励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包含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等,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方式时要坚持以鼓励激励为主。

4.布置多元化作业,丰富艺术表现

作业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拓展,多元化的美术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美术课堂知识,同时美术作业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成果、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首先,美术教师布置多元化作业需要结合学生的美术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设计难度合适的美术作业。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最后,教师要确保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作业,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例如,收集民间剪纸作品,临摹传统民间剪纸纹样,或者鼓励学生独立创作一幅学生生活的剪纸作品等。

5.拓展剪纸艺术知识,提升文化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美术发展历史和美术相关文化知识,可以在良好的艺术环境中提升文化、理解素养,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美术和鉴赏美术的重要基础。

例如,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鼓励学习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去收集与剪纸艺术相关的资料,在组内交流和分享他们收集到的剪纸艺术知识,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和分享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剪纸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文化历史,丰富他们的美术知识和剪纸艺术知识体系。

三、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在鉴赏剪纸艺术作品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组织孩子去实地参观剪纸艺术博物馆或者实地观看剪纸艺人制作艺术作品。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的改变,导致一部分学生注意力被新奇的教学形式吸引,他们无法专心对剪纸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地精力去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利用新的教学形式时,要充分把握美术教学节奏,确保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剪纸艺术课堂的教學效率。

另外,在课堂美术创意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剪纸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学习注意力,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剪纸手法掌握不熟练,在美术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很好地完成剪纸创意活动,使得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剪纸艺术的自信心。故此,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创设不同的美术创意实践活动,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剪纸艺术创作自信心。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合剪纸艺术,美术教师既要培育学生艺术文化核心素养,又要帮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剪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剪纸艺术历史文化,学习风格各异的剪纸艺术形式,通过设置多元化的课堂作业和鼓励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意实践活动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剪纸艺术表现、审美鉴赏、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等综合素养,从而增强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中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邸文秀.平遥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第二课堂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2]王桂平.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核心素养下微课在剪纸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2(01).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剪纸艺术现状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