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背景下小学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24 21:26朱晓萍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体育组生命安全生命

朱晓萍

【摘要】一体化的背景下,学校体育组以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主题,从课程的实施内容、目标及结构、策略、未来规划等方面实践“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让生命安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带动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拥有自尊、自强、自爱,成为最好的自己,真正发挥好体育的育人功效。

【关键词】体育健康;安全教育

一体化背景下的体育运动技能课与健康课是相互合作,相辅相成的,根据“生本化”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人人受益,奠定终身体育意识。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整个课程的规划,“以学定教”,将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求进行整理,因材施教,优化室内健康课程。学校体育组以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主题,以生命教育作为切入点,对提高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明确课程实施的内容

近年来,儿童因社会、家庭、自身等方面压力的影响,不良事件逐渐增多,这是为何?归因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学校体育组,以此名言为宗旨,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发了“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也成功解决了体育健康课没有教材的困境。“生命安全教育”课程通过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营养学、健康行为、科学锻炼等健康知识,为小学三个水平段学生提供认识生命的起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等具有生命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知晓生命的意义,懂得欣赏自己,乐观挑战困难,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基于一体化充分体现课程的服务功能,了解三个水平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设置教学内容。目前,学校体育组将每个学段的课程内容暂定为6课时,三个单元模块(表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理清课程目标及结构

1.课程的目标体系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体系是根据体育课程一体化提出学段目标“知、能、行、健”四个方面定位,聚焦这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传授与培养,体现“内在统一”,精准把握课程的有效实施。水平一的学生认识和了解生命的过程,运动时会注意安全;水平二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保护自己;水平三的学生知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积极生活。课程的目标为:学生能从身体认知、运动安全、健康行为三个教学单元模块中逐步形成对生命、安全、健康的整体认识,在运动技能课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让运动习惯、体育素养的培养嵌入课程目标中,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的质量,成为最好的自己。

2.课程的结构体系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分为小学三个水平阶段,水平一的重点是认识生命和学会保护自己;水平二的重点是认识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惜自己;水平三的重点正确迎接青春期,珍爱生命。根据重点,每个水平段都有三个单元,两节课,根据单元内容的不同课时也是不一样的,以保证一学期6节的健康课。整个课程体系建构从生命的起始到青春期初期,使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运动与人体之间的紧密关系,挖掘生命隐在的潜能。

三、确立课程实施的策略

体育健康课与运动技能课相比较,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既要注意预设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课堂上的生成问题,鼓励学生谈自己对人体和运动的见解;教学方法上不仅是教学,而是引导;教学过程不只是探讨,还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强调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又要丰富学生的情感。学校体育组从一体化的视角审视“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确立了课程实施的策略。

1.整合资源,育人育心

从一体化角度构建的体育课程,拥有较为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注重有形无形的安全教育,注重安全意识的引导、安全知识的掌握、安全行为的养成、安全技能的形成。

“我从哪里来”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命产生的过程,由于水平一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在课程设计上利用视频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生命产生的过程。第一课时,课前播放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出生的秘密”,小美告诉图图,她的妈妈说小孩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图图说自己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暂停视频,让学生讨论自己从哪里来的,接着继续播放视频。图图妈妈带图图去医院看望刚生完小孩的阿姨,图图终于明白小孩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同时学生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来历。第二课时,视频播放《小威向前冲》的绘本故事,让学生知道生命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碰撞产生的。通过视频、绘本故事、动画、知识百窗等现代智能教学手段,推进动态的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智能资源,为教学提供平台,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还增加了生活经验、运动安全及对生命的热爱,实践中做到育人育心。

2.以趣导学,有效教学

体育健康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枯燥乏味。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善学、乐学、想学。

(1)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对水平三处于懵懂状态的学生来说,学生一边对青春期的知识充满好奇,一边又较为害羞,矛盾的心态会让教学过程很被动。教师可以通过耳熟能详的《小小少年》歌曲导入课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进入角色,了解自己从儿童向青少年成长的变化,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对青春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绘本故事,浸润心灵世界。生命安全教育的教课形式很多,其中绘本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可以多元化地帮助学生建构和丰富精神世界。不同的故事体验,带给学生心灵的力量也是不同的,教学的效果也不一样。“不可以随便摸我”教学内容就是借助美国作家珊蒂·克雷文的绘本书的故事而来,引导学生学会避免受到性伤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用性较强,简单易懂的绘本故事,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多了一项保护自己的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珍爱生命,激起心灵对生命教育知识的热情。

3.以点带面,因势导利

比如执教“我会安全运动”时,教师先从篮球场上运动员碰撞摔倒的视频,引出科学的预防知识,接着讲解在运动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引导学生安全运动。以点带面,图文并茂,助于学生在运动中提高安全意识,保障體育运动技能开展的价值。

四、反思课程未来的规划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对此进行了几点实践反思:

1.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生命教育是一个很宽广的课题,本次的课程只是初步规划到简短的实践。在教学内容中可以拓宽知识点,适当地加入生命教育内容,推动体育健康课的发展。

2.对学生评价进行整理

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其他学生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对生命的情感进行评级;引导学生简单填写评价表,写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利用情境测试,对学生进行现场的考验。

一体化背景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与体验,带动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真正发挥好体育的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教师手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

[2]于素梅.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应有的“四度”[J].体育教学,2020(10).

[3]陈福民.运动与我—巧妙的人体[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体育组生命安全生命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2019年度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体育组集中培训暨第二期种子教师培训举行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定量负荷状态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比较研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对比研究*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鞋与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