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元素在小儿推拿学教学的设计与探索 *

2023-09-27 01:11王泽中付国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推拿学中医药小儿

钮 妍 耿 楠 王泽中 付国兵 王 康※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北京 100078)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里首次提到了小儿推拿,明初,四明(即今浙江宁波)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从此,小儿推拿作为独立学科,为我国儿科疾病的防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推拿学科可以说古今中外均有自己的流派,手法种类的发展可谓五花八门,临床交流中也极易与其他流派交融,无论医生来自哪个国家,接受的是哪个民族的文化,学习的是哪种医学理论,最终都将通过双手为患者解除病痛。如何使高校学生在小儿推拿学的学习中保持“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问题。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如何将思政体系纳入小儿推拿学的课程整体设计提出了以下设想。

1 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 顺应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趋势课程思政教育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升华,遵循专业课程教育规律、思政教育规律,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小儿推拿学课程中,要充分挖掘其思政元素,将爱国情怀、人文关怀、传统文化、医患沟通、法律意识培养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当中,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不但有利于体现专业课程价值,同时也突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3 月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同年10 月对中医药专业的高校教师,给出了更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1.2 实践立德树人的有力抓手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修身立德,最终做到德才兼备,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医学生将要面对的是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德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上善若水,德行天下,无论是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还是晋代杨泉的《论医》,都提出只有学识渊博、仁心仁术的医者才值得患者托付。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如何从容应对挑战、坚决抵制诱惑,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大学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构建精神世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紧紧围绕这一重要目标,小儿推拿学也不能例外,我们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系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和劳动素养教育。在树人的同时,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坚守个人的职业道德,严守底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

由此可见,思政教育不但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而且是高校专业课程中必须纳入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专业课程中纳入思政内容,坚持“八个相统一”,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同作用之下,才能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3]。

2 将思政建设融入小儿推拿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

2.1 课程标准中思政元素的体现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师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4]。在传授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学团队将小儿推拿学课程的课时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适当增加了实训操作的课时,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教师要传递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医疗质量意识,培养学生医患沟通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医疗安全意识。

2.2 课程评价考核中思政元素的体现小儿推拿学课程主要根据临床典型工作任务,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项目逐一评价考核,通过分组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团队协作、和谐友善、互助互爱,鼓励学生多参与手法技能的实操训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5]。同时借鉴一些较为成熟的评分体系和标准,将职业素养、操作规范等纳入评价体系,重点关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一些思政要素,其中项目基础分占25%,项目操作流程分及职业素养占75%,从而将思政元素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中。

3 小儿推拿学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3.1 锻炼教师队伍课程思政是思维方式,也是德育载体,当代大学教育的中心目标有所变化,育人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把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将这些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实质。同时预防思政教育的形式主义,不僵化、不死板,要用真情实感做到言传身教,要以情感人、以德服人[6]。

制定培训方案,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通过现场教学观摩、典型经验交流等方式,对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培育工作,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研修活动中,为全方位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核心支持[7]。

3.2 充实教学内容如何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下,既能高效地完成专业知识的教授,又有效地传递思政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不能照本宣科、因循守旧,更不能天马行空、无的放矢。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思政内容自然贴切地融入教学当中[8]。小儿推拿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它既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实操过程中充满了人文关怀,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爱国、传统、人文、法治等方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既丰富教学内容,又保证学习效果,使学生通过小儿推拿学的课程学有所获[9]。

3.3 充分利用教学平台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让学生在课下时间有效利用大学慕课平台、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优秀的线上教学平台,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时遇到的问题[10,11]。教师一定要通过手把手的临床带教模式,使学生准确掌握小儿推拿的手法,并让学生到临床中去真听真看真感受,在实践中体会小儿推拿的功效,这一过程也是思政元素的具体体现。将育人这一目标落实在小儿推拿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上,让小儿推拿课程能突出育人价值,增强课程体验,提升学习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可靠和有效[12]。

4 小儿推拿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4.1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华夏大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小儿推拿学作为传统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史是华夏子民抗争自然的血泪史,是战胜疾病的奋斗史,是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是爱国的具体体现,钱乙、龚廷贤、万全等儿科名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教师对推拿学、儿科学历史沿革的讲授,是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13,14]。

4.2 职业胜任力教育职业胜任力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备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学校塑造综合素质教育的新形象[15]。在小儿推拿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对敏锐的逻辑思维、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以医患沟通事件为案例,充分体现沟通技巧、交流方式、人文关怀等内容,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职业认同感,做到教书与育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16]。

4.3 创新意识教育小儿推拿学虽然历史悠久,但也一直在求新求变中不断发展。历代医家朝夕不倦、上下求索,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不断创新、流派发展各有所长。近年来推拿学的实验研究对推拿学的发展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推拿专业课新增了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实验推拿学、推拿古代文献与学术流派等新课程。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应当开拓进取、继往开来,为小儿推拿学的发展续写新的篇章[17]。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引下,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机遇前,中医药教育一定要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不负时代的召唤,接受世界的检验。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优才成为我们培养的目标,课程思政建设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提供了保障。思政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进此项工作时,中医药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提供教育实践平台,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提升教师思政结合能力,以培养足以担当中医学守正创新重任的新时代中医人。

猜你喜欢
推拿学中医药小儿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体育专业《推拿学》实验课程的个案研究
CBL教学法在推拿治疗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小儿推拿学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与运用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