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教学案例实施 *
——以天麻为例

2023-09-27 01:11张春平段静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生药学天麻案例

张春平 段静雨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生药学是应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采制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一门学科[1,2]。生药学是徐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重点包括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采收、加工和炮制,以及重点生药的有关知识,以此构建药学专业学生天然药物的知识骨架,并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本节教学内容以生药天麻为主要讲授对象,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引入4 个课程思政案例进行穿插讲授。案例1:引入贵州大学生田旭林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城市里收入颇丰的职位,主动回到家乡贵州德江高山乡带领村民种植天麻,从而实现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解读告诉学生,要利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案例2:引入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从西藏邮寄药材天麻到北京给自己的老师治病,引导学生尊敬老师,尊重教学工作。案例3:在中药鉴定部分引入同仁堂“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宗旨,来说明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学生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不能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不可偷工减料。另外这也是中华文化“和谐观”与“和文化”在中医药文化中的具体实践。案例4:在中药炮制方面引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从而教育学生要敬业、诚信,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教学目标

1.1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天麻的基源及采收、加工和炮制方法,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特征,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定方法,药理作用和基本功效;熟悉天麻伪混品的鉴定,临床常见组方及应用,基本用量用法及临床不良反应。

1.2 思政育人目标

1.2.1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思政主线:以中药为核心,以保障全民大健康为目的,以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为践行宗旨,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课程设计核心: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在教学大纲和教案中明确德育目标,最重要的是将生药学课程思政提炼出5 大主题:中药文化、天人相应、对立统一、破立有度、工匠精神。在各章节中选择适合思政融入的知识点,对背后隐含的思维、技术、人性、社会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进行合理的挖掘。

1.2.2 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是通过在专业课中进行隐性教育,达到育人目标。生药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贯穿该课程的德育主线是,通过增加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坚定学习信心、内化职业认同。希望通过在生药学课程融入德育元素,能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促进中医药认知体系的形成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在中药学中,每一味药物都是灵动的,背后都有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愿意聆听、探寻和思考。

1.2.3 育人主题向学生介绍我国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彰显中药的世界影响力,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历史地位不可小觑。引导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也就是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同时,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更有责任、有义务使中医药发扬光大,使中华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3-5]。在授课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入以上相关内容。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自然辩证法,都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充满着矛盾的统一整体。药性之阴阳,配伍之七情,无不体现了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正是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世间万物不断发展,中医药也是如此,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经历了药效的完善,毒性的认识,到如今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不断进行着“破和立”的过程。如何对待继承和创新,集中体现了发展观和批判性思维。

从古至今,无论是医家对待患者的责任心,还是代代相传的炮制制剂技术,体现了中医药人的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2 教学实施过程

本教学设计以中药“天麻”一节为例,融入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课程组采用的BOPPPS 模式进行讲授。BOPPPS 教学法:该方法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小结(Summary)6个部分,简称为BOPPPS。BOPPPS是一种强调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及时反馈交流的教学模式和监测系统,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框架,近年来已经被众多院校使用。本课程组自2018年将此方法运用到临床生药学、生药学的实际教学中,效果反馈良好。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2.1 导入“天麻”对于学生来说既神奇又熟悉。“神奇”是因为其独特的组织构造和生长环境,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而是与蜜环菌共生,依靠体内的溶菌酶素(蛋白分解酶一类物质)溶解吸收蜜环菌的“丝”来获得营养。所以天麻的生长不需阳光,从种到收不施肥、不除草、不喷农药,只需要注意栽培环境的温湿度就能正常生长。“熟悉”是因为有一道著名的汉方药膳炖品叫“天麻炖猪脑”。古人云:“以形补形”,这句话是否在理暂且不讨论,单从功效来说,这道药膳确有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之效,即补脑之功,适宜于肝虚型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经衰弱、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等病证。在此环节可以先播放一个视频短片,引入贵州大学生田旭林带领全体村民通过种植天麻脱贫致富、才旦卓玛给自己的老师寄天麻治病的典型案例,告诉学生要利用所学专业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引导学生尊敬老师,尊重教学工作。

2.2 目标过去,在生药学的授课中会花很多的课时讲授植物的组织构造等,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基础。但是现在的形势是,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为实现教育与社会的衔接,教师应该将用人单位的调研资料作为依据,从细节入手,调整教学重点,让学生学有所用。BOPPPS 模式正好符合现今教育改革的需求,该模式强调教学目标应符合Smart 原则,即具体的、可度量的、切合实际的、有关联性的、有时间规定的。因此,将天麻的学习目标设定为:课程结束时,学生能熟悉天麻的来源和中医功效,并能运用形状、显微和理化特征鉴别天麻的真伪优劣。

2.3 课前预评价在学习天麻的鉴别特征之前,学生需要熟悉单子叶植物兰科的基本特征;此外,还要大致了解天麻的生长环境、别名等。教师可通过导入中所提出的问题来检验学生课前是否做好预习,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2.4 课堂实施参与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直接以天麻药材作为教具,将学生分组,各组对真品进行观察和描述。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师可通过课前准备好的图片素材,从形状、颜色、表面和断面特征、质地、气味等方面归纳鉴别要点。学生在上实验课的时候,通过观察永久切片,制作天麻的粉末临时装片等加深记忆。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对粉末片制作精良的学生予以平时成绩的加分,并将该粉末片拍摄下来,供其他学生欣赏点评,也可作为日后课堂授课的素材。

在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们知道自己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如其中让学生了解中药鉴定的方法和意义,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敬业、诚信相关联。敬业方面,使学生了解中药鉴定的意义的同时,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特别是医药工作者,是患者性命相托之人,不可有半点疏忽。引导学生树立做事认真、对知识掌握扎实准确无误的观念。诚信方面,野生天麻由于资源稀缺而价格昂贵,一些不法分子为追求金钱利益,采用各种手段制造假冒劣质的生药,骗取钱财。以此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漠视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应该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2.5 课后评价课后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提供药材市场上常见的混淆品和伪品的图片,供学生识别。如马铃薯、紫茉莉等干燥根和根茎蒸成的伪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购入相应的伪品,供学生在实验课上观察、讨论。最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布置思考题,通过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反馈教学效果。

2.6 总结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相信学生自主学习比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更有效。而教师的作用是认真提炼章节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突出重、难点的同时,牢牢把握好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比单纯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重要得多,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长远发展和进步。

3 教学效果

通过思政案例的展示,既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素养,真正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6,7]。本课程在思政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一直秉承以下原则和方法。实施原则:专业为本,元素融合,协同授课,整体升华;实施方法:讲在课堂,用于实践,师生同参,亲身体悟。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将思政元素编入专业课程之中,使之浑然一体,引导学生情境浸入、实践探索、深度思考。

通过案例示范,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严谨、务实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并引导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做事认真,对知识掌握扎实准确无误的观念。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漠视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应该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建设家乡、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

4 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线下课程实践、线上自主学习及终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线上平台的使用,反馈效果较好。教学团队依托本教研室申报并建设的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及超星平台,积极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辅助教学,效果较好,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1)论坛板块。由教师或学生发布最新时政与生药学相关的帖子,其余学生自由发言回帖。既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又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操,使学生产生民族认同感及自信感。(2)在线作业板块。教师定时发布一些结合思政教育元素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复习生药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自主地领悟、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督促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学习和自我反省等。(3)教学材料版块。教师上传一些古代医德相关文献,激励学生们重视医学道德的养成,培养学生淡泊名利、心存仁爱的职业情怀,认真负责、至精至微的敬业精神。另外,线下实践模块的开展也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依托药学院药用植物园,积极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直接体会每一味中药的形状、性能,并做好生长周期的追踪,制作相关标本,掌握部分中药的采收、加工及具体炮制方法。

5 课程反思

生药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具有先天优势。但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要自然而然、润物无声。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在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同时,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凝练和升华,优中选优,形成典型案例,以课程为单位编订成册,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库。

猜你喜欢
生药学天麻案例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