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水河新建防洪治理堤型比选

2023-09-28 03:45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8期
关键词:马道水河洪水位

谭 军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2)

1 工程概况

射水河为石亭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龙蟒河,其上源玄坛沟东流至遵道镇,转南流至板桥乡,右纳发源于卧牛山之古射水(又称三箭水,古代视为射水河正源),以下即称射水河。干流发源后东南过板桥镇,有白水河口故迹;再东南穿红岩渠,过清道镇、齐福镇,于观鱼镇两河口与马尾河相汇。以下为绵竹、旌阳区界河,南行汇入石亭江。流域面积385 km2,河道全长46.10 km,河流比降2.60‰,河口流量8.41 m3/s。

工程保护区为德阳市规划城区、景福场镇、东升农场及两岸的农田。保护区对象有:德阳市城区天元片区,场镇1处、工矿企业30 家、地方一级公路1 条,保护区面积1 500 hm2,2019年常住人口约9 600人。

工程治理河段防洪标准20 年一遇,排涝标准10 年一遇。堤防4级,主要建筑物4级、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5级。

2 堤防工程总体布置

2.1 堤轴线布置

2.1.1 稳定河宽与堤线布置原则①稳定河宽的论证。河道治理工程中,堤距过小,将缩窄洪水过流断面,加大洪水流速,加重对防洪堤工程的冲刷;堤距过大,则主流容易摆动,造成水流分汊,易形成河心滩,阻碍洪水下泄。结合工程治理方案维持现有堤距不变的方案,因此,推荐稳定河宽采用阿尔图宁法计算的成果,即射水河稳定河宽取55.80 m。②堤线布置原则。按水文计算的控制过水断面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分析决定。

2.1.2 堤线方案选择

①工程河道现状。此工程涉及射水河河段上游起点为马尾河汇口,终点为下游射水河汇入石亭江汇口,河段总长约5.47 km,河道为绵竹市、旌阳区跨界河流。以河道中心线为界,其中左岸(0+000~0+760)属旌阳区孝泉镇管辖,左岸(0+760~2+065)属绵竹市管辖,左岸(2+065~5+470)属旌阳区天元街道管辖,河段右岸全境属绵竹市管辖。工程河段现有跨河大桥2座,河段1+330处为观鱼大桥、2+125处为在建成渝经济圈环线高速(SA3)射水河大桥,河段有多处排水涵洞(管),无取水、石河堰等设施。②堤线选择。旌阳区孝泉镇,旌阳天元大部分河段现状行洪能力约为5年一遇,河段2年一遇平均水面宽度40~60 m,河段均未发生漫滩;5 年一遇洪水时平均水面宽度60~130 m,河段均发生严重漫滩,漫滩水深多在0.20~0.40 m;10 年一遇洪水时平均水面宽度70~180 m,漫滩水深0.60~1.00 m。考虑到堤线布置后,不应使河段产生壅水,结合现状河道宽度,确定了堤线布置方案,即沿现有老河道布置,设计堤距130~180 m。若缩窄河道行洪断面,将严重影响河道排洪功能,加剧区域洪涝灾害;若适当加宽河道,将占用大量土地,严重制约当地城镇发展,故直接采用原有堤距。

2.2 堤防工程总体布置

射水河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河段分为两段:上段起点位于射水河与马尾河汇口左岸(堤左0+000.00),终点止于射水河与马尾河汇口左岸下游约760 m处(堤左0+759.83);下段起点位于在建成渝经济圈环线高速(SA3)射水河大桥上游约135 m 处(堤左2+065.00),终点止于射水河与石亭江汇口左岸(堤左5+469.26),上、下两段河道合计长约4.16 km。此工程防洪治理内容:河道左岸治理总长4.16 km,其中上段整治左岸堤防759.83 m,下段整治左岸堤防1 716.26 m;河道清障区域1段,涉及河道长1 085 m,清障面积39 394 m2,平均清理深度1.40 m,清障方量约4.23万m3;改扩建DN1500穿堤涵管6座。

3 新建堤型比选分析

3.1 新建堤型可选方案

3.1.1 重力挡墙式(方案一)

重力式挡墙基础采用C20F50混凝土浇筑,挡墙高4 m,底宽2.70 m,墙顶宽1 m,墙顶以下1 m 处起坡,背坡斜率为1∶0.40,墙踵台阶高0.80 m,宽0.80 m,挡墙基础埋深3~4 m。拆除堤身破损及脱落面板,清除原堤身表层松动砂砾石层,堤身采用最大粒径不小于300 mm 的砂卵石碾压填筑,并将堤身迎水侧马道首尾连通,马道宽度3 m,可满足日常巡堤交通道路要求,并在2 年一遇洪水位附近设置二级马道,马道宽1 m。复建马道和面板与马道以上原有面板形成封闭整体。复建C25 F50 混凝土面板与马道均厚20 cm,面板浇筑前采用厚5 cm 的C15 细石混凝土找平,面板每5 m 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 cm,缝内填闭孔泡沫板。面板在河床以上1.50 m 处设DN50PVC 排水管,排水管间排距2 m,呈梅花型布置,排水管进口处采用双层20 cm×20 cm反滤土工布裹头。

3.1.2 小趾墙式(方案二)

小趾墙基础采用C20F50混凝土浇筑,趾墙高0.80 m,底宽1.20 m,挡墙基础埋深3~4 m。拆除堤身破损及脱落面板,清除原堤身表层松动砂砾石层,堤身采用最大粒径不小于300 mm 的砂卵石碾压填筑,并将堤身迎水侧马道首尾连通,马道宽度3 m,满足日常巡堤交通道路要求,并在2年一遇洪水位附近设置二级马道,马道宽1 m。复建马道和面板与马道以上原有面板形成封闭整体。复建C25 F50 混凝土面板与马道均厚20 cm,面板浇筑前采用厚5 cm的C15细石混凝土找平,面板每5 m 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 cm,缝内填闭孔泡沫板。面板在趾墙顶部设DN50PVC排水管,排水管间排距2 m,呈梅花型布置,排水管进口处采用双层20 cm×20 cm反滤土工布裹头。

3.1.3 贴坡挡墙式(方案三)

贴坡挡墙式基础采用C20F50混凝土浇筑,挡墙高4 m,挡墙水平宽1 m,挡墙底部设置趾墙,趾墙宽1.50 m,高0.50 m,贴坡挡墙基础埋深3~4 m。堤身整治与小趾墙式方案基本一致。面板在贴坡挡墙顶部设DN50PVC排水管,排水管排距2 m,呈梅花型,排水管进口处采用双层20 cm×20 cm反滤土工布裹头。

3.2 新建堤型比选分析

新建堤型比选分析见表1。

表1 堤防断面型式每延米投资对比表

通过上述方案比较可知,方案二对基础要求低、投资更省,因此推荐方案二。

结合此工程整治河段堤防损毁情况,上段堤左0+000.00~0+315.00结合原堤型和地面线,利用原有河滩平台,设置3 m宽的马道,马道以下采用斜坡面板;堤左0+315.00~0+759.83 段结合原有堤防,采用斜坡面板结构,拆除破损面板重新浇筑,面板斜坡坡度为1∶1.60,在2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0 m处设置马道,马道宽3 m,可满足日常巡堤交通道路要求。

下段堤防左岸全长3 404.26 m,其中堤左2+065.00~2+105.00 段为原马道高程平台,该段处于行政区划分界区,此次不整治;堤左2+105.00~2+650.27段堤顶宽度为0.80~2.50 m,堤顶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原堤防马道宽度普遍超过3 m,汛期在洪水位低于马道高程的情况下,可作为应急抢险的通道,鉴于工程整治投资有限,此次不整治;堤左2+650.27~3+450.00段,原堤身面板基本完整,局部面板破损采用拆除修复,下河梯步空腔采用混凝土回填;堤左3+450~3+655.00段马道高程以下面板破损脱落严重,此次整治考虑在迎水面侧帮宽加固复建,结合原有堤型断面,加固仍采用斜坡面板结构,面板斜坡坡度为1∶1.60,在20 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0 m 处设置马道,并在2 年一遇洪水位附近设置二级马道,马道宽1 m;堤左3+655~3+958.00 段原堤身面板基本完整,此次不整治;堤左3+958~5+469.26 段马道高程以下面板破损脱落严重,此次整治考虑在迎水面侧帮宽加固复建,结合原有堤型断面,加固仍采用斜坡面板结构,面板斜坡坡度为1∶1.60,在20 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0 m处设置马道,并在2年一遇洪水位附近设置二级马道,马道宽1 m;下段堤左背水侧存在多处养殖坑塘,且部分堤段背水坡边坡较陡,如4+700堤段堤身背水侧边坡为1∶1.29,坡脚为养殖坑塘,存在安全隐患,此次整治拟对堤防背水坡进行削坡处理,沿背水坡坡脚起坡,削成1∶1.60的稳定边坡即可。

4 结语

综上可知,综合分析射水河新建防洪治理工程,从治理河段所处地理位置、堤基地质及筑堤材料等几方面,对重力挡墙式、小趾墙式和贴坡挡墙式3 种方案比选分析,小趾墙式方案因对基础要求低、投资更节省的特点选为最优方案。

猜你喜欢
马道水河洪水位
我爱家乡的宜水河
河北赤城县马道口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鉴水河之歌
我的水河
我的洣水河
湖南陵水某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A potential germ cell-speci fic marker in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identi 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ymphocyte antigen 75 (Ly75/CD205)*
沙雅河护岸工程防洪堤设计洪水位的确定
马道成宫
基于体育场馆照明的马道设置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