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

2023-10-02 19:08杜兴汉
今天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生物资源探究

杜兴汉

(高台县第一中学 甘肃 张掖 734300)

伴随着我国生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国家对于生物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和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让其对于生物进课堂有着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生物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优化并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与生物教学有机融合,并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其中,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

在传统教育中,教学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知识是存在于学生头脑之外的僵死的知识教条。这种教育形态是以“教室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特征,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课程开发主体从谋程目标设定到课程设计,从课程组织实施到进行课程评价,应该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和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辨证看待每个学生,笔者认为教师应认识到:首先,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个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为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形成,因此这就要求课程资源开发不应只是对国家或者地方课程进行修修补补,而是要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实事求是地去开发,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学生是发展着的人,他是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并且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和发展的规律性,这就要求课程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以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而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最后,每个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意识思维、知识体系和思想基础,以及看待事物时独特的见解。新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过去的教学只是把意愿和知识强加给学生,不允许学生有其独立的意识见解,从而使学生的独立性消失,养成惰性,没有了创新意识。因此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力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课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力求使课程成为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思考及在探究中发现并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材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张扬。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2.1 对于教材的深度开发、利用

教师需要针对教材进行分析,只有熟知教材内容,才能为后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因为很多教师在现阶段,对于教材内容尚未熟知,就凭借着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讲解,导致课本中许多内容和理论体系没有充分传递给同学们,这样一来学生其自身的无法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得自身的生物成绩严重下降。首先,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等媒介,查询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与整理,传授给同学们。将生物知识与其他科学的知识相衔接,拓展延伸教材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生物教材的学习。

以解析“光合作用”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光合作用实验的基础上,拓展1941 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发现氧气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知晓“光合作用”的来源以及内容,同时体会到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使得其自身对于该知识点理解的更加透彻。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小资料”、“活动”、“本章小结”等板块,找寻其中存在的隐形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最后,教师可以将“光合作用”与物理知识中的光反应、碳反应等相结合,一起进行讲解。

另外为了配合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可以专门组织本校的生物教师编制了生物学校本教材,像《组织培养技术与鲜切花栽培》、《生物标本的制作》。校本教材的内容主要偏重于实验操作及生物的分类调查等。其中的动植物标本制作还配有图解和操作流程,动植物的分类主要侧重于本地及学生常见的生物。

2.2 学生资源有效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点不仅仅包括教师、教材,同样也包括学生资源。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学生资源,将高中生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或者在生活中的一些独特体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讲解到相应的特定内容后,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应的生活资源让同学们针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生物文化和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感觉到生物知识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远,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会更加愿意学习相关知识,以此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

以解析“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为例,在同学们理解、知晓基本遗传病的类型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个性化思维这一资源,让其进行思考:如果夫妻双方一人有单基因遗传病,是否会影响其后代?”通过这样一问题的设立,学生可以对于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将其自身的全部注意力与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中,为课堂注入活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资源的开发价值与作用,使得其可以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并且了解每一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2.3 校园资源有效开发、利用

生物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传统课堂当中,教师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像课时的安排、教学的组织、场地的设施等,学生基本上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即使在课堂上有组织这类的活动,也基本上是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经历全过程,获得新认知。有鉴于此,基于校园资源,我们可以构建“实践—汇报—交流”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实践、课中小组汇报与交流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力。

比如,在教学“种群的数量特征”的知识时,我们可以把校园内栽种了各种植物的花坛作为调查资源,在上课前,先组织学生去花坛旁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通过实地的探访,学生结合地形,选择调查方法,预设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像样方的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此次调查,样方需多大,需取多少个?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样方的大小进行设计,同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既定任务。

在校园真实的自然环境当中,其实就是一方复杂的情境。因此,这样的探究活动既充分利用了校园中的资源,也使得探究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真正的参与,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实践、汇报、讨论等多个环节,发展数学统计思维、评价与质疑等科学思维,同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4 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针对社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找寻自身身边存在的真实案例,针对其中存在的生物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挖掘。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者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扰与难题。生物学科在社会中的生物课程来源非常充足,可以在社会中各个场所进行探究,其中例如:公共文化机构、科学技术馆、海洋世界馆、安置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者机构、治疗以及护理病人的机构、专科院校以及科研部门等等,都能够为学生供应生物学科的课程来源。其中比如在公共文化机构中学生可以免费的借阅与生物学科有关的图书,学校同样也可以按期组织学生在科学技术馆中实践考察,倾听目前最新的生物探究结果;在海洋世界馆中观赏各个种类的海洋生物,感受自然的神奇。在安置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者机构中掌握与生物化石以及生物标本相关的事物。同时也可以邀请专科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座谈,交流科研的经验等等。丰富的社会资源能够为探究性学习创造优良的教育教学方式。协助学生理解知识,灵活处理问题。

高台县近年来在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全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修复,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珍稀保护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每年约6 万只水禽在高台湿地范围内迁徙、繁殖、栖息,特别是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在高台湿地范围内筑巢繁殖,最大观测种群数量近500 只。并且,高台县持续实施生态工业突破行动,坚持走集聚集群集约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抢抓新能源产业建设政策机遇,努力打造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基地,这些都是社会中可以开发的地方生物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依托这些内容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湿地、走进绿色产业基地,给学生上上一堂生动、实践的课。

2.5 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社区资源的利用对于生物学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生物学科有很多研究性课题,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并做交流报告;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调查报告。

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在地布置合适的研究性课题,对于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课题时能有针对性。让他们利用周末或假期开展研究,要求学生独立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按照计划和方案独立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当然因为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分组进行比较好,但往往存在部分学生应付的情况。

2.6 实验室资源的开发、运用

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学生在实验前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在实验中不仅有效地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养成了规范操作的实验素养。

我校实验室设施较齐全,中学阶段要求的实验基本上都能开设。其中高一教材要求做的实验最多。比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高倍镜的使用和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的观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做后,就会对鲜明的实验现象,所用的试剂,仪器及条件记忆深刻。教师要经常安排学生去实验室动手实验。而且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以课堂为主阵地,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

学校方面应该把关注点着重放在深化院校内的资源的开展以及整理与合一,增强生物学科实验室、公共文化机构。专题探究实验室、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室等硬性设施的建立。比如,学校也可以根据课程要求标准以及本学校学生的人数,去拟定生物实验室的总数、生物实验室仪器的个数以及各个种类的要求准则,要及时购买药品以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及时改进仪器设施,从而确保生物科学实验室的教育教学成本的加入。而其中教师应该合理的使用教育教学的教具合理的选择生物素材,有效的为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研究活动以及生物科技活动。

2.7 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网络资源。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把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应用,使得搜集来的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增加了教学密度。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制作的课件等也更加生动。

目前的网络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知识获取通道,我们可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学生每天从电视上获取的生物科技信息,如CCTV—2(动物世界)、CCTV—7(农业频道)和CCTV—10(科学、教育频道)的有关节目等,也可是生物科学知识有关的新闻报道,如生物多样性问题(生物入侵)等。教师也可提供一些相关的生物学网站,比如《生物秀》,《生物谷》,《科学网》等,此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相关信息,最好能录下有关声音、画面,制成音响资料,供学生参考。相信,我们对网络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将这些资料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不但可充分发挥它们的时效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为生物学习扩宽了思路。

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求“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事实上学生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网络搜集学习资料,他们不再固守于教材上的知识,而是主动地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当然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安排学生上网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比如笔者在教授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内容前,就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正反双方的观点,在课堂上以辩论的形式要求双方的辩手进行辩论,学生通过网上一查,课堂一辩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相关知识。不足之处是学生平时上网机会少,而且回家上网后很难控制被网络游戏等的诱惑。

总而言之,当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让生物学更好的为社会、学生服务,以此获得相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精彩,让其对于课堂有着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以此让其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感受到探究生物知识的乐趣与快乐,为后续开展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生物资源探究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第12话 完美生物
资源回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