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2023-10-05 22:22杜学元
现代交际 2023年3期
关键词:致良知王阳明良知

□张 琴 杜学元

(1.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9;2.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做出过重大贡献,创建了王阳明心学。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认为“王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1]。在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中,“致良知”思想占据核心地位,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意蕴。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道德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并赋予其富有时代精神的新特色,使之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和困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深刻表明社会主义道德不仅具有促进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功能,即立德树人,而且具有兴国强邦的价值引领作用,即以德兴国。[2]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道德都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从个人层面而言,“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3]。习近平总书记以此论述了道德在个人成长成才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即人的学识和能力都需要在良好道德品质的正确导向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1.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以立德树人为使命

新时代党的德育思想不断发展,其中包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即从德育为首培育“四有”新人到以德育为首位“以德治国”,进而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提出。[4]有学者对“立德树人”这一概念进行了学理的分析和理解,认为“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是德才兼备的“内圣”和“外贤”相统一的外在彰显,即育人与育才相结合。[5]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育才的根本在于培养人,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就要明确“立什么样的德和树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这不仅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定位,而且影响“为谁培养人”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在实践中掌握本领,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6]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新人,应将个人梦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化于心,实现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道德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生命的发展需要道德,二者相互依存。[7]道德是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道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道德教育要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有助于道德主体“超越自身的狭隘和片面性发展,追求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以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追寻”[8]。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开展“人”的道德教育,既要在内容上有助于成“人”,又是以合乎人性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9]道德是通过实践在生活中生成的,因而道德与生活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活实践便成为道德生成的根基。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要遵循“道德在生活中发生、在生活中学习”的规律,完成对生活世界的回归。[10]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实践的路径使然。实践不仅建构了生活世界,也催生了道德教育,它是道德教育之源。实践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强调道德教育要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获取教育经验和动力源泉,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世界,经得住检验。因此,要将实践作为道德生成的内在根基,进而发挥德育的引领和超越作用,最终促进美好生活的建构。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实践包含关怀自然界的范畴,在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中就有“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自然环境在“天”的内涵之中。因此,生态教育也是道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2.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

从目前来看,我国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但当前的德育未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全面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当代道德教育还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首先,青少年队伍中存在道德理想不够坚定、追求道德崇高的动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新时代,多元价值观交织碰撞,青少年的理想和信念易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纷扰,这些思潮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11]此外,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媒介传播的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象的出现。如果只顾享乐、不知奋斗,便会迷失自我,青少年缺乏核心价值的引领就容易迷失道德理想。因此,在多元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中,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其次,长期存在的“知行”问题衍生出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失衡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知识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且知识的德性价值被忽视,导致教师教书与育人的分离。道德教育逐渐演变成纯理性的封闭式教育,背离了立德与树人相统一的思想原则,导致在道德教育领域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有的人对道德的认识浅层化,没有形成内在的道德良知,表现出知而不行;也有人不理解具体行为中的道德深意,只是简单地遵从社会规则,缺乏内在的道德动机,表现为行而不知;更有甚者,既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也没有道德行为,其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也是缺乏的,表现出明知错行。

最后,疏离生活世界,与生活实践联系不紧密,具体表现在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过程中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道德教育是一项帮助人们对道德的价值原则及其精神基础产生笃信和崇敬,从而促进道德理想的内化即理想人格的形成的活动。人的理想人格体现在现实生活世界中,也呈现在其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过程中。高远的人格目标往往难以达到,道德教育内容的知性化也将原本源自生活实践的道德信条上升为理论,不利于人们以动态的眼光看待道德理论与实践,阻碍人们整体把握生活世界的图景;与生活割裂的道德教育脱离实践,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难以形成价值认同,导致道德教育效果甚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12]在此思想引领下,当代道德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就要寻找新的思路以突破目前的困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提升道德教育实效的路径。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不仅有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而且蕴含了很多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当代道德教育的质量。

二、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心学概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是对他创建的心学思想体系的升华。王阳明视“‘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13]299,明确了“致良知”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他认为人须先在良知上做去恶存善的体认,然后随时随地在事物上真诚地致其良知,并在社会交往中将良知致人。“致良知”包含知良知和行良知两方面的含义,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1.论良知的内涵

在王阳明的心学建构中,“良知”并非具体的人“心”,而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本体世界。他着重强调“良知”与“心即理”的内在一致性。一方面,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13]31,这个“知”是指“良知”。“良知”是“吾心”之本体,也就是他所说的“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13]213。另一方面,他认为“良知”即为天理,若“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掺杂一丝一毫人欲的心即“纯乎天理之心”,便是“良知”。[13]14在这里,王阳明融合了良知的个人意识与普遍性,“将天理的外在强制转化为良知的内在制约,而良知对主体的观念和行为的约束,又必须以主体人对良知本身的自觉自察为条件”[14]。换言之,外在的道德规则与客观规律内化于本心,便成为“良知”。

此外,良知是能辨别是非善恶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意识。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出《孟子》“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他认为人之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自能、不教自会。[15]这里的良知更像内心的一面明镜,“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13]59,只要心如明镜,就能明辨是非、穷尽事物之理,进而不断增强自检、克己的修养。此外,良知还具有普遍性,人人皆能致良知。只是“良知于世间的意动,生出习染,就有了善恶之分”,只有“去昏弊,革习染,以存善去恶”。[13]前言7归根结底就是要扫除“私意障碍,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从而回归心之本体,即获得“良知”。

良知还是宇宙万物的具体表现,即他所说的“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13]431。接下来,他指明了天地万物与良知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13]444,“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13]439。“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13]444“万物一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人与自然、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相应的要求和指导。王阳明认为,要达到“万物一体”的至高境界就必须革除私欲之蔽,即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等工夫克治蒙蔽人之私欲,从而实现自然、社会、政治、心灵的和谐有序。[16]

2.知“良知”与“行良知”:“致良知”的一体两面

“致良知”功夫论,是不断明觉良知,使其从本然状态发展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明觉之知”的过程,按照知良知与行良知的逻辑展开,是对“未发之中”和“发而皆中节之和”的追求。[13]86首先,“致良知”是人们对自己内心“良知”的正确认识,是使“良知”不断明觉的心上功夫。这也是“慎独”的功夫,即“于此独知之地用力”[13]166。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致良知”是提升个人修养以追求至善的过程,需要“良知”的显现与复归,属于体认“良知”的层面。“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13]109他认为,学者应学习如何存养知善知恶、扩充善念与遏制恶念的智慧。此外,由于“良知”本体容易受“好色、好利、好名”等私欲和由此生发的“闲思杂虑”等影响,从而失去其“廓然大公”的本然状态[13]109,因此要不断通过“学问思辨之功”,将知识内化为德性,将物欲根绝于意念萌动之初,确保先天的善性固存于心并逐渐增强其现实性,最终达到“此心纯乎天理之极”的状态。这和他后来所说同义,即“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只是普通人难以做到这一点,因而“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13]31这是一个发用、流行、扩充“良知”的过程,是道德主体自我批判、不断提升自我道德境界的过程。通过“致良知”,人们能够意识到是外在的物欲、私利导致自己内在“良知”的丢失,进而培养人们在道德上的自觉性,从而使人保持“吾心之良心”的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天然属性。[17]“良知”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价值选择的依据,道德主体应从“良知”本体中寻找自身的善性潜质,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进而培育道德情感、发挥道德理性。

此外,“致良知”有“依良知而行”之义,即明确良知本体后要躬行践履,在实际生活中做存善去恶、存理去欲的功夫,进而达到对良知的体悟与落实。在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使发源于“良知”的思想和情感在具体行为中得以体现,才能实现“致良知”。具体而言,“致良知”要发挥“良知”的自觉能动作用,使其获得现实性,从而使得人的德性养成得以实现。道德主体还要将德性外化为德行,“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13]206。虽“致”的功夫大小不同,但也须时时致良知、处处致良知、事事致良知,从而才可能使人人皆“致良知”。不同于以往理学思想家“致知在于格物”的说法,王阳明将“物”比作人的某种道德行为或某种道德行为的意念,他将“格”定义为“正也”。[18]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使蒙蔽的“良知”得以恢复,才能达到“心”与“理”的融合统一。

综上所述,王阳明提倡道德主体依据“良知”本体,在真知实行中弘扬其实践精神,在践履良知的过程中培养德行,并逐渐完善德性成就道德人格。“致良知”就需要明觉、充拓和磨炼的功夫,“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然后不停地去磨炼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19]。

3.“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方法论

“在‘致良知’思想提出之前,王阳明一直将立志作为其为学的头脑和修身的前提。”[20]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人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关键时刻还能让人幡然醒悟进而迷途知返。“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13]144初学时要坚守志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是要明确“为什么而学”。“立志”也蕴含为善去恶、存理去欲的功夫,即“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13]94,“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并且“立志贵专一”[13]157。

王阳明告诫学生:“‘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13]130也就是说,需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件事,不能死守志向、不知变通,在功夫上努力也十分重要。因此,在“致良知”的过程中,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志向,修养德性,也需要着实躬行。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与“知行合一”思想具有内在联系。良知必须通过德育主体切身的道德实践即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才能够理性地分辨善恶。知与行本为一体,王阳明详细论述了二者的关系,认为“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13]198,以知行合一为逻辑起点,他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3]19,既要认真思索,又要着实躬行,方能知行合一。如果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只是因为“被私欲隔断”,而且这里的知行也并非知行的本体了。造成现实与本然之间这种毫厘千里之谬的根源就是人的私欲,“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如此,临事便要倾倒”,因而“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13]61,在实践中才能锻炼人的意志、提升克己的能力,从而寻求待人接物的定理。在知行的实践中,离不开“省察克己”,“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需要不断自我反省检查和存心养性。[13]75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更要注重内心秩序的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达到身心协调的状态。王阳明还总结了身心与知行的关系,即“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13]25,因而身心发展和知行并进都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新时代,道德教育要坚持修养与实践并重,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磨炼道德意志,培养深厚的道德情感,进而提升全体人民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1.知良知:明了理想信念与道德星空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精神上的指明灯,有助于个人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提道:“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1]将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之“钙”,深刻说明了其重要性,只有真正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生活中积极进取,方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挑战。理想信念不仅对个人意义重大,对国家而言也至关重要。“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22]5当代德育以立德树人为重要使命,而理想信念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赋予理想信念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具体说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要覆盖全体人民,并且要体现对人主体性的尊重与关怀。

在道德理想的指引下,应更加重视精神世界的内在建构,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以“心即理”为逻辑前提展开,以“致良知”为核心,是向更广阔的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远航。[23]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在内心的精神世界上用功,即向内探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王阳明“身之主宰便是心”的论点,并强调“‘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24]这段话深刻表明心中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提高人道德修养的基石。因此,道德教育要不断激发主体的内在精神,引导其建立起内心的秩序,从而构建自己的意义世界,在此基础上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

2.行良知:提升道德教育的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达,是对社会主流价值整合融塑的普遍共识,是对个人生存价值和意义追求的正向引导。[25]因此,道德教育主要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待人处事,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之关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外在道德规范与个人自身德性、德行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并始终坚持为社会发展服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主要的价值引领,“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在此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道德境界。[22]6

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怀,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新时代构建道德社会要以仁爱关怀为精神底蕴和时代特色,这也是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其一,要培养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既要发扬个体的主体性、独立性,允许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更要培养勇于担当的意识,鼓励人们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将个人的价值置于更广大的社会价值中,从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只有“将仁爱之心扩充到他物、他人”,道德才会真正促进人和社会走向文明进步。其二,王阳明的“良知”内涵包含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因此要将道德关怀视域扩展到整个自然界,用“仁”作为桥梁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即达到“与天地合德”的境界。这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重视培育人的生态道德素质,确定人对自然行为的基本善恶标准,培养生态责任感,从而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3.知行合一:完善道德教育方法,提升道德教育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立德树人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反对“冥行妄作”“悬空思索”,倡导学思并重、亲身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强调克己内省、慎独自律的功夫,即时刻观照自身的言行,不断审视并且纠正错误,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成就,即“成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行问题做了重要指示,“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实践证明,集中教育活动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26]。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要以新的思想认识推动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深化思想认识,二者相互促进。在道德教育中,要坚持德性和德行并重,激发学生的内在良知,促使其将学与行结合起来。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资质、才力有所区别。就人的气质来说,清澈浑浊杂而不一,而对于道行来说,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的差异。因此,德育应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德育要回归生活、回归实践,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道德理论知识的机会,注重学生自身实际的体悟和感受,从而为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提供现实可能性。例如,充分调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积极践行道德规范和要求。此外,学校要与社会、家庭联动,运用多方合力对现有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等创新。道德教育要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弘扬主体精神,不断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使心之本体不被物欲蒙蔽,从而达到主体对道德的认知、体悟与坚守及对自我意识和行为的反思和扬弃,最终实现道德自由和道德自觉的统一、道德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有助于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从而追求至善的人格。它促使个体将道德理念和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当代道德教育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而本文中关于“致良知”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阐述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致良知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良知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