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学术话语体系的要素与应用策略分析

2023-10-05 19:23胡燕陈琳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传播模式传播效果

胡燕 陈琳

关键词:对外学术话语;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学术译写

作者简介:胡燕,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术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陈琳,同济大学翻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翻译诗学研究等。

对外学术话语是学者运用国际学术共同体接受或认可的语言、术语、概念、范畴对学术问题的言说与表述,并以外语文献与国际会议等媒介进行国际传播。它由学术概念构成的话语内容、话语框架与外语表达的话语形式构成,是我国学术创新的国际符号表征与价值荷载,具有重要的国际学术思想的建构意义。该话语的内容构建、传播方式与效果影响等要素及其关系构成了认识其体系性的基本内容。基于其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学术话语对外传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本文拟厘清这一体系的组成要素及其应用策略。

一、對外学术话语体系要素

对外学术话语体系主要包括话语的内容生成、国际传播以及效果反馈等三个要素。学术话语的生成与翻译是对外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础,话语国际传播模式则提供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路径,接受效果的反馈现实地体现了学术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1.1 对外学术话语的内容生成

对外学术话语的内容生成指用外语进行的学术书写而产生的且进行国际传播的对外学术话语。它可以是用外语直接表述,也可以经由外语翻译重构实现。囿于汉语非国际学术通用语言,我国学者的成果往往需要经由翻译才能转变成对外学术话语,进行国际传播。对外学术话语的生成,在本质上要体现中国学术在概念与框架的创新。在学术话语概念维度上,编织中国学术话语的内容体系。学术话语概念维度上的创新可以是基于中国实践基础上赋予已有话语概念新的意义。比如,王宁的研究发展了国际比较文学界的“ 世界文学” 概念,提出了三重含义之说:它不仅是东西方文化的经典汇总,也是一种跨文化比较视野,同时也是一种文学历史演化。这一定义为世界文学概念注入中国学者的独立思考,并对已有概念进行扩大和深化,创造了新的话语(王宁 39-47)。同时,学术话语概念创新也可以是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创新性概念。中国学者进行国际学术对话,对概念进行进一步思考、辨析与阐释,并根据国际学术体系范式进行概念引领和议程设置。在进行概念创新时,我们应注意术语革新和范式革新的结合;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构造概念之间的相互勾连作用,形成合力。在学术话语框架维度上,中国学术话语的生产即对中国特定认知框架的生产和输出。例如,王俊豪(2021)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管制经济学认知框架下,对中国的管制经济成分和产业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关于中国管制经济的特性,丰富和发展了相关理论。该著作在已有的“经济性管制”框架下,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经济性管制概念,创新性地提出其主要为产业管制的理念,并划分为垄断性产业管制、竞争性产业的反垄断管制和系统性风险产业管制三种类型。同时,还增补了“社会性管制”的概念,为国际经济学术话语增添了新的认知框架。

学术话语的翻译重构必须基于中国性与普适性之间的关联,寻求平等对话和相互适应,并需要以对外传播为目的进行学术翻译重写。主要体现为依据国际学术体例,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对原作进行重新组织与外语书写。对外学术话语的重构需要遵循国际学术话语特征,接轨国际学术范式。范式是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研究方法和操作手段,能为其成员提供共同的理论框架,内部成员之间共享科学信念、学术观点、概念、术语乃至于交流方式。因此,在与国际进行学术交流时,中国的学术话语需使用国际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话语概念、认知框架以及语篇体裁规范进行学术表达与交流。否则,交流与传播会出现障碍甚至遭到排斥。用规范的学术外语对话语内容进行有效的编码、重组与结构,这主要包括文本表征层面的形式问题,如专业术语、行文专业性与修辞性、文本构成要素、书写体例等等。

1.2 学术话语国际传播模式

对外学术话语传播模式具有多样性与融合性,传播平台是对外传播学术话语的物质基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术对外传播平台应该构成多样化、全方位的输出平台,保障学术话语在国际形成一定影响力。这些平台包括学术出版,学术检索系统和学术会议与论坛等三个类型,其中学术著作与期刊的国际出版发行是对外学术话语传播的主要平台。近十年来,国家倡导推行了学术著作与期刊的中外联合翻译与国际出版发行的举措,有力推动了这些平台建设。同时国家也需要构建对外学术检索系统。目前,世界最著名的学术检索平台都是由美国构建的资源平台,中国学术话语要获得国际影响力,当下只能进入这些平台,接受美国学术话语的影响和约束。长远来看,中国构建对外学术检索系统,能摆脱国际学术霸权,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胡钦太 7)。国际学术会议与高端论坛是对外学术话语传播的重要平台。例如,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学术中国”论坛、上海市政府和上海社科院主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等,已经成为国家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不同类型的学术平台可以形成协作关系。比如,在确定学术选题时,可由出版公司要求学者在编辑的评估后再进行写作,准确命中国际学术热点。学术共同体应评审学术出版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对于重要的学术论题应该进行同步的国际会议和论坛传播,形成以国际传播效果为导向的多平台合作机制。此外,当下学术话语传播媒介具有融合性。融合性指学术话语在传播中融合文本、声音、图片、影像等多模态形式以及融合纸质与数字媒介。尤其是数字化媒介具有即时性与便捷性的电子资源媒介,如学术数据库与开放获取平台,国际学术网络社区平台便于分享与交流。融合媒介有利于促进对外学术话语即时、有效的国际传播。学术话语的受众和传播者身份也存在融合性。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受众和传播者的身份是有所区别的。新的媒介形式,如学术社交媒介的出现,让受众对于学术话语可以进行“ 分享、扩散”,使受众成为传播的一环而非终点,有利于提高受众对于学术话语的兴趣,拓宽传统的话语传播范围。

1.3 效果反馈机制

学术话语的国际影响力需要通过效果反馈进行衡量才具有说服力。在学术话语传播语境中,传播效果有认知、行动与情感等三个层面。认知效果指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规模等,行动指学术引用、评价等相关联的行为,情感指受众对信息的正面及负面的态度。相应地,效果反馈机制中的评价指标由传播广度、影响度、情感度等构成(见表1)。传播广度指的是学术话语传播平台覆盖的范围和受众。范围和受众越大,传播广度则越大。收集各种传播渠道和平台的种类和规模数据,建立规模、效率及受众数量之间的联系,是反馈机制的重点构建的方面,如学术期刊数量、传播途径与用户人数之间的关系。传播效率表现话语从生产到传播的周期,如期刊的发文周期等。学术合作表现为学术论文和著作背后的合作机构、中外学者数量、合作项目数量等(赵蓉英等 20)。学术话语的接受度可通过书评、同行评议以及通过在线计量评价工具、数据爬虫工具获取的相关数据,分析话语在受众中的情感偏向,得出學术话语接受反映。评价指标对效果数据予以分析,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反馈机制,以效果为参照,改进学术话语生产和重构以及传播的方式,构建一个能健康运行、不断修正的系统。

二、对外学术话语体系应用策略

基于学术话语的创新特质与对外话语的国际传播性,在建构由话语生成及翻译、传播以及接受效果等三个要素构成对外学术话语体系过程中,需要实施以下策略。

2.1 提高对中国实践与问题的学术阐释与话语创新意识

中国的学术话语如果只能在西方主导的认知框架和概念中进行思考,那么中国学术永远只能为他人做注脚。文秋芳(19)指出社科学者的研究需要基于国家或社会的真实紧迫的问题,而不能陷在西方的知识体系里打转。中国学者只有扎根于中国实践土壤,并能向世界诠释中国发展,创新学术话语,为全球提供学术借鉴和参考,对外学术话语体系才能具有领导力。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模式、社会模式、政府管理模式如果全盘采取西方的理论范式和视角,不仅会造成中国学术话语的失语,而且会削弱中国在国际的形象和影响力。以经济学领域为例,当代主流西方经济学认为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理想社会”,并推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唯一具有高效的、确定性的经济形态。以这一学术话语体系为基本参照系数,我国经济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中仍然属于“扭曲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非正常经济模式的范围,甚至有些中国学者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模式”是对普世模式的拒绝(陶蕴芳 51)。要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对中国学术的渗透和影响,我们要树立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体系,深入我国历史性实践所开启的特定内容之中,使这样的内容能够被真正的思想所捕捉,并能够以学术方式将其课题化。总而言之,构建对外学术话语体系,实质上就是对“中国问题”学术研究与创新发现,并面向国际学术界进行有效诠释。

同时,话语创新需要实现中外学术思想与观点的融合、学术话语的融通。例如,经济学领域的话语创新,如果采用西方经济学采取的思维模式作为框架,延伸出符合资本主义经济的学术思想和工具,则无法充分解释中国的经济模式;反之,如果采用以中国经济模式为唯一正确模板的思维框架,这种学术话语也无法促成真正的思想融合。“融合”的思维模式否认所谓“唯一正确”的存在,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和西方的经济模式都是合乎各自国情和历史语境的选择,那么对于中国经济模式进行解读的学术话语就能平等地与西方经济学术话语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实现思想和观念的融合,这种融合即是“合而不同”,超越单一的语境,在张力和不对称中实现中外话语的对话。

2.2 运用以国际传播效果为导向的学术译写的翻译策略

如前所述,对外学术话语首先是建立在中国语言基础上的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话语上的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正是基于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质,中国学术才有可能与外部世界形成真正的对话与交流的基础,并通过有效翻译传播,突破语言藩篱与话语壁垒。学术翻译意味着促使中外学术话语的融通,着重解决作为低势位的中国学术文化如何与异质知识系统进行互动与对话的问题,包括术语及术语系统作为话语工具、学术写作规范以及知识载体与文化身份等复杂性问题。我们认为,本质而言,学术话语对外翻译是具有国际传播性质的学术译写。

学术译写的“ 译”,意指学术翻译需要忠实再现原著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创新性学术概念、观点、方法、思想、体系框架等。基于这一基本原则,用目标语进行学术话语“ 重写”,实现对外学术话语生产与重构,这是“ 写” 的内涵,是这一概念的重点,它包括两个层面意义。其一是对原著改写。依据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期待,对原著进行增删改,使改写本详略得当、内容精要、篇幅适中(22 万字左右为宜)。需要突出中国学者的学术创新与发展,淡化目标受众的已知信息,尤其要避免对国外学术成果的重复转述;其二是外语学术重写。参照目标语区域与国家的学术话语特点、专业术语、学术写作规范与体例等要求,对改写文本进行学术外语重写,包括重新谋篇布局、段落重组、删繁去冗、增补知识缺省等,使译文逻辑连贯,语言通顺,话语表述专业,图表规范。我们曾将这一过程概括为编码— 释码— 写码的传播媒介过程。编码即译者与作者共同商议改写原则与方法,对原著进行改写;释码即译者深入理解、阐释内容与意义;写码即译者以专业性话语对改写本进行外语学术重写(陈琳、胡燕 63)。显然,这一媒介的具体要求与操作,是将对外学术话语工作置于国际传播框架与背景、以国际传播效果为导向的结果。

对外学术话语传播实质上是国际传播行为,其行为主体、选题策划、传播媒介、翻译策略、目标受众、传播效果等六个方面具有国际传播的基本逻辑与考量①。这些因素互为影响、共同作用,促使对外学术话语实现其国际传播目的,旨在提升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服务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体现中国学人对人类知识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这些目的清楚表明了学术话语对外传播具有了国际传播的两大核心要素,即“ 在什么情境下” 与“ 出于何目的”。学术话语对外传播显然是在国家利益驱动与战略号召背景下,达到产生国际学术影响的目的。这表明,对外学术话语传播具有目的性、政治性与文化影响性,而这些正是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②。因此,对外学术话语的翻译传播需要具有国际传播视野与意识,翻译策略需要以国际传播效果为导向,上面所论述的学术译写概念正式基于这一宗旨而设计的。

2.3 建立融合传播模式

我们在前面论述了对外学术话语传播模式的平台多样性与媒介融合性,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也应进行改进,以便建立融合传播的模式。首先,传播主体不应该至限于传统模式中的编者、译者、学者、出版商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出版,传播者还应该扩展到数据工程师、数据挖掘师等。对数据的挖掘、清理和可视化呈现,是学术话语数据出版的重要技术,然而现阶段的传播主体中缺乏此类技术人员,导致我国学术数据出版发展受限(衣彩天 24)。其次,在媒介上,除了打造更加高效的平台外,应该结合电子出版媒介,主动出击新媒体,打造全方位的媒介传播方式。出版商、科研基金、学术机构和第三方平台等学术平台所生产的学术产品和话语,应该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包括文本、图片、影响、声音等形态的多媒体融合产品,同时平台之间需要协同合同,融合资源和优势,使得学术产品和话语具备跨平台、跨媒体进行传播的能力。最后,传播方式还应该改变单向传播的思路,打造更多学术产品的受众可以参与的平台,让传播过程中单向的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的传播,提高学术话语的传播率;同时,网络数据反映的消费数据、下载数据等,又可以作为学术话语热点的指标,引导新的科研话题。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搭建受众与传播者、生产者交流互动的平台,是传播思路与时俱进的重要一步。

2.4 建立有效的效果反馈机制

对外学术话语体系的健康运行有赖于效果反馈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项、系统、长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对传播的效果形成清晰而准确的研判。在收集了学术传播平台、渠道、引用率和合作率、情感度等方面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传播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对传播受众和效果可能产生的差异;比较不同学术选题的传播效果,对于新的学术话题进行预测;分析不同受众对于媒介的偏好度,以及不同媒介的傳播广度;在这些数据和要素之间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以此作为学术话语对外传播的依据。其次,反馈机制的建立还应包括建立对外学术话语数据库,汇集对外学术话语中的核心术语、语篇特征,对比中外学术话语方式异同,并在话语生成、传播和效果之间发现规律,以此作为国家、机构和个人进行学术话语对外传播时可靠的依据。例如,国际学术期刊《经济学家》在全球六个国家进行传播时,对内容进行编排以适应欧洲、亚洲和北美不同地区的学术需求,反观中国的英文学术期刊,英文摘要仍旧存在较高的不合格率(许志敏、黄贵 92)。在提炼文本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术话语在国际传播中所受的制约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政治因素、受众背景等因素对于学术话语传播的影响;并经由传播效果讨论中国学术话语对社会实践的影响和重构。此外,效果反馈机制不仅要对于高效的传播行为进行分析,也需要收集传播效果欠佳的案例,分析其原因,以此形成完善的反馈系统,给学术话语对外传播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考量。

三、结语

对外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响应国家“三大体系”建设工作的号召,对其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的时代课题。我们提出的对外学术话语体系概念,创新性地划分为话语的生产与重构、话语传播模式构建和话语效果反馈三个要素,且形成一个有机联动的系统。对外学术话语的生产与重构为体系的基础,传播模式构建为体系的发展路径,两者直接影响话语传播效果,而效果所形成的反馈机制会给传播模式和话语重构提供参照,成为修正体系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对外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不仅需要提高对中国实践与问题的学术阐释与话语创新意识,运用以国际传播效果为导向的学术译写的传播媒介,而且需要建立新技术手段的传播模式与效果反馈机制,以进一步提升对外学术话语的国际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传播模式传播效果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浅议
微信公众号崛起背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校园外语传播模式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模式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