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价值阐述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3-10-06 13:18刘丽娜朱伟秋牛宏宇
运动精品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竞技运动员

刘丽娜 李 威 赵 灿 朱伟秋 牛宏宇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价值阐述与优化路径研究*

刘丽娜 李 威 赵 灿 朱伟秋 牛宏宇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通过分析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现实问题发现: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在教育上存在竞技观、初心、素养、适应问题,管理上存在机制、供给、人性、风气问题。针对在教育层面与管理层面的问题,提出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优化路径,以更好达到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教育;管理

高校体育赛事已然成为高校践行实践育人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体育赛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对学生实施实践育人教育,对学生个人素质提升、实操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再塑等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导向作用。但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做到真正的“实践育人”教育,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脚踏实地,仍需对高校体育赛事多元价值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

学校体育作为发展国家体育的重要战略,发展高校体育可以推动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1]。高校体育赛事是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高校体育赛事不断发展,高校体育赛事也挖掘出巨大的教育潜力与价值。但当前,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高校体育赛事的实践育人教育功能存在教育与管理上的窘境。鉴于此,将实践育人理念与高校体育赛事相结合,通过实践育人价值导向梳理高校体育赛事的育人功能。大学生借助高校体育赛事平台,其自身修养与意识等将发生质性变化,不仅能够赛出风格、超越自我,更能够展现高校地方的整体风貌,起到良好的社会文化推进作用。

1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价值阐述

高校体育赛事作为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进行教育教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实践育人教育可从共性和异性来分而论之。

1.1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共”性

共性论的核心在于“共”,是指高校体育赛事对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均起到教育价值作用。其一,高校体育赛事的举办过程中,通过学生运动员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竞技体育精神,能够耳濡目染的熏染他人,使观赛者、工作人员等感受到学生运动员在赛场上所散发的拼搏精神。学生运动员置身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对运动竞赛项目规则的遵守意识,尊重裁判、对手、工作人员等的意识行为,均体现了学生运动员对规则的遵守;高校体育赛事观赏者,在高校赛事举办的过程中,在观众席亦应遵守相应的规则,尊重学生运动员、裁判以及其余观赛者等等。其二,学生运动员在体育竞赛过程中,技术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能够提升体育赛事参与者与观赏者鉴赏运动美学的能力,鉴赏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所带来的美的魅力。运动员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竞技体育精神,能够促使大众参与体育运动,进行身体锻炼,有效的促进社会角色的转化。其三,高校体育赛事中的竞赛项目,例如接力等,体现学生运动员团队配合、共同努力拼搏的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观赛者亦是如此,为喜欢的高校队伍助威,抱团取暖,形成小集体,亦是一种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的表现。因此,拼搏精神、进取精神、规则意识等对提升学生美学鉴赏能力、促进其社会角色转化、提高社会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等教化作用均是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共”性价值。

1.2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异”性

异性论的核心在于“异”,是指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内部群体所存在的直接精神、文化、技术技能教育,具有由内而外的自发性。而高校体育赛事的外部群体所接受到的教化作用则更多的倾向于共鸣类的撞击,同样也是由内而外,但“内”的本质性触动来源于高校体育赛事赛场的现实感受。其一,主要是通过体育赛事过程中学生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裁判员对运动员的公平裁决,使学生运动员能够感受到裁决的公平,维护学生运动员的权益,即体育竞赛过程中渗透出来的公平正义。其二,在团队协作中的体育竞赛项目中,能够表现出场上学生运动员团结互助,为同一目标努力奋斗的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为校争光等信念。通过学生运动员在体育赛事的赛场上所存在的直接精神、文化、技术技能的教育,由内而外的渲染其余观赏者,促使观赏者感受到学生运动员的竞技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进而使自身的价值观得到升华,即通过体育竞赛过程中,学生运动员、赛场的竞技氛围与学生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现实感受与观赛者的感受产生共鸣,通过高校体育赛事的实践育人使学生运动员、观赛者由内而外的产生多元化的价值教育,来促使高校内部与外部人员对自身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重塑,对校园体育文化和教育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2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问题诊断

2.1 教育问题

2.1.1 竞技价值观狭隘,运动员综合教育程度较低

竞技运动的教育价值体现在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坚定性格,善良心地与崇高理想[2]。当前,“重训、轻管、轻教”的定式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短板[3]导致学生运动员的综合教育程度较低,缺少竞技价值观教育。学生运动员参与高校体育竞赛,准备周期较长,备赛期内,注重发展专项竞技能力,忽略学生运动员竞技价值观教育。在竞技运动中,注重团队配合、集体合作,即使一个人有天赋,若脱离团队,便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支高校篮球队拥有几名实力顶尖的学生球员,有时却不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而那些没有顶尖学生球员,在篮球比赛中注重团队精神的球队,往往获得令人眼前一亮较为不错的成绩。部分实力顶尖的学生球员自视甚高,竞技价值观狭隘,认为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就能战胜一方,不注重团队合作与战术配合,导致球队取得不尽人意的成绩。竞技体育运动作为高校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树立学生运动员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运动员竞技体育运动的综合教育程度,造就学生运动员全面、协调综合发展。

2.1.2 初心迷失,“功利至上”的不良风气

学生运动员是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重要主体[4],也是高校通过体育赛事践行实践育人教育的重要主体。高校间的体育竞赛,在运动员获得较好运动成绩时,能给高校、教练员、学生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带来一定的名气。正是这种效应,带来“功利至上”的不良风气,导致运动初心迷失:假球、弃权、诈伤、放水等,为所谓的“功”与“利”、“名”与“气”而丧失运动初心,影响学生运动员的竞技价值观与运动初心。学生运动员在经过长期的运动与专项训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认知、体育运动习惯、心理状态等均发生变化,具有区别他人的竞争意识、对成绩的渴望、积极的上进心等特征。学生运动员处于青春发展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情绪波动大、竞赛过程中各方面经验不足、缺乏自信心等,在“功”与“利”的不良风气影响下,思想意识易受影响发生转变,不益于学生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违背了高校体育赛事践行实践育人的教育目的。

2.1.3 素养问题:物质世俗化现象偏重,竞技体育精神教育的偏颇

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与体育伦理精神相违背的行为,损害了公平、公正等价值观念[5]。因此,在追求与关注高校体育赛事、竞技体育运动后的金牌效应时,却忽视对学生竞技体育精神教育。高校各个竞技队伍更多的重点是发展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和专项竞技能力,提高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目的是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但对高校体育赛事折射出的竞技体育精神教育及价值、竞技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体系建立关注甚少,对学生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竞技精神教育微乎其微。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教育价值要想实现最大化发展,须重视起对竞技体育精神教育。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思想品质、价值观、精神境界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体育素养出现问题,思想便开始受到“腐蚀”,不再追求竞技体育精神与教育价值,物质世俗与精神欲望将他们推到人性的另外一面,非法的体育竞争现象四处弥漫,公平正义、竞技体育精神、价值观荡然无存。

2.1.4 适应问题:赛前精神紧张,竞技状态不佳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教育覆盖广,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精神教育与品德教育,对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或竞赛前、中、后都渗透育人教育。体育竞赛中,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与提高运动成绩,然而年轻的学生运动员,缺少参与高校竞技体育竞赛的经验,赛前难免会出现精神紧张、竞技状态不佳的现象。校内训练与真正的体育竞赛有所不同,训练过程没有实战性,即使出现技术动作的失误、运动成绩下滑的现象,都能在日后训练过程中弥补。真正进入到体育竞赛现场,再出现赛前紧张、状态不佳等现象已为时已晚。对学生运动员的适应问题关注较少,针对学生的技能储备仅仅局限于学生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其它专项技能储备不够丰富,与其他高校间的友谊赛较少,导致学生与高校学生运动员间的技术交流也较少,无法与其他高校进行实战交流、模拟比赛,对于学生运动员特别是年轻运动员无法从交流中得到接近实战的竞赛,便无法从中能够较好的学习如何调节自身的竞技状态。因此,学生运动员对于比赛的适应问题与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亦是息息相关。

2.2 管理问题

2.2.1 机制问题:管理机制的缺失

在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中,训练的设计、安排、实施,多数高校都是由教练员统一组织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练很难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6]。因此,高校体育赛事中竞技队伍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运动队的训练水平,部分高校体育赛事成绩的好坏与高校竞技队伍的管理制度息息相关。高校运动队对学生运动员的选拔的整体规划、考核等有待完善,身体素质优异的学生被埋没,学生运动员在学习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其学业完成质量令人堪忧,同样,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时间上没有充足保证,其竞技体育成绩也是不堪设想,学生运动员训练与学习不能够同时兼顾,这是“学训矛盾”的普遍现象。部分运动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如对其训练监督工作跟不上,无法在学习生活上、训练上、饮食上第一时间进行监督,将严重限制高校体育运动竞技队伍的训练。高校竞技队伍多数由校体育教研室承担竞技队伍管理工作,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高校体育竞技队伍管理体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高校体育赛事、竞技运动队伍、“学与训”有效结合的途径夯实实践育人教育。

2.2.2 供给不足:高校体育赛事资源不足

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内部竞赛资源有限,已然成为了限制高校体育赛事发展的重要突出问题[7]。高校体育赛事作为竞技体育赛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赛事质量与数量对践行实践育人教育效果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教育部体育总局虽颁布相关的政策文件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优化高校体育赛事资源布局、健全高校体育赛事体系。但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受地方高校领导的意识、运动场地、高校所在地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使高校竞技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高校体育赛事涉及的赛事项目相对局限,不能完全覆盖所有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赛事在考虑举办时间、地点等问题时,需考虑到经费、学生安全、医疗健康问题等。虽有赞助商对高校体育赛事进行相应的赞助,但有时却流于形式,也导致体育赛事的竞赛形式化,难以发挥实践育人价值。体育赛事举办质量低,造成体育赛事资源的浪费,对赛事活动的观赛者、参赛学生运动员的素质教育、校园体育普及发展、高校体育赛事影响力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产生不利的影响。

2.2.3 意识问题:铤而走险,比赛中违规情况屡屡出现

体育赛事安全保障是赛事成功运作,实现赛事效益最大化的前提[8],遵守规则与高校体育赛事的安全息息相关。高校体育赛事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赛事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地位与名气、教练员的名望等。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运动员相比,运动天赋差、运动能力弱的学生运动员,为获取较好的运动成绩而采取一些不正规的手段,在竞技体育竞赛中屡屡出现违规现象,从而影响着其他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挥。团体竞赛中,为维护团体获取较好的运动成绩,使用某些手段使对手造成犯规从而取得比赛胜利,违背了竞技体育精神。兴奋剂等安全隐患亦是如此,竞技体育运动队为获取理想的运动成绩,无视竞赛规则,违背竞技体育精神,竞赛中出现违规情况。对于学生观众,在面对本校学生运动员被违规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问题,为维护心仪的竞技体育运动队伍,出现不良舆论导向。因此,竞赛中运动员意识问题对高校通过体育赛事践行实践育人教育至关重要。

2.2.4 风气问题:功利主义现象偏重,崇尚“奖牌至上”主义

高校体育赛事以竞技体育为核心,而实质是以运动实践育人,在训练与竞赛过程中对学生不仅以发展专项能力与提升运动成绩为主要任务,更重要的还是对学生运动员及赛事观赏者进行体育精神教育。但“功利主义”“奖牌至上”的风气弥漫在高校体育赛事中。“功利主义”对大学生运动员的行为意识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竞争意识、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同时造成了崇尚“奖牌至上”的价值理念活跃在大学生的思维意识中,脱离了高校体育赛事教育目的的初衷。在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运动员的素养教育,呈现出重训练轻教育态势。教练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素养对学生运动员的育人教育影响深远,教练员是学生运动员实施实践育人教育的第一人。因此,教练员克己奉公的态度影响着学生运动员的行为态度。

3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优化路径

3.1 教育层面

实践育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而形成的育人理念[9],其主要形式是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而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实践育人工作并行开展。

3.1.1 体德共育:引领正确的竞技价值观

以体育人是生命关怀的需求,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10],体育与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时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体育与德育融合,形成体德共育的教育理念。教师是“以体育人”的核心因素,教师、教练员作为学生运动员最直接的教育者,其身体素养、体育品德、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专业理论知识等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强化体育教师、教练员“以体育人”的思想意识,在训练过程中渗透竞技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运动员正确的竞技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运动员,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运动训练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的塑造等作为德育渗透的内容,其方法可在训练前中后,通过比赛法、合作法等实现运动训练中的德育教育。“以体育人”“以德育人”相融合,在运动训练中形成“体德共育”的教育新思路,使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综合教育程度,形成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3.1.2 意识坚守:强化运动初心的坚守意识

教练员作为学生最为直接的教育者,其运动意识坚守及初心影响着学生运动员。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的肢体语言、意识行为、教育价值观等引领着学生运动员的价值走向。强化教练员意识坚守,提升教练员综合素质,使其在运动训练中潜移默化的熏染学生,使学生运动员思想意识、肢体动作、教育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有质的飞跃。学生运动员正处于青春期发展期,对事物认知较浅、情绪化波动较大,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引导要及时准确。学生运动员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时,更要强化对学生的运动初心的坚守。竞技运动,要秉承遵守规则、发扬竞技体育精神,在荣获“名”与“望”时,忌误受到“功利至上”的不良风气影响,高校体育赛事以实践育人教育为实质,其目的通过体育赛事为平台,达到对内部学生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等的实践育人教育,对外部体育赛事的观赏者的实践育人教育。

3.1.3 精神教育:强化竞技体育精神教育,提高精神素养

高校体育赛事的目的是通过赛事达到育人教育,要始终贯穿“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竞技体育精神是运动员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不断实践发展的体育文化、精神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学生运动员是高校体育赛事的主体,对学生运动员的竞技体育精神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追求高校体育赛事的金牌效应时,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关注竞技体育运动后的金牌效应,而是要关注高校体育赛事所折射出的竞技体育精神教育、学生运动员竞技体育价值观、竞技体育教育体系。学习生活中、训练中要不断渗透竞技体育精神教育,开设相应的课程理论,合理安排“学训”时间,提升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素养,避免物质世俗化现象的偏重。强化学生运动员的竞技体育精神教育、引领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观、提高精神素养是高校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及教练员等重要教育任务,对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思想品质、精神境界及价值观等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

3.1.4 技能储备:以赛促“学、练”的育人理念,丰富运动技能储备

赛前精神紧张、竞技状态不佳是学生运动员,更是年轻的学生运动员时常出现的特征。其一,逐步培养学生运动员在“学、练”中进行“赛”的训练状态,不断促进“学、练”中有“赛”,“赛”中有“学、练”的训练氛围转变。有的学生运动员虽经历了运动训练,但未经历真正的实战,所表现出的竞技状态因人而异。为避免这种精神状态的出现,可在训练中通过“学、练”与“赛”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在竞赛前的心理特征。其二,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体育竞赛交流。训练时往往较注重队内竞赛,较少与其他高校体育竞赛交流,导致训练实战性低。其三,训练中强化学生运动员多项专项竞技能力与心理素质。训练中较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专项竞技能力,忽视了其多项竞技能力的发展,使其限制于某一项的竞技能力,学生不能全面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运动技能储备不丰富。心理素质状态对学生竞技能力与运动技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运动员稳定发挥的关键所在,提高心理素质、强化学生发展多项专项竞技能力、丰富运动技能储备,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3.2 管理层面

3.2.1 健全机制:完善高校体育赛事管理制度

(1)高校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部等相关部门应重视竞技运动队伍管理机制,重视学生运动员的考核,分层次(身体素质)、学年等构建运动员选拔体制,充分发挥校内优势资源,体育学专家与运动训练队教练员、学生运动员进行学术交流与实践交流,共同沟通逐渐完善管理体制。

(2)高校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部等相关部门在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上的安排,应充分重视“学训矛盾”,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可根据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上的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缓解“学训矛盾”。

(3)建设“训练—学习—生活”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为实现建设高水平的高校竞技体育运动队伍,通过健全机制加强学生运动员的训练管理与自控力的管理。训练管理:学生训练时间内设置相关制度,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学习管理:教学计划、训练计划中,设置专业课程,发挥校内优势资源,给予学生运动员相应的课程学习,弥补因“学训矛盾”冲突的课程。日常生活管理:从学生思想意识,校内规章制度,学生饮食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使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达成“训练—学习—生活”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提高学生自控力。

3.2.2 整合资源:优化高校精品体育赛事

充分整合资源,比如:高校体育馆基础设施、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体育教学资源等,充分发挥高校内部资源优势。通过高校内部各种体育俱乐部、协会等,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的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运动的良好习惯。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定期举办小型体育运动会,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校间的体育赛事是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学生生活的体育赛事活动,可根据不同项目及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丰富体育赛事内容,发扬地方传统的体育特色运动。同时,高校体育赛事应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足篮排、乒羽等生活中常见的运动项目,与学生产生共鸣。例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按照地域关系,全国共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赛区。根据不同的高校水平,划分一、二、三级联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途径,提高赛事知名度。同时,为提高赛事的影响力,发挥高校体育赛事的实践育人教育,不仅需要多媒体的宣传,更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吸引赞助商,为赛事举办吸引更多经费来源,保障高校体育赛事顺利举办。

3.2.3 例行惩罚:自觉学习、遵守竞赛规则意识

高校竞技体育队伍的学生运动员情绪波动较大,长期的训练及专项竞技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运动员对于成绩的渴望、金牌的获得较为关注。过多关注自身的运动成绩及训练,忽视专项规则的学习,导致学生运动员对专项竞技运动的规则认知不足。因此,无论在训练中还是在生活中,教练员、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向学生教授专项竞技规则,开设竞赛规则课程,教授学生运动员专业的理论知识,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遵守竞赛规则意识。同时,加强对学生运动员的品德教育及安全教育,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竞赛过程中不做出伤害对手、干扰竞赛规则的行为。对于无视竞赛规则、不服从管理的学生运动员,可根据具体情况,例行惩罚,禁赛或禁止训练等,进一步管理学生,夯实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教育。

3.2.4 强化自律:强化高校竞技队伍克己奉公的参与态度

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其目的是以实践为主对学生践行育人教育,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学生运动员的实践育人教育。运动训练过程实质也是进行实践育人的过程,通过运动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习专业技能。但功利主义、崇尚“奖牌至上”主义在高校体育竞技队伍中四处弥漫,忽略了通过高校体育进行育人的教育价值,部分高校认为在某一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方面拿不到理想的名次,便不参加该项体育运动项目,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打击了学生对于喜爱运动项目的参与。强化自律,强化高校竞技队伍克己奉公的参与态度,明晰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教育价值。高校体育教师、教练员等以身作则的同时,设置相应课程,提升学生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与思想意识,强化学生运动员的自律、克己奉公的态度。

4 结语

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对学生践行实践育人教育,在教育上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刨析,优化适合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实施路径。以高校体育赛事为载体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其全面育人的作用,以培养高质量人才,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作用。

[1]陈乐.“体育强国梦”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路径探讨[J].教育观察,2020,9(34):132-134.

[2]覃林,李荣娟.竞技运动的价值观[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9-12.

[3]张旭.新形势下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3):71-73.

[4]彭超,庞瀚博鸿,王娜.学校体育异化与竞技体育异化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9):146-148.

[5]黄浩.当前竞技体育伦理精神的缺失及重塑[J].伦理学研究,2013(6):125-129.

[6]张金峰.“体教融合”理念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优化探究[J].体育视野,2022(2):56-59.

[7]姚远,李军岩.我国学校体育赛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119-124.

[8]肖锋,沈建华.大型体育赛事安全防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8):52-56.

[9]游敏惠,袁晓凤.高校实践育人的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启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9(4):134-137.

[10]刘军 萍.教师身体素养视角下“以体育人”的价值审视与提升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7):48-51.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Education in College Sports Events

LIU Lina, etal.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2022年度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规划课题:辽宁省大型体育赛事育人价值含蕴与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2LTXH118);辽宁省教育厅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体育赛事实践育人的价值研判与优化路径(项目编号:LJKR0333)。

刘丽娜(1979—),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威(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竞技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