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情态成分“哪知道”及其反预期情状分析

2023-10-07 07:09刘明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情态预期

刘明奇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引言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也称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是指序列上划分言语单位的依附成分。话语标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用来标记语句关系,即协调话语单位之间的序列关系,连贯上下文;一类用来标记交际功能,即表达说话者对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性立场[1][2][3]。近年来,汉语中越来越多的话语标记被挖掘,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如“你知道”[4]、“谁知道”[5]、“我告诉你”[6]、“早知道”[7]、“瞧你说的”[8]等。

现代汉语中,由疑问代词“哪”与认知动词“知道”组合而成的疑问结构“哪知道”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要用于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意义。吕叔湘[9]从疑问词“哪”入手,将“哪”看作是一个用于反问、表示否定的疑问副词。刘彬、袁毓林[10]从“疑有信无”“疑正信反”等怀疑原则入手,分析了“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过程。葛锴桢、史梦新[11]从构式的角度对“哪知道X”的结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此构式是一种表示说话者主观态度的语用否定。本文注意到,“哪知道”除了在反问句中表示“不知道”的否定意义外,在一些句子中还因言者自反预期的触发而产生了意外语义,表达说话者对当前命题或事件的意外性感受和认识,具有情态功能。另外,笔者也注意到“哪知道”在传递说话者意外感受的同时,在语篇中还具有话语连接的功能,是说话者在刻意提醒信息接收者注意解码话语中的反预期信息,因此可以进一步将其看作是一个保留着较多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意外范畴出发,对传递反预期信息、表达意外性感受和认识的情态成分“哪知道”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对意外情态成分“哪知道”的话语连接功能作较为详备的叙述描写。

一、“哪知道”的意外情态成分性质

意外范畴(mirativity)指的是,在有些语言中,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的语法手段来标示一个出乎意料的信息,从而显现言语交际者对该信息在感受上的惊异(surprise),在认识上的“不备”(unprepared)[12][13]。Aikhenvald[14]提出了意外范畴的五种语义类型,笔者也认为它们之间的概念存在交叉,所以认同陈振宇[13]、单威[15]的观点,认为意外性信息是以说话者为轴心的,是说话者不曾料到的、感到意外的新信息。也就是说,意外只与说话者的自反预期相关,即只有自反预期才能触发说话者自己的惊讶感受。

意外范畴在整个语法范畴中与感叹、疑问与否定这三个范畴关联紧密,陈振宇、杜克华[13]将这三个范畴之间的关系称为“意外三角”(mirative triangle)。语用迁移是指以某一特征作为连接点的形式和意义功能之间的错位现象,即A 类形式(Form-A)因隐含M 类特征(Character-M),在句中实际表示B 类意义功能(Function-B),用公式表示为“Form (A) +Character (M) →Function(B)”。“哪知道”是一个疑问形式,主要用在反问句中表达语用否定,含有说话者较为饱满的感情和情绪。因此,笔者认为“哪知道”是“意外三角”中的一个成员,受“意外三角”的影响,其语用迁移过程如下:疑问+[特征]反预期性→[主]语用否定+[次]说话者指向感叹。这里,把当前信息的反预期性作为连接点,即“哪知道”这一疑问形式在反预期的作用下,表达了说话者对当前信息的意外性感受和认识;相应的,说话者原本的认知范围因遭受外部信息的冲击,由意外而引起不满、无奈、愤懑等消极情绪。例如:

①他本人一向不碰纸牌,哪知道一到伦敦就给罗登教坏了。(萨克雷《名利场》)

②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和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老舍《四世同堂》)

③斯该泊在有名的分公司里只有两年,哪知道公司破产,欠了一百万镑的债。(萨克雷《名利场》)

以上例句中,“哪知道”后的新信息无论是自反预期还是主体反预期,都是说话者事先不知情的,是说话者“没料到”的,即当前信息与说话者先前设定的预期方向完全相反,以至于它的发生令说话者觉得不可思议。

二、“哪知道”的反预期性

预期的产生是因为认识主体对事件具有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 可以采用主观概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来定义预期的认知模型。陈振宇等[16]指出,将信息接收者在事前已获得的知识称为“知识状态”,记为“O”,由O可推测或预先估计出特定事件M 的主观预期概率,记为P(M|O);另一方面,信息接收者又不得不从客观实情对当前信息作出主观概率表达,记为P(M)。“|P(M|O)-P(M)|”是对预期性的反映,其差值界定在0 到1 之间,即0≤|P (M|O) -P(M)|≤1。当其差值显著大于0时,表明预期与当前信息不符,即当前信息为“反预期”信息。“哪知道”在言谈语境中经常性地用于传达特定事件M的现实发生概率P(M),与说话者根据知识状态O作出的主观预期概率P(M|O)相差较大,表达说话者对当前信息发生率P(M)感到意外,即在“哪知道”语句中“|P(M|O)-P(M)|≈1”。例如:

④从小学到大学,我只知道用功念书,吃的穿的什么也舍不得花费,省下钱来想买些书,哪知道到了今天,医生却不许我再看那些伤脑筋的书呢?(苏青《歧路佳人》)

例④中,条件O(言者已获得的知识状态)为“我用功念书,吃的穿的什么也舍不得花费,省下钱来买些书”,预期P(M|O)为“(所以)我(应该[认识])可以读很多的书”,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的一种认识情态,当前信息P(M)为“(哪知道)到了今天,医生却不许我再看那些伤脑筋的书”;显然,例句中|P(M|O)-P(M)|的概率差值较大,即当前信息是一个反预期程度较大的信息。

⑤好容易盼来盼去把桐芳盼死了,她以为从此就可以和晓荷过太平日子了。哪知道晓荷竟自跟她瞪了眼,敢公然地背叛她。(老舍《四世同堂》)

例⑤中,条件O为“桐芳死了”,预期P(M|O)为“(所以)她从此就可以和晓荷过太平日子了”,表示说话者的认识情态,当前信息P(M)为“(哪知道)晓荷(竟)自跟她瞪了眼,敢公然地背叛她”,预期性表示为反预期信息。

(一)“哪知道”的预期主体

1.说话者预期

“哪知道”触发的预期是言者导向的,是以说话者为中心轴的,可以与常理预期一致,也可以与常理预期偏反,并不为常理预期所限制。例如:

⑥a.老师叮嘱他回家要好好写作业,哪知道他一份作业都没有做!(自拟语料)

b.老师叮嘱他回家要好好写作业,哪知道他全都认认真真完成了!(根据例⑥a改写)

从说话者看,如果说话者认为“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那么对“他”产生的预期和社会常理预期一致,即权威者“老师”让学生“他”好好写作业,他就应该好好写作业,所以,当前信息“他一份作业都没有做”既与说话者的预期相反,同时也违背了常理预期,如例⑥a。如果说话者认为“他”是一个叛逆的孩子,那么对他的预期往往是“他不会乖乖听话”,这时对说话者预期而言“他全都认认真真完成”的概率很小,因此,说话者的自预期与社会常理预期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如例⑥b。

2.行为主体预期

“哪知道”还可以表达行为主体预期。一般来说,在传递意外性反预期信息的“哪知道”句子中,主体预期往往与说话者的预期相一致,即“主体预期=说话者预期”,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和说话者都产生了意外感受和认识,如例⑦即体现了说话者移情于小玲子身上。

⑦小玲子从饭盒子里有意给他多拨了一点油炸辣椒,想讨他的欢喜。哪知道他随便吃了几口,就把碗一推,到门外房檐下坐着了。(魏巍《东方》)

例⑦中,条件O 为“小玲子有意给他多拨了一点油炸辣椒,想讨他的喜欢”,对此,行为主体的预期P(M|O)为“(所以)(小玲子希望)他开心点”,表达小玲子的一种意愿情态;说话者的预期P(M|O)为“(所以)(我认为)他(应该能)开心点”,表示说话者的一种认识情态。而当前信息P(M)则是“(哪知道)他随便吃了几口,就把饭碗一推,到门外房檐下坐着了”,即当前信息同时违反了行为主体与说话者自身作出的预期,在预期性上可表述为主体反预期与自反预期。

(二)“哪知道”与特定预期

反预期意外情态“哪知道”的前一小句往往带有“以为”“认为”“原以为”“本以为”“满以为”等反预期触发语,也就是说“哪知道”语句中的条件O 是特定主体在特定情形中产生的一种个体知识状态,基于这种个体知识状态而作出的预期,就是特定预期(specific expectation)。例如:

⑧王总派小李去出差,本以为他会立刻收拾行李出发,哪知道他放弃了这份肥差。(自拟语料)

例⑧中,“王总”之所以会产生“本以为XP”的主观判断,正是基于以下的个体知识状态O——“王总是小李的老板,王总(有能力)派小李出差”。在这样的个体知识状态下,“本以为”触发“王总”事先作出的特定预期P(M|O)——“(所以)小李会立刻收拾行李出发”,体现命令方“王总”对听令方“小李”发出的一种道义情态;而当前信息P(M)则是“(哪知道)他放弃了这份肥差”。

例⑧是一个表示命令(command)的言语行为,施事王总下达了一个“出差”的命令。根据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首先,王总对于受事小李接到命令后可能作出的行为“立刻收拾行李出发”表示认同;其次,王总对“小李会立刻收拾行李出发”这一将来事件的实现有特定的意向和期待;最后,在身份上具有权威性的王总相信自己有能力使得“小李会立刻收拾行李出发”这一将来事件发生。这些适切条件与“小李会立刻收拾行李出发”这一特定事件存在因果关系,构成了事件导向(episodically oriented)的特定预期。

在特定预期中,特殊的条件和预期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因果关联性;一旦这一特殊条件改变,就会得到不同的预期。例如:

⑨王总没有派他去出差,本以为他会去找王总理论,哪知道他表现得满不在乎。(根据例⑧改写)

适切条件下产生的特定预期与“哪知道+当前信息”之间的偏反关系属于“非现实事件——现实事件”类,二者可以还原为谓词层面的否定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特定预期”与“当前信息”现实性示意图

(三)“哪知道+当前信息主观概率P(M)”的语义倾向

“哪知道+当前信息主观概率P(M)”在语义上多倾向于两类句子:一是大概率的好事本应发生却未发生;一是小概率的坏事出乎意料地发生了。例如:

⑩他们的大儿子本来应该以父母为榜样,笃信宗教、循规蹈矩;哪知道他很早就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去追求浮华的生活。(西奥多·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例⑩无论是说话者还是“他的父母”以及社会常理,对“他”的预期都是“笃信宗教、循规蹈矩”,而现实情况却是他没有走所有人都认为的大概率的人生道路,而是“很早就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去追求浮华的生活”,呈现了大概率的好事本应发生却未发生的情况。

○1老甄这年正月十五丢了女儿,哪知道三月十五这日府邸又因一场大火成了一片瓦砾场。(自拟语料)

例○1中,按照社会常理,一般情况下人都是既有好运又有坏运的,祸不单行是特殊情况,这种坏事发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可是在当事人“老甄”的身上,“正月十五日丢了女儿”已是致命打击,“三月十五这日府邸又因一场大火成了一片瓦砾场”更是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呈现了小概率的坏事出乎意料地发生了的情况。

三、“哪知道”从否定到意外的演化历程

对于“哪知道”的语法化过程,可分析为由三个阶段构成的连续统:一是结构的初步固化,在反问句中表达责备他者的否定意义,即“某人不知道某事”;二是语用否定义的稳固泛化,表示言者自我辩驳的全量否定义,即“言者本人对某事毫不知情”;三是意外情态义的突显,当前信息基于全量否定获得反预期特征,经语用迁移,表达言者或行为主体对某一事件的意外性认识和感受,即“言者或行为主体没料到某事”。

(一)“哪知道”表示“某人不知道某事”

“哪知道”是在清代的白话文小说中开始大量使用的,其功能是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意义,即“某人不知道某事”。说话者用“哪知道”来责备话语关涉者认知上的缺漏、事理上的不通达或是思想上的大意,含有较明显的否定意义。在句法上,“哪知道”前的主语往往省略,但大都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将其补出。例如:

○12韩猛双锤十字架式向上迎怀杖,哪知道石爷是真假虚实的招数,这一棍是虚的。(张杰鑫《清·三侠剑(下)》)

○13秦尤耀武扬威,自称大太爷,满不含糊,哪知道老英雄的苦心?(张杰鑫《清·三侠剑(下)》)

○14傻英雄又说道:“你认识我吗?恨地无环铁霸王。”说着话跳起来就直奔韩忠的头上打去。哪知道韩忠看招呢,双锤十字架搭着呢。(张杰鑫《清·三侠剑(下)》)

例○12“哪知道”所省的主语为“韩猛”,可解读为“(韩猛)(并)不知道石爷是真假虚实的招数”,是说写者告知听读者“韩猛”认知上的缺漏;例○13前句出现的话语关涉者“秦尤”是“哪知道”的所省主语,表示“(秦尤)(却)不知道老英雄的苦心”,是说话者对“秦尤”事理上的不通达的责备;例○14“傻英雄”为“哪知道”的主语,表示“(傻英雄)(并)不知道韩忠看招呢”,是说话者责备“傻英雄”思想上的大意。

此时,“哪”和“知道”之间的结构关系经过重新分析已凝固为一个整体,可解读为“不知道”之义,加之在话语中的频繁使用,逐渐成为一个表达否定意义的固化结构,在句中传递说话者对话语关涉者思想认知上存在缺漏的一种责备情绪。

(二)“哪知道”表示“言者本人对某事毫不知情”

民国以后,第一人称代词“我”开始较频繁地充当“哪知道”的主语,“我哪知道S?”大都可解读为“我不知道S!”,表达说话者为自己事先没预料到的情况辩驳、开脱,含有“不知者无罪”的意味,“哪知道”的认知主体逐渐成为说话者本人。例如:

○15“我在家里睡觉,我哪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我要是诸葛亮,或许在被窝里能掐算出来!”(冯志《敌后武工队》)

○16袁通判你两眼直勾勾盯着我干嘛?我哪知道银子藏在哪里?(电视剧《大宋提刑官》)

以上例句中,“哪知道”用于反问句,这里的疑问指示词“哪”指向的是一个无限的集合,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可以使涉事主体知道某一事件。根据“否定最小量也就是否定全量”的规律[17],可知“哪知道”在反问句中获得一种全量否定的功能,其语用否定义得以稳固泛化。

(三)“哪知道”表示“言者或行为主体没料到某事”

“哪知道”在言者对事件全量否定的基础上,即言者对事件“一点也不知道”,其后的当前信息获得反预期特征;在反预期特征的促使下,“哪知道”经语用迁移,在“意外三角”中发展出情态用法,表示说话者对某一命题或事件的意外性认识和感受。根据“诱使推理”(invited inference)对临时话语义的规约语义化观点[5],笔者认为“哪知道”的推理逻辑可表述为既然涉事主体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找到某一命题或事件的答案,那么它的出现就会令主体感到意外。此时,说话者为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辩驳、开脱之义消失,取而代之是表达说话者对当前反预期信息的惊讶,即当前的新信息完全与说话者认定的预期信息背道而驰。例如:

○17我还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编程高手,哪知道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生们,早已在玩着更帅的技术。(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

○18他日夜不停地赶路,一直到了地头才歇下来。哪知道赶路赶得太快,到玛德拉斯的时候竟发起高烧来。(萨克雷《名利场》)

○19老王天天虔诚烧香,祈求生个女孩,哪知道老婆又生了个男孩。(自拟语料)

上述例句中,“哪知道”的关涉对象都与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有关,“哪知道”的反问功能完全消失,情态功能得以突显;“哪知道”既不是说话者对他人的责备,也不是为自己开脱,只是表明说话者对当前所发生的事实感到很意外,而受这一反预期性新信息的刺激,说话者在情感上产生被动、无奈、不满等消极情绪。

作为情态成分的“哪知道”,其词汇意义虚化,在句中表达的是程序性意义,即“哪知道”只是表明说话者或行为主体对当前事件的发生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主观态度,如果将其删除,并不会对命题的真值发生影响。

四、“哪知道”的话语连接功能

意外情态成分“哪知道”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是表明说话者或行为主体对所说话语的惊讶感受,把它去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话语单位之间的连贯性产生影响,但不会影响句子命题的真值。因此,“哪知道”就在情态功能之外,又产生出了话语连接功能。例如:

○20杭州野生动物园出生了3只小东北虎,本来先天不足,哪知道7月初又闹缺钙,牙齿脱落,骨骼弯曲,连路都走不动,差点死了。(《都市快讯》2003年8月15日)

○21我是看见它们弄了一身的灰尘,想替它们抹干净,哪知道一个失神,就给飞掉了一只。(黄鹰《天蚕变》)

○2他原先以为这一家搬到花园里过清幽的生活,哪知道一来到,所见的都出乎他意料之外。(许地山《东野先生》)

以上例句中,“哪知道”的主要功能是衔接前后语句,在话语表达上维持连贯性,使得信息接收者可以正确解读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哪知道”在话语中的使用,是说话者在刻意提醒信息接收者注意,“哪知道”后面所发生的事件相对于前面在适切条件下所产生的特定预期而言方向是相反的,是说话者或行为主体出乎意料的。由此看出,“哪知道”在传递说话者意外感受的同时,在语篇中还具有话语连接的功能,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保留着较多意外情态含义的话语标记。

五、结语

本文从意外情态的角度集中讨论了“哪知道”的话语标记化。首先,在讨论了反预期和意外这两个范畴的纠葛之后,运用“意外三角”的相关理论,对“哪知道”的语用迁移过程进行了分析,即“哪知道”这一疑问形式在反预期特征的作用下,表达出了说话者对当前信息的意外性感受和认识,随之而来的是说话者由于受到意外性信息的刺激,在情绪上不免产生不满、无奈、愤懑等消极感受。其次,笔者运用预期认知模型的四要素对“哪知道”所触发的反预期性质进行了分析,即“哪知道P(M)”所偏反的是说话者在个体知识状态O 下,对特定事件M 主观概率P(M|O)所产生的特定预期,且对这一特定预期有着坚信不疑的主观态度。最后,根据“诱使推理”的观点,结合“哪知道”所使用的言谈环境,对“哪知道”的临时话语义进行了分析,即由最初的“某人不知道某事”,表达说话者对涉事主体在思想认知上存在缺漏的责备情绪,到“言者本人对某事毫不知情”,表达说话者为自己事先没预料到的情况的反驳、开脱,再到“言者或行为主体没料到某事”,“哪知道”的反问功能完全消失,只是表明说话者对当前所发生的事实感到很意外,即当前信息与自己先前所认定的预期信息完全背离。“哪知道”在表达说话者意外情态的同时,在语篇中也有连贯前后语句的重要功能,是说话者刻意提醒信息接收者注意解码话语中的反预期信息,“哪知道”所表达的是程序意义而不具有概念意义。因此,笔者进一步将“哪知道”分析为一个保留着较多意外情态含义的话语标记。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情态预期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