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12 05:06兰雪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兰雪梅

【摘要】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情感激发、学习效率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学科,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学习与思考环节被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传统教学不足的基础上,对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现状及主要环节进行了介绍,并简单探究了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学科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加快,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当中.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并未对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价值进行探究,习惯于走“老路子”,以至于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心生懈怠,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不能与教师的讲授保持同步.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及导向式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下文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及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现状与主要环节进行阐述,然后通过三方面教学策略的提出,引导学生形成数学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僵化,导致小学生普遍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一方面,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无法通过元认知思维构建数学思维模式,越学越困难,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另一方面,虽然不少数学教师也听说过信息化教学模式,清楚其优越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只用新媒体设备去呈现数学知识,而未将具体的教学环节信息化,未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得部分数学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而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二)讲解与思考无法同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和“学”的关系不平等,教师的讲授被摆在第一位,而学生是否理解、领会数学知识却被忽略了,以至于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思考不同步的现象十分普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课堂上没听懂,作业完成起来必定会有很大难度,解题思路也不会清晰.作业本来是为巩固教学成果、查漏补缺而产生的,可在此种情况下作业的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发挥,甚至会令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心、脑、手并用.另外,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应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影响学生,鼓励学生深度思考,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吸收、内化能力,让学生一堂课下来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同时教师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用互联网技术呈现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互联网+”视域下深入研究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如此不仅可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现状简述

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成果,其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能够深入一些数学问题的本质,通过问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起“学习支架”.对于那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其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可能存在问题,如果教学策略不能起到“学习支架”的作用,帮他们找到学习信心,那么在遇到数学难题时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放弃.数学学习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只有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采用了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还不能全身心地完成教学活动中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部分数学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独立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时还存在诸多困难.这就导致在后期的学习中他们感觉十分吃力.这种情况是所有数学教师不愿意看到的.对此,一些教师选择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有待完善.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主要环节

小學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一是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对问题导向式教学而言,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起点、焦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情来创设自主性、开放性、科学性、多元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如根据真实故事、真实的生活现象、生活常识等提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形成假设.这一环节能帮助小学生迅速进入实质性探究状态,而后形成假设,主要为数学问题的分析和推理构建一个信息框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三是制订计划,验证假设.就是针对为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提出的假设进行进一步的推理证实.在验证假设之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订教学计划,只有计划和方案都制订好了验证假设环节才能顺利进行.四是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一定是为解决当节课的重难点问题而设定的,因此验证假设得出的最终结论一定是问题解决的成果之一.对于概念、原理、公式等方面的学习,通过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里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反思:一是对于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二是对于结论的反思.

四、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

(一)呈现多样化问题

多样化的问题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敲门砖.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呈现多样化的问题可快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也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前提.问题导向式教学主要通过多媒体形式导入新课并呈现多样化问题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吸引到课堂上,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体验数学的内在逻辑规律.

1.信息化情境创设策略

信息化情境创设策略是一种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申出来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通过创设与所学核心知识密切关联的情境,并提出符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来理解题意、学会分析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此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内容意义建构的引导者、推动者,而学生是信息的搜集者、加工者以及意义建构的参与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创设出的情境应尽量贴近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作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融入视频、漫画、声音、图表等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创设一个形象的、逼真的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第二步:创设与教学条件相协调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情境.情境内容应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密切关联,使小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在其中积极思考.一般来说,数学情境越贴近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越能达到启智益思的目的.

2.问题导入策略

问题导入策略指的是教师通过融入数学问题的方式来导入小学数学新课内容的策略.其主要用到“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问题连续体理论”.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不能脱离每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不能平淡无奇并且过难、过易,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要有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小学数学题的运算逻辑和规律.联系小学教学设计的多样性,问题一般包括这三种类型:封闭型、半开放型及开放型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归纳数学知识、提升阶梯能力.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问题提炼.教师应将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有思考、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而达到对当节课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和强化记忆的目的.

第二步:教师提示.在多样化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应重点讲授解决一些小学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懂得如何分析问题,找到核心知识点.教师要根据每名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升其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新问题的意识.

第三步:分析问题情境.当小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是情境中的某一角色,我该怎么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难题?”

第四步:明确问题类型和性质.由于问题按类型可分为封闭型、半开放型、开放型三种,按性质可分为呈现型、发现型和应用型三种,学生不仅要明确“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数学问题”,还要明确“考点、问题的条件、解题方法、出题角度以及答案是什么”.

第五步:明确问题范围.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此数学问题和哪些问题有密切的关联?要解决它的话需要先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呢?”

(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结合教具演示策略

结合教具演示策略源于“情境认知理论”,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具来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更形象的认知,从而立足于问题情境去完成学习任务.此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密切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视域下的课堂中自主探究小学数学问题.该教学策略可以基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建立起一个实践共同体,达到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的目的.具体的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教具准备.这里的教具指的是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服务且和所学数学知识有关的实物,不仅指长(正)方形(体)、平行四边形纸片、多媒体设备、三角尺等具体的实物,还包括人体.教具的使用,能够化抽象的数学原理为形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对空间、时间的感知能力增强,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第二步: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应通过教具来举例,辅助描述问题情境,使情境更加真实、形象和具体,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体验和感知.

第三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分小组讨论.在顺利完成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各项学习任务过程中,教师既可让小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也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想法,教师应及时指出并修正.

第四步:问题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和教具演示呈现的信息来审视、分析及解决问题.

第五步:师生总结.教师和学生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共同总结、回顾,此过程主要帮助学生重溫这种策略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为小学生下节课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2.问题“试误”策略

问题“试误”策略的来源是“试误理论”,要求教师以某一小学数学关键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质疑和设想,表达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因为学生对于他人的想法和答案无论是认可、否认,都能保证他们在一种认知冲突中构建起自身的数学知识学习体系,从而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知识面,培养其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此教学策略的优势在于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从认知到元认知的转换.具体教学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或分小组自由讨论解决.

第二步:学生表达对某一关键数学问题或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第一种看法.此看法没有经过教师引导,是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想法或结论.

第三步:教师整合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的信息,将学生对所提数学问题的不同意见进行搜集、整理,对于这些意见的正确与否不进行任何评价.

第四步:教师引导.即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数学问题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启发学生重新思考,接下来重新搜集、整合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此看法一定是经教师引导后学生就某一数学问题提出的正确看法.

第五步:认知冲突或知识构建.如果学生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性,说明问题的关键点已经有了,并且值得学生去探究和思考;如果学生前后两次的看法一样并且正确,那么就说明学生已经在某一关键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了知识构建.

(三)开拓教学思路,衍生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策略往往是以课本为载体的,教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小学数学知识,导致学生接受起来难度非常大,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使得教学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长此下去只会出现“学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的局面.因此教师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明确教学重点是传授学生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不是告诉他们某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开拓性思维的培养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来整合、优化数学学习资源,帮助小学生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讲授和“百分数”有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用信息化手段将百分数问题分解为统计、概率等多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和探究这几个问题间的联系,将百分数融入概率问题,并最终提升学生分析、推理、类比等能力.这里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小学生由于这些能力还很欠缺,只能通过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结 语

综上,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正确使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对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有足够的认知,并重视信息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分析、类比、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小萍.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和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8(12):39.

[2]董菁.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7(27):1.

[3]陈明芬.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0(23):117-11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