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索

2023-10-12 19:03谢新美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深度学习

摘 要:借助深度学习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小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数学学习的根本。文章就深度学习的理论解构作为切入点,概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原则,结合教学案例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探索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深度学习;教学实施;数学学科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5-0038-03

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可以让小学生围绕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知识、数学思想、数学办法等展开学习,结合自身数学知识体系将新旧知识不断融合,拓展和延伸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数学视野,扩充数学知识,进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1]。而且,依托深度学习理论实施教学,凸显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生成,能够引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开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式。

一、深度学习的理论解构

深度学习最早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在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理论学习等一切与“学习”“获取”相关的行为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探究,并将“学习”的知识和“获取”的技能与自身的经验、技能、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进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推动自身的学习延伸、学习拓展。所以,深度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具备一定知识体系、认知体系、学习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再发现和知识融合学习交融[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原则

(一)构建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以来,“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进一步深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放置于教学主体地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从深度学习的概念来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和深度学习基本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开展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产生数学思维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学习、知识发现和知识巩固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构建数学学科知识体系。最终,学生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再度借助深度学习完成自身数学学习思维方式的构建。

(二)创新数学教育教学模式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再学习能力、知识再发现能力、知识再巩固能力以及新知识学习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开展的关键。而且,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充满“数学知识”的教学氛围中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深度学习,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开展过程,实际上是构建了一种深度交流、深度学习、深度探究和深度思维的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优化[3]。

(三)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培養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借助深度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完成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任务,还能够在应用过程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最终,借助深度学习,小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将数学概念、数学现象、数学公式、数学元素等知识体系作为知识学习、知识发现和知识巩固的重点内容,将基础知识进行串联并应用。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一边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一边发展核心素养[4]。

三、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施策略

(一)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要想让小学数学深度学习顺利实施,小学数学教师务必将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深度学习的首要路径。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教学法”“生活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为学生构建趣味化的数学过程,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产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热情,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具有“生活节约用水”“统计水用量”“制订节水方案”等具有生活元素和趣味元素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同时借助深度学习理念进行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教学元素和生活教育元素是“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部分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的趣味呈现,但是也应体现知识内涵,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

(二)创设深度学习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展开深度学习,能沉浸于数学的世界,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所以,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深度学习的教学情境,凸显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这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依托深度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原有储备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PPT、Excel、微课等多媒体资源,构建一个具有延展性、开放性和任务驱动性的深度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自身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理论进行思考和探索。

同样,以小学数学“小数除法”的相关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创设“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表示方式”等内容的深度学习教学情境,并结合表格、PPT等将“小数的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商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等的理论知识、习题练习等呈现出来。这样,“小数除法”相关知识深度学习就从宏观到微观呈现了出来,且知识点可以逐一细分,学生还能在整个深度学习情境中做到“理论和应用结合”,既掌握理论,又了解知识的应用,提高深度学习效率[5]。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大胆思考、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而大胆思考、主动思考和积极思考的前提则是大胆质疑。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计算等内容,从大胆质疑转化为求真、求深,进而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情况、学习反馈等为主导,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学习经验抓住提问契机,让学生借助一些问题质疑学习内容,进而通过质疑产生深度思维、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的行为,最终实现拓展学习、延伸学习、整合学习及迁移学习。

例如,小学数学“角的度量”部分内容属于重难点内容,尤其是“量角器的认识”“量角器的作用”“量角器的使用”等知识点不仅考验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及知识联系能力,一旦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出现理解错误就会出现整体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诸如“什么叫作角”“各部分的名称为什么这样叫”等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问题引导推动深度学习

“支架”这一教学概念依托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和内容被提出。所以,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可以问题为支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等将学生从一个学习水平如同脚手架一样步步攀升到更高的学习水平,进而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拓展和知识延伸。依托教学问题支架,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本质和功能也能有效呈现出来。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依托数学问题和数学主题,确定教学方向和学习目标,利用问题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深入思考和深入学习。这样,在支架式拓展的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分析出核心问题和有用信息,打破传统思路,获得数学深度学习过程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6]。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特征”展开数学学习。这部分的知识相对枯燥,涉及推理证明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随后,教师结合教材指导学生回忆和归纳总结“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任意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大于第三边”等,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有初步理解,并融入“三角形”的深度学习过程。这样,教师依托问题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概念、数学理论的深度学习,并探索相应数学问题的答案。

(五)數学实践促进深度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施的重要路径。这是因为数学教学实践是学生知识应用和技能学习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其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依托获取的信息,归纳总结小学数学知识重难点内容,在匹配《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例如,在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相关内容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因数与倍数”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利用“因数与倍数”知识组织开展抢答比赛,依托“因数与倍数”知识组成的抢答“比赛”完成数学知识实践和应用。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赛”过程呈现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学生沉浸在具有竞争性、趣味性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仅使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也使数学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对“因数与倍数”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

(六)学习思维强化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依据数学教材、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构建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将学习关联内容、重难点数学知识、数学学习技巧等进行拆分和重组,打造数学知识体系。这样,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实施的价值更能凸显出来,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更高。

例如,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鸡兔同笼的特征”“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原则”“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等板块划分出来,帮助学生梳理不同板块的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将几个板块之间的关联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板块进行学习。最后,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板书为学生建立一个“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学习内容的“引导图”,将小学生获取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依托“引导图”构建深度学习思维,并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深度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小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数学学习的根本。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认识到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并在遵循深度学习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认知、数学思维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刘向彬.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创新[J].人民教育,2022(19):75.

刘红慧.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7):193-195.

林枝彬.以有效提问引领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17):27-30.

朱倩.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17):88-90.

李晨.立足小学说理课堂,促成数学深度学习[J].亚太教育,2022(13):137-139.

温发达.深度学习理论视域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2(17):15-17.

作者简介:谢新美(1982.10-),女,福建仙游人,就职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莆田市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市作业设计评选二等奖,市命题与析题评选二等奖,仙游县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县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曾被评为“莆田市先进教师”“仙游县优秀辅导员”。

猜你喜欢
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深度学习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一场及时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