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勇敢者的尝试

2023-10-12 12:55韦娜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4期
关键词:勇敢者写作者天赋

韦娜

有一个作者朋友问我,写作最难的是什么?我有点儿惊讶。作为新媒体写作者,她的写作经验比我丰富,她创作的作品也上稿过更多的大平台。但她的困惑,我觉得是一种必然,也与行业有关。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转眼之间,好像大家都把自己的头衔改成了作者或作家。

只是,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会发现很多人的文字和主题,越来越像,趋于一致。文学贵在它的丰富性、独特性,当许多文字趋于一致的时候,代表了一种重复、敷衍,也就意味着这种文字不再那么珍贵。

自2019年开始,公众号的阅读量严重下滑。“屋漏偏逢连夜雨”,市场没有给大家走出迷茫的时间,短视频传播形式,又重重地让公众号跌了一跤。

这让我想起了采访过的作家—张悦然老师。我问她,“别人都在各个平台表达自己的写作观点、写作状态,你怎么不赶紧加入?”

她回答:“我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文字写作中,我的任务就是写小说,深刻地触摸文字。不可否认,视频或短文的传达,也是文學创作很好的方式,但是我擅长的是写小说,讲一个好的故事,这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我全心投入。虽然这个时代坚持写小说,可能永无出头之日,但我还是要去写。写作,是我的出口。”

好的内容是立身之本,是我们与其他写作者最根本的区别。因此,每个写作者都要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打磨内容。

怎样打磨内容?这又是一个深奥的话题。

写作者最难的,不是写别人,其实是真诚地面对自己,写自己。写自己,意味着你要观察自己,把自己拿在手里仔细地打磨、端详,意外地发现自己的陌生、新奇。在这个过程中,你仿佛脱离原来的身体,成为两个人。一个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一个是活跃在理想生活中的自己。写作者最可贵的是记录日常,把生活中最触动你的那个部分、那个瞬间、那个细节写下来。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大量阅读,培养属于你的阅读节奏和语感。好的作品、差的作品,都很重要,都值得一读。我认为,好作品和差作品是没有绝对定义的,用个人的体验定义一本书,这样对写作者是不公平的。毕竟,写作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为写作而困扰是写作者最值得自豪的,反而那些对写作特别有信心,每天能写一万多字,但写得稀里糊涂的人,我认为才是最应该反思的。写作,不是堆砌,而是我们逐渐看向内心的过程。

读老舍的作品,对其中的一个故事记忆深刻。梅兰芳大师在介绍盖叫天的作品时说,一个演员的表演技术是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过程。三十多年前,他看盖老的戏,恰好是最多的时刻,现在再看,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就是艺术修养的一个规律。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初学时,本领少,经验欠缺,因此要求自己要多去学习,多去见识,从少到多;到了中年,本事逐渐增多,反而要收敛、控制自己,由此从多到少。

有人也许会好奇,写作者的天赋重要吗?我也问过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教授梁永安老师,写作有天赋可言吗?若有,天赋占了几分?他坦言,自己教书三十年,认为写作者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需要时间的积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眼睛就像播放器,看向四周,到处都是可以用文字来记录的对象。写作中,“天赋”这两个字几乎决定了一切。勤奋的写作者,“勤奋”这两个字,也是天赋所赐。不热爱,很难投入,很难坐在书桌前,也很难开始。

写作没有那么简单,写作向来困境重重。外在的浮华,内在的慵懒,都会牵扯写作者的状态。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偏路,偶尔会丢掉初心,或全然放弃。但我还是期待每个写作者都能正视自我的需求,实现心中所愿。写作,也是勇敢者直面内心的一种尝试。

猜你喜欢
勇敢者写作者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勇敢者的游戏
写作
勇敢者的游戏
用努力换天赋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我有数学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