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设计的街道导则编制研究

2023-10-13 03:39周妙莹陈宸周丽娟戴翔骏
安徽建筑 2023年10期
关键词:汇流导则街道

周妙莹,陈宸,周丽娟,戴翔骏

(1.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浙江 杭州 310000;2.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3.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1 前言

进入21 世纪以来,伦敦、纽约、上海、阿布扎比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面向城市街道设计的导则或类似导引[1]。这些领跑全球化进程的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高端产业集聚程度,存在显著的高端人才吸引需求。而对高端人才来说,城市街道所体现出的空间、生活以及环境品质对他们生活地点的选择存在关键影响。

在杭州江河汇流地区,随着《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提出“近期着重以青年为导向,吸引更多年轻精英,并逐步引入高端型精英人才,最终实现全龄友好、多元混合的人群结构状态”,意味着这里也进一步加深了对高端人才竞争的参与程度,并将人的需求作为未来城市空间营建的重要依据。街道作为最能够直观展现人居环境品质的“窗口”性空间,显然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为了充分延续杭州进行街道整治和品质提升的在地化经验,以及纽约、伦敦、上海等先进城市的街道设计理念,在“人本化”的总体建设方向下对江河汇流地区的街道设计品质提出相关建议与要求,支撑营造良好的街道使用体验并合理彰显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杭州在该地区组织编制了《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2 设计导向

当前,随着国内外各大城市对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针对健康街道[2]、低碳街道[3]、共享街道[4]、完整街道[5]等街道设计理念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业界对未来城市街道设计趋势的相关共识。《导则》通过综合江河汇流地区《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对城市街道设计的愿景、构想和上述激发广泛共识的设计理念,提出了该地区城市街道设计的四个主要导向:

慢行化——注重交往与街道慢行活动,优先保障慢行交通路权,营造便捷可达的慢行空间与舒适宜人的慢行环境;

生态化——普及生态材料与低碳技术应用,提升街道空间覆绿比例,优化人对街道绿色空间的使用体验;

艺术化——加强街道艺术氛围,扩大公共艺术覆盖面,增加出行体验的趣味性与人文感;

智能化——集约布局各类街道设施,提供便利化、信息化的出行辅助服务,并借助智能手段实现街道环境的长效监管。

3 设计引导体系

《导则》将具体的设计引导分为要素设计指引与类型设计指引两大部分。其中,要素设计指引主要依托街道设计的工作逻辑,对可能影响街道空间品质的设计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指引要求,是《导则》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技术章节;类型设计指引则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对街道路段进行类型区分,并对涉及其特色彰显的设计要素提出差异化的指引要求,作为对通则性要素设计指引的补充。

3.1 要素设计指引

3.1.1 一体化设计指引

考虑到江河汇流地区城市空间正在不断新建拓展,城市街道大多先于沿街地块实施,《导则》结合用地权属与街道设计方案的制定逻辑,将街道空间分为两部分,即道路空间部分与沿街地块部分,如图1 所示。道路空间部分是指位于道路用地红线以内的街道路面以及由路面承载的功能性空间和相关要素,包含各类交通工具的通行与停放空间、行人活动空间、设施布局空间等;沿街地块部分是指紧邻道路用地红线的地块建设空间,包括建筑退界空间(也称为建筑前区)、沿街建筑界面、附属设施配建空间等。

图1 道路空间部分(左)与沿街地块部分(右)示意图

《导则》从强化道路空间与沿街地块一体化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上述两部分间的场地标高与交通流线衔接进行了着重引导。

场地标高方面,明确提出“建筑前区标高应与人行道相同,确需抬升建筑前区标高的,应进行单向坡式的无障碍处理”,以便于道路人行空间与建筑前区公共部分的一体化利用。此外,考虑到江河汇流地区山丘分布较多的现实环境特征,也提出“近山地区因地形导致建筑前区与人行道高差较大时,应在沿街地块部分通过精致的园林组景美化标高变化空间”,从而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标高衔接。

交通流线方面,出于最大限度保障街道慢行交通连续性的考虑,要求“沿街地块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动车出入口时,宜采用单向进出的机动车流线组织方式”。同时沿街地块的主要慢行出入口也应设置在可达性较高且更为靠近交通站点处,并注重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站、共享单车停放点等交通换乘设施与主要慢行出入口的结合布局,确保地块与街道慢行流线的顺畅衔接。

3.1.2 道路空间与沿街地块指引

在道路空间部分,将人行空间及其与其它要素的关系作为重点指引内容,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保障充足且通畅的人行空间:除最基本的规定人行道宽度下限外(见表1),也对人行道铺装的防滑性能、人行道的无障碍设计、部分人行横道的夜间照明等提出指引;

表1 《导则》规定的人行道宽度下限

提供便捷的人车换乘条件:对于利用机非隔离带空间设置的公交站点,要求其与人行道做好流线衔接,并考虑无障碍坡道设计,而对于沿街停车空间,要求其进行清晰的空间界定与适宜的景观美化,并将地面停车位优先作为无障碍车位或错时共享车位使用;

营造舒适美观的人行活动氛围:针对人行道铺装的材料选择与图案设计、行道树池设计、休憩设施与绿化空间的结合布局、公共艺术装置的植入、高架桥下的绿化与美化、窨井盖的隐藏布局等设计议题提出现实可行且方向明确的指引要求。

在引导沿街地块设计时,将围绕街道进行沿街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置于和地块内部空间设计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并从两个主要角度切入。

视觉上形成积极连续的沿街界面:结合江河汇流地区《景观控制规划》的相关定位与总体要求,对沿街一线建筑界面的高度比例、连续性、朝向、色彩、屋顶及门窗形式提出相关设计指引,并严格限制新建地块的围墙设置,促进绿化景观与建筑界面对沿街空间的限定;

功能上营造共享开放的沿街场所:要求街旁绿化与休闲活动空间具备更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并引导沿街建筑界面通过局部加大后退距离等方式形成“口袋式”的活动场所,为各类交往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对于沿街建筑底层空间,在引导其布局对外开放、可交互功能的同时,建议其进行通透、精致的橱窗展示设计,营造全时段的视觉互动氛围。

3.1.3 附属设施指引

制定各类设施设计的指引原则,科学分配它们之间的“藏露关系”:支撑市民日常使用和活动的设施,如座椅、健身器材等,应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前提下较为醒目地设置于视线可及、动线可达处;市民日常使用的市政设施,如交通导向牌、信箱、消防栓等,应按照相关规范设置于必要处;市民日常不使用的设施,如配电箱等,应切实做到隐蔽集中,设置在街道空间中必须进行美化遮挡。

另外结合未来城市街道的发展趋势,《导则》对智能化设施与沿街外摆两类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智能化设施指引主要涉及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分阶段试验推广、“多杆合一”模式的进一步普及、街道停车空间的智能化管理以及各类工程管线的远程监测等;沿街外摆指引则根据人行道净通行空间与建筑前区的合计宽度不同,提出差异化的外摆设施设计要求(见表2)。

3.2 类型设计指引

由于沿街地块的主要功能和街道自身等级对街道设计存在显著影响,《导则》在类型设计指引部分将江河汇流地区的城市街道分为四大类型。

商业型街道:是指两侧以商业、商务用地为主,零售、餐饮、商务办公等业态分布较为密集的路段,不宜将快速路、主干道作为商业型街道,宜以次干道、支路为主;

生活型街道:是指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具备面向周边居民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型商业功能的路段,其道路等级对应关系与商业型街道一致;

交通型街道:是指以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为主要功能,非通行性活动较少的路段,不宜将支路作为交通型街道,宜以快速路、主干道和联系不同城市片区的次干道为主;

综合型街道:是指当两侧地块功能较多、难以明确界定其类型的路段,宜以沿街地块中占比较大的两类功能描述其具体类型(如“商业+生活”),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街道类型与等级的对应关系。

结合杭州本土化的街道使用习惯、江河汇流地区在地化的街道建设特征以及未来街道建设的特色塑造需求,对商业、生活、交通型街道提出不同的设计引导:

商业型街道应以适应购物、餐饮、休闲、宣展等多种功能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塑造连续开放的沿街建筑界面和充裕宽敞的沿街步行空间,并通过具有艺术化风格的空间细节设计延长人的停留时间,营造浓厚的商业活力氛围;

生活型街道应以营造宁静安全的街道环境为首要目标,布局便捷可达的慢行设施与流畅的慢行线路,并利用沿街空间设置适宜户外停留的多尺度开敞空间,营造全龄友好的日常活动氛围,创造舒适宜人的户外活动环境;

交通型街道应注重营造连续、安全的慢行环境,适当增设立体化慢行过街设施,在保障车辆高效通行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慢行通行与过街的影响,街道景观设计在整体开阔大气的基础上也应以降污减噪为主要建设目标。

4 实施建议与愿景

《导则》在编制时与江河汇流地区的管理部门及相关建设部门充分对接,提出了全过程的街道设计与实施流程建议,包括由地区管理部门统筹和牵头建设立项、由实施主体组织街道设计、由多部门参与方案审查、由管理部门与实施主体共同协调施工落地以及由基层公众参与评估维护等。同时也建议在部分交通可达性较高、公共属性较为突出或临近标志性自然或文化空间的片区优先开展街区概念规划或街区一体化规划方案的编制,待规划方案审查通过后,再进行街道设计。

现阶段的《导则》编制是从指引设计方案编制的角度出发,填补江河汇流地区在街道设计依据和评价标准方面的缺失。而在未来,随着该地区的街道建设不断推进,街道设计导则的内容也将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入,从而渐进、有序地实现美好的未来街道建设愿景。

猜你喜欢
汇流导则街道
热闹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在风峪沙河段的应用探讨
风居住的街道
基于ARM CortexM0的智能光伏汇流采集装置设计及应用
一种球载雷达汇流环设计
街道等
含有光伏防反器的汇流方案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