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revit模型墙体建立方法探析
——以某技术中心办公楼墙体为例

2023-10-13 03:40王嘉祺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1
安徽建筑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办公楼标高外墙

王嘉祺(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1)

1 BIM-revit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型建模软件层出不穷,二维软件的表达性已不能满足现今建筑市场的发展[1],其中以BIM 为代表的建筑信息技术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一方面以BIM 为核心的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以BIM 为主的模型表达技术也愈发成熟。对于现阶段设计院而言,BIM 技术不仅涉及多阶段、多专业的设计工作[2],而且可以在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之间建立起较为清晰的沟通桥梁,通过模型的实时建立能够将建筑的各个方面展现给项目各参与方。

2 项目模型概况

为了将revit 模型墙体的建立方式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本文通过模拟某技术中心办公楼revit 模型墙体的建立过程(如图1、图2 所示),从而分析并总结revit 模型墙体建立过程中的方法。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用地面积约为153hm²,为厂区建筑群。其中技术中心办公楼为该项目的子项之一,技术中心办公楼是以汽车生产及研发为主的办公类建筑,建筑面积约为6.7 万m2。技术中心办公楼建筑高度大于24m,建筑层数为五层。

3 不同墙体的建立过程

根据技术中心办公楼revit 模型墙体建立的同步性和自动性[3],结合模型墙体分类表,如表1 所示,将技术中心办公楼模型墙体建立过程进行分解,通过模型墙体建立方式的差异性将技术中心办公楼模型的墙体类别划分为三种,分别为分层墙、跨层墙、剪切墙。

表1 模型墙体分类表

3.1 分层墙体的建立过程

revit模型中分层墙体的建立方式以建筑层级为单位,以建筑层高为分层墙体的建立高度,通过对分层墙体上、下标高的约束,从而达到分层墙体建立的目的。文章以技术中心办公楼首层分层墙和其他层分层墙的建立方式为例。

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首层分层墙体的建立,将建筑首层墙体下部标高与地坪层±0.000m 标高进行约束,其次将上部标高与建筑二层标高进行约束(如图3 所示),达到分层建墙的目的。通过对首层墙体上下部分的约束作用,使得首层墙体可以随建筑首层层高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解决了因后期模型首层层高调整导致的墙体错位问题。

图3 首层分层墙的建立

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其他层分层墙体的建立,将建筑除首层以外的其他层的墙体下部标高与其对应层标高进行约束,其次将墙体上部标高与其上一层标高进行约束(如图4 所示),达到分层建墙的目的。通过对其他层墙体上下部分的约束作用,使得不同层之间的墙体在高度变动上达到统一,从而大大降低了后期因模型层高变动导致的额外工作量。

图4 其他层分层墙的建立

3.2 跨层墙体的建立过程

revit模型中跨层墙体的建立方式以建筑高度为单位,以建筑高度为跨层墙体的建立高度,通过对跨层墙体上、下标高的约束,从而达到跨层墙体建立的目的。文章以技术中心办公楼外部跨层墙和内部跨层墙的建立方式为例。

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外部跨层墙体的建立,将建筑首层外墙下部标高与地坪层±0.000m 标高进行约束,其次将外墙上部标高与建筑女儿墙顶标高进行约束(如图5 所示),达到跨层建墙的目的。通过对建筑外墙上下部分的约束作用,使得模型外墙可以随建筑高度的增减而实时同步,从而解决了后期因模型外墙高度增减所带来的整改问题。

图5 外部跨层墙的建立

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内部跨层墙体的建立,将建筑内部(如防火墙、防爆墙等)需要跨层建立的特殊墙体下部标高与地坪层±0.000m 标高进行约束,其次将墙体上部标高与指定标高进行约束(如图6 所示),达到跨层建墙的目的。通过对建筑内部特殊墙体上下部分的约束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后期内墙调整所带来的额外工作负荷。

3.3 剪切墙体的建立过程

revit模型中剪切墙体的建立方式以指定标高为单位,以建筑指定标高为剪切墙体的建立高度,通过对墙体的剪切与约束,从而达到剪切墙体建立的目的。文章以技术中心办公楼外部剪切墙和内部剪切墙的建立方式为例。

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外部剪切墙体的建立,将建筑外墙下部标高与地坪层±0.000m 标高进行约束,其次将外墙上部标高与建筑指定标高进行约束,最后通过墙体轮廓编辑工具在指定界面的建筑外墙上进行剪切操作,达到剪切建墙的目的(如图7 所示)。通过对建筑外墙的剪切与约束,从而解决外部墙体与洞口、挑檐之间的干涉问题。

图7 外部剪切墙的建立

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内部剪切墙体的建立,将建筑内墙上、下部标高与建筑指定标高进行约束,其次通过墙体轮廓编辑工具在指定界面建筑外墙进行剪切,达到剪切建墙的目的(如图8 所示)。通过对建筑外墙的剪切与约束,从而解决内部墙体与楼板、其他墙体之间的干涉问题。

图8 外部剪切墙的建立

4 三种模型墙体的优劣及适用范围

根据本次对于技术中心办公楼revit模型墙体建立过程的模拟分析,总结得出三种墙体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如表2 所示)。借助REVIT 软件内部的属性编辑、锁定约束等工具[4],分析出不同墙体在BIM 项目模型建立过程中的适用范围。其中分层墙的建立方式适用于层数多(>2 层)、立面形式复杂、外墙材质多变的建筑;跨层墙的建立方式适用于层数少(≤2 层)、立面形式简单、外墙材质统一的建筑;剪切墙的建立方式适用于存在干涉问题较多的建筑墙体之中。

表2 模型墙体优劣表

5 结论

本文以某技术中心办公楼revit 模型前期墙体建立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建筑墙体的建造方式,总结得出不同墙体建立方式的优势劣势及其适用范围。鉴于revit 模型墙体建立的标准化工作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5],研究工作仍需不断完善,因此本文针对revit 模型墙体建立方式的研究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①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revit 模型墙体建立方式的规范工作,建立健全revit 模型墙体建立方式的框架体系;

②通过不断模拟revit 模型墙体建立过程,补充完善revit 模型墙体的建立方式,使不同墙体的建立方式能在其适用范围内发挥最大作用。

猜你喜欢
办公楼标高外墙
书记讲党史 “亮”出新标高
论多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
SYNEGIC公司办公楼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一种外墙清洗机器人控制系统
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