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情绪智慧让成长更顺畅

2023-10-14 12:16宋得胜
家长 2023年22期
关键词:感知力冷漠负面

□宋得胜

情绪就如同一名信使,能向我们传递信号,会给我们带来信息。有些时候,这位信使的表达可能没有那么直接,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直面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它,而不是忽视它、否定它。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情绪问题似乎是家庭教育中并不起眼,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受重视的问题,却能够看出孩子是否能阳光积极地自我表达、关心他人和更好地成长。当情绪来敲门时,闭门不见容易在心中积郁,暴力迎门则容易给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力,让孩子的成长更为鲜活,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情绪感知力低有一定的家庭共性

父母习惯以负面情绪解决问题。当我们长期从事某项特定的工作时,身体某些部位便会长出厚厚的茧子,这些茧子让我们的触觉不再灵敏,感知不再清晰。心灵也是如此,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次数多了,也会在心里长出厚厚的“茧子”,逐渐对伤害感到麻木。情绪感知力低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习惯用负面情绪解决问题、面对孩子的父母。家长的负面情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当孩子对父母的负面情绪缺少感觉时,他们还能对父母的其他情绪、对他人的情绪作出反应吗?有时,父母下班回家已经身心俱疲,孩子犯一点小错就可能招致“轩然大波”,有时是不理想的成绩,有时是不小心打碎的杯子,明明事情不大,父母的愤怒与不满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向孩子汹涌而来,全然不顾及那些过激的言语带给孩子的伤害。这种伤害的次数多了,孩子便会变得麻木,甚至极端,会用偏激的行为来处理多样性的情感。不仅如此,过多的负面情绪也会削弱孩子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当父母的愤怒与指责成为生活的常态,孩子便会自动建起一层心灵的“保护膜”,降低了对情绪感知的敏感度,导致情绪感知低下情况的产生。

家庭氛围冷漠,亲子间缺乏沟通。导致孩子情绪感知力低的原因之一是父母负面情绪的发作过于寻常,而另一主要原因则是家庭氛围的冷漠。如今,各种各样的压力可能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有些家长会因此忽略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关心爱护,最终造成了冷漠的家庭氛围。例如,有些父母接送孩子时与孩子一路无话,下班回到家中也很少与其他家庭成员交流,导致有的孩子每天与父母说不上几句话,周末或放假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父母缺少陪伴孩子的意识,让孩子在房间里学习,而自己则在客厅看电视或在卧室刷手机,紧闭的房门隔绝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让孩子长久地感受不到关心与爱护。当孩子的情感不被重视,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关爱时,孩子又怎么能学会体谅他人情感的多样性,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他人的情感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力

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情绪感知力低的孩子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漠视或混淆自己的情感,他们无法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情感,自然也无法理性地面对与处理他人的情绪。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的情绪很简单,无非是喜怒哀乐。情感本质上复杂多样,有些不敏感的孩子甚至难以察觉自己的情绪。因此,想要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力,就要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情感,再培养孩子去理解他人的情感。

13 岁的凡凡是一个内向到“冷漠”的女孩,爸爸说她木讷得像一块木头,在家中情感麻木,面对父母时基本没有情绪起伏。在学校心理老师的建议下,父母改变了以前的教育方式,在和凡凡沟通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情感,勇敢地表达与表现。曾经,凡凡在家中受到误解时,只会低头沉默、回到房间。如今,当父母发觉自己误会女儿时,面对一脸冷漠的凡凡,他们诚恳地道歉,并及时地与凡凡沟通:“爸爸妈妈对误会你的事感到抱歉,我们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受和看法?”凡凡想了一会儿说:“我很委屈,觉得心里特别难受。”这时,爸爸继续说:“凡凡,既然觉得难过你可以哭,受了委屈也可以发脾气,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你是我们的女儿,在父母面前不要压抑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凡凡的爸爸妈妈也会经常确认女儿的情感:“你高兴吗?”“觉得幸福吗?”“因为这件事情而难过吗?”不仅如此,爸爸妈妈还会引导她关注家人的情感:“妈妈今天太累了,她会不会有点烦躁?”“爸爸升职加薪了,他今天的心情特别好!”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下,凡凡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并主动和爸爸妈妈诉说自己的情绪体验。

没有孩子天生是“冷血”的,他们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忽视了自己的情绪。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力,需要先让孩子正视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让孩子意识到情绪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被宣泄,也可以被挖掘。

给孩子提供情感表达的机会。情绪感知力低的孩子,往往无法正确应对他人的情绪,面对他人的情绪起伏时会感到手足无措。其实,情绪感知力的培养与训练就像开车一样,是一种技能学习,熟能生巧。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进行情感表达,并给予孩子情感表达的空间与机会。

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为孩子提供一些情绪方面与情感表达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让孩子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学会情绪表达。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他人的情绪。例如,妈妈下班回到家一脸倦容有些烦躁,爸爸可以提醒孩子给妈妈倒一杯水或帮妈妈做家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他人有不良情绪时,自己该如何正确应对。参加亲戚家孩子的升学宴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祝贺,让孩子学会分享他人的快乐,与人共情。长此以往,孩子便能够在学习和模仿中掌握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让情绪感知力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高。

情绪感知力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备能力,对孩子的未来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只有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感知力,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更顺畅。因此,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发展,而且不能忽视培养孩子的情绪智慧,要让孩子正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且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情绪表达。

猜你喜欢
感知力冷漠负面
过度冷漠是种病
突然之间
东霞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鉴赏形象,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