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路径

2023-10-16 06:15□文/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人居高职环境

□文/陈 涛 英 莉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常州)

[提要] 本研究主要从合作治理视角下地方高职院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入手,针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调研基础之上,梳理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困境和问题,充分结合地方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和结构、专业和技术、产教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合作治理”理论框架下,就合作主体、合作模式、治理手段和工具选择等进行实践路径研究,并提出合作和解决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和人才的“摇篮”,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合作治理视角下地方高职院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职院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地方高职院具有较强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充分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及高校参与人居改善实践环节存在的困境,结合高校的职能和优势,在治理模式协同和治理结构优化、技术转化和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建设供给、生态文明建设、产教融合和产业服务、文化服务和公益实践等诸多方面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提供实施路径。

(二)合作治理视角下高职院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在合作治理的视域之下,地方高职院校与政府、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实施主体之间如何有效协同,在实践路径的选择和构建研究上需要充分引入地方高职院校的智力支持、技术支持、专业支持、产教融合项目支持以及治理引领机制支持,发挥高职院校的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从而做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进程中多元主体平等合作、协商推进的各项工作。

二、地方高职院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与现状

(一)地方高职院周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现状调研。围绕地方高职院校区域内周边乡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主要是样本选择、人居环境情况、改善意愿和需求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从而梳理分析出区域内地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实际问题和痛点难点问题。

乡村人居环境是在乡村这一地域空间范围内,是乡村范围内居民生产生活所依托的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的总称,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生活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结合实际,笔者对常州市域范围内三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本次调查分别从人居环境中硬环境改善和软环境改善两个大模块进行了调查。其中,硬环境改善主要从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条件等方面进行调研,软环境改善主要从公共服务、文化建设、基层治理等几个维度进行。(图1)

图1 乡村人居环境构成图

常州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已经在“江苏样本”的范围内不断迭代升级,从基本的1.0 版本的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到2.0 版本乃至更高层次的3.0 版本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协同推进。通过调查发现,常州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在几轮的发展中,逐步从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发展,从基本的物质硬环境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再到软环境迭代升级的全域美丽乡村、宜居乡村的建设进程。部分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也实现“环境整治改善—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跟进—全域发展提升”的闭环循环发展推进模式。(图2)

图2 常州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模式图

在实际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常州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整体效能较高、水平层次也各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农村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农村居民住房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显著、农村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等方面。(表1)

表1 常州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项目满意度统计表(单位:%)

结合调查,常州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从硬环境和软环境改善提升上存在着一些困境,主要存在生态环保理念融入程度不足、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程度不高、人居环境改善的保障建设不足、改善过程中多元主体力量发挥不足、特色发展程度不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地方高职院校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实践与现状。立足常州本地高校参与地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各项工作实践,分别从组织引领、专业技术服务、文化活动项目服务、资源协同几个路径进行了深入调研与访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地方高校与地方乡镇、村都有着紧密的互动与联系,在人居环境改善与提升上,已经从简单的技术服务、专业服务、实践活动等点对点的层面上升到了党建共建、实践基地共建、人员培训、产教融合发展等面对面的层次和新高度。

1、党建共建引领校地合作新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在地高校党组织与基层乡村党组织、村委开展党建共建,积极开展结对签约。校地党建共建,服务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课下乡、党支部结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各类党日活动,主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调动利用多方资源,把教育教学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写进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中,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家国情怀,促进广大师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强本领。

2、文化服务与志愿实践活动量多面广。在地高校能够主动对接乡村实际需求,扎实从人居环境的软环境、硬环境两个维度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优势和志愿实践资源,依托文艺演出活动进乡村、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暑期留守儿童看护、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开展,积极利用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对接开展各类人居环境改善活动。高校积极通过活动开发,引入第二课堂平台,有效推动了广大师生参与度和积极性。

3、校地间有效产教合作,专业技术服务主动对接顶层设计和改善实践。在地高校能够充分结合规划、测绘、设计、绘画、施工、BIM 技术等多个技术优势,主动推进专业资源、师资资源、学生团队深入到人居环境改善的设计规划、改善现场,围绕以农村厕所革命、危房改造、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形式,针对当地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有待加强,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基础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调研,充分调研改善需求和薄弱点,有效服务在地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同时,高校通过有效的专业协作,推动了校地间产教合作的良性互动,提升了育人实效。

三、地方高职院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困境

本文主要从高职院、人居环境改善的引领和实施主体进行问题剖析及研究,针对自身主体的内生性问题、项目供给开展问题及机制与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一)地方高职院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对于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存在一些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深刻认识到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将教育教学、产教融合、科研工作、专业建设与服务人居环境改善实践割裂开来,认为参与到这些人居环境改善的调研、规划、指导、实践、服务等具体项目中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专业建设。二是由于参与成本较大、见效不明显、经济、科研效益不足等劣势,导致了高校为主体参与到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部分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机械地等待任务发布和执行,在高校行政层面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相关实践主体的沟通上行政化的缺失和现象存在,自上而下的任务传导也造成了无效沟通的情况,内生性的动力受阻,从而造成了参与动机丧失的负面后果。

(二)地方高职院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项目供给结构单一。主要体现在参与实践的活动内容与工作实践形式甚至是活动主体结构单一。首先,目前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或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团队为载体的文化演出、群众性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单向对接的活动,构成了前参与人居环境中软环境改善的主要方面。其次,部分活动组织开展单一,大部分活动都由某一个院系、组织自发对接开展,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主要围绕固定的节日、节点开展“一阵风”“一窝蜂”的活动,更有甚者出现同一件事情同一天做几遍、用几次,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局面。

(三)地方高职院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机制与能力建设亟待强化。地方高校与乡村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平台和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模式也在不断深入,部分项目未能深入推进的原因在于校地间合作项目、平台建设上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完善,导致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权责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多元主体力量发挥不足,高校在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实践中时,未能有效发挥联动效应,未能带动企业、行业以及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尤其在涉及农业、环保、规划、社会组织等力量主体的联动协同上作用不够明显,导致了单兵参与、效果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组织影响力和辐射度受到结构性的因素制约,表现为治理水平和能力现代化程度不足。

(四)地方高职院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特色挖掘创新实践工作不足。大部分乡村的人居环境改善都有较为完整的规划,但实际对比来看,人居环境的改善基本上集中于文中所表述的硬环境部分的整治阶段以及软环境中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另外,由于传统村庄的形成有较为复杂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有地理位置或者是其他习俗上的差异。大部分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后基本上千篇一律,建设的特色和乡村本色结合不够紧密,高校未能在一些本土元素、本地特色、高校专业特色上发力,在参与改善提升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呆板的运动式改善提升。

四、合作治理视角下地方高职院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在针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调研基础上,梳理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困境和问题,充分结合地方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和结构、专业和技术、产教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笔者结合“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围绕服务实践路径的打造,在合作的框架下由政府主导的高校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多元主体协同一致地开展多项合作和解决方案供给,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效能,从而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

在调研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合作治理的理论指导,依托路径的构建,主要从主体合作路径、治理路径、建设路径和服务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生成地方高职院参与乡村振兴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实践路径。(图3)

图3 合作治理视角下地方高职院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服务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图

(一)主体合作路径:党建引领组织振兴。切实围绕党建共建,引领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党建资源优势,围绕组织建设、业务协同、完善制度和机制建设,以党建引领校地协同发展,在乡村的基层治理工作、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乡村发展、基层组织队伍和能力建设等乡村振兴多环节中的核心作用,网格提升与三治结合则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基层自治组织、群团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村民个体、企业产业等多元组织主体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党建引领组织振兴的路径推进,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统领和整合作用,提升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的效能及现代化水平。党建引领组织振兴服务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是不断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振兴及治理各环节的辐射引领程度,提振组织构建则是重塑乡村治理的组织权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程度,从而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二)治理路径:制度机制多元保障。主要是从制度规划、规划方案、评价考核、应急机制等4 个维度进行多元化的保障路径构建来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首先,加强制度体系和合作机制的保障构建,如制度和机制层面厘清权责、资金层面的制度支持、政策方面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服务和发展环境。规范相关工作管理规定、长效管理制度等制定工作,奠定保障的根本基础。其次,在规划长效性上重点关注,科学谋划、合理组织,从发展层面构建保障机制。再次,优化评价考核保障路径,制定对应的科学表彰、奖惩措施等评价保障机制,为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性、常态化运维提供监督、激励手段。最后,形成应急保障机制,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的多个维度上涉及的相关权益维护、权责界定、行为规范上可出台相应的规定以及形成备忘录,在合作时以固定的合作协议、协作规范来保障各方权益。通过整合治理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和推进基层治理水平能力现代化进程。

(三)建设路径: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首先,高校需要积极嵌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过程,有效地将原有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景点、乡土风情、人文特色、产业内涵等多个方面与自身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业特色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乡村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来与学校发展做到互补,将人居环境改造提升的生态优势、存量资产优势以及地域性风土乡情的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做到有机融入。其次,主动创新产教融合新路径,通过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势能,能将文旅、产业等特色内涵构建,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从被动的“输血型”向主动的“造血型”提升发展的新模式。围绕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在文旅产业、智慧农业、美丽乡村等特色上发力,整合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传统等多方资源实现特色打造和产教融合升级。

(四)服务路径:创新实践平台构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软环境的提升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实际参与人居环境改善过程中,充分围绕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建设,发挥校地智力优势和平台优势,强强联动、创新实践、打造线上线下的功能集聚的实践服务平台,构筑功能集聚、协同融合、党群联动、全面覆盖的平台路径,为人居环境改善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供给。一方面依托平台对接高校文件资源、社会资源主动服务,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帮助乡村建立各种图书室、健身场所、文化礼堂等,改变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继续组织学生社团文化下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带动乡村文化产品创新供给,丰富文体活动。

猜你喜欢
人居高职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