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2023-10-17 09:00
今天 2023年22期
关键词:板书语篇教材

陈 庆 张 欣

(兰州市七里河区银滩泽华小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下称“新课标”)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课堂教学主线;同时,教师需要深入研读单元语篇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重组整合,从而建构具有内容整合、过程关联,基友明显发展性的单元。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单元整体设计,依托主题统领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理念被提及到重要地位。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零碎,缺乏主题统领,大部分教师按照教材各个模块孤立教学,缺乏语境或主题的衔接。比如说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讲解和练习之间的联系、练习和运用之间的联系都不明晰。因此,我们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放在首位,通过“主题”的梳理和提炼,重新关联起单元的各个板块,串联起各版块,特别关注“核心主题群”,厘清并建构和主题相关的“子主题”。在此,笔者以一线教学实践案例,具体实施如下:

1.“主题”凝练,重点提炼单元内容价值意义

单元内容的核心观念往往隐含在教材内容的深层,往往需要教师认真顺理和挖掘,才能从具体的知识内容里将重要的、本质的、核心的内容提炼出来。故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应该以课标为纲,教材为本,学生为中心,深挖教材,厘清教材具体内容背后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和每个内容之间的关联,以此凝练单元的主题。

我们以小学英语PEP 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 为例,单元内容主要有三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找猫、找钥匙和找眼镜。本单元核心词汇有各房间名称、常用家具名称;核心句型有Where…引导的单复数句型。单元主题的背景是故事,其核心理念旨在学生在真情实景中通过对情趣丰富、和谐温馨的故事学习,已达到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引导学生养成Put things in order 的好习惯。故事分成三个层次,层层递进,虽Part A 的找猫并不符合Tidy the room and form a good habit 的主题,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又让学生体会到找东西的忙乱,以及随手乱放东西给生活带来的困扰,最后通过绘本阅读升华整个单元的大主题——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单元主题的架构和梳理,提炼出语篇背后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思想,既能让教师理解教材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又能让学生形成对主题相对完整的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这也是单元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2.“主题”依托,清晰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课程经历了时代的变革,从最早的“双基目标时代”,过渡到“三维目标时代”,最终到现如今的“核心素养目标时代”,对小学英语在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做了具体要求。小学英语PEP 版教材大体围绕某一主题按单元编排,单元内选择不同的语篇逐渐递进融合升华单元主题,形成有机整体,让学生对单元整体体系产生整体感知。

我们以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What’s he like?单元为例,本单元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表达,对于英语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三、四年级时已经学过一些描述人物外貌、性格特征的词汇和句型,如:tall,short,fat,thin,strong,friendly,short/long hair,blue glasses 等,句型如:Who’s……? He is……He has……,他们也学过一些关于科目的词汇,如:Chinese,English,maths 等。这些旧知为本单元新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单元目标制定如下:

语言能力目标:掌握描述教师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单词,掌握询问并回答关于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句型。

思维品质目标:能够在具体语境中熟练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谈论他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学习能力目标:能够自己设计一个机器人并能够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其外貌和性格特征以及其能力。

文化意识目标:能够认识到人无完人,并学会积极正面的评价他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我们深入分析单元语篇,淬炼语篇中的学科大主题和子主题,建构指向单元语篇的高度结构化的必备知识,同时关注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学习重难点,在对语篇类型、语言知识等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时目标,并建构以必备句型、必备词汇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3.“主题”穿线,整体设计单元的教学内容

单元内容按照板块排列,教师往往依据教材按部就班按照顺序教授,容易割裂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联系,知识碎片化、片段化。通过主题引领,有效整合单元内容,将符合逻辑关系、存在递进联系的内容归纳、选择、整合、取舍,使得内容更符合育人目标,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以小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1 What’s he like?为例。单元主题范畴:人与社会;单元主题意义:社会人群的多元化;单元主题话题:人的特征与性格。基于对单元内容以及关联性的分析,从单元大观念整体教学出发,将本单元重组融合为六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单元话题引入课,以单元话题整体感知为目标,思维导图为途径,激活旧知,引入单元话题。第二课时为词汇新授课,小单词显现大乾坤,在任务学习及情境中识记单词的音、义、形。第三课时为对话课,创设情境,进行充分的对话输入及输出。第四课时为读写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读写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第五课时为故事课,以一篇带多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素养。第六课时为语音课,将phonics 渗入到单词的学习中,将单词的学习植入到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流畅度,为提升阅读素养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在对英语学习各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因此,切实从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入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教学评价方式,如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个体化教学,通过小组绘制绘本,编写手书,开展班级手书秀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分享学习,借助brainstorm、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及分类思维。在对学生及时有效评价的基础上,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评价标准,充分给与孩子们相互评价的机会,努力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4.“主题”环绕,优化整合梳理单元话题

4.1 相同主题延伸

PEP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主题知识具有明显的螺旋式上升特点,并随着年级而逐渐增加难度,在以前出现的相关主题会在以教材话题中进行持续扩展延伸。我们以PEP 五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话题相关联的内容会在三年级上册Unit 5 Let’s eat,三年级下册Unit 5 Do you like pears?和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 单元出现,所以,我们要基于整册书来纵向研究主题,找到主题之间的关联点,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以宏观为参照,以单元教材深度研读梳理为基础整理出主题具有关联的学习单元,淬炼共有话题,再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整合,以便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4.2 子主题拓展

在我们确定所选话题后就需要思考其属于“新课标”中二级话题项目参照“分级标准”中的哪一个话题,然后以单元语篇为参照将其整合到相关子话题下去。以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5 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在英语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下进行,围绕“人物职业及其生活”这一话题展开教学,单元分为Main Scene,Part A、Part B 和Part C 四部分,Main Scene 是主情景图,是本单元的知识总体概况,内容是Career Day,我们不妨创设学生在教室里谈论父母职业的情境,通过以这个情境为依托来呈现单元必备知识,即核心句型和核心词汇。本单元是围绕“职业”展开的,所以这个单元的主题确定为“Jobs”。“职业启蒙和职业精神”是“新课标”三级主题中的子主题之一,我们可以从单元整体设计角度开梳理本单元各课时子主题的言语实践活动目标。Part B 部分中Read and write 是一篇关于Hobbies and Jobs 的语篇,本语篇以阅读文本的形式复现单元必备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对学科必备知识进行应用。内容主要涉及Hu Bin,Sarah 和Robin 三个人物的Abilities(能力),Hobbies(爱好),Work place(工作地点)和Dream jobs(梦想职业)的相关信息。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描述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白不同职业应该具备的条件,从而构思自己的职业梦想。

5.“主题”引领,精心设计单元的教学板书

在确定板书目标之前,教师应先解读教材,明确单元的核心语言内容;然后分析教学语篇,明晰其基本信息、结构及语义;再基于教学目标,明确课时的板书目标。在明确了课时的教学核心内容、语篇信息、语义、语篇结构和板书目标之后,教师应确定板书中所需呈现的内容和过程,再基于板书的目标、语篇的信息和结构的特点、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设计板书的类型和布局。[2]最后,基于课时板书的目标、单元板书的原则和功能,分析所预设的板书的质量,并进行调整和完善。

6.“主题”剖析,优化单元作业内容设计

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走向系统和持续,促进了学生个体发展,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内化学科核心素养。课后作业作为对课堂学习内容掌握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样需要至于单元整体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设计。挖掘单元内容内在联系,统整单元知识结构,科学编排,丰富评价,有效补充,才能提高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的有效性。我们以PEP四年级上册 Unit 4 My home 为例。

6.1 有机融合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单元作业的设计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生活经历,找到作业与生活的链接点,创设基于单元话题的多元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把所学的单科知识有机融合和迁移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完成作业的过程变成一段探究未知,感受乐趣、迁移应用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向生活。由此,笔者设置了“网络评选全球最佳home 设计”这一生活情境,与本单元话题my home进行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登录网站一参观评选—留言汇总”等实践的过程中接触、感知,理解并使用语言,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的。

6.2 合理利用各种途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本单元作业图文并茂,通过评选the best home 让学生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互相交流,从听、说等不同方面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思维品质的发展。

6.3 适当补充课外资源,培育学生文化意识

教师要带领学生习得语言知识,丰富生活经历,提升人文素养.完成此次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home,既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6.4 拓展丰富评价方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将培养有学习能力、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做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而丰富的评价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它既关注到了学生的知识习得,必要技能的发展,也关注他们作为“人”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理念。

结束语

随着2022 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落地,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方法和学生语言学习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专家曾说:“语量是一节课的基本,语境是一节课的框架,语音和语法是一节课的方法和桥梁,而语用才是一节课的真正目的。”以单元“话题”为指引,一方面让教师脱离“用教材教教材”的局限,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有效整合优化教材内容,达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单元“话题”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利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让学习真正发生,产生“身临其境,深受其感,身逢其际”的效果,营造“他人说了我要说,他人能说我能说,他人会说我会说”的交际氛围,达到语用目的,让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板书语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