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3-10-17 09:00孙小江
今天 2023年22期
关键词:学科教师教学

孙小江

(定西市临洮县第二中学 甘肃 定西 730500)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将地理知识有机融入到具有主题特色的教学单元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问题解决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提倡了教师教学时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因此,高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1.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对地理教学的意义

1.1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通过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将单个的地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内在逻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在整个主题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地理概念和技能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获取信息,开展实地考察和实验观察,进行小组合作和独立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1.2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提升

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对地理教师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主题学习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将各个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地理教师具备广泛而深入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需要根据主题的特点,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使得主题学习更加生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地理教师在实施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时,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

目前,部分地理教学中实施的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传统的讲授和板书教学的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动力。这种被动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入理解知识。

2.2 地理教学理论性强,教学内容不能链接生活脱离实际

教学理论性强、脱离生活实际是大单元主题式地理教学中的另一个问题。教材中的案例和内容可能较为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而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注重传授学科知识,过于注重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学生生活情境实际的深度结合。这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感,降低学生学习激情。

2.3 教学跟从初中忽视教学评估的导向作用,缺乏对教与学活动的反馈

在地理教学中,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往往忽视了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教师可能只关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对学科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持续的提升。同时,学生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水平,缺乏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知,不利于学生提升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 教师要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趋势,树立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主题式教学时,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和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培训班、研讨会,阅读相关教育专业书籍和论文,深入了解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点。其次,教师可以亲自参观和观摩其他已经在实施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教师的课堂。通过实地观摩,教师可以感受到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魅力和优势,同时学习到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在活动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通过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培养自身的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持续激发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2 落实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的压球,基于单元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综合教学计划是培养教师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理念的重要步骤。综合教学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制定的全面、系统的教学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通过制定综合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高效性。以“地球上的水”这一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应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了解地球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认识海水的性质与运动情况,学习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方法等。通过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确保教与学的很多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制定综合教学计划时,教师可以将地球水循环、海水的性质与运动、水污染与防治等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在教学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地球上的水”这一主题下,教师可以采用如讲授、讨论、实验、观察等,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项目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制定合理的综合教学计划,教师可持续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3.3 积极链接开发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情境化的教学

在高中地理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掌握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建构具有实效性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地考察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实践。例如,在学习“区域发展战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区域规划和发展战略,让学生了解政府部门对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除了引入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区域发展调研,实地考察本地区的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社区发展和环保活动,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4 系统梳理高中地理学科教材单元知识体系,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不仅可以本学科内容为依据开展,还可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开展跨学科的主题教学。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学习体验。一种常见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地理与历史的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涉及地理的历史演变和历史事件的地理影响。例如,在学习“区域发展”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学,介绍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历史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地理意识和分析能力。另一种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地理与经济的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济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涉及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经济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探讨经济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通过深度研讨可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必备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充分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来确保教学活动开展的连贯性。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紧密的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确保跨学科教学的顺利进行。

3.5 基于单元学习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改进基于大单元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和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相互促进。在学习选择性必修2 中第二章“区域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探讨一个具体的区域发展案例,如某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的发展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该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究其发展原因和趋势,同时也可以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探究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参与深度学习的兴趣,提高地理学习获得感。

另一方面,教师要适宜信息化教学的新要求,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地理图表、地球模型、气候变化等生动形象的地理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将抽象地理学科概念变得形象可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必备知识。如在学习“地球表面形态”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各种地理地貌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展示壮丽的山川河流、广袤的草原和沙漠、绚丽多彩的地貌特征,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的模型,通过旋转和放大缩小模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地球的形态和结构。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地貌特征,促进学生学习进阶。

3.6 基于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过程要素,健全主题式教学的评价体制

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健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评价体制,确保教学效果。通过合理的评价体制,可客观有效地评估学生学习进阶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从而激励学生持续进步。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评价目标,即阐明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这样可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准确。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引入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学习笔记和作业、课堂参与度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和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学情。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等主题式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健全大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评价体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进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强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更加生动、灵活,在以主题为纽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必备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关键技能。

猜你喜欢
学科教师教学
【学科新书导览】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