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拍“六宗最”,复盘谁在带动购买力?

2023-10-17 02:39雨葭本刊资料库
收藏·拍卖 2023年4期
关键词:夜场中国书画拍品

文:雨葭 图:本刊资料库

前后两轮激烈鏖战后,北京春拍相继收官。这一季拍卖各家都在释放过去三年积蓄已久的力量,或尽可能搜刮“面生”精品,或梳理学术史,或以某主题带动。本季多家拍卖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保质减量的政策,从最终的成交额看,北京拍卖市场基本上恢复到疫情前的经营状况,内地艺术市场的稳健和韧性可见一斑。

即使是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新老藏家收藏投资的欲望依然高涨,尤其青睐那些名家高品质、来源清晰,同时拥有重要艺术史价值的作品,同时再次验证了艺术品投资的抗风险能力。在愈加成熟和理性的收藏市场下,更考验各大拍卖行征集市场尖货、生货、鲜货等稀缺拍品的能力。

最巅峰: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

在北京保利2023 春拍“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中,百年来首次“现身”的赵孟頫中晚年小楷书迹的巅峰力作《临黄庭经》,以1.58 亿元落槌,加佣金以1.817 亿元成交,直接问鼎2023 春拍中国古代书画之巅。这件国宝级文物的拍卖过程更是一场持久战,经历了长达40 分钟的激烈竞拍,真是证明了钱要花到刀刃上,一分都不能浪费。

本刊观点:

在市场低迷期,头部拍品的顺利释出,直接点燃艺术市场兴奋点,也印证了藏家对最顶尖拍品的持续需求。顶尖拍品的价格,一方面与经济晴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则与作品的精彩与罕见的程度成正比,这些“尖儿货”不管何时出现在拍卖场中,买家和资金都在。

最吸金:近现代名家带动购买力

本季吸金能力最强的莫过于近现代书画板块,收藏群体大、关注度高、人脉较旺。从今季春拍各大拍卖行的征集作品来看,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徐悲鸿、吴冠中等近现代书画名家成了各家拍行的“标配”,并且部分拍卖行还精心策划各种主题呈现。现场的买家们争先恐后,瞄着精品频频举牌。

比如,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106 件标的,总揽超6.52 亿元,诞生15 件超千万元成交拍品。其中,傅抱石《云台山记图》,以9200 万元成交;吴冠中极为难得的丈二巨制《丰收》以7820 万元成交;本场最大黑马为齐白石《吉顺如意图》,引得藏家的激烈竞投,最后以4140 万元成交,为低估价的6 倍;当晚最刷屏的必属张大千仅2.4 平尺的《小鹤卿》,980 万元起拍,历时约23 分钟的拉锯战,以4100 万元落槌,成交价4715 万元。

北京保利2023 春拍中国书画部三大专场累计成交超6.4 亿元,10 件拍品超千万元成交,其中,“中国书画夜场”有15 件张大千作品上拍,总揽超1.84 亿元,张大千《巨然晴峰图》以9200 万元顺利成交,泼墨泼彩作品《浮峦暖翠》以1265万元成交;上拍的24件齐白石作品悉数成交,总揽8711.25 万元;傅抱石9 件作品上拍,总揽3845 万元。

本刊观点:

中国书画历来是拍场必争之地,常年占据艺术品市场近半壁江山的交易份额,今季春拍的表现再次凸显中国书画市场实力之雄厚。真正高端的名家精品就是硬通货,从来就不缺人气追捧。

张大千 《小鹤卿》 立轴水墨纸本 62cm×42.5cm成交价:4715 万元来源:中国嘉德2023 春拍

北京7 家拍卖行企业成交对比

何藩 《扫》 银盐纸基沙龙展览印章 38cm×49cm 1950 年作成交价:115 万元来源:中贸圣佳2023 春拍

韦嘉 《Say Goodbye III》 2007 年作成交价:293.25 万元来源:北京永乐2023 春拍

最燃夜场:未来市场重心在“70 后”“80 后”

这一季春拍,各大拍行像商量好的一样将注意力放在了“70 后”“80 后”一代艺术家上,永乐拍卖带来“现在即未来—全球视野中的新绘画”,北京保利则主推“中国新绘画夜场”,中国嘉德当代艺术夜场同样聚焦“中国新绘画”,名单中有黄宇兴、欧阳春、贾蔼力、陈可、宋琨等一批如今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艺术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这批中青年艺术家极大的期待和推动。

其中,“现在即未来——全球视野中的新绘画”堪称本季最燃夜场,集中了中国、日本、西方最受瞩目的新锐艺术家共32 件拍品,总成交额5100 余万元,成交率达97%。陈可《斗牛士》是本场的焦点作品,以908.5 万元成交,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的最高世界纪录。此外,孙一钿、韦嘉、黄一山、赵洋等多位青年艺术家进入或接近百万元梯队,同时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或刷新个人拍卖高价。

本刊观点:

青年艺术家作品集中出现在夜场拍卖中,证明当代艺术品拍卖中的重点已经从一线高价艺术家开始逐步向青年艺术家渗透。本季当代艺术板块虽未出现令人振奋的高单价拍品,但对市场中端力量的培养和发掘更符合市场良性循环原则,也给出了风向:未来市场的重心会转向“70后”“80 后”一代。相比上一辈的“老炮”艺术家,青年艺术家的中低价位不仅适合大藏家的藏品轮换,同时更利于青年藏家的进场。

最黑马:诞生国内最贵单张影像

本季春拍中,中贸圣佳在影像板块的新尝试迎来了堪称“最黑马”的成功。中贸圣佳影像艺术部在内地率先以单一收藏专场呈现——“又见:亚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龙摄影专场”,有别于以往以历史线索呈现的综合性专场,此次专场作品全部来自同一亚洲重要藏家提供的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沙龙摄影作品。最终,本场拍卖斩获了白手套的好成绩,总成交额达792.695 万元。专场中,“何藩专题”取得了551.425 万元的亮眼成绩,何藩1950年创作的《扫》以115 万元成交,刷新国内最贵单张影像记录!

本刊观点:

此次摄影专场的尝试给国内影像市场带来了新的刺激。正如此前中贸圣佳影像艺术部负责人牛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以往的国内影像拍卖,基本上都集中在对摄影史的梳理和完善,史料价值大于艺术价值。这次‘亚洲重要私人收藏——香港沙龙摄影的专场’的出现,会成为国内二级市场从‘老照片’到‘艺术摄影’专场内容的转变。而这种突破,是否会深刻引导未来影像收藏市场的格局和方向,需要拭目以待。”

最生货:古籍带动主流外的新高潮

当大家注意力都放在书画、瓷器、现当代艺术等收藏大类时,一些小门类开始冒尖,古籍拍卖便是其中之一,生货频现,百万、上千万级别的成交屡见不鲜。本季春拍,北京保利、北京永乐、北京荣宝、中贸圣佳、北京弘艺、泰和嘉成等多家拍行都推出了古籍拍卖专场,不少首次现身市场的生货,以其特有的学术性和稳定性,带动了一轮主流市场板块之外的新高潮。

其中,中贸圣佳2023 春拍“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海内外孤本 宋版《活人事证方》1 册吸引多位藏家的踊跃竞投,在经过多番竞价之后,以952.2 万元成交;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宋名臣言行录》以1587 万元成交。北京永乐本次夜场古籍善本部分带来清内阁大库旧藏之宋人佚简龙舒本《王文公文集》第17 卷,十二、十五、十六页,并分别以396.75 万元、402.5 万元、391万元成交。。

本刊观点:

纵观本季春拍中古籍善本的高成交拍品,宋版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古籍拍卖虽是传统收藏门类中的一个小分支,但种类却十分丰富,包含善本古籍、佛经、碑帖、名人信札、稿本抄本等。又因市场未被充分发掘,故也最易出现生货被藏家追逐。

最冷静:高端瓷器缺失,谁来补仓?

相比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的火爆而言,瓷器板块在今季春拍的表现则显得有些冷静了。即使前有中国嘉德“大道至简——自得堂藏康雍乾单色釉瓷器”与“天民楼藏瓷”两个白手套专场压阵,但整体上,过千万成交瓷器屈指可数,即使是过千万也是刚过线,并未出现以往几千万扎堆成交的现象。比如天民楼藏明宣德青花云龙纹高足杯以1495 万元成交,一对清雍正内洋彩瑞果纹外胭脂红釉杯以1046 万元成交;北京永乐古董珍玩专场中,明宣德御制青花缠枝卷草纹罐以1046.5 万元成交,清乾隆白玉填金刻崔子忠桐荫博古图活环耳瓶以1035 万元成交,清乾隆玉扳指一套七枚以1012 万元成交;中贸圣佳春拍中,一对清乾隆御制铜胎珐琅太平有象摆件以1475.5 万元成交,明宣德御制青花白地如意云肩螭龙纹宝罐,以1380 万元成交。

本刊观点:

这一季春拍,瓷器在高端拍品中的占比相对较低,也说明拍卖行对高端拍品的征集表现较为乏力。对于瓷器市场而言,名家名藏被消费过后,如何挖掘新资源吸引藏家,值得业界思考。

综合来看,拍卖行以量取胜的阶段已经彻底翻篇,现在市场拼的是高品质和特色才让藏家买单。同时,在经济不景气时,藏家存在“恐高”情绪,花钱也更谨慎,尽量在预算内买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还是那句话,虽然大环境不断变化,但艺术品市场判断的标准总是一如既往,不管是投资还是收藏,对藏家而言,精品永远是第一选择。这一季藏家的一致目标:买十件普货,也不如买一件精品来得划算。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高足杯成交价:1495 万元来源:中国嘉德2023 春拍

猜你喜欢
夜场中国书画拍品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中国书画》征订
减量提质:2019年春拍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中国书画大赛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你可知道“夜场”对拍卖市场的重要性?
夜场向左走日场向右走
假设法的妙趣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