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2021 年新高考I 卷读后续写Mother’s day surprise 为例

2023-10-18 13:06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读后续写双胞胎故事情节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 辉

“读后续写”题型从2016 年至今一直出现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考试题中,难度大、范围广。随着高考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这类题型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一线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总结针对读后续写新题型的教学策略。

一、续写前掌握大意——“前读”

“读后续写”题型特点是使学生与续写阅读材料协同,前期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后期的续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要将这两部分紧密结合,也就是将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有机结合,并且将理论与实践切实结合,其结合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大[1]。想要创造就先要模仿,想要运用就先要学习,这就突出了“前读”首要性。

(一)设置针对性问题,概括主旨大意

构思续写部分故事情节的前提是“前读”,首先先要读懂故事情节,然后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与编写,那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要厘清原文的故事情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策略就是训练学生带着五个W 和一个H 的问题去读,即:Who 人物、Where 地点、When 时间、What事件、Why 原因、How 怎样发展。

以2021 年新高考I 卷读后续写Mother’s day surprise 为例,这篇文本以第三人称,描述了一对双胞胎在母亲节为妈妈做早餐,想要送上一份惊喜的故事。整体难度不大,所描述的事件贴近生活,是每个孩子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一目了然。如何在平淡的情节上增加故事色彩,则是本篇文章续写的更高境界。通读文本内容,可以根据“五个W一个H”总结文本重点(见表1):

表1 五个W 一个H 总结表

根据以上内容,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画面:在母亲节当天,双胞胎想通过亲手给母亲做一顿早餐,给母亲庆祝节日,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结果事与愿违,粥溢出来了,面包烤焦了,厨房弄得一塌糊涂。

(二)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文本分析

续写短文原文材料多选用颇具故事性的记叙文,偶有少量的议论文,读后续写的“读”需要为“写”服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深挖文本,充分了解故事进程,清晰原文的逻辑思路。记叙文可以围绕记叙文的基本要素绘制故事情节思维导图,快速理清人物关系,促使阅读的过程变得更流畅。Mother's day surprise 这篇文本有两条故事线,一条是故事的发展线索,另一条是主人公情感变化的线索。

图画加关键词的思维导图对故事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作出了一种视觉分析。不同于文字概括,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理清逻辑关系,并能以成果展示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对照思维导图和问题结构图,学生可以判断“我”的问题是否已得到解答,对未完全解答的问题,要根据逻辑关系再次提出能够启发思考的问题,对潜在含义进行深层次猜测,展开合理想象。

二、读后确定语言风格——“后写”

故事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中的高潮是出现问题,结局是解决问题。续写部分的结局可以有正面与负面两个方向,高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储备,还是对价值观的考查,所以续写部分应该是正面的,整个文章应该以积极向上为基调展开。根据高考评分标准及命题要求,续写部分要求是:情节合理、结构完整、逻辑衔接、语言精彩。

(一)阅读首句,构建情节

两个段首句为考生们提供了续写的线索,根据段首句的提示学生可以描绘出一个大致雏形。开头语与日常写作中的开头语类似,可以对考生的续写思路进行引导。不苛求“新、奇、巧、趣”,不要求误会式、喜剧式、矛盾式、三叠式,只为情节与原文高度相关,顺应故事一般逻辑,基调一致,指向稳定。

续写部分不可以脱离段首句的中心思想而独自展开,续写内容要与段落的开头语吻合。本篇读后续写中,由第一个段首句When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in dismay,their father appeared 可知,整个故事出现了转折点:双胞胎的父亲出现并帮助了他们;由第二个段首句The twins carried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得出:早餐终于做好并给了他们的妈妈惊喜。

根据两个段首句的提示,再结合故事续写要积极正面,可以写父亲出现之后,帮助双胞胎成功化解了狼狈,做好了早餐;母亲看见早餐之后惊喜又感动。确定了段落大致走向,就可以再添加一些细节了。

(二)完善情节,初写草稿

第一段续写:父亲看到了厨房一团糟—父亲了解了原因—父亲让双胞胎打扫好厨房—父亲帮助他们做好了早餐。

第二段续写:母亲看到早餐之后很惊喜—双胞胎祝母亲节日快乐—母亲感动地吃了早餐—母亲表扬了双胞胎这一举动。

(三)顺应风格,细节描写

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中有一项要求是“续写内容与所给短文融洽度高”[2]。续写者要以作者的角度和语气继续创作,就要求续写所使用的语言和原文相似,例如这篇文章,语言特点就是松弛舒缓,并且对于动作有很多的细节描写,所以续写的语言特点和细节刻画也要保持一致。

细节描写要让读者有生动形象的感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可以通过动作描写、情感刻画、环境渲染这三方面来达成。例如:母亲看到早餐之后很惊喜的情感描写:eyes widened at the sight of the breakfast;双胞胎祝母亲节日快乐的动作描写:hugged her and shouted,“Happy Mother’s Day…”;母亲感动地吃了早餐的情感动作描写:touched to bite into a sandwich;母亲表扬了双胞胎的动作描写:said it was the best she had ever tasted?以上的描写中语言都简单平实生动,与所给材料保持了风格上的一致。在描写惊喜时,用了eyes widened 来表达惊喜的程度,令人眼前浮现出了母亲因惊喜而睁大的双眼,很有画面感,比直接用surprise更为形象生动;在描写母亲吃三明治时,用的是短语动词bite into,比eat 更能让人想象出吃入东西的画面。

读后续写通常为叙事类文章,要保持语言的生动性与还原性,要表意、传情并且流畅。在续写中要想让故事情节生动形象还需要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在续写的“前读”阶段,除了要让学生明确故事发展情节,还要让学生规划本文的情感线索,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续写部分不但与原文高度契合,而且让自己的文章饱满生动且有画面感。

三、续写后归纳与总结——“升华”

在读后续写的教学中,教师应在研读文本时引导学生欣赏文本语言,让学生充分沉浸在文章中,并对文本所使用的句式结构及语言表达进行探索,归纳及总结,同时在与文本写作手法的融合过程中,保证所使用的语言恰当合理前提下,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环境、语言描写创新与升华续写文。

本文当中的故事关键转折点是当双胞胎不知所措的时候,父亲出现的正常反应应是annoyed,但是当父亲听了双胞胎的解释之后,父亲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通过心理描写his annoyance gave way to relief and delight 来突出父亲的爱。此外,Jeff 烤焦面包的情节可以进行环境描写“The whole air ruled by a burning smell”,当双胞胎端着父亲帮忙弄好的早餐送给妈妈时,我们可以刻画这样一个环境描写“a sweet smell wafted into her nose”,来渲染美好充满爱的家庭氛围。最后通过表达文章主题的动作描写“With laughter lingering in the room,the love between the family members blossomed like a flower that never fades”不但围绕主题,回扣主题,而且升华思想,从表面的主题“A mother’s day surpurise”升华到“love between family members”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体现英语核心素养。

读后续写是语言输入和输出协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对阅读文本的潜在信息进行精准猜读和定位,才能预测要续写的结尾,并结合所给文本的中心思想和语言风格,进行合理创新的想象。将思维过程图示化,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从视觉角度帮助学生对文本的潜在信息进行精确定位,从而达到降低难度、激发兴趣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3]。

猜你喜欢
读后续写双胞胎故事情节
词语双胞胎
同是“双胞胎”为何大不同
双胞胎逛“1元店”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双胞胎聚会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