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制一道高考化学主观题”为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活动

2023-10-18 13:06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命制主观题性质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周 炯

2023 年1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1]。从2022 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简单模拟和机械重复的备考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考试题变化。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如何理解教育部关于“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从高三备考的角度,就是要让学生能从命题人角度去理清教材、情境地与学科思想的关系。“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学科思想,按照2019 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要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由原本的高考选考变成了必考内容。本文以命制一道“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主观题为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活动为例,让学生从命题人的角度,探究如何从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四方面实现对该模块的考查。

一、项目式教学主题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选择采用项目式教学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要求分解为循序渐进的任务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专题的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设计以“命制一道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大题”为项目主题的高三备考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该模块在高考评价中的作用,聚焦命题动向;分析新课标、新教材特点,把握命题依据;研究近年高考真题,提炼命题流程;分组初创高考试题,交换体验打分;总结该模块题目框架,优化试题细节;班级内分小组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和班级间的成果交流及分享等多个任务群,开展一次完整的项目式教学。

二、“命制一道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主观题”项目式教学课程设计

(一)项目式教学目标

一是通过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2020-2022 年全国卷《高考试题质量分析》中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试题报告,理解本模块高考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向。

二是通过对首批进入2019 版新教材六个省市的化学高考真题的梳理和对比,了解新教材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体会该模块命题情境的特点、必考点和设问角度,在对比和反思的基础上,提炼出该模块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框架。

三是通过“命制一道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大题”项目的完成,体会试题命制工作的严谨性,通过小组交换评价,体会试题质量和高考评价之间的关系,举一反三,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其他知识模块的复习中。

(二)项目式教学课时安排

共4 课时,线上课堂计划3 课时,线下1 课时,课外任务计划7 天。第1课时为项目引导课,抛出本次项目式教学的主题“命制一道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大题”,引导学生确定开展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从原子、分子、晶体三方面梳理知识,督促学生完成该模块的知识网络图。教师在线上完成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知识网络梳理,并提供近三年全国理综试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考题给学生对比分析。第2 课时项目研讨,精练精讲并分析对比近三年全国卷中该模块的高考真题,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实施的步骤,根据学情组队,并确定任务组组长和小组骨干,明确学习流程和任务(见图1)。

图1 课外探究流程图

在开展线下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行动计划,并保持联系,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指导,帮助各小组根据各自的任务开展研究,督促各组将成果整理制作成PPT,以保证第3 课时的顺利开展。第3 课时,线上共享会议,进行成果展示,并听取各小组阶段性总结汇报,对SOLO 分类理论和试题量化指标进行简单的介绍,讨论出改进思路,安排两个小组的学生交换探究任务,即A 小组完成任务三、四,B 小组完成任务一、二,约定3 天后进行分组讨论和心得分享。第4 课时为线下教学,主要是成果分享和讨论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成果

以第3 课时中各小组阶段性总结汇报为例:

【第3 课时引入】上周各组同学通过研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近三年全国理综卷真题,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已经对该模块高考真题的情境来源、素养考察、命题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研读新课标,对该题目的命题框架、命题原则和命题程序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各组的任务分配,经过一周的学习和研究,本节课各组将进行成果分享与交流探讨,请开始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汇报对近三年高考全国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考题的分析研究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物质结构与性质大题,即全国理综甲乙卷的第35 题,分值为15 分,通常包含7 个小题,共8-10 问,该类试题的命题通常是给出一种新型物质,围绕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多角度的考查。

【教师评语】“无情境,不成题”,确定试题情境是题目命制的关键环节,近3年的物质结构与性质考题都选择新颖功能物质作为试题背景,展开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考察,属于学术探索情境类,既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基础学科的学术特性。

【学生活动】在汇总和查阅资料后,学生将近3 年高考全国理综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考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见表1)和关键能力(见表2)的考查进行梳理和比对,并做了讲解和展示。

表2 2020—2022 年全国卷化学试题中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考查能力总结

【教师支持】在新高考化学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题量更多,分值更大,涵盖的基础知识面更广,但从考查方式来讲,基本沿用了全国卷的考查方式,其命题思路一般为:从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和学术前沿中筛选与学科知识相符的素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落脚点设计试题,通过文字、物质结构及模型图结合的形式构建试题情境,重视对微观认知、思维建模的考查。

【学生活动】学生在分析近三年各地的高考真题过程中还发现,由于不同的命题人在命制“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可选择的素材不同,试题命制的思路也会有所差异。第一小组基于SOLO 分类理论,以教材作为素材,将“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的命制方法概括为三步:“罗列最新素材,查找与教材的联系”“汇总已选素材,确定元素主线”“运用元素主线,基于SOLO 分类理论创设情境和问题”。第二小组则首先确定命题情境,将家乡光伏产业发展作为具体情境,将命题过程概括为查找锂、硅、铁、磷相关素材、查阅文献资料补充题目信息并设计问题、试做讨论与修改四个步骤。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认识到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的命题框架大致为创设情境的题头、文字和图像补充信息、针对性的设问三大部分,并完成对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命题框架的建构。

【第3 课时总结】对各组的工作进行总结,通过知识与能力考查对比、命题思路和框架的总结不难发现,高考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主观题的命题规律是有迹可循的。该题型实际上是在高中学生所熟悉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基础上,掺杂其他模块如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再补充一些较为陌生的素材或者物质进行整合,在试题之中对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注重学科素养发展状况的评价和核心价值的引导,同时也体现了结构化学在化学学科中的核心地位。

【师生活动】教师提供难度系数和区分度算法和要求,通过课外活动,学生集中在第4 课时进行讨论和修改,在教师的协助下,将优化后的试题分发到其他班级进行试做,并依据试做的结果对试题质量进行分析,教师根据试卷测试后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对试题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通过本次试做,我们从命题人角度看待“什么是一道好的高考试题”,要知道高考试题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选才”,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一般是0.45-0.55,适当的难度是保证该题目具有较高区分度的前提,而近几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的区分度一般在0.4 以上,这样才保证整张试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各组命制的试题在测试后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可以看出,这几道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观题的设计都是符合要求的,当然我们完成本次项目式教学的最大收获还不只是这几道题,而是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已经在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个模块的知识要求、能力水平、学科素养的发展和掌握情况上有了质的提升,举一反三对其他模块的备考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在高考备考关键阶段,开展一次“命制一道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大题”为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打破了传统高考备考模式,是一次创新性备考探索。从引导课上对高考评价体系的认识和学习,到近几年高考真题解题、对比与分析,到近年来相关素材的查找与整理、对命题情境的小组分析和讨论,再到展示活动中的成果汇报与分享交流,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式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负责项目,难点是教师负责设计,以本主题为例,教师通过项目式教学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来革除传统授课的弊端,开展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给予必要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研究思路出现偏差,帮助学生通过项目式教学回顾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基础知识、满足关键能力要求,引导学生从命题人角度了解该模块关于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去回顾高考真题,理解相关知识,熟悉各种设问与能力考察方式,帮助学生主动了解“高考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备考效果。实践证明,学生从“应试者”转变为“命题者”后,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好奇和兴奋情绪的带动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各组都命制出了符合要求的试题。本次项目的引导、实施、展示,整套完整流程下来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项目式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把控好进度、广度和深度,及时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命制主观题性质
浅谈“立体几何主观题”的复习备考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