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3-10-19 01:14赵纯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育者劳动育人

赵纯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新的劳动形式产生,在这一条件下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尤为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青少年对劳动教育的价值重视程度不够,必须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育人价值[2]。劳动教育是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是发挥育人作用的主阵地,教育者应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肯吃苦、肯奋斗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唯物史观中的劳动教育思想

劳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要“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劳动观基础上,挖掘劳动的内在价值,理解劳动本身蕴含的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彰显人以劳动为基本存在方式的价值关怀”[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在《共产党宣言》这一经典著作中指出,实现教育与生产性活动二者的结合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任务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基于唯物史观的“劳动”发展而来,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人的本质。

从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看,人类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进而满足个人的生存之需,以此作为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具体的劳动过程,人的体力和智力等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教育活动。劳动在使人实现自我本质的同时,促进了人身心等多方面发展,这种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将人同动物区别开来。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关系正是由人通过自身具体的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同时个人的劳动实践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以进行。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工人必须通过提高劳动技能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并且生产关系也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建立。在资本主义时期,社会观念由掌握着资本和权利的资产阶级控制,而“劳动教育是避免工人阶级沦为资产阶级生产工具的‘最必要的抵御之策’,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4]。工人阶级通过接受劳动教育意识到要维护自身权益,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社会发展进步。

从个人的发展来看,劳动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促使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通过劳动提高个人劳动技能,使其加深对劳动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进而摆脱生产工具对自身的控制;人的自主能动性不再被异化劳动所压制,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个人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劳动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维持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自我本质的基本途径,“通过劳动使自己的审美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等得到提升”[5]。

因此,马克思劳动教育的内在含义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实现个人身心的协调发展。“教劳结合”则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本含义,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内涵”[6]。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

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扎根中国现实土壤,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特征,主要可概括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五大层面。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未明确提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但他们的论述已涉及了智力、体力甚至道德观念协调发展的内容。基于当时的社会现状,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马克思认为,不合理的社会劳动分工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最终目的。这里的发展主要是指劳动技能的提高,由此摆脱资产阶级的控制,消灭阶级分化。因此,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观点是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7]。

新时代,劳动不仅是实现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更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途径,劳动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新时代强化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掌握并提高劳动技能,深刻理解劳动的重要价值,增强个人道德感和责任感,坚定通过劳动才能实现美好生活的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置身于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青年。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为立足点,不断促成劳动教育的守正创新,“自觉探索出一条体现民族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道路”[8]。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结合当今产业变革和数字技术发展,将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构建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时代化发展。

二、当前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将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的政治性和理论性,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当前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有:

(一)对劳动的价值认识不深

针对当前提出的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决定,大多数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将其简单理解为劳动活动或者劳动技能的学习。受应试教育影响,人们大多认为与学习成绩相比,劳动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无关紧要。学生对劳动内涵及价值的认识不足,劳动观念和意志都较为薄弱。在实际教学中,以劳树德的重要作用被淡化。因此,教育者应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深刻认识劳动教育本身以及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育人过程的重要价值。

(二)劳动教育流于形式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9]。如今,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是在“三全育人”与“五育融合”目标下,立足时代需求培育创新型劳动人才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重知识、轻能力”思想的束缚,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多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者创业培训课程等为主,且此类课程与思政教学实践结合较少。高校应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育人作用,加大实践教学的课程比重,有效发挥育人实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促学、以德育人。

(三)劳动资源开发不足

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应充分挖掘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效能。由于人们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价值认知存在一定误区,对劳动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隐性资源在劳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易被忽视。例如:课本中的劳动教育案例、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环境、社会中的劳动教育氛围以及相关活动中的劳动精神弘扬等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对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有待增强。

(四)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反馈和诊断教学活动,反映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目前,劳动教育评价形式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大多通过考试判断教学效果。在实际生活中,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终结性的评判在判断劳动教育效果时存在一定短板。可见,现有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明确、可操作,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增强以劳育人的实效。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立足于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才发展需要,高校应通过理论教育和劳动实践等多种形式切实发挥“以劳树德”和“以德育人”的育人实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劳动观念,培养良好品德,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劳动人才。

(一)理解劳动的本质内涵,认识劳动的价值意蕴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充分认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育人实践的价值意蕴,有效结合思政教育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实现以德育人和以劳育人的双向同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教劳结合”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需要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立场上深层地、历史性地把握其整体性、全面性的促进人性升华的价值内涵”[10]。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学深悟透马克思劳动思想和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的深层价值意蕴,充分认识到参加劳动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教育对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来看,重视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春若不耕,秋无所望;寅若不起,日无所办;少若不勤,老无所归。”“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可见,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劳动教育中,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加深对崇尚劳动这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劳动意识。

(二)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全方位育人

高校应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课前教学设计阶段,教育者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难点,根据所在高校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的比例。教育者应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实践,避免劳动教育形式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应利用“线上+线下”的授课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与时俱进,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育者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劳动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双向发力,强化实践活动对理论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

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科技文化活动、校企合作开展的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教育者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协同发展

教育实践不能仅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学校、社会、家庭等都会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要深刻理解“大思政课”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重视多方融合与协同发展的作用。

校内教育资源方面,教育者要加强自我教育,利用多方资源。教学层面,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应当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利用培训活动、网络课程等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等新兴技术,增强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校园建设层面,凸显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挖掘校史中的劳动资源,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等多渠道宣传优秀劳动文化,通过讲座、班会、社团以及校园文化节等多途径促使学生获得更多劳动情感,营造人人劳动的校园氛围。

校外教育资源方面,协同构建劳动教育大课堂,发挥隐性资源的作用。首先,家长应认识到劳动教育在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家庭氛围。其次,坚持正确的思想文化的引导,发挥社会大课堂的教育作用。通过官方媒体宣传劳动模范的优秀事迹,借助节日弘扬劳动精神等优秀文化,增强人们对劳动观念的认同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最后,加强网络环境监管,规范网络平台的文化宣传,加强工匠精神等优秀文化对人的正向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四)完善评价机制,实现全过程育人

一方面,完善评价体系。教育者应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测试、访谈、观察和听课等多种途径评价劳动教育实效;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有效评价,监测育人实效,及时反馈教学不足;发挥多主体的评价作用,有效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探索多层次、多主体的“大评价观”。打破传统评价机制中主体、时间以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探索形成教师与学生、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广泛结合的高校思政课评价体系”[11]。有效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诊断、激励和调解等作用,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育人价值,促进育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者劳动育人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