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中岛翠对郭沫若文学的研究

2023-10-20 13:47徐慧
郭沫若学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日本

摘   要:郭沫若的海外研究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日本,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日本学者对郭沫若的研究众多而且从未间断;但我们国内对此知之甚少。本论文将以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女学者中岛翠①的一系列郭沫若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的论文的介绍和整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海外郭沫若研究的具体内容,让我们能扩大视野看到不同视角下的郭沫若。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日本;中岛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25(2023)03-0042-06

一代文豪郭沫若不仅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日本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的中国研究历史悠久、涉及面广、研究体系庞大。他们对于郭沫若的研究也一样。日本学者对于郭沫若的研究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虽然中间有起伏,但是至今从未中断过。20年代主要是对郭沫若作品的译介,如1922年日本东亚公司出版的大西斋②、共田浩③编译的《文学革命和白话新诗》④中收编了郭沫若的7首诗歌并介绍郭沫若的文学革命论。1926年日本杂志《改造》⑤的夏季增刊《现代中国号》中译载了郭沫若的《王昭君》。1927年《满蒙》⑥杂志连载《卓文君》译文,并介绍郭沫若和创造社等等。到了30、40年代,日本学界对郭沫若有了更深层次的介绍,几个知名出版社纷纷开始系统译介郭沫若的作品,并积极评价郭沫若诗歌中的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说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开拓者,介绍郭沫若的革命和中国文学的革命并对郭沫若、田汉等人的戏剧进行系统介绍。《改造》杂志在1937年将郭沫若的《由日本回来了》《访问蒋介石》等文章翻译刊发。松枝茂夫⑦在1938年在创造社翻译出版郭沫若的《北伐》并对郭沫若做了很高的评价。1940年,东成社①组织翻译出版郭沫若作品《创造十年》《郭沫若自传》《黑猫》《函谷关》《秦始皇将死》《楚霸王自杀》等等。东京兴亚书局②、河出书房③、中央公论社④、平凡社⑤等都对郭沫若的自传作品等做过一系列的翻译。在50、60年代日本译介郭沫若作品已经形成规模,出版了大量的全集和选集。如1952年由东京的未来社⑥出版须田祯一历经12年翻译完成的《郭沫若诗集》后又作为《郭沫若选集》第五卷出版。未来社、岩波书店⑦、新读书社⑧、平凡社还翻译出版了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等等。虽然在60年代后期郭沫若在人大常委会上发表的“烧书”言论使其受到日本学界的非议,也使日本的郭沫若研究陷入低谷,但是即使在低谷期也仍然有关注和支持郭沫若的人,比如日本学者丸山升⑨、中岛翠、须田祯一⑩等等。丸山升从1967年开始研究郭沫若和译介郭沫若的作品。他对于郭沫若有着更多人性化的理解。中岛翠从1972年开始研究郭沫若。1972年东京讲谈社11出版了由须田祯一翻译的《郭沫若史剧全集》12。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一个日本的文学研究期刊《飙风》,这是一个日本学界的中国文化研究论文的期刊,自1972年创刊至今,都一直刊登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化文学研究论文。《飙风》从1972年第一期创刊中就开始刊登郭沫若作品的译文和相关研究。其中有15期,22篇论文是与郭沫若相关研究论文。而中岛翠的大部分有关郭沫若的研究论文也是发表在该刊上。如果说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郭沫若研究是零散的,单打独斗,那么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日本的郭沫若研究开始慢慢走向了组团研究,特别是2003年以来,成立了“日本郭沫若研究学会”,有更多的日本学者开始从事郭沫若研究,如藤田梨那13、岩佐昌暲14、武继平15等等。

本文在众多的日本学者的郭沫若研究论文中选择以中岛翠的郭沫若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将其介绍给大家,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中岛翠对于郭沫若的研究开始于1968年,那时的日本郭沫若研究由于郭沫若发表的“烧书”言论而陷入低谷,但是中岛翠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始郭沫若的研究,更能显示出她对于郭沫若文学纯粹的学术态度。第二个原因是,同一时期的郭沫若研究学者丸山升对于郭沫若的研究主要是从郭沫若的自传入手,更多的是感性的认识。而中岛翠的研究却更多的是从文学理论角度,更多的专业性分析。这样深度专业的分析让我们能够对郭沫若有更深更广的理解,也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日本学者对郭沫若研究的相关情况。

中岛翠是一位中国文学研究者,她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她翻译过《书经》16《诗经》①《李白与杜甫》②《丁玲自传》③《围城》④《中国神话》⑤《洗澡》⑥《喝茶》⑦《烈女传》 ⑧等等。她在上世纪70、80年代发表过多篇郭沫若研究论文。她的郭沫若研究论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向日本读者推介郭沫若及其文学作品的文章;一类是书评,主要是关于《李白与杜甫》的书评;还有一类是文学理论研究类的论文,包括文学论、小说论和史剧论等等。

中岛翠所写的有关郭沫若及其文学作品的文章内容,主要都是作为一个郭沫若研究学者向日本读者介绍郭沫若及其作品。如1972 年为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1984 年版)撰写郭沫若及其作品相关文章。1978年6月《朝日新闻》中介绍郭沫若的文学,7 月holp出版社⑨《世界伝記事典》中撰写郭沫若部分等等。这些文章主要介绍郭沫若丰富的人生经历,革命奋斗史和他的主要作品。在中岛的笔下,郭沫若生性潇洒、不羁奔放、有着侠义性格,她认为郭沫若的文章没有那种晦涩的学究味,平易洒脱。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开始比起杜甫来更喜欢李白,比起韩愈更喜欢柳宗元,深爱庄子的机智、屈原的激情。所以说虽然在文学论方面,郭沫若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但是从文学性来看,他的本质上还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文中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中岛认为郭沫若的文学特征总的来说是浪漫主义,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数都是英雄或烈女。但是他并不是讨厌凡人崇拜英雄,他和认为六亿神州尽尧舜的毛泽东一样,认为所有人都有成为英雄天才的可能性。他还将衰微至极的祖国比成涅槃凤凰,终将重生。这样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上世纪20年代就产生了。当然早期的郭沫若曾困惑于爱情、困惑于医学和文学的抉择上,更困惑于如何为混沌的祖国找到一条出路。这样的困惑在他的小说和恋爱短诗中体现。之后的他以一种诗人的敏锐把握时代的方向,从文学革命转向了革命文学,加入北伐军为当时有心的知识分子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他一直是时代的先驱。

在文学领域方面,中岛认为郭沫若的文学领域广泛,几乎涉及所有体裁。在戏曲上他既有着一贯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着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特征的体现。在他的历史剧中,借古讽今是一种斗争的武器,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艺术至上主义者。在《李白与杜甫》结尾出现的诗人苏涣,弃官后与民共同反抗统治者,最后被杀。郭沫若曾说过他寡言重行、现存只有四首诗,在正史上也没有独立的列传,但是他是真正的人民诗人。郭沫若似乎想通过苏涣来说明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无名战士胜过那个时代的文人政治家如像自己这样的人。

文学以外的郭沫若,在中岛看来是一个不畏权力与权威的人。对他来说文学、学问和革命、政治是他身负的双重责任,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矛盾,完全承制他的个人能力和时代的变化。他的多彩丰富人生丝毫不逊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伟人们。他总会去预知时代并率先行动,也因此被有些人当做是机会主义者,但是实际上支持他这些行动的是传统的士大夫的经世济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还有革命实践而来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⑩

中岛翠关于郭沫若作品的书评,主要是关于《李白与杜甫》的。1972年,日本《飙风》杂志开始组织学者翻译《李白与杜甫》,中岛翠也参与了翻译工作,并于当年发表了《李白与杜甫》的书评11。在文章中,中岛翠提到了在读文之前的期待,期待郭沫若在新的领域有新的发展。这个时期也就是文革时期的郭沫若正处于自我批评,同时也是到现在为止的对于学术文化界的整体的批评中,这个作品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所写。她也预想文章是否和一直以来的李杜研究有着不同的一面。文章中她首先指出了传统的李杜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即使是在解放后,采用阶级论立场进行文化遗产式的批评之下,对于李杜的评价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郭沫若的李杜论是个性的李杜论,他与解放后文化研究创作中发挥大作用的“集体编著”“集体创作”完全不同。文章的逻辑、判断都有着郭氏特有的有趣思维方式。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恐怕是因为解放后他的研究和评价,首先就是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比起技术层面等,更要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层面。虽然建国后的文艺界一直在积极推进团体性方式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这不能代表一切,本书促成了这样的反省。

她认为郭沫若在致力于在现代中国的政治性现实要求的客观性评价的同时,他的基底又是平常、自小以来一贯的自身的感受。即使有着相同的强烈激情,像杜甫那样内心的,相对的细节在内心深处沉淀下来的东西,郭沫若是没有的。他的热情始终是向外溢散的。李白也是这样的,郭氏的浪漫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激情。也许巴蜀四川就是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最适合的摇篮。从这个作品中能看到已经80岁高龄的郭老仍然高涨的热情和贯穿一生的浪漫主义精神。

同年中岛翠在《朝日新聞》中以《李白与杜甫》为中心,就“文革”后的中国文艺思潮又发文。她认为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那时期最能体现文学和艺术风格和方向的作品。他在文革中的自我批评,与其说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学工作者的发言,更应该说是肩负了最高政治责任,对当前的学术文化界的一切修正主义倾向进行整体性的自我修整而进行的一次发言。当时的郭沫若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的学术文化界,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他在做过那样的自我批评之后所发表的作品,一定能显著体现“文革”后的学术文化方向。建国以来,中国对于文学遗产的态度是要“批判性摄取”。但是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中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态度。郭沫若对于李杜的一系列个性化评判也是对于以前的那些旧社会士大夫们的李杜评价的批判。他有着颠覆旧时的评价的使命,这正是他对于解放后的没有发挥颠覆作用的文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谴责。他在八十高龄对于研究和批判、对于新事物有着一种不断的变革意识。他的言行常常走在时代的前面,稍有差池就会被认为有机会主义倾向。有时也会被人认为是一个过于勇猛、喜欢冒险的哗众取宠者,但是这样的敢于冒险、远离安逸不正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体现吗?她认为该书是一本有个性的,让人酣畅淋漓的,富有创意的书。书中处处体现了他从小就一直有的对于李白的偏爱和自己本身的浪漫气质,还有对于史料的搜集和大胆推测。对于李白的理解和亲近感和郭沫若本身的经历有关。郭沫若在文章中在描述李杜的同时,似乎也是在写自己。书的独特性和当时的文学研究集团化是相对立的。

1972年,由须田祯一翻译的《李白与杜甫》在讲谈社出版。在读完该译文后中岛发文就作品翻译问题展开探讨。①后又在1973年6月在《飙风》第5号中发《驳松浦友久译评》,1974年4月在《飙风》第6号上发《读松浦反论》,继续就《李白与杜甫》的翻译问题展开讨论。

中岛翠最具有代表性的郭沫若研究是关于郭沫若作品的文学理论研究类的论文,包括文学论、小说论、史剧论等等。1968年中岛翠的论文《郭沫若的初期文学论》,以《三叶集》和《文艺论集》为依据,对郭沫若早期创作的阶段、文学观点及诗歌作品的分类均有独到看法。对《三叶集》中的诗论有三个方面,内容、形式和创作的本质。中岛把郭沫若诗歌的风格分为“雄浑”,“冲淡”两类。前者在诗歌中表现为“反抗精神”,对现实社会的诅咒、愤怒;后者表现出诗人对世界是旁观的,出世的。②这也表现在选材和主题的问题上。她认为郭沫若文学观点的转变止于1925年-1926年转向马克思主义之时。这本书和《文艺论集》几乎涵盖了郭沫若初期所有的文学论。特别是在直接探讨诗歌的《三叶集》中,可以说已经完全形成了他的文学论的雏形。她指出郭沫若在1924-1926年完成了他的文学论思想变化,从否定文学的社会效用到肯定这种效用的变化。但是,他的文学论再说开一点的话,在他的深层上实际上还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这种变化和不变就如断绝和连续一样存在。文章通过《三叶集》具体地解释了这种变化和存在。

1974年中岛翠发表文章《郭沫若的小说》①。文章以郭沫若20年代的小说准确地说是1918年到1926年的小说为中心展开分析。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来解析郭沫若的虚构意识。进一步探寻郭沫若是如何看待小说的。之所以选择以20年代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中岛认为那个时代的小说最能体现他真正的自我,也最能看出他对于小说的真正理解。

首先是关于郭沫若作品中小说的范围问题,她认为主要是看文章是否是虚构。其次提到了郭沫若的自传和小说的关系。中岛认为如果把郭沫若的小说分为了“私小说性小说”和“社会小说”,他早期的小说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是有着私小说特点的。而自传更应该归类到社会小说行列。再次,中岛从素材的角度将郭沫若的小说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素材来自作者的日常生活中,不是那种特别奇异,是寻常的事情和情节。比如《三个诗人之死》等十篇就是这一类。第二种类型素材来自作者的现实生活,但是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是伴随着清晰的主题和有着清晰构建的作品。《漂流三部曲》和《行路难》就是其中的例子。第三种类型,素材是来自于作者的真实体验,但是在这种真实体验中,不管怎么说都是以特别的部分、不平凡的部分为主,而且无论在事实的细节上,还是在故事的结构上都能清晰地看出作者的意图就是想构建一个虚构世界。如《落叶》和《喀尔美罗姑娘》这两篇,还有《万引》《叶罗提之墓》等短篇中也是这样的。

中岛还提到了郭沫若小说中有着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完全迥异的风格。她认为郭沫若的浪漫主义主要是受欧洲文学的影响,而郭沫若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则是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

最后中岛提到了她认为的郭沫若的小说观。小说这个东西,在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看来是超出文学正统的。小说和尊崇纪实的正统诗文不一样,是允许虚构的。小说的世界是一个自由的,被解除了责任的世界,不用被儒教的伦理所束缚,爱情、金钱或者是力量和无赖的正义都可以成为主角。在现实中的反道德和禁忌用小说的形式以虚构的名义可以避免被耻笑和指责。比如郭沫若描绘爱情都是用小说虚构而从来没有在纪实自传中提到过。所以说郭沫若的小说观并没有脱离旧俗。总的来说,中岛认为小说对于郭沫若来说就是一种尝试,并没有获得超过尝试之外的东西。还有其中的一部分发展之后在自传中有所收获,另一部分就如还没开放就枯萎的花似的消失了。但是这枯萎的花,鲜艳的颜色,馥郁的芬芳也许就是他的小说的本来目的吧。

1972年10月中岛翠在《飙风》第3号中发表《郭沫若的史剧论》,文章分成了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郭沫若的史剧。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英雄和烈女,提到中国在结束了缺少英雄的近代迎来了新的人民英雄时代,而郭沫若的文学就是这个新时代英雄和烈女的文学。这一点在他的史剧中尤为明显。郭沫若笔下的主人公不是单纯的诗人,而是为国为民牺牲自我的英雄,不是单纯的美女而是勇敢的烈妇;他们不再是古文献中寥寥几笔的记载,而是有语言有行动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英雄和烈女形象;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理想,而是一个置身于现代的能实现某种期望的对象。

文章的第二部分,中岛回顾了郭沫若的史剧创作史,指出他的文学主张、风格等一直在变化。创造社时期主张个性解放,后來是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学,再从批评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文学,他的文学中结合了革命性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性的浪漫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而他的自传和历史剧是最好的实践。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以史剧的形式将现实与历史结合的意义。首先将郭沫若与同时代的剧作家茅盾做了比较,指出他们都将自己面对新时代的仿徨融入作品中,而郭沫若的自传中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直观、敏锐和独特的洞察力。极具幽默感的文字还有主人公自身散发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处的动荡的社会环境,都让他的自传成为了他的文学中最杰出有趣的作品。

然后,中岛开始提到历史文学,她认为历史文学是对庞大的堆积史实进行雕刻,这需要多角度的思考。郭沫若从抒情诗、私小说到自传的创作中的那种感性的角度单一的思维再配上历史文学的多角度雕刻这样的新武器还有他熟悉的历史题材,就更上一层楼。在国统区,在黑暗中,他将期盼的最理想化的形象附加到历史人物身上,这就是屈原、信陵君还有高渐离等。他的作品多是以斗争的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那些面对号召时而响应、时而背离的半觉醒民众为背景创作的,这也是作品成功的原因。

中岛认为,郭沫若史剧与其他话剧作家的作品有不同,其他话剧作家会以自己的剧本为中心形成舞台,有自己来主宰这个舞台,而郭沫若在这一点上是缺乏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势,西欧戏剧和中国传统戏剧这样两个本被认为是矛盾对立的事物,郭沫若却看到了共通之处。他将从这些地方学到的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应用,这也使得他的史剧和当时的主流话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通览古今中外戏剧,并从中提取出自己想要的部分,也许正是因为他是业余的缘故也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但是也正因为他是业余,才被认为缺乏创作上冒险和飞跃。

郭沫若的史剧还考虑到了其他的条件。抗日战争下的文艺界状况也是他考虑的条件,那个时候能让民众接受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戏剧。郭沫若作为文化宣传工作者,就将所谓的方法论放在一边,不去考虑写作上的冒险和飞跃而是将重点放在题材主题吸引大众关注,他完成作品的目的就是通过舞台向大众叙述自己想说的。郭沫若还是解放后现代京剧的先驱,那时的创作也是明确将实用主义和方法相结合。

关于郭沫若的史剧,中岛还有另一篇《郭沫若的史剧论之二:叛逆的女性们—》发在《飙风》杂志1973年第4号中,很遗憾本人没有找到该篇完整论文。如果以后能有幸看到该论文希望能另文叙述。

中岛不仅对郭沫若文学深有研究,也非常关注中国的女性作家,不仅翻译丁玲和杨绛的多篇小说还著有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她曾经说过 :“我这二三十年的研究工作上,对于中国学者,知识分子的思想一直有很大的兴趣,开始十来年主要集中在郭沫若和王国维身上,后来还有一些书经、诗经等先秦文学还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宋的学者的东西,近十几年又写了一点有关现当代文学的东西。”①中岛对于郭沫若的研究开始于日本郭沫若研究最低潮时期,这更能体现她纯粹的学术精神。她所写的三种类型郭沫若研究论文,无论是向日本读者推介郭沫若及其文学作品的介绍评价类文章,还是关于《李白与杜甫》的书评,都是她对郭沫若及其作品的深度理解。她理解郭沫若的激情、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当然这也和中岛本身有一个工人运动领袖的父亲有一定的关系。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研究类的论文,更能体现中岛本身文学理论的厚度和对郭沫若文学的理解深度。对中岛的论文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在海外对于郭沫若文学的理解有着不逊于国内的深度。

(责任编辑:陈俐)

作者简介:徐慧(1980-)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中心项目“日本的郭沫若历史剧研究”(GY2021B04)阶段性成果。

①由于其名字日文为“中島ミドリ”、国内学界分别有两种译法,为“中岛翠”和“中岛碧”。本文用的是“中岛翠”这一译名。中岛翠,1939年生,毕业于京都大学,大阪女子大学、京都产业大学教授,是中国文学研究学者。

②大西斋(1887-1947),新闻工作者,曾任朝日新闻副主笔。

③共田浩,未找到该作者相关资料。

④大西斋、共田浩编译:《文学革命和白话新诗》,东京:东亚公司,1922年。

⑤《改造》1919年创刊的日本综合杂志,多刊载社会主义相关文化评论文章,1955年停刊。

⑥《满蒙》(大正九年-昭和十八年),由满蒙文化协会创办,登载中国文学文化相关论文的杂志。

⑦松枝茂夫(1905-1995),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师、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文学研究家。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红楼梦等等。

①东成社,1934年创立的日本出版社。

②東京兴亚书局日本出版社,以翻译出版中国文学作品为主。

③河出书房,由河出静一郎创建于1886年的文艺出版社。

④中央公论社,1886年创刊,1999年被读卖新闻社收购改为中央公论新社。

⑤平凡社,1914年创立的以出版百科事典类书籍出名的出版社。

⑥东京未来社,1951年创立,日本的学术系出版社,以出版人文学术书刊为主。

⑦岩波书店,1913年创立,从文艺学术到普通启蒙类书刊都有刊行,大众类刊物出版社。

⑧新读书社,1952年创立,出版以社会科学和东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书籍。

⑨丸山升,1913年生、中国文学研究者,东京大学、樱美林大学名誉教授。著作有《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论与思想》《上海物语》《鲁迅·文学·历史》《现代文学中的中国与日本》《鲁迅与革命文学》等等。

⑩须田祯一(1909-1973),昭和时期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文学翻译家。

11东京讲谈社,1909年创立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12秦川:《国外郭沫若研究述略》,《郭沫若学刊》1994年第4期。

13藤田梨那,1958年生,日本国士馆大学中文学部主任教授,日本郭沫若学会副会长。

14岩佐昌暲,1942年生,日本九州大学名誉教授、熊本学园大学教授、日本现代中国学会常任理事、日本郭沫若研究会会长、九州中国学会前会长。

15武继平,现任日本公立福冈女子大学东亚研究方向教授、博士,著有大量郭沫若研究论文。

16中岛翠、小南一郎、中岛长文编译:《书经》,《世界文学全集第3》,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

①中岛翠编译:《诗经》,《中国诗文选》,东京:筑摩书房,1983年。

②中岛翠编译:《李白与杜甫》,《飚风》1972年第2期开始。

③中岛翠译:《丁玲の自伝的回想》,东京:朝日选书, 1982年。

④中岛翠、荒井健、中岛长文译:《结婚狂诗曲》,东京:岩波书店,1988年。

⑤闻一多:《中国神话》,中岛翠译,东京:平凡社东洋文库,1989年。

⑥杨绛:《洗澡》,中岛翠译,东京: みすず书房, 1992年。

⑦杨绛:《お茶をどうぞ エッセイ集》,中岛翠译,东京:平凡社,1998年。

⑧刘向:《列女传》全3卷,中岛翠译,东京:平凡社东洋文库,2001年。

⑨holp出版社,1964年创立,以出版儿童书籍为主的日本出版社。

⑩中岛翠:《郭沫若的文学》,《朝日新闻》1978年6月14日。

11中岛翠:《アジア?レビュー》,《飙风》1972年第10号。

①中岛翠:《评须田祯一译〈李白与杜甫〉》,《飙风》1973年第4号。

②秦川:《国外郭沫若研究述略》,《郭沫若学刊》1994年第4期。

①中岛翠:《顷筐集·中国文学论集》,东京:朋友书店, 2011年。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探寻日本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Pets萌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