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健康中国”理念下的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

2023-10-21 04:33陈頔郑鑫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健康中国课余

陈頔 郑鑫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健康中国”理念在我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且在十九大报告中还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回应了人们最关心的医疗问题等。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时间的应用,并合理规划时间,实现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

一、“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体质一直是社会十分关注的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反而却明显地降低,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校没有充分将课余体育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少。而在“健康中国”理念下实现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接受体育锻炼,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体质也会得到显著提升[1]。

(二)有助于增强发展体育学科

体育是高校开展的重要课程,“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不仅是对高校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更是对体育教学价值的充分认可。如果在高校课余体育锻炼实现课程化,能够让体育学科教学更加规范,也能够让高校将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充分运用起来,实现体育课程的延伸,并助力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

(三)有助于增强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

体育强国是我国的发展重点,近年来我国加大在体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并且倡导健康中国理念,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使公民的身体素质显著增强。而高校体育教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将高校课余体育锻炼实现课程化,能够营造重视体育的环境和氛围,也可以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让中国以全新的姿态和形象屹立在世界中间。

二、“健康中国”理念下的高校课余体育锻炼现状

(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多样化

体育锻炼最基本的功能是强身健体,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高校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存在多样化,并且差异性较大,这就导致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效果不理想。比如有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有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应付达标考试以及提高体育考试成绩,有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是娱乐交友以及适应社会,还有的学生则是放松压力以及减肥塑形,总而言之,当前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2]。

(二)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集中

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学生的影响不同,比如跳绳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跑步能够锻炼学生的协调性以及耐力,乒乓球能够锻炼学生的认真程度和反应能力等。通过对高校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集中,比如大多数女生喜欢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以及跳绳等简单的项目,而男生则更倾向于篮球、足球以及排球等项目。

(三)学校体育设备以及场地存在局限性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基本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育设施以及场地建设方面不完善,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校生人数众多,简单的体育设施以及场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在今后的高校发展中,学校应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场馆设施的支持。

三、“健康中国”理念下的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措施

(一)做好学生信息采集,建立校园体育锻炼数据总库

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直接反映出我国在健康中国理念方面的落实程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在实现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中应该做好学生信息采集,并建立校园体育锻炼库,了解学生在体育锻炼以及体质方面的基本问题,这样能够辨证施治,实现高质量管理。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一卡通建设。校园一卡通是当前很多学校生活以及学习等必备的工具,校园一卡通能够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需求,也可以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便利化,“健康中国”理念下实现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高校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一卡通建设,拓展校园一卡通的功能,将其与学生体育课余时间锻炼进行有效结合。比如爱运动的高校学生可以利用一卡通表明身份,在体育器材室借用体育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同时,高校可以不断优化升级校园一卡通,比如学生可以借助一卡通采用手机绑定后台使用,方便快捷,后台也可以实现一键绑定、一键预约,能根据学生喜好、位置,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体育器材设施使用,且卡内场馆覆盖广泛,各种类型体育运动项目高达三十余种,一卡入手,卡内包含项目皆可免费预约使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机会。其次,高校可以加强对校园运动APP 的开发与研究。比如高校秉承“健康中国”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以运动世界校园“APP”课外定向健身跑为主要形式,开发一套适合本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运动软件。在使用软件之前,学生需要输入手机号、密码以及学号等进行登录,不管是哪一款的安卓手机系统,该APP 都可以支持,同时需要学生开启GPS 和网络权限,在电源管理中将后台自运行自启动的权限,运动健康(步数)权限手动开启授权给“高校体育”APP,同时避免在WI-FI、节能模式、低电量状态下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跑步时间、跑步速度、跑步范围都可以在系统中记录下来,并能够实现长期性保存。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这款APP 进行线上运动打卡,学生找到当前范围内可以签到活动的场地,选择进入后点击“签到”按钮,即可开始计时[3]。在活动场地运动超过30 分钟(根据学校规定时间),记为一次有效锻炼,若中途打卡中断仍可以在15 分钟内继续未完成的打卡。高校通过加强校园一卡通与校园运动APP 建设,能够更加清晰且详细地记录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发现学生在运动方面的不足。

(二)实现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管理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始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可以加强对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的研究,并加强对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信息化管理。

首先,高校要将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划分,保障学生可以加强对时间的利用,并增强身体素质。比如高校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课余体育锻炼分为自主锻炼、课余作业和运动训练三个部分,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规范和约束。在自主锻炼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加强对手机软件以及运动APP 的应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在课余作业环节,教师可以将上课学习的内容,如篮球的扣篮方式、长跑的基本标准和要求等上传到作业系统,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作业系统自主下载并完成作业,并通过系统进行作业打卡,这样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课下完成体育作业的情况,也能够一对一地对学生纠正。在运动训练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课下训练计划,让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保障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训练的效率。其次,高校可以设立线上咨询和辅导平台。高校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往往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没有掌握科学训练方式等受到意外伤害,当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遇到问题时候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电脑等软件在线上咨询和辅导平台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能够尽早地解决体育锻炼问题,也保障课余体育锻炼的安全性。最后,高校要实现对体育器材和仪器的信息化管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时需要基本的体育仪器和器材辅助,如果高校在体育器材方面管理不充分,就会导致很多体育器材无法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发挥作用。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加强对体育器材的信息化管理。比如高校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及时登记高校体育器材的采购情况,了解每一种设备的学生使用情况,并对经常使用的体育仪器和器材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能够避免仪器设备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存在安全隐患[4]。

(三)将课余体育锻炼“课程”与学生成绩相挂钩

在应试教育下,成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成绩相挂钩,调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比如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学生调研以及学习工作,了解健康中国理念的相关内容以及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锻炼比赛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调动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明确课余体育锻炼的分值标准,对学生作出科学性评价。比如教师将评价分值进行细化[5],并与学生学期成绩进行结合,这样能够对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给予更加科学的评价。再次,教师要明确课余体育锻炼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上,教师要侧重考核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以及体育积极性,并对学生的近期体育情况表现做出科学分析。在定量评价方面,教师则可以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的跑步速度、跑步耐力等予以打分,这样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今后的课余体育锻炼中进行调整。最后,教师要建立健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中教师要明确地规定学生需要完成的基本训练任务和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线上打卡,并对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及时发现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的不足,并对其科学引导,并且在管理制度中应该规定学生只有在课余体育锻炼课程中达到标准,才能够发放课程结业或者毕业证书,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保障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效果。

(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场馆设施

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是保障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关键,“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要想实现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也需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场馆设施,让学生有场所、有体育设备参与高校课余体育锻炼。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重视高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比如高校要营造重视课余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氛围,让高校管理者可以在工作中关注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和场馆建设,并督促学校其他部门配合开展体育设施建设工作[6]。其次,高校要设立专项资金,该项资金专项用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购置、维护,严禁用于平衡预算、发放人员经费、偿还债务等,并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管,保障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通过加大在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资金方面的投资力度,能够促使高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理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部分高校以及教师还未真正意识到健康中国理念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提高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的重视程度,做好课程分析,并加强制度建设,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项目实现科学化管理,也促使学生在今后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健康中国”理念下高校课余体育锻炼“课程化”将会实现。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健康中国课余
丰富的课余生活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