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层教学法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2023-10-21 07:12曾亚林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9期
关键词:高远球羽毛球分层

曾亚林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动态分层教学方法是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是对传统分层理论和教学法的升级。其内涵是根据教学大纲、课标和课时要求设置因人而异的教学内容、方式,被按照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分层的学生可以在既定目标下寻找到解决自己学习问题的恰当方式,达到最佳学习状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观察可以发现,在高校羽毛球训练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中应用动态分层教法,学生不仅能伸手、踮脚完成小目标,体会运动快乐;更能够被激发运动潜能,获得更高运动成就感,提高训练质量。

一、高校羽毛球训练中应用动态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一)动态调整

动态分层的核心之一在于“变”,成长的、螺旋式的变化,而高校羽毛球训练中学生因为学习到了新知识,掌握到了新的运动技能,学习需求、学习问题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既为在该训练中应用动态分层教法提供了可能,也需要教师一直坚持动态原则,比如制定的训练目标要预留出空间,让学生看到可进步、成长的部分,并以现阶段还没有达到的目标推动学生不断努力、前进。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书面的、电子的记录表整理学生的羽毛球训练成绩,运动智力,体育知识,认知水平和运动学习能力的变化情况,形成训练波动图、曲线图,反馈学生在该阶段的进步,或对羽毛球训练的新需求,教师以此为依据动态调整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1]。

(二)因材施教

动态分层指向的是学生,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训练需求开展低、中、高难度的训练活动,其本质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调整。所以教师还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全方面分析学情,包括其身体素质、体育基础、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爱好,制定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方案,照顾每一位学生的需求。简单来讲,教师可先进行前期测试,通过学生立定跳远、体前屈、肺活量、50 米跑、800 米跑、正手击高远球、发高远球、正手吊球等成绩,判断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等一系列具体情况。如果学生的羽毛球基本技术尚可,但技术稳定性、耐力不足,则可以在训练中侧重于对其进行力量、速度、持久力、平衡感的训练;反之,就可以侧重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让其看技术资料,观察并模仿老师的正确击球方法。

(三)激励调动

动态分层的不断变化一部分依据是教师的评价,而教师如果能给予出正面的赞美、表扬或肯定的评价,则可以让学生对看似较难的分层任务产生挑战、突破的勇气和自信,反之则容易让学生觉得挫败,持久留在中低训练层次中,没有成长。所以在羽毛球训练中教师用动态分层教法,还应当坚持激励调动的原则,并做到正负向激励相结合。比如部分学生在训练中总是没办法充分准备,迎接对方的来球,表现的相对怯懦,害怕被球打到。教师就可以用语言激励法振奋其精神,鼓励其直面来球角度,摆好姿势,即便被球击中也不要刻意放大心理上的疼痛。而部分学生发球质量较好,总是能发到对方底线附近的位置,就变得较为轻敌,喜欢炫耀,此时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负向激励法,指出其发球中存在的小错误,或调高隐藏发球任务,让学生受到一点点的挫折,再激发其动力。训练层次在此时就是在随时变化的,让学生不断追赶的[2]。

二、高校羽毛球训练中应用动态分层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一)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学生层次

既然要应用动态分层教学法开展羽毛球训练,首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进行分层。如前文所述,教师可先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更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日常观察,判断其对羽毛球活动的兴趣。再综合各方数据、信息,将学生分成总体上ABC 三个层次;也可将这三个大的层次再进行细化,变为6 个小层。这种分法可根据班级学生、训练小组的人数、学生既往运动表现进行确定。

比如ABC 三个大层中,A 层次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感兴趣,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且身体素质好,在训练中对不同的训练方法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或建议,相较于其他学生有明显的羽毛球训练优势。B 层次学生对该项运动有一定的兴趣,掌握基本的上手、下手、半场技术,身体素质一般,在训练中经过教师指点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尝试解决问题。C 层次学生则对该项运动不感兴趣,掌握的羽毛球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少,身体素质差,训练任务完成效果不好。而将ABC 三个大层次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则是使得每一大层对应两个小层,比如A 层学生对应1、2 小层,分别是比赛竞技级和综合运用级;B 层学生对应3、4 两个小层,分别是提高巩固级和熟练掌握级;C 层学生的对应着5、6 两个小层,分别是兴趣提升级和入门教学级。这种层次的划分既可以对应班级学生的情况,也可以对应不同学年、学期学生的羽毛球训练情况,由教师自行掌握[3]。

(二)分层次开展针对性训练活动

在给学生分层之后,就需要进入到具体的教学或训练之中,自然也需要根据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活动。

比如A 层次,即1、2 层次的学生整个训练过程以模拟比赛环境为主,让学生多进行组内的,或同层次小组之间的自主多球练习。学生可以先进行热身,之后开展自我训练,关注自己在练习某一动作时的一致性。在彻底热身开之后教师再安排以战术思维提高为主的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先进行1 对1、2对2 的比赛,再对本比赛的过程、结果进行总结和梳理,从中发现个性化的练习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巡视掌握该层次学生做个别动作时的难点、重点,既可以进行点评,也可以进行讲解、示范,但要求要更高,并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如何可以改变自己在比赛焦灼阶段推球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自行思考再自行反复尝试、磨砺。

而B 层次,即3、4 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训练方法以教师的讲解加示范为主,尤其是技术动作的定型训练。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训练的视频,关注肢体的动作角度,肌肉的发力位置、发力点,再让学生模拟。模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地方进行指点,并1 对1 做示范,要求学生再模仿教师,不断重复单一动作,之后进行连续动作的重复训练。根据学生该阶段的训练成果,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难度,让其将已掌握的技术动作与实战需求结合在一起,尝试向A 层次进阶。为激发学生的训练主动性,也可以任命本次训练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为训练小组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指点,逐步实现本小组学生在多次反复练习中,对击高远球、反手发短球等基础动作的巩固。为避免训练的枯燥,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趣味比赛运动,让学生有新的挑战目标,同时在比赛中熟悉场地步伐,了解羽毛球的比赛规则,为调整训练层次做铺垫[4]。

C 层次,即5、6 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训练方法主要是进行情景还原、模拟,直接拆分技术动作的细节,详细展示技术动作并加以引导说明,尤其是重要的动作技术原理和该技术的重难点,同样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加教师的反复讲解、示范。由于此层次学生的羽毛球练习基础最为薄弱,所以也最需要教师花心思、花精力。教师可以下载或自行拍摄羽毛球教程之入门篇,手把手的教学生握拍,做击球前的准备姿势,规范打高远球的挥拍动作。视频节奏要尽量慢,视角要尽量细,比如聚焦于打高远球挥拍前身体的站立方向,左右脚的位置,小臂、手肘、大臂的运动角度,手指的握拍力度,手腕的挥动方向。让学生对着视频进行模拟,教师再手把手地对其进行错误动作的指正。过程中尤其不要表现出不耐心、不耐烦的情绪,要从学生的点滴变化中收获成就感。另外,为了避免初级学生觉得羽毛球难掌握或训练较为乏味,还要多使用一些游戏训练法,比如对学生进行步法训练,就可以利用羽毛球训练飞行棋,让其按照要求分别做出上网步法、中场移动步法和后场步法,作对了就进入下一关,看谁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先通关。从而让学生觉得羽毛球练习也是非常有趣的,并可以在趣味活动中真正掌握技能。

(三)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总结优化

在每一次训练后教师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比如让其提交训练总结表-本次训练开始之前自己心中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需求?训练中老师教给自己哪些方法?自己用从别人身上学习到哪些技巧?有哪些新的突破?仍然有哪些问题?后续想怎样继续训练?对下一阶段训练有哪些新的需求?教师将收集到的内容与制定的动态分层训练计划进行比较,找到差异部分,再从教学理念、教法、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学生自身因素等几方面找到原因,调整下一阶段训练方案。

三、高校羽毛球训练中应用动态分层教学法的注意要点

(一)在总体目标指导下确定各层次目标

在动态分层指导下进行羽毛球训练,教师要确定总体训练目标,再指出各层次的目标,防止教学主线不突出、教学任务混乱,学生的训练目的性也不够强。

总体目标应包括三方面:其一,要利用这种方法提高羽毛球训练的实际效果。即坚持让学生在各自的训练活动中展现出个性化问题,自己发现问题,并基于教师的指导解决问题,在不断学习中最终掌握适合自己的羽毛球训练模式。其二,要利用该种方法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应依托动态分层羽毛球活动,给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要让学生看到羽毛球等一系列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激发大脑活跃度、保证思维积极性方面的作用,从而生成主动运动、锻炼的想法,并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其三,要利用该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让其在符合自己发展趋势的羽毛球训练中感受到幸福感、成就感,能不断突破自身局限,追求更好训练成果。此总目标下的分层训练目标则为:优秀层的学生要具备羽毛球的专项素质,包括力量、耐力和韧性,能贯彻教师的战术思维,积极运用不同战术实现动作自动化,有较好的实战成绩;良好层次的学生要在掌握基本羽毛球技术动作基础上巩固技术,提高体能素质,完成简单的战术演练;普通层学生就需要不断巩固基础动作,完善基本技术,获得运动快乐。

(二)严格执行层级升降制度以调动学生

既然是动态分层,就必须通过升降层级制度体现“动”;也通过不断调整层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调整有三种方式:其一,可以按照垂直流动特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即通过每一学期的测试将C 层次和B层次中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分别调整到B 层次和A 层次之中,并为A 层次表现良好的学生布置拓展型的或更高难度的任务。用直接升级奖励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二,可以利用自愿申请的方式实现分层调整。学生可以在每一学期训练结束之后提交调层申请,阐明自己下一阶段的羽毛球训练目标、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之下,将其安排到更合理的层次之中,既防止学生盲目选择,又防止教师被动拉高层次增加学生的训练心理负担。其三,可以通过目标调整的方式实现层次属性不变,但层次内涵的动态变化。如果本班级学生的整体羽毛球训练结果并不理想,教师就可以总体上调低层次的指标。比如A 层次学生在形成固定姿态基础之上要强化正反手、发球高质量,进行高远球击球等的多球连贯训练,寻求完成网前小球处理等练习任务。适当降低每一层学生的训练难度更容易降低其心理负担,让其有正确的训练目标[5]。

(三)课后的考核与评价也坚持动态分层

考核是训练质量的展现方式,基于动态分层教学需求,这种课后考核与评价也必须是动态分层的,即使用同一种考核方式也要对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训练目标,对其恰当打分。

这种考核评价的动态分层可以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可以确定统一的考核方法、考核项目,但调整评分标准。比如可以考核学生正手击打高远球、发高远球和正手吊球的成绩,正手击打高远球需要学生共击球10 次,球落在对方双打后发球线与单打底线之间为合格,每进一个有效落点是1 分。优秀层次学生需要得7-12 分,良好层次学生需要得4-6 分,普通层次学生可以得2-3 分。其他两种考核方式以此类推。其二,可以调整考核的具体项目,体现动态分层的原则。比如正手吊球对于初学者的要求更高,必须有高球基础才能掌握技术,所以基础层学生考核时就可以不列出该项,而以体能测试等进行替代。

四、结语

高校羽毛球训练活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和综合能力有较大的裨益;但每一名学生的运动基础、运动兴趣、体育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所以需要教师坚持运用动态分层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运动快乐。在运用该方法时教师除需要基于教法原理、内涵对学生进行精准分层,坚持动态原则,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与调动,还应当关注学生在训练中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恰当的心理指导、辅助或帮助。比如不区别对待,不一味夸奖优秀层次学生或惩罚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各教学因素的负面影响,使班级学生都可以获得较大的羽毛球训练进步,切实掌握该项运动的技术、技能。

猜你喜欢
高远球羽毛球分层
“学、练、赛、评”视角下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策略
羽毛球
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羽毛球
雨林的分层
飞行的羽毛球
有趣的分层
简析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动作教学
应用运动类APP分析羽毛球挥拍对击后场高远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