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3-10-21 23:23李春升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渗透初中

李春升

摘 要:生物课程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可助力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生物科学,可助力教师开展核心素养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育人价值,可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价值观。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时应立足人本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握生物学科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使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学习体验中感知生命,高效学习。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151-03

生命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亦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生命教育贯彻人本教育理念,其教育意义在于助力学生探究并认知生命的意义,尊重并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体独特的生命,同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多学科渗透是现阶段推进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生物学科的内容和结构可以为生命教育的渗透提供丰富的切入点,且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亦是生物课程的主要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生命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起来。

1.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执着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理解和记忆多停留在知识的表层含义。比如,绿色植物呼吸会产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学生在学习时会重点记忆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这几个关键词,但不会深入思考光合作用体现的生命意义和产生的生命价值。所以,当教师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能会思考光合作用于绿色植物的生命意义,也会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正视绿色植物呼吸产生光合作用对人类生命的意义。这是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还能开阔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

(2)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科学正确的生命观有利于学生自然观、世界观的形成。对生命的科学认知和了解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珍视生命,因为当学生能够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时,其看待生命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物课程中需要教师挖掘教学内容中体现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同的生命可能会表现出顽强、奉献、欣欣向荣等各种展示形态,这些形态赋予了生命特色和色彩,学生在学习中认知和情感都可以得到充实,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与经历,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命观念。

(3)优化生物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改的步伐正在加快,要想实现全新的课程改革,需每门课程同步进行,生物教学需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从不同的角度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贯彻人本教育理念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且生命教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这是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教学的定义内容之一。所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能够展现生物课程的育人价值,助力新课改的深化和推进。

2.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经开始逐渐渗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已经开始“破冰”,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模式。所以生物教学已经坚定地朝着生命教育迈步,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生命教育的教学中。但是我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庞大,学生和教师的基数非常大,要想做到完全普及和渗透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进生命教育的落实。

第一,部分教师仍侧重文化知识教学,在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认知中,文化知識教学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这并没有错,但是现代教育是人本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综合教育,只依靠文化知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所以如果教师的教育认知和理念不能跟随教育发展大趋势进行更新,那么生命教育的渗透就很难实现常态化开展。

第二,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方式较少,部分教师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但多是采用口述教学的方式,而生命教育应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通过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丰富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体验。然而,教师的渗透方式多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活动的组织较少,这也导致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不够全面和透彻。

第三,生命教育是基于现代社会青少年的身心状态开展的,所以生命教育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兴趣、经验以及社会热点等开展生命教育。但是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对这些有效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较小,多是立足教材内容开展生命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生命教育的育人作用和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3.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在现代教育中实现常态化开展,因为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现对教育空间的拓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方式的创新,这对渗透生命教育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挖掘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方式和教育价值,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时候,教材中的细胞都是以平面图片和生硬的文字介绍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感受细胞的生命力,所以教师可以从网站、自媒体等信息化资源中检索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成长分裂的动态过程,然后借助多媒体或者希沃白板放映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就能直观感受细胞的活力和生命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和透彻。当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直观的学习感受和情感体验时,在学生的认知中也会给予动植物这些生物更多的尊重和保护,生命教育就得以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开展。

(2)小组合作教学

生命教育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内容,因為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生命教育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各抒己见的,然后殊途同归。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生命教育的渗透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平台,然后立足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能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多角度理解和认知,也能实现对生命定义、意义和价值的探索。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时候,教材中提出七个问题供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讨论,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无法展示,也无法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生命的认知。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中提出的七个问题逐一分析和讨论,经过对组员不同意见的讨论、整合,总结出答案。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深思,从而感悟生命之间的联系,明白尊重其他生命也是尊重人类自己。

(3)实践活动教学

生命教育的渗透离不开实践体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生命的价值,才能感受生命的意义,才能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而且在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也已经成为完善教育结构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应以教材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发实践主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对生命教育的渗透。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时候,该单元的后两节分别是“细菌和真菌”“病毒”,在提起这些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潜意识里都会觉得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事物,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学生会有这样的认知是因为对细菌、真菌、病毒的了解过于片面,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组织一次科普实践,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危害,一部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有效应用。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认识不一样的细菌、真菌和病毒,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还能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案例的过程中对不同生命的价值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

4.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完善课程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应实现常态化开展。教学目标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所以应将生命教育目标细化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这样教师就能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时候,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了解生物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绿色植物的特点和功能;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教学目标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观念,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接受教师正确、科学的引导,从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对人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2)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质量取决于生活的质量,生活的价值决定生命的价值,所以生活与生命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基于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地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从而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拓宽生命教育的空间。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时候,该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是生物的变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取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开展教学。比如,很多学生对养宠物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搜集一些不同品种的宠物猫、宠物狗等,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一些宠物之间的异同点,借此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也让学生直接感受生命的奥妙。除了宠物,还可以列举一些嫁接的植物或者水果的新品种,如学生熟悉的苹果梨、杜梨、金丝小枣、黑枣等。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真实地体会生命的千变万化。

(3)联合各种有效力量

生命教育的渗透不仅存在于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应联合一切有力的力量和资源,如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等,借此拓宽渗透空间,丰富渗透内容,让生命教育形成“润物细无声”之势,滋养学生的心态、精神、观念。首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开发有效的社会资源,如社区、疾病控制中心这些社会机构,在学习相关内容时与这些机构合作,组织科普演讲、社区活动等开展生命教育。其次,生物教师应与家长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到生命教育中。再次,初中生物更多的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那么教师应充分开发自然教育资源,如学校周围的生物博物馆、植物园、园林、山区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探索、发现生命的意义。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学校管理层的沟通在学校定期组织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借助校园展示墙、校园广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

5.结语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有重要意义,青少年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具备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生命教育应渗透初中教育的各个科目中,形成聚力之势,从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已付诸实践,但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现状开发有效的生命教育渗透路径和策略,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张世栋.谈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1(07).

[2]梁佳丽.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1(33).

[3]尹佳.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教育界,2023(04).

[4]吕秀兵.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7).

[5]钱媛媛.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智力,2021(15).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渗透初中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