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王阳明的心身之学

2023-10-23 01:30刘睿远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关键词:心身本心德性

刘睿远

一、王阳明心身之学思想的渊源

王阳明心身之学思想可以追溯至先秦。从古代文字词源来看,心与身是合在一起的字,有“从心从身”之义,同时也曾用于解释“仁”。“从心从身之仁的构形首见于战国玺印文,多有‘忠’之合称。郭沫若曾把这个字释为‘仁’字的异形。”《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之“身”更多的是道德修身养性的意义,提醒人要时刻注意省身察识人之自身德性修养。《大学》则有“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相统一的鲜明主张,并把“修身”作为君子的道德品性,而且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皆以“修身”作为自身道德修养的根本。而《中庸》则明确指出“修身则道立”,以修身作为立人之道的原则,修道则必志达于仁。《孟子》则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主张守正至善之本身,守正自身的贞洁,达则发善于人人。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大儒,自然会对王阳明心身之学思想有所影响。在心性关系上,朱熹认为心兼有已发未发的状态,性为心的未发状态,情为心的已发状态,后来又主张“心统性情”,同时指出心分有人心与道心之别,王阳明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把心分为两截。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命题。这是以心为宇宙本体,使得本体之心内化成为主体性的本根。而王阳明的心身之学思想,是源自对孟子心学的继承与发展。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孟子肯定人有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四心,这是先天本有的道德之心,犹如人之四体四肢,也是人与生俱有的道德属性。所以孟子把道德之心融合于人之肢体,使之不离于人之身,身体既在,四心四端同具犹在,心与身是不离不弃的道德统一体。王阳明心身合一观在继承孟子心学思想的基础上,把本心提升到主体性地位,并且实现与天理同一,使天理内化为自我的内在良知,成为人之德性的根据。同时也使心统合其身,心身合一于良知本体,使自我行为之德性意义归属于内心良知。

二、心与身合一于良知本体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本体才是真正的心身之主,心身之发动乃是良知本体的道德意识的发动,身体行为也是心之本体意义的呈现。王阳明说:“心者身之主,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即主宰身体行为的是人心中的良知,而“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良知作为心之本体,心是自然而然地知觉到的,心以灵明的自觉性来体认良知,发挥在事上,则事事皆是人内在良知的表现。当见到父亲时,良知自然发善,人自然会孝顺父亲;当见到兄长时,良知自然而然发善,本心自然会知道孝悌于兄长;当见到有孺子掉入井中,良知自然发动,人自然会产生恻隐同情之心,这都是人的良知自我体认于事上的自然心身合一的内在本然义理的具体呈现。良知作为先天的道德本体,对人的身体行为具有主宰性,同时良知以先天道德赋予行为以道德意义,是人之行为价值的源泉。从而心与身的合一在本然上就是良知道德意义与现实行为价值的统一。在王阳明看来,心与身实际上不只是以心能思来主宰身体,其身体行为皆是对心之道德本体义理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本心至善的内在自觉,即心之德性必可化合于身体行为中,使身体行为皆是出于良知的自觉。故而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良知之心所发就是人的意念,而作为人之意念的先天本体,良知所发意念就是人心中至善之道德义理内容。王阳明把良知作为人的道德主体,把外在之物当作是良知之心的意念,实际上肯定了人之良知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同时赋予外在事物以自我主体的道德意义,使人之心身与事物意义统合于道德主体之自由理性的认知过程。

人的身体行为在本质上是良知意义世界生发并自然发善而行动的过程,是体之于心内而生发于外在德行。这是遵循良知本体的道德律令之目的性来完成自身主体之良知的现实要求,进而使得知行合一贯穿于心身合一的实践活动中,使其获得自我对现实事物义理价值的统一,即现实世界的行为实践价值是统合于本心良知的。“正因为道德原理和道德规则源于人的内心需要,因而道德修养就是体悟自己的本心,并按照本心的指引去行事。”从而心与身体行为实践的意义皆合一在道德良知本体上,行为是由于良知本体的发动而形成的德行,德行是对良知本体的德性命令而自觉行为的过程。

三、本体与功夫的合一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主张养心的功夫在于“寡欲”,通过“寡欲”来澄明心体,使心之杂念私欲得以合理地节制。而荀子则主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认为通过思诚的功夫达到心之本然状态,从而达到实现“行义则理”的自然结果。而王阳明的心身修养是合一的,修身之功夫应不离开本心的参与,而修身养性应以本心为主,其身体行为和谐于道德本心。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身之主在心,此心自然灵明自觉,这就是人的良知本然特性。良知本体自是澄明清净而应感觉识以发动为人的至善意念,良知本体是道德意念的存在依据,无良知本体则无其意,无其良知之意念的发动则无身体之道德行为理念的导引。良知本体以内在化合于外在客观事物,以心观之而统摄其意向之物,而物即是心内化显相出来的事,以事观之其物则是本体之心的意向之心事。本体以心之灵明自觉的状态统合其身,身之所行所为,皆是本体内在主导的活动。人的身体行为之事,既是心之意向的活动,也是本体所指向对象意义的交互参与赋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本体内化于事上而显相出本体意义的存在。陆九渊就心身关系主张心为身体的根本,而身体是人之根本所在,认为“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他认为人心即是仁,仁是内在于人之心中的,本心即身之根本。陆九渊主张心对身体的主宰性意义,身体行为上的道德意义本根居于心内,德性源于心中。而在心与身之间,心除了最高统摄于身之外,心即是仁德之源泉,仁便是人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德性义理。陆九渊突出强调了本心的主体性道德根据,但是忽视了心身合一的道德关系,以及本心对身体行为的道德意义的赋予。而王阳明超越陆九渊于此之处,在以心之良知作为最高本体时,使德性安居于心内,主张知行合一,知之真切必行,行之笃实必知,知行不离,心之灵明必知,行之所在必达良知本体之至善。这就使身体行为获得了心之本体所赋予的道德普遍性原则的伦理规范,为身体行为提供了道德伦理符合心性的本体依据。

王阳明的道德至圣境界,需要功夫不离本体,本体不离功夫,本体与功夫合一于本心。王阳明早年提倡通过静坐功夫来体认良知,而有的学生认为静坐功夫之时有感摄心归一于本心,而遇事之时与本心不合而“断了”,故而又生起意念在事上省察本心,事后又觉此心有内外。而王阳明则指出:“心何尝有内外?……即是那个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此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认为心无内外,只是自我修身功夫不足才会产生内外之心的意念,静坐时用功之心与本心不一贯,故而于意念处有心之内外阻隔,又如遇事不诚于本体之心,只是喜好专求于一个静坐功夫,而非主一于心之本体上,所以存在“遇事便乱”了本心的合一。王阳明又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是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本体就本然而言是一,无内外之分,良知本体就是人之本心,本心不分于二,只是恒一于自我良知道心,光明道德自我就是良知本体的自然显现。而身行的功夫乃是就其做功夫的事件而言分了内外,实际上功夫是本体的功夫,本体之功夫无内外而言。而于本体自身而言本体不离功夫,功夫亦不能离开本体,两者须处于一体和合同在的状态。

四、心身合一的修养功夫:正心与诚意

朱熹认为《大学》之道乃是在于以诚意正心为根本,但是他主张必须先格物致知,以格物致知为首要功夫,然后才能达到正心诚意。而王阳明则主张心之本体才是根本,《大学》之格物乃是格心,以格心而达正心诚意。王阳明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心只此一个,就是人的道心,而“道心者,良知之谓也”。人之道心,也就是人的良知之心。人之心不杂夹于过分私欲物欲而纯乎天理就是人的道心,若杂夹着私欲被物蔽就是伪装了的人心。心得其正自然是道心,若道心失其正则为人心,但是并非人有两个心,只是人之心不正其良知本体故而称其为人心。就王阳明心学而言,人只有一个心,即良知本体之心,无所谓道心与人心的区别。所以心身合一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以正心诚意的具体功夫来自足地呈现道心之本然,即自我良知的发显。人之本心自然灵明自觉,而有不能诚明者,乃是此心私欲物蔽过盛,于事外求理,只知格物外之理,而不知格其心,使人心归于中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王阳明认为格物即是格心,格心即是正心,正其不正之人伪之人心。王阳明使格物致知化为格心致知,而物即是事,事物皆是心内事物,心外无事物,同时心外亦无义理。所以正心的功夫须向内正心,于内格心,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私欲物蔽过分,亦无人伪之杂,向心内求其性情皆发无不中和,致中和之处便是使心归于中正至善。格心之在于使之纠正不正之心,去其不正之意念,使人之心复归中正至善之本心。而就心之本体而言,心无不自正,而普通人之所以有人伪之不正之心乃是诚意功夫不足,为己之私欲物蔽牵累其心。所以对于王阳明而言,“格物就是要纠正人心的不正,以恢复本体的正”。

正心与诚意功夫两者是一体和合同在的,正其本心,亦要修身诚其意,修持守正至善的良知之心。王阳明说:“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人之修养功夫难处在格物致知上,而格物致知之难在正心诚意于其良知本体。“良知对于意具有逻辑的在先性,良知的普遍性品格正是意之诚的根本”,同时良知也是意之诚的目的与方向,而人之意能诚,则心亦能自正,心正则身修必正,此正心修身功夫皆主一于人的内在天理良知。这是以诚意功夫来涵养良知,则意之所发皆要诚其良知本体,而修养之功夫不离本心自然能全其心体至善性,则自然意念发乎其行为上无不自正,心身之主体行为无一不和合。

综上所论,王阳明的心身合一思想,乃是以良知本体为根本,发用于事上则必要达到力行于身体行为上,是以良知作为内在德性之根源,使得身体行为的义理统一于内在本体的至善理念。所以身体行为的意义既统一于现实生活,而同时又归一于内心良知本体。这同时既是主一于正心诚意的修养功夫,也是反身以诚而自然自觉地去履行自我主体的道德良知义务与责任,和善地对待他人,真诚地对待事物,自觉地践行良知之心的德性,化德性为德行并融通于一体。就良知本体而言,以其灵明自觉性发用自身德性,体用于现实世界,再以自我身体行为履行本体的至善理念呈现于现实生活。而就身体行为自身而言,身体行为是主体存在的自然行为,其自然行为以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完成并合一于现实道德良知意义,而又能返本归真的归一于内心良知的至善价值理念。即内在良知本体义理自然地发散于身心一体的行为,而身心一体的行为又以正心诚意的道德修养功夫涵养本心的至善。这是一个心身和合、身心诚行如一的道德义理互动生生造化于人心,造化于现实世界,融化事事物物之理于人心,又大化人人之道德良知于现实生活的动态与静态的合一,并且以和合一体互生有无的自然关系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生活中。所以王阳明的心身合一思想是一种本体至善与成就自我道德本善之生活意义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是一种以自我主体的道德本善行为来显现本体至善义理世界的关系。

五、结语

王阳明的心身之学思想,以良知为本体,心与身合一于良知本体。良知本体是身体行为的主宰,也是身体行为意义的归宿与发善于现实意义的源泉,所以身之所行即是良知本体自然发善的自然结果。作为心之本体的良知,具有灵照自明性,而心之本体自然知之本心至善,本性为善,所以身体之所为主一于本心至善,自然能明善诚心,行乎良知本体之心的本善行为,依着良心去行事。王阳明的心身之学以其心身合一,以心为本,心身在德性自然上是处于一体和合而融合为一的状态。

猜你喜欢
心身本心德性
我受够了!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从心身角度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体会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做动保,最重要是“守得住本心”!众乐坚持打造贴近一线需求的产品
VIKI_LEE:保持本心,随心创作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兢兢无负其本心”——蕺山后学祝渊的思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