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c 小调奏鸣曲D.958 演奏分析

2023-10-23 11:27曾惠思
名家名作 2023年15期
关键词:呈示部舒伯特调性

曾惠思

一、舒伯特c 小调奏鸣曲D.958 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第一乐章在曲式结构上采用的是快板奏鸣曲式。音乐一开始是节奏鲜明、力度强烈的主和弦,使音乐形象充满了张力,让人联想起贝多芬的创作风格。音乐开头用主和弦明确了调性,开门见山的创作手法让人出乎意料,没有使用艺术歌曲伴奏式的旋律线条,而是直接用主和弦来巩固调性。我们在演奏时,在弹奏技巧上要注意手指手臂下键坚定,和旋的音质也要极具爆发力,手指要“抓住”键盘,使力量集中于指尖,使音乐通透,气势宏伟。在主和弦的巩固后,马上将旋律的节奏重音倒置,这种作曲方法无疑是为了加强音乐的紧张感和动力性。呈示部的主题乐句长达20 个小节,用模进的手法一气呵成。我们在演奏时可以由弱奏开始,逐渐加强,一步步将音乐推向高潮。特别注意附点休止符的节奏把握要准确,音符上方标注的顿音记号不必弹得太过短暂,反而应该使用大臂的力量传送至指尖,从而演奏出更为通透、饱满的和弦,使音响质量扎实并具有穿透力。紧接着,舒伯特使用缩减模进的方法再一次加强音乐的紧张感,使这种感觉在听众心中久久不能消散。从第12 小节开始,作曲家的情绪似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快速而又均匀的三连音节奏下行音阶将前一乐段所营造的紧张氛围冲破瓦解。紧接着一句由弱拍弱位开始双手八度同向级进上行把音乐送上小高潮。在演奏时可以将四十六节奏按照两个一组来划分,由弱到强按分组往上推,同时也是一种将双手节奏对齐的办法。21—28 小节在第一乐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音乐的连接部。前部分21—26 小节是对呈示部主题的延续。从c 小调开始,左手伴奏为半分解和弦,使音乐速度稍慢下来但又不失动力。右手旋律由上下二度构成,起伏小,用二音连线分成两个一组,给听众描绘出活泼生动的音乐形象,而不再是前部分严谨又紧张的情绪,在音乐情绪上我们在这一乐段中也仿佛看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子。在弹奏时应用落滚的演奏技巧,手腕放松,将音乐的轻松感演绎得淋漓尽致。38—39 小节中恰到好处的两拍半的休止,使音乐在强力和声上戛然而止,将前面快速而激烈的十六分音符的大乐句做一个小结,像是在句尾画上一个感叹号,使音乐气氛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耐人回味,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音乐发展到第99 小节,音乐忽如其来的新材料使用了强有力的爆发力和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勾起人们期待接下来音乐发展的欲望。在弹奏这个和弦时手指要站稳,手指尖要迅速触键,指尖力量要扎实地弹到底,将音符集中在手掌中。接下来连续反向推动的音程在保证力度对比准确的情况下,更要注重音的通透感和集中性,音程之间的连接要快速且清晰,不能只讲究速度而省略个别的音;或者说为了弹清楚音符而忽视了速度。这一串应该由慢练清晰开始再逐渐加速,不能急于求成。在152—159 小节,右手为下滑的类半音阶的伴奏。左手则是非常巧妙地借鉴了贝多芬创作的“命运动机”,打破了左手简单的伴奏形式。这一部分在演奏时,左手的节奏需要特别稳定,分手单独练习是掌握这一乐段最有效的方法,在双手合奏时要清晰地听辨出左右手不同的旋律。左手创作上使用缩减再现主题,同时在呈示部主题音乐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旋律变奏。右手的音乐形象像是一个流浪者迷失方向时无助的内心世界,创作手法使用的是半音阶的上下迂回盘旋。第一乐章的尾声开始于第249 小节。尾声部分我们采用的练习方法与上一段类似,低声部的旋律素材来自展开部中心的低音旋律。练习时采用分手练习的方法,让左手低音的旋律部分清晰地分离出来。紧接着旋律用八度音型进行重复,在乐段末音乐最终结束在强拍强位的主和弦的完全终止上。

二、舒伯特c 小调奏鸣曲D.958 第二乐章演奏分析

第二乐章是柔板慢板乐章,曲式结构是一种变体奏鸣曲式,与传统的奏鸣曲式相比省去了展开部。这一乐章中歌唱性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整个奏鸣曲更具浪漫派的特色。第二乐章的呈示部分成主部和副部两个部分,舒伯特在这一部分的创作上隐约有贝多芬奏鸣曲的影子,但旋律上仍不失自己的创作风格。

第二乐章开篇在演奏时应该始终将旋律乐句保持连贯,要做到这一点指法上的安排则需要仔细观察,前面的指法应该为后面的演奏留余地,因此这部分的演奏难点就是指法的安排。在速度与节奏的比例上也要准确地把握,大量的附点节奏和六十四分音符的音值长短比例则是难点。练习时要多注意,第二乐章从第28 小节开始,音乐的形象从开端柔美的女性形象转入紧张状态。紧张的音乐素材在于左手持续的十六分音符音程,速度上比前部音乐节奏快了一倍,除了节奏上的变化,左手伴奏还使用低音保持,高音变化由半音向上推进,与此相对应的演奏力度表情上也需要由弱至强地往上推动音乐的发展。第二乐章的前后部分动静结合,前部分静如处子;后部分动如脱兔,第二乐章后半部分的动力性创作手法更是动人心弦。再现部的创作在奏鸣曲的创作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大规模再现,长达50 小节。紧接着音乐将进入尾声,第108 小节舒伯特的创作手法十分灵活,音乐旋律线条的发展采用前部分的因素但只发展到一半就转而紧接着一拍半的休止,小憩后进入最后的尾声部分。在尾声部分,舒伯特使用了与第一乐章尾声类似的低音保持,为了巩固调性将调式主音一直持续到结束。

三、舒伯特c 小调奏鸣曲D.958 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第三乐章舒伯特用小步舞曲的创作形式进行曲式构造。首先,先从调性方面来分析:调性的频繁变换,从侧面表现出舒伯特在作曲时由于身体状况的转变导致音乐情绪的表达也出现了变化,这种作曲手法也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风格。在演奏速度以及节奏上来说也与古典主义时期统一而又单一的节奏形式和演奏速度上有些出入。这一乐章中舒伯特用速度快慢相间的方式创作旋律,从而形成音乐性格上的对比,与调性的转变相呼应。我们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音乐的投情,将作曲家的情绪、创作背景与演奏者本身所经历的类似事件相联系,从中找到与作曲家的共鸣,同时我们在演奏时作适当的二度创作以便更准确地表达音乐的内容。第三乐章中值得一提的是演奏一开始出现的右手连续八度上行,个人建议在演奏这样的连续八度旋律时尽可能使用4 指上黑键,白键上则仍用1、5 指指法,这样的指法安排才能将旋律尽可能连成一句,将八度的旋律线条弹奏出与单音旋律线条相似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音乐更深层次的处理,把握好旋律的起伏投情。同样,在节奏的运用上,这个乐章中特殊新颖的地方在于乐段内部的整小节休止,将休止符夹在快速旋律中给音乐注入新鲜的“氧气”。在整个c 小调奏鸣曲中,舒伯特将休止符用得恰到好处,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巧妙的作曲方法,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音乐的创作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处处充满优美动听的音符,这样将休止符有机地加入旋律中能够更好地将情感的紧迫与舒缓表达出来,使音乐整体上张弛有度。三声中部中音乐的新材料与第二乐章的柔板又有相呼应的想法。音乐形象又转而变得柔和起来,舒伯特将旋律用这种反反复复的写法也充满了独特的个人气质,表现出他丰富而忧郁的气质。我们在演奏三声中部时需要注意的是速度的处理,这一乐段绝不仅仅是单一的速度处理,节奏型的多变通常会制造速度快慢相间隔,形成主部与三声中部之间的对比,统一的速度则显得尤为重要。

四、舒伯特c 小调奏鸣曲D.958 第四乐章演奏分析

第四乐章是一个特殊的乐章,有些类似于回旋曲式的特征。调式调性来回转换跳跃,音乐素材在主部材料与插部之间反复徘徊。这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真正规整的奏鸣曲曲式,呈示部后没有奏鸣曲式该有的展开部,而是将新的音乐素材发展成为插部来替代原有的展开部结构。篇幅也非常宏大,第四乐章的宏大我们仅仅从呈示部(1—242 小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呈示部的规模就相当于一首小型音乐小品的规模,其中还包含了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主题旋律音符跳跃而零碎,音符像是顽皮的小精灵在与他的伙伴们玩耍,欢快的气氛立马被营造出来。在演奏呈示部时,第一个音从弱拍弱位的弱起小节开始,用二音连线的方法(落、提)与后一小节的第一拍两两相连,并持续用这样的创作手法持续长篇创作。在练习初期,我们先将大乐句划分为四小节一组的小型单位,乐句的强弱处理采用“波浪式”的方法,先强后弱,一波接着一波上下起伏,连绵不断。在这一乐章的演奏中,“落提”演奏方法区别于平常标准的强弱规律,在这个乐章中的落下为弱奏,提起反而为强奏,即重音后置,给人一种翻腾的欢快感。左手的伴奏在演奏时应以三个音为一组,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为音头,稍微突出。左手需要我们弹得干净而有颗粒感,绝不能拖泥带水,手指要起键快且干净利落,不能影响右手二音连线欢快的韵律感。展开部(243—428 小节)一开始是对主部主题的展开,但歌唱性的旋律风格与呈示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这似乎是舒伯特对展开部的一种创新,音乐形象也是焕然一新,这更能体现出舒伯特在调性布局上的创新。在演奏时,根据风格的转变,要注意触键方法以及踏板运用上与之前的大转变。呈示部触键需要用直接下键的方法,快下键快起键,清晰干脆;展开部则需要我们慢下键,用指肚触键,将键盘压下去,这样演奏的音色才是柔和的、极具歌唱性的。第四乐章中调性的转变十分频繁,整个乐章中有近十次转调。我们在演奏时要注意到调性转变之间的色彩变换,大小调的交相辉映,也能从音乐中看到多变的舒伯特的形象。往后,双手交替出现的段落,要求左手保持着节奏的动感,右手在高音区与低音区之间来回跨越,这需要我们注意双手对键盘距离的把握,在速度较快的演奏中依然能保证跨越后音符演奏的准确性。在练习时可以只练习右手的跳动,通过肌肉记忆来确保快速按键时音符的准确。多用单手练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点,这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再现部(429—705 小节)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主部再现、连接部再现、副部再现、副部完全再现、再现部的附加段落。调性来回在9 个大小调上转换,整体色彩是绚丽多变的。演奏力度上也有强弱变化的对比,再现部的力度变化以及旋律的线条起伏比呈示部稍微丰富些,这将舒伯特的内心随着时间的迁移和病情的不稳定渐渐反映出来。在演奏技巧上与呈示部的弹奏技巧大同小异,但是音乐的投情则要更进一步。演奏时应与呈示部有细微的色彩变化,这主要是通过演奏的强弱起伏来描绘这样的变化,在音乐的投情上也要与之同步。再现部的附加段落,可以当作尾声,这部分的材料源于主部。和声的发展在通过短暂的离调后最终回到了主调上,在705 小节强有力的主和弦上完成终止。在恢宏活泼的情绪中结束长达半个小时的演奏,将舒伯特的长篇杰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猜你喜欢
呈示部舒伯特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浅析奏鸣曲式的戏剧性
传承与引领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