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自我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3-10-23 06:35徐柯柯曲雨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19期
关键词:总分关怀精神分裂症

徐柯柯 曲雨轩

精神分裂症为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重性精神病,目前暂不完全明确疾病病因,往往青壮年亚急性或缓慢起病,表现为行为、情感、认知等方式变化和自身精神活动出现不协调状况,且疾病病程长、致残率高、复发率高[1],严重损害其社会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WHO 组织报告称[2],世界范围内大约有2300 万例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我国大约占30.43%。报告称[3],我国大约有0.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终身患病,而有11.14%的患者永久性住院接受治疗。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4],我国老年人口占比达18.70%,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明显增长5.44%。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也不断加大了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和此疾病住院人数,此特殊群体需得到社会各界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发病后,负性情绪为此疾病患者常见问题,发生负性情绪的概率也受病程阶段影响而发生改变。以往报告显示[5-6],精神分裂症病程阶段、医疗限制发生负性情绪的概率大约在15%左右,85%的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甚至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不仅会伤害到患者自身,并会威胁到医护人员。此外,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因家属陪伴较少,其内心发生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也会加重病情程度。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合理且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质量。常规护理模式缺乏对患者心理方面的重视度。人文关怀对重建和恢复其社会功能有积极意义,可为其回归社会奠定心理支持[7]。所以,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文关怀也非常重要。人文关怀理念则倡导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需求,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特征,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的目的。近年我院也尝试将人文关怀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自我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收治的2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①符合《2018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8]中精神分裂症疾病判定标准;②均处于疾病稳定期,妄想与幻觉症状基本得到控制;③可自行完成本研究各项各量表评估。排除条件: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②存在上肢缺陷、行动不便等症状;③合并色弱、色盲等眼科病变;④存在药物滥用史和依赖史者;⑤中途因各种原因中断随访、或因疾病症状影响无法继续参与研究;⑥先天性精神发育迟缓;⑦脑器质性病变;⑧处于躁狂或抑郁发作状态;⑨有明显攻击行为或冲动行为。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中男57 例,女43 例;年龄19~68 岁,平均39.65±1.54 岁;病程2~13 个月,平均4.68±0.21 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1.69~29.87,平均25.21±1.02;婚姻状况:已婚56 例,未婚34 例,离异或丧偶10 例;职业:学生15 例,无业25 例,农民34 例,工人10 例,企事业单位16 例;受教育年限:>12 年21 例,9~12 年38 例,6~<9 年21 例,<6 年20 例;43 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发病次数:1~2 次29 例,3~5次39 例,>5 次32 例。观察组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20~69 岁,平均39.54±1.52 岁;病程2~14 个月,平均4.57±0.26 个月;BMI 21.54~29.68,平均25.65±1.05;婚姻状况:已婚57 例,未婚35 例,离异或丧偶8 例;职业:学生16 例,无业24 例,农民32 例,工人13 例,企事业单位15 例;受教育年限:>12 年22 例,9~12 年37 例,6~<9 年20 例,<6 年21 例;45 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发病次数:1~2 次28 例,3~5 次38 例,>5 次3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婚姻状况等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持续护理1 个月。患者入院时向其细致、耐心介绍病区环境,避免陌生环境导致其紧张感。入院第1 周,合适时机向患者做自我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等,并让患者自我介绍、同病室病友互相介绍等,确保医护关系和谐。由专业疾病医师讲解疾病概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服用方式、药物药理机制等,并明确告知其治疗、护理期间需患者积极配合之处,通过典型案例和直观数据向其举例,让其明确自行积极配合此次治疗的重要性,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入院第2~3 周时,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鼓励其每日温习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并总结,明确患者在疾病认知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并及时纠正和补充。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持续护理1 个月,方法如下。

(1)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培训:其目的在于协助护士真正掌握人文关怀理念,让其了解人文关怀为临床新型护理理念,培养护士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等,协助其建立“以德施护、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前,首先需充分了解患者职业、文化程度、接受程度、年龄等情况,学会根据各患者性格特点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以拉近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中需重视保护其隐私,满足其身心需求,让患者感受到医方的关心和关爱,协助其保持积极心态。

(2)营造人文关怀环境: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首先需确保患者居住环境温馨、舒适,病房中配备电视机等生活用品,按照其喜好布置病房摆设和装饰墙面,如可张贴患者喜欢的风景画到墙面。保持病房湿度、温度适宜,让患者舒适为宜。

(3)人性化服务:实际护理服务中,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人性化服务。如针对情感淡漠的患者,则把护理主体定为“温馨”,护理中多支持和呵护患者,让其感受到他们的鼓励、关心,带动其积极情绪,让其能互动与他人交流内心情感。如患者情感方面缺乏动力、意志减退,护士则带领患者多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中,进而调动其情感和机体活力,让其从中得到快乐。

(4)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范:患者清醒状态下,询问其感受,观察其情绪状态,若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按医嘱处理。给予清醒后患者营养支持,若患者丧失记忆,则及时提醒和解释,缓解其不安感和焦虑感。适当时机为其讲解法律知识和社会道德观念,与患者共同制订作息时间表,讨论、分析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并按照其病情恢复状况,训练其社交技能、自我监测病情能力、自理能力、职业技能等。此外,需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其患者最近治疗效果、配合要点等,获得家属支持和配合,让其多鼓励、关心患者,给予患者信心和勇气。

(5)心理护理:①用随溪漂流的落叶、流沙中挣扎等进行隐喻,引导患者自述自我感受、遭遇、经历等,了解其自我内心实际需求,及时给予疏导和满足。用靶心图等计数,让其体验创造性无望,进而让患者明确一味逃避无法解决所处困境和问题,需积极的、正面应对。②用现场示范、情景模拟法、正念练习、借物宣泄法、注意力转移法、呼吸调节法、表情调整法、倾诉法等稳定和宣泄自身情绪。③向患者分享正确面对偏见、歧视等方式,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信心和战胜疾病的经验。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9]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0]评估患者负性情绪,HAMD 共24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0~4 分5 级评分法。0 分:无症状;1 分:轻度;2 分:中度;3 分:重度;4 分:很重。总分>24 分为严重抑郁;总分17~24 分肯定有抑郁;总分7~16 分可能有抑郁;总分<7 分正常。HAMA 共14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0~4 分5 级评分法。0 分:无症状;1 分:轻度;2 分:中等;3 分:重度;4 分:极重。无焦虑:总分<7 分;可能有焦虑:总分8~14 分;肯定有焦虑:总分15~20 分;明显焦虑:总分21~29 分;严重焦虑:总分>29 分。

(2)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11]评价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S 共10个条目,包含经济负担、情感负担、身体负担等方面,每个条目采用Likert1~5 分5 级评分法,总分10~50分。无明显感受负担:10~19 分;轻度负担:20~29分;中度负担:30~39 分;重度负担:40~50 分。

(3)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12]评估,CD-RISC 包含自强性、坚韧性、乐观性3 个维度共25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1~5 分5 级评分法,1 分:从不;2 分:很少;3 分:有时;4 分:经常;5 分:几乎总是。总分0~100 分。较差:总分<60 分;一般:总分60~69 分;良好:70~79 分;优:80~100 分。

(4)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依从性问卷判定,设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 个等级。完全依从:主动根据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干预;部分依从:未规律服药,存在忘服、漏服的状况;不依从:患者擅自停药,抗拒服药。

(5)症状改善效果: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3]判定其症状改善效果,包含一般精神病理量表(G1-16)、阴性症状量表(N1-N7)、阳性症状量表(P1-P7)等,每个条目采用1~7 分7 级评分法,无:1 分;很轻:2 分;轻度:3 分;中度:4 分;偏重:5 分;重度:6 分;极重度:7 分。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SPBS 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SPB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SPB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 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D-RISC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D-RISC 评分的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 各维度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 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ANSS 各维度评分均降低,表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PANSS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目前大健康、大卫生服务理念倡导实施人文关怀环境下,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服务,也日益凸显了部分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因受疾病症状控制,他们缺乏自知力、行为怪异、思维紊乱、情感失调,丧失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患者甚至会有伤害他人和自伤的危险意识、行为。世界银行和WHO 组织分析世界范围内疾病负担后得知[14],疾病总负担中大约有7.4%均为精神疾病负担。我国研究数据显示[15],2002 年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 万例,直至2020 年,达716 万例,在世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占比达1/3,且此疾病复发率高。国内研究报告显示[16],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 年内病变复发率达33.5%,因此患者和其家属均需承受严重的经济压力和身心压力。因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内在的污名化”心理过程,会影响到患者社会互动和社会支持能力,降低其社会康复和社会融合,也因此会影响到社会安定等。随着近年社会、国家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重视度加大,不断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精神分裂症患者经人文关怀的效果和方式也得到了各学者的重视和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其工作重点逐步从控制疾病症状、减少并发症和复发几率等转移至改善其情绪、认知、生活质量,让其可早日融入到社会中。实际临床中,确保患者所接受诊疗合理的基础上,需及时了解其需求,为其提供具备人文性和优质性的护理服务,确保各项医疗服务更接近于人性化,促进其快速融入社会。

3.1 人文关怀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自我照顾负担,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实际护理服务中,护士基于人道主义精神,真诚照顾和关怀患者尊严与人格、需求与权利、健康与生命[17]。随着近年学者进一步深入分析人文关怀理念,日益凸显了护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目前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已在临床各疾病中得到了应用,如2 型糖尿病[1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晚期乳腺癌[20]、糖尿病足[21]等。有关精神分裂症疾病,本研究结果表明,经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HAMA、SPBS 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此与张蕾蕾[22]报告相符。此次在具体护理中,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护理仅仅局限在为患者宣教药物作用机理和治疗方法,未真正意识到患者行为状况和心理状态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观察组所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恰当时机中回顾和宣教健康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缓解疾病不确定感。并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分析数据的方式,促使其明确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经交流了解其内心真正的需求,指导其稳定、宣泄自身情绪,应对歧视和偏见,促使其明确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应激源。加上家庭成员、亲友等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进而增强其心理弹性,让其积极面对此次疾病,保持积极心态。

3.2 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则为患者治疗依从性。所以,此次在护理中将患者治疗依从性也纳入了重点考核指标中。加之治疗疗效和治疗次数有直接关联,所以提升治疗依从性,也会增加治疗次数,进而增强治疗疗效。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经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能明显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与李月倩[23]报告结果相符。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中,护士具备较高工作责任心,相比于常规护理,护理措施更为细致,进而可确保护理有效性和护理质量。适当时机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并纠正错误认知。与患者共同制订作息表、共同参与活动,不仅对护患关系有改善效果,并可确保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此次护理。同时,重视患者家属方面对患者的支持,通过与家属沟通,让其多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提升其治疗信心,促进其恢复自信力,随之则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3.3 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精神疾病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

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PANSS 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经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对其病情也有改善效果。我国在2010 年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倡导护理服务理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并在2015 年要求进一步深化落实此理念[24-26],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给予患者关爱、悉心照护、人文关怀、心理支持等。此次人文关怀护理中,首先确保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护理技能和环境条件优越性,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多种心理疏导,真正的让患者得到心理放松,满足了其尊严和人格方面需求,通过灌输希望和信心,鼓励其积极面对病变,提升治疗依从性[27-28],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此次护理和诊治,进而也对病情恢复有利[29-30]。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让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和正确的自我认识,进而提升疾病诊治和护理配合度,利于疾病康复。本研究因护理时间、随访时间局限,未进一步分析到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远期预后方面的影响;文中在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时仅根据量表评估进行判定,存在较大主观性,为确保研究结论准确性,此后还可纳入具备客观性的指标评估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总分关怀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