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3-10-24 09:56周琳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胫骨导向家属

周琳琳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胫骨平台指的是胫骨与股骨下端所接触的面,作为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若发生骨折,则较易导致内外平台受力不平衡,从而引发骨关节炎[1]。现临床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其中关节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取得一致认可,其手术创口小且愈合快,但术后仍存在膝关节疼痛等情况影响生活质量[2]。因此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均需要达到理想目标,才更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回归正常生活。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将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需求作为护理导向,并针对性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以全方位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响,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护理的102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 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会员会批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且术后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支持。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进行护理干预:a)心理护理:①医患互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因长期运动功能的丧失,住院期间较易产生抑郁或焦躁情绪,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需细心观察其心理变化,分析性格特点,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告知患者摒弃杂念,稳定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②家属支持:鼓励家属协助沐浴、如厕,并嘱咐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积极满足患者需求,若患者表现出疼痛,家属可借助音乐、娱乐新闻、按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以获取家属信任与帮助。③病友互助:每月组织1 次的大型团体分享活动,将同期患者集中一起,分享自身治疗经验及体会,且请康复效果好的患者进行有效示范,护理人员给予相应肯定。b)健康宣教: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或发放健康指导手册,讲解胫骨平台骨折病因、手术治疗流程、术后康复计划及用药等,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激发患者内在动力;并在术后与患者一起制定康复计划,由护理人员拍摄康复动作规范短片视频,交予患者对照观看,建立微信公众号,患者出院后可根据康复阶段进行不同短片下载观看。c)康复训练护理:术后1d,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高抬腿、仰卧等长训练、膝关节屈伸等被动运动及踝关节屈伸等主动运动。术后第2d 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由近至远缓慢按压,注意力道轻柔。训练过程中可借助HT-B 型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器(四川科仪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肢体训练连续4~6 周,包括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

1.3 指标评估

自我接纳: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 个月,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1]评估,该量表共16 条目,均按照1~4 分评分,总分16~64分,总分越高表示其自我接纳越好。生活质量: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 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2]评估,量表包含28 项评分题,每项采用1~5级评分,总分28~140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膝关节功能:于术后1 个月,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 评分)[3]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该量表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稳定性5 项,总分90 分,分为优:>85 分,良:70~84 分,中:60~69 分,差:<59 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接纳水平、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SAQ 量表、WHOQOL-BREF 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HSS 膝关节评分量表比较 例

3 讨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配合常规护理,从心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角度出发,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接纳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护理模式中根据患者心理需求,给予来自医护人员、家属及病友的支持鼓励,可拉近护患关系的同时,为其营造轻松的康复环境,重拾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另外,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宣传教导,提高患者对关节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及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了解,能有效避免患者因错误医学认知引起的不良情绪产生,从而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促进其积极配合康复工作。

关节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虽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特点,但其作用一种外界应激源,易引起患者出现较为强烈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再此基础上加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度不够,对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易导致患者机体激素分泌紊乱,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情况,不仅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还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而在术后,若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无法达到有效沟通,部分患者会因康复心情急切、怀疑医疗效果等,以至于不按照原始护理计划执行,进而出现因锻炼过度而延长康复训练或加重病情的现象。本研究针对关节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护理实施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干预,发现其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肿胀情况,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表明常规护理联用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究其根本,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中,患者对自身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认知度浅,护理操作统一,未考虑不同患者自身恢复功能的差异性,且仅针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不断训练,易使患者陷入固定的康复循环中,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术后护理模式的选择应考虑系统化管理,而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的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则是实现个体化康复,针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生活帮助等多模式护理干预,且护理过程结合医护人员、家属及病友的有效行为共同建立温馨和谐的康复环境,促使患者积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以促进预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在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中,患者可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医患关系更密切,患者愿意同医护人员交流自身想法,依从性好,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更有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缩短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多模式护理不仅能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自我接纳水平,还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胫骨导向家属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偏向”不是好导向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