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护理在PICC 置管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2023-10-24 09:56赵玉洁王志芬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情志导管静脉

赵玉洁,王志芬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100)

针对临床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要经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因此为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临床会通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给药途径,但也同时会为患者带来一些疼痛感,这不仅和患者耐受度不高有关联,和护理程度不足同样相关。随着临床对中医逐渐加深研究,患者中医护理同样是重要的护理思路[1]。本研究将以123 例危重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例,进行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21 年6 月~2022 年6月期间收治的123 例危重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2 例)和研究组(61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7:25,年龄均值(59.78±6.48)岁;研究组男女比例33:28,年龄均值(60.51±5.7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明确患者是否有异常现象,查房时倾听患者症状主诉,警惕患者并发症。研究组行中医综合护理,包含以下方面:首先,情志护理。提醒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正确看待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心中的各类疑问,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2]。若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对临床疗效感到担忧,可以和患者分享过往症状成功缓解的案例,建立患者治疗信心,增强护患间的配合。平时可以为患者播放音乐,舒缓患者心情,转移患者注意力。其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依照中医理论,基于中医食疗原则,为患者调理身体,选择热量和蛋白质较高的食物,避免患者长期治疗身体虚弱。为避免患者便秘,应同时增加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最后,耳穴贴压。贴压穴位选择耳神门穴和皮质下穴等,通过探棒探查痛点后,通过75%酒精消毒,通过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紧包,按压过程应重复压下和放开的动作,患者感到微痛和微胀即可,每分钟按压超过40 次。并发症护理方面,可为患者外敷如意金黄散,及时更换敷料,保证创口清洁和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以下数据:焦虑、抑郁情绪。评估工具分别为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区间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越重[3]。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值区间0-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分成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等,除不满意患者,均视为护理满意。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 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 评分对比(±s,分)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对照组护理前SAS 65.82±4.96 SDS 63.81±4.15护理后55.69±5.321)54.26±4.191)研究组护理前护理后66.75±5.89 43.28±4.151)2)64.38±5.44 46.25±3.741)2)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分组生理职能对照组53.21±4.69研究组60.29±5.32健康状况58.24±5.19 67.42±3.44 t 值7.8314.1811.54 P<0.05<0.05<0.05生理机能50.14±5.81 62.36±3.42躯体疼痛56.32±3.49 69.02±5.52 15.27<0.05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71.23±5.2976.24±4.4669.54±4.5575.16±4.95 80.39±4.5984.59±4.2676.69±4.0284.55±4.34 10.2510.619.2311.17<0.05<0.05<0.05<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2.58%(χ2=6.96,P<0.05)。

3 讨论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是危重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究其原因,是因为危重症患者需要频繁以静脉通道为途径给药,这种方式可有效避免频繁穿刺,减少患者痛苦。但是长时间的治疗,依旧会为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进而降低自身治疗依从性[4]。因此,相关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是决定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临床疗效的重要关键点。中医的治疗思想,当前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而中医综合护理方法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中,同样有一定应用价值[2]。本研究中,中医综合护理主要包含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和穴位按压等,其中,情志护理本质上为心理护理,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同样是导致疾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可展现自身对患者的关怀,令患者保持平稳心态,达到较高的护理水平;饮食护理来源于中医食疗思想,护理人员通过为患者选择中药材,煎成汤药或者在加在日常饮食中,可有效达到调理患者机体健康的目的,保障患者营养所需;穴位按压可在患者穿刺侧选择穴位,从而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各组患者评分均有下降(P<0.05),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经过中医护理,研究组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效果整体更优,验证了中医护理中情志护理的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在中医饮食护理的作用下,药物配合日常饮食食用,患者自身营养需求得以保证,避免疗养期间身体虚弱。同时经过穴位按压,患者血液循环更流畅,疼痛感缓解效果更佳,因此生活质量全面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69.35%(P<0.05),究其原因,研究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验证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因此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因为研究组患者负性情绪更少,生活质量更高,因此配合度更高,降低了感染发生率。总体来说,本研究提示中医护理方法具备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护理人员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法针对危重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立理想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情志导管静脉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