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对护士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及因素分析

2023-10-24 09:56方阳阳魏海林郭朝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年资急诊科科室

方阳阳,魏海林,郭朝阳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护士安全文化是护理团队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及保障安全的能力与行为准则的统称[1],其程度高低既能直接体现护士个体对自身安全、患者安全的素质及态度,又能间接反应科室、医院对患者、护士群体的安全保障能力。临床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为紧密的医疗团体,护士群体的安全认知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全,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多病情紧急、复杂,此时护士安全认知程度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特点表现为工作量大、疾病涉及种类多、相关操作范围广、工作风险性强,低年资护士因工作年限相对较短,在配合医生完成救治、高强度落实护理措施时可能因忙乱导致风险防范不到位,不安全行为发生后对护士自身与患者安全均极为不利。鉴于目前临床关于低年资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文化文献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急诊科护理团队为研究对象展开针对性探讨,全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32 名护士中男4 例、女28 例,年龄最小值21 岁、最大值46 岁,平均(30.12±4.13)岁;独立工作时间最小值2 个月、最大值33 年,平均(9.67±3.25)年;急诊科专科工作年限1 个月~21 年,平均(6.63±2.26)年;学历资料中,大专21 例、本科9 例、硕士2 例;职称资料中,护士9 例、护师15 例、主管护师7 例、副主任护师1 例。

1.2 方法

以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2.0 版为蓝本自制护士安全文化评估表,HSOPSC 量表中原有的40 个项目全部纳入,包括被调查护士的基本信息(6 个项目)、10 个维度调查结果(共32 个条目,包含团队合作、人员配备、沟通、学习与质量改进等)、科室患者安全等级及将1 年内上报的不良事件总数,自制量表中新增加“你对医院、科室关于患者安全的整体氛围评估”(2 个条目)、“医院、科室对护士日常工作安全的氛围评估”(3 个条目)、“科室领导对护士安全的氛围评估”(2 个条目)。整理量表内容,自制量表包含6 个部分:科室安全文化现状、领导安全文化态度、患者安全评估、护士职业安全评估、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医院安全文化氛围,共47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设计为5 级评分,每部分均包含正向计分及反向计分,每维度总分越高则文化认知越好。

收集护士常规资料,保证资料真实、客观、有效。

1.3 观察指标

将获取执业证并独立上班时间≤2 年作为低年资判断标准,将32 名护士划分为低年资组(11 例)、中高年资组(21 例),比较两组护士的护士安全文化评估表得分。并分析影响低年资护士安全文化认知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安全文化评估表比较(见表1)

表1 对比护士安全文化评估表得分(±s)分

表1 对比护士安全文化评估表得分(±s)分

组别例数 科室安全文化现状低年资组113.87±0.31中高年资组213.60±0.30 t 值P 值2.39 0.02领导安全文化态度3.98±0.48 3.73±0.41 1.55 0.13患者安全评估4.18±0.34 3.94±0.31 2.01 0.05护士职业安全评估4.77±0.38 4.60±0.30 1.39 0.18不良事件上报情况4.11±0.36 4.10±0.32 0.08 0.94医院安全文化氛围3.78±0.43 3.54±0.30 1.85 0.07总分4.21±0.48 3.89±0.36 2.13 0.04

2.2 影响护士安全文化的因子分析(见表2)

表2 影响低年资护士安全文化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护士安全文化落实核心是患者安全,而患者安全是患病人群接受治疗、护理的前提[2]。本文选择了经典的HSOPSC,该量表由美国医疗健康研究与质量机构(AHRQ)研发并于2019 年进行了精简修订,该量表多数内容围绕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出发,为满足护士安全文化中另一要点护士执业安全的评估需求,笔者协同本院专家在HSOPSC 基础上重新制定相关量表。目前临床对于低、中、高年资护士并无明确划分,笔者以2 年为度进行护士分组,表1 显示,低年资组量表总分及科室安全文化现状维度得分均高于中高年资组,表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文化认知程度与中高年资护士相比略有优势。结合表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工作年限越短、护士安全文化认知相对越高,分析原因:低年资护士因入职时间短、工作疲惫感相对较低,此类护士人群可塑性强、对急诊科紧凑的护理工作仍处于较高强度的警惕状态[3];加之医院对于不同阶段护士的考核机制不同,低年资护士一直是护理部监督重点,故进一步增加护士的安全文化意识。但是有研究持不同意见,认为低年资护士尤其应届毕业的新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常严格遵循各类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相关指引开展护理工作,对病情分析、护理问题判断均存在客观缺陷,且低年资护士在由新手期成长为初步进阶者、专业探索期等过程中,尽管护士临床经验逐渐形成、对患者护理介入的弹性把握能力增强,但极有可能出现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不足等情况[2,3]。护士安全文化评估表中其他维度得分均呈现为低年资组得分略高于中高年资组,但均未形成统计学意义,笔者分析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

表2 中护士直接接触患者与否亦是影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安全文化认知的因子之一,直接与患者接触的一线急诊科护士更容易积累分析健康问题的经验与技巧,进而在临床应对中快速完成护理程序的应用,准确识别首优、次优及潜在护理问题,并能根据自身经验有条不紊、轻重缓解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不仅体现极高的安全文化认知,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急诊科一线护士在他人经验获得、自身体验积累等途径下对护士职业安全的认知逐渐增高并掌握更多自身保护技巧。有研究[5]认为医院低职称护士的安全文化认知亦高于其他职称类别人群,理由为自卫生部的专业技术资格证考试时间间隔要求来看,大部分低职称护士相对于护师、主管护师等而言工作年限更短,参加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的概率更高,且安全文化培训更为密集。

综上所述,医院护士安全文化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医院、科室层别及护士个体认知均可影响护士安全文化认知程度,就我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而言,相对较短的工作年限、工作类别为直接与患者接触均是增加护士安全文化认知的因素。但是本研究仅针对我急诊科护理团队展开探讨,具有一定局限性。

猜你喜欢
年资急诊科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