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康复护理对围手术期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

2023-10-24 09:56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康复

周 洋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老年髋部骨折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失败率高、负担重等特点。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基础性疾病较多,大多伴有骨质疏松、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骨折后可能加重或复杂化原有基础疾病。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面对髋关节损伤的高患病率,为了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科学的围手术期管理必不可少,积极促进健康行为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2]。本研究采用健康行为康复护理指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探讨其在髋关节置换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3 月在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建档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9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接受了健康行为康复护理:a)动机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术前干预,研究人员使用健康教育手册,图片,PPT,视频和其他形式的髋关节置换术为患者提供干预。主要结果如下。髋关节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髋关节疾病的解剖结构、功能、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主要表现。并发症的预警解释。主要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应激损伤、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不良预后的预警解释。主要包括髋关节脱位、营养不良、愈合缓慢、关节挛缩畸形、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等。围手术期康复。预期结局访谈大纲如下:您对身体健康有何期望?您对这次住院治疗有什么期望?根据访谈大纲,与患者预约,记录患者在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或疑虑。讲解术后运动训练的好处:缓解疼痛,有益功能恢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成功案例分享如下:同一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对比展示、康复情况良好的患者助行器展示等。给予社会支持,积极与亲属沟通,告诉他们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意志。b)决策阶段:第一部分,根据《实用骨科康复护理手册》和《患者围手术期自我康复训练指导手册》制定康复行动计划。主要成果如下: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功能训练和康复指导;制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导计划,可用于指导生活活动;制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运动日记,可用于监督患者和行为调节。第二部分,实施康复行动干预和行为调节。每天早上,康复护理团队成员进行联合巡视,了解和测试患者前一天的康复情况,控制康复进度。康复治疗师根据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计划,对功能锻炼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床边指导。除常规护理外,负责护士根据自理能力指导计划指导患者日常活动,督促患者康复。研究人员每天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运动日记录表上登记,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手术当天的手术时间。研究人员指导制定和实现康复的大小目标,如踝关节泵运动5 次,每天4 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微信通讯群,患者或其家属可随时分享日常康复情况。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一次。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在护理前和护理3 个月后的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和MBI 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特征情况

2.2 两组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和MBI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和MBI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康复护理作为疾病康复的必要条件,可以辅助和促进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和心理健康的整体恢复,对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3]。研究表明,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脱位的风险,有效减轻疼痛,促进康复。目前,健康行为康复护理模式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很少使用。健康行为康复护理整合了与健康行为和社会认知相关的其他模型和理论内容,是一种采用、预测和解释健康行为过程并干预促进健康行为的新型社会认知理论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连续性和阶段模型,是健康行为领域的新方向。健康行为康复护理整合了影响个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并包括各种社会认知变量,用于健康行为改变。根据健康行为康复护理理论,健康行为的产生、维持和恢复是个体认知、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行为改变包括两个阶段:动机和意志决定。在动机阶段,产生行为意图,包括风险感知、结果预期和主要认知预测变量的自我效能感[4]。变量定义如下:风险感知是指对不健康行为的危害和严重程度的理解,结果预期是预测行为的后果,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完成一项活动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在模型中起主导作用,其次是结果预期,风险感知间接作用于行为。在意志决定阶段,旨在将意图转化为行为,促进和保持健康的行为。此阶段可以分为行动计划、行动和行为维护,包括行动计划、行动控制和其他变量。本研究发现,采用健康行为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起立- 行走计时和MBI 评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健康行为康复护理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案可行有效,有助于早期实现步态平衡和步态稳定。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康复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