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 年至“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哈尔滨的电影文化

2023-10-25 05:31李高华谭舒予
声屏世界 2023年13期
关键词:哈尔滨纪录片

□李高华 谭舒予

1912 年至 “九·一八” 事变前东北哈尔滨的早期电影文化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内部文化环境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西方思潮和科学技术也催生出了我国的电影文化。1905 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使用法国的木壳摄影机拍摄了当红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在京剧《定军山》中的场面片段,成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因此被称为中国电影史的开端。1910 年以前,中国人的拍摄对象和拍摄主题大多都对准了传统的戏曲作品,市面上还有少部分来自香港的电影短片。1911 年往后,许多影片公司纷纷扩大了制作的范围和主题思想,比如《难夫难妻》和《红粉骷髅》等一系列体现当时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普遍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其中武侠连续剧《火烧红莲寺》是当时的代表作。这些影视作品大多围绕着传说迷信、男欢女爱、家庭婚恋、武侠打斗等主题进行创作和拍摄,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世俗伦理性,受众群体主要是底层大众,并且更重视影片的娱乐化、市场化和商业性。但随着中国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后,一些审美落后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遭到了愈来愈多的新青年和先进知识分子的抨击和批判。因此,1932 年斥巨资打造的影片《啼笑因缘》全面失败,也标志着这一时期所代表的旧市民电影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当把中国电影史缩小聚焦到具体地区时,许多学者必提上海,认为近代中国电影史几乎可以等同于上海电影史。但是,在对上海在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地位和影响作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一些饱受外来文化影响和输入的偏远城市。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城市历史境遇,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并在中国近代电影文化中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1896 年俄国获得批准可以修建一条穿过东北北部的中东铁路,使得哈尔滨在三十年间由一片荒芜发展为都市,而中东铁路所历经的地段大多都在俄国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为哈尔滨的市民进行电影娱乐提供了便利条件。早在1899 年1 月6 日,中东铁路俱乐部的开业就已经出现了把电影作为娱乐项目的活动。1905 年建立的科勃采夫电影院比上海第一家电影院还要早,成为了中国首家专业电影院。哈尔滨当时的城市人口仅有7 万,但在1905 年之后,外商影院的数目却十分繁多,然而1917 年至1922 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在哈尔滨的俄势力也有所减弱,一度影响了哈尔滨的影院的经营状态。由此说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哈尔滨相较于同一时期的上海,在电影文化方面呈现出更多不同的特征和优势。哈尔滨由于偏处东北腹地,地域寒冷,难以吸引大量的人才和商人,所以并没有形成像上海那样系统完善的综合性电影产业,但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中坚力量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

1912 年至“九·一八”事变前,哈尔滨的电影院分为两种:一种为外侨投资经营管理的影院,这类影院数量占大多半;一种是国人创办管理的电影园,1915 年在哈尔滨才出现首家国人创办的电影园——王佩萱电影园。节克斯坦电影戏园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外商电影院,其演出的作品大多为外国制品,一战以前的以欧洲片为主,一战之后的以美国片为主。俄办的电影院票价低廉,电影院内部设施良好,片源量大且更新速度快,一般都设立在城市较为繁华的中心地段,并且经常在各大报刊上刊登广告来吸引观众。据资料显示,当时作为哈尔滨唯一一个长期存在的报纸《远东报》是由沙俄政府出资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关于电影院的广告甚至高达每日3 条之多。相较于外商电影院的大受欢迎,国人自办的电影园由于经营管理成本大导致票价高昂、影院设施不够精良,关键是放映的国产片片源少、更新慢,导致大多数影院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国人的娱乐场所如茶馆、戏院为了应对电影的冲击,也选择应聘相关的电影表演人员来吸引观众。

在这些上映影片中,哈尔滨针对影片所传达出的社会价值观和对电影市场的管理检查以及剧本的创作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和模式。首先,放映的大多是以爱情、家庭、婚姻为主题的社会伦理片,在放映正片之前还会插播一些新闻和纪录片。而哈尔滨作为一个历史背景较为复杂的城市,特别在一战时期播放一战相关的纪录片较其他城市的数目偏多。其次,由于会接触到许多苏联影片的放映,哈尔滨还设有专门的电影检查机构,因而警察管理处有时也会介入,后来成立东省特别区电影审查委员会(“九·一八事变”之后便停止了工作),对影片内容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影片不会损害民族尊严,不会败坏社会风俗,甚至在北洋政府时期,还提出关于社会无产阶级的影片不得租演。除了设立专门的审查电影的机构,哈尔滨当时还颁布了一系列针对电影的法令和章程,包括1926 年哈尔滨的外国势力消失后发布的《取缔戏园、马戏团、电影园及公共娱乐场所规则》,其中对于学生不适宜观看电影、先买票后入场等作出了明确规范,哈尔滨甚至在1928 年东北易帜后设置了电影稽查员。

哈尔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吸收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宗教思想,因而该地区的教育教学发展得比较完善,特别是创办了不同语言的学校如俄文、英文、日文,这促使了哈尔滨新剧的萌芽。早期的新剧大多都是翻译剧本,如玉冰的《爱花》和《拿破仑》,直到1921 年,杨晦编写了第一部新剧《谁的罪》,描述了一名被封建社会毒害的少女的故事。此时,多幕剧也逐渐出现,情节更加复杂,人物更加丰满,比如云雪琴的《王好文》便是典型作品。哈尔滨新剧大多由留学青年创作,其既有多国文化的思潮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可以说是历史赋予了哈尔滨地区在电影创作上独有的风貌。

1912 年至 “九·一八” 事变前纪录电影的文化延续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一段工人在工厂大门来往的影像——《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这一片段成为世界电影的开端。其取材于现实生活,利用真实的生活场景,完成了一段无剪辑的写实长镜头,这种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的影片,也被称为最早的新闻纪录片。纪录片的类型包括新闻纪录片、历史文献纪录片、人物生平纪录片、舞台艺术纪录片等,后来随着技术和历史的发展,才被赋予了各种流派和不同的创作主题的表达形式。

纪录电影是时代的忠实见证者和目击者,承载着一个民族所经历的世事变迁,为当代人追溯和探讨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影像纪录。1896 年上海徐园“又一村”上映了西洋影戏,随后许多西方人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先后拍摄了《李鸿章在纽约》《庚子事变》和《辛亥鳞爪录》等一系列反映当时中国时局动荡的影像。中国人自己开始拍摄和纪录是第一部舞台艺术纪录片《定军山》,随后相继推出了如《浙江潮》《北京名胜》 此类的风景纪录片。为了响应1913 年二次革命而举行的革命军事活动,给电影赋予了宣传思想教育群众的新功能,拍摄了《上海战争》《武汉战争》《上海焚烧存土》等影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对于拍摄的主题和对象又扩大至各地党政要人,其中对近代中国电影做出突出贡献的是民新影片公司黎民伟。起初该影片公司大多拍摄一些球赛、划龙舟、警察会操等场面,自1921 年黎民伟拍摄了《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先后为孙中山先生拍摄了十几部新闻纪录片,并于1927 年完成了具有极大历史价值的90 分钟大型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将一系列珍贵的纪录影像汇总编辑,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四·一二”反革命事件之后,南京国民党政府也十分重视新闻纪录片的传播功能,出于政治需求,拍摄了《北伐完成记》《蒋介石北伐记》等纪录片。其中《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工作记》出现了一些摆拍的镜头片段,对于许多环节的纪录拍摄也有所处理,更是说明民国时期的纪录电影不再只是记录生活,开始与时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治宣传手段的工具,而这种特征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更为突出。

1912 年至“九·一八”事变前的纪录电影主要以新闻纪录片为主,在拍摄战时情况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政治色彩,为政治当局者服务,作为传播理念思想、宣传口号政令的工具和媒介。在记录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千万人民形象的缩影,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形象编年史。

1912 年至 “九·一八” 事变前中国影院的空间文化

影院空间一般分为影院感知空间、影院社会空间、影院再现空间。影院感知空间就是指人们肉眼能够体会观察到的,如表象分布、影院位置、建筑风格等特征。影院社会空间一般是影院与社会关系的结合,如经营理念、观影的行为规范、国家的法令等。而影院再现空间主要是指媒介与人之间的联系。最早的电影放映大多都是在茶园、饭店、戏院这些中国原有的娱乐场所中进行,以电影进行盈利的倾向还不明显,呈现出流动性和暂时性,尚不是主要和唯一的经营活动。而当时的观众对于观看电影这种行为更多的是由于电影所带来的逼真性的恐惧心理和梦幻感,对于电影本身放映的内容并不关注,放映的环境大多嘈杂无章,以休闲放松娱乐为主。而随着外商的不断推动,电影院的建造也逐渐规范,产生了相对封闭的观影空间和相对固定的观影席座,并且有了黑暗的观影氛围和镜框式的放映台。电影院的经营也开始以商业盈利为目的,拥有逐渐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审查机制。

在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其在影院空间的表现更为突出和独特。在长期受到俄国的占领和统治的期间,东北地区的影院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为外观建筑充满异域风情的,由外商进行管理和播放外国影片为主的影院,大多在广场中心的黄金地段,环境优雅精致。另外一种则是由国人建立的电影院,带有一定的中国元素和当地特色,全部放映国产电影,地段较偏,内部设施不够齐全精美。但在中国早期的影院空间中,都已经出现了与现代布局类似的观众席、门厅、大厅等。电影院大多为纵向设计,观众厅多以矩形安排,座位有等级划分,并且影院还有单一功能和多功能之分,甚至融合了咖啡厅、商场一系列的娱乐项目。而人们对于电影的观感也有所不同,开始关注电影本身的内容,影院环境变得安静有秩序,成为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是崇尚摩登生活的聚集场所,而当时的电影放映轮次制度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随着影院数量的不断增多,当地的管理部门专门成立相关审查机制,颁发营业许可证、相关的影片审查制度和观看影片的条件限制等,都是现代电影院元素内容的初级表现。

1912 年至 “九·一八” 事变前哈尔滨电影组织和放映活动

1896 年俄国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即“中东铁路”后,哈尔滨成为铁路的交通枢纽,随着交通的发达,移民数量增多,开始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了大规模的具有移民特色的城市。民国初年的哈尔滨人口构造大多以俄国人为主,甚至高达总人口的60%,因此早期的哈尔滨电影市场基本由俄国引领和垄断,随着后期不断发展,直至1931 年哈尔滨才逐渐出现了法国、美国建立的影院。对于哈尔滨早期的电影市场以及放映活动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受俄国的影响。电影作为日常的娱乐活动,成为了俄国人缓解思乡之情、休闲放松的最佳选择。因此,哈尔滨早期的电影市场基本由俄国人占领,自1902 年建立了最早的正规性的电影院考布切夫电影戏园后,跟同一时期的上海不相上下。但对于这一时期的哈尔滨电影产业来说,无论从建筑还是市场占比以及群众的选择倾向还是以俄国电影院作为主流。外商电影院的设施精良、票价低廉、片源丰富且在繁华地段,且通过报纸上的广告宣传吸引群众。相较之下,国人所创办的电影院设施简陋,定价高昂,且影片选择范围狭窄,所处地段大多在街道角落,因此,群众大多选择外商影院进行观影活动。

结语

近代中国电影历经历史的变迁,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完善的体系。哈尔滨身处我国东北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赋予了其在电影上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烙印,从影院布局的设置演变到纪录电影的历史镜头,在整个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当代人深究和思考的领域和方向。

猜你喜欢
哈尔滨纪录片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刘派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