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

2023-10-25 09:37白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问题设计初中英语教学

白云

[摘 要]新《课标》倡导主题意义引领、基于语篇研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师只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多角度、深层次解析语篇,方能做到“以问题驱动、以问题引导、以问题启发”。文章以外研社版新标准英语教材八年级的语篇为例,阐述如何基于语篇研读进行阅读课问题设计,以达到通过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篇研读;问题设计;阅读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9-0020-04

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新《课标》特别把“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写进课程实施部分,强调教师要对承载主题意义的语篇进行深入研读,并以有深度的语篇研读作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唤醒了教师探究主题意义的意识,新《课标》则为教师指点了迷津。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相关阐述,以外研社版新标准英语教材八年级语篇为例,探讨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设计。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现状与反思

我国的英语课程改革几经风雨,从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和实施之后,全国的初中英语教材百花齐放,课程性质由只具有单一的工具性特点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目标由“掌握语言系统知识”向“发展语言运用能力”转变;教学内容由“单纯的语法知识”向“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相结合”转变;教学方式由“单一传授”向“多种活动形式”转变。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標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新《课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强调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课堂模式要从“以教为主” 向“以学为主”(即学习中心课堂)转变;同时提出了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型的学科育人方式,以大概念为支点,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的教学理论。

从实施层面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旧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仍然把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有意无意地直接对应考试题型。而以上有关课程性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英语教育相对落后的地方很难真正“落地”实施。

二、语篇研读的现实意义与解读维度

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语言并不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符号系统,而是真实的、地道的语言实例,或各式各样、长短不一的语篇。也就是说,语言离不开语篇,真正的语言是以语篇的形式存在的。语篇并非语言文字的简单堆砌,必须要有内容和意义。如果把一些毫无关联的句子或段落堆砌在一起,即使每个句子或每个段落都有一定的意义,也不能构成真正的语篇,因为它们没有相关的内容。只有具有具体特定内容和意义的语篇才是真正的语篇。围绕一定主题而丰富起来的内容和情节促使该语篇主题意义得到升华。因此,我们把交际的情境称为语境,把交际的目的称为语篇的主题。语言学习的发生就是学生在一系列的语境中去体验、感知、获取、领悟其语篇主题意义而实现的。综上所述,语言离不开语篇,语篇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主题和语境。正因如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才将主题语境列为英语课程内容六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而这几个方面,无一不影响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大方面,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阅读教学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毫无疑问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一堂阅读课的教学,必须是课堂目标与文本内容的内在统一。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必须把握从“语篇内容”到“教学目标”的原则。一线教师将如何运用好语篇,学会用教材来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目标的英语阅读教学呢?

首先,在备课时,初中英语教师要认真、深入地进行语篇研读,找到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如图1所示。

语篇研读的本质是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前先将语篇读懂、读通、读深和读透,找到语篇的教学价值。具体可以从主题意义、主要内容、文体结构、作者观点、语篇特点五个维度对语篇进行研读。

明确主题意义是要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等与主题意义的联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语篇的深层意义,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从而把握教学主线。根据学生基于主题的已知和未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依据。就课堂提问的设计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以下3个基本问题。

【What】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

【Why】语篇想传递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即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

【How】语篇是如何传递深层意义或具有何种功能的?(即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语篇蕴含的教学价值(基于语言知识的育人价值)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关注取舍与平衡,即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依据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教学材料,做出教学决策,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并进行各环节的设计。

最后,教师将教学设计放到课堂上接受检验,也就是教学实施环节。实施教学的本质是立足阅读过程体验,关注“综合”与“侧重”。

概括而言,语篇研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体,是教师开展有效阅读教学、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保证,如图2所示。

三、课堂提问的角度与课例分析

(一)理解阅读核心概念

1. 问题链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是指教师根据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背景知识或已有经验,将语篇知识转变成为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层次性、逻辑性、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如果教师在进行语篇研读时能根据语篇内容理出一条问题链,那么接下来的问题设计才有可能逐层递进、环环相扣。问题链将唤醒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并推动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步步深入语篇、层层进阶思考,进而在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语篇的过程中提升其思维品质。

2. 思維路径

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思维路径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思维应始终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过程的本质就是读者通过阅读媒介实现跨越时空、感知作者以及与作者“对话”的思维过程。英语阅读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思维去把握语篇知识的过程。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后,其阅读速度会随之加快,理解的准确度亦会相应提高,并逐渐实现掌握、内化、运用。

(二)了解问题类型特征

1. 根据问题与阅读语篇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复杂性六个层次和学生在阅读中需要的思维层次,我们可以将问题类型做出如表1的划分。

2. 根据新《课标》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课堂提问的设计也可以如表2的分类。

在阅读语篇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设计语篇显性问题或学习理解类问题。依赖语篇材料,学生可以凭借表层理解或快速查找语篇,获取并梳理出语篇的事实性信息,其对应的阅读活动一般为Read the lines。

语篇隐性问题或应用实践类问题是教师围绕语篇材料蕴含的教学价值的关键点而设计的,旨在带动学生在获取事实性信息之后,结合他们自身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对语篇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取、分析和应用,其对应的阅读活动一般为Read between the lines。

超越语篇问题或迁移创新类问题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而设计的拓展性、开放性问题,其为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见解创造了机会,体现了思维的进阶性,其对应的阅读活动一般为Read beyond the lines。教师通过超越语篇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作者或主人公的态度和行为,开展推理与论证活动,学会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把握语篇的结构,发现语言表达的手段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和思辨,评价作者或主人公的观点和行为,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多角度地认识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地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三)构建学生思维路径

1. 信息事实定位

语篇的表层信息是语篇直接陈述的基本信息,即前面提到的事实性信息,包括事实和观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例子等)。这些信息是显性的,可以直接通过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定位检索其在文中的答案。这种显性问题往往可以这样设问:

(注:→表示追问)

记叙文文体: What is the story about?→When/Where did it happen?→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Who are they?→How do they feel?→What does this word/sentence mean/refer to?

议论文文体: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What are the supporting sentences?→ How do you know?

说明文文体: What does the writer introduce in this passage?→How many ways/methods are used to introduce it?→What are they?→Which one is the most... according to...

2. 信息价值迁移

学生通过定位事实信息的路径,解答语篇显性问题,理解语篇内容和事实,为下一个阶段更深层次的分析、评价等思维活动(即解答隐性问题)做知识性的储备和铺垫。语篇隐性问题链的设计,旨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运用语篇内容,通过分析、归纳、评价、总结等方式初步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将语篇中的信息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交流分享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比如,在记叙文阅读中,通过隐性问题链的启发和步步诱导,学生会依据语篇材料中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情等信息,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以分析,从而成为主动探究的主体。这种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思维路径就是信息的价值迁移,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记叙文文体: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How do you know he/she is...?→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him/her?→Do you like him/her?→Why or why not?

议论文文体: What’s your opinion on...?/ What’s your attitude towards...?

说明文文体:What have you known about it (before reading)?→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What have you learnt about it (after reading)?→What do you think of it?→How will you introduce it?

3. 信息内涵感悟

学生通过迁移价值信息的路径,解答语篇隐性问题,建立起语篇与自身的联系。随后,学生通过超越语篇问题链的拓展,展开对语篇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探究,逐步上升到与作者对话的层面,在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同时塑造品格。常见的关于信息内涵感悟的设问形式有:

记叙文文体:Why does the writer tell us his story?

Why does the writer tell his story in this way?

議论文文体/说明文文体: 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问题链的设计环环相扣,思维路径的构建层层进阶。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课例分析】

课例:外研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

Module 7 “Summer in Los Angeles”

Unit 2 “Fill out our form and come to learn English in Los Angeles!”

该节阅读课通过播放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季军林紫欣的英文演讲片断吸引学生,巧妙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做到“以旧引新、以旧带新、以旧促新,新旧结合”。学生在赞叹林紫欣优美的语音语调和感受文化的同时,自然被带入taking English courses的话题。这个导入在明确以learning English in LA为主线的同时,也为最后一步汉语课程以及地域文化传播的活动设计埋下了伏笔。

通过对语篇的反复研读,教师所提的问题有: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y does the writer ask us to learn English in LA?How can we learn about American culture and improve our English?Which part are you interested in? And what do you like about it?从中看出,教师将该节阅读课的基调定为应用性阅读,即reading for language use, reading for the main idea, reading for topic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fun, 其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关注点不一样(reading for language learning, 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应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是“语篇意义理解先行”,侧重捕捉关键信息、凸显重要概念、强调意义理解、呈现整体推进。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教师把问题链的设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主题信息和文本框架上,让学生体会不同以往的体裁风格(应用文),并从读者和作者两个角度去感受其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教师对语篇的研读要深入,但对问题的设计要浅出,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每一个提问和每一次追问。

总之,英语阅读课堂必须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会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学习。英语阅读活动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到超越语篇,综合性很强。而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以“为内容而读,为思维而教,为语言而学”和“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运用”为核心理念,强调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而有侧重点的过程。

课堂上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于语篇研读的问题设计,教师要在研读语篇时整理出问题链,围绕问题链设计有层次、有深度、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驱动,帮助学生构建思维路径,关注学生语言、文化和思维的协同发展,确保育人目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只有这样,学生阅读才能深入,思维才能提升,素养才能形成。

[   参   考   文   献   ]

[1]  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朱浦主编.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问题设计初中英语教学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精设计,巧提问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