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

2023-10-26 19:17王春江周仲方王满楼于晓红李建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驱虫药疥螨虫卵

王春江,周仲方,王满楼,于晓红,李建杰

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猪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夏秋季节寄生虫往往异常活跃。寄生虫对养猪来说有众多的危害,不仅会导致商品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还能导致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增加用药成本,吞噬猪场的利润。

1 当前猪场寄生虫的流行现状

1.1 寄生虫种类新变化

目前集约化养殖占据主流,寄生虫的感染现状依然严峻,但是当前寄生虫的流行现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传统的吸虫等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在猪身上的感染率下降,而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致使疥螨和原虫的感染更加普遍。

1.2 猪群存在感染差异

不同猪群的寄生虫感染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的寄生虫不会垂直传播给仔猪,但是也有特例,如类圆线虫是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仔猪的。从仔猪出生就要适应环境(包括寄生虫),仔猪体内外大多数寄生虫均来源于所处的环境,母猪和仔猪的接触无疑是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仔猪从环境中感染寄生虫后一般不会立即表现出来,检测出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与寄生虫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关,疥螨生长发育的时间间隔短,一般平均15 d 左右就能从虫卵发育成成虫,这样仔猪疥螨的检出率就会很早,而对于蛔虫等生长发育时间较长的寄生虫来讲,一般3 ~6月龄仔猪易感,在育肥中后期猪肠道内才会有成虫,虫卵的检出往往也会在大猪阶段。

1.3 季节性差异

当前养殖现状下,寄生虫的流行季节性差异不大,但是总体来看土源性寄生虫相对来讲依赖于自然环境更多一些。如在外界环境中冬季虫卵基本是停止发育的,往往到了春季成暴发状态。为了保证猪群的舒适度,猪场内环境,尤其在圈舍内部的温湿度一年四季相差不多,这样体外活动的疥螨在寒冷的冬季相对较为严重。

2 猪场寄生虫防控过程中常见问题

2.1 驱虫目的不明确

在养猪临床上,很难看到寄生虫对猪只造成较大的实质性伤害,认为“蹭几下痒”无关紧要,很多人感觉驱虫没必要,驱虫只会额外增加成本,更不可能主动调查猪群感染寄生虫的主要种类。为什么驱虫没搞清楚,驱哪些寄生虫更不明白,这样延误了时机、流失了营养、浪费了饲料、消耗了体质。

2.2 驱虫程序不合理

当前很多场主认为驱虫就是给猪使用驱虫药,没有具体操作流程,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导致药用了但寄生虫的损伤和威胁仍在,这样的驱虫工作只会增加成本,寄生虫的防控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疥螨的防控必须要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其“生长周期短”,疥螨雌虫一生可产40 ~50 个卵,从虫卵到成虫的整个发育过程仅8 ~22 d,平均15 d,其发育速度直接与外界环境有关,要想把疥螨防控好就必须以其生长发育周期为核心制定一个内外兼顾的用药程序。

2.3 临床执行不到位

再好的战略规划也需要精准的战术执行,寄生虫的防控也一样。笔者近几年在临床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有驱虫规划却没有驱虫的,有驱了虫但是没有按标准流程驱虫和用药的,有某个关键阶段忘记驱虫的,也有用错药或用错剂量的。驱虫效果的好坏在于执行人的综合素质,并且一定要在驱虫一段时间后对驱虫工作进行评估,确保每次驱虫工作万无一失。

2.4 药物选择不清晰

药物的选择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安全性、有效性、便捷性。以前常用的驱虫药如口服的敌百虫、阿维菌素等,由于安全性低,剂量不好掌握,很容易发生中毒,现在几乎都不再应用。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低毒、高效药品是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复合预混剂,两者的配伍几乎能够杀灭包括线虫、绦虫、吸虫和体外节肢动物(疥螨等)在内的绝大部分寄生虫。随着养猪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驱虫药的剂型需求也越来越广,目前针剂、预混剂、溶液剂、浇泼剂、片剂、喷雾剂等各种剂型一应俱全,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本场、用法简单、容易操作的驱虫产品。

2.5 药物质量难保障

驱虫药物的选择尽量是驱虫谱广、安全性高的驱虫药。行情低迷,驱虫就意味着增加驱虫药的投入成本,有无产出很难评估,因此,一些猪场以价格为导向来取舍驱虫药,这是完全不对的。如现在市面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其抗虫谱覆盖面很广,但是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却良莠不齐。

2.6 虫卵处理被忽视

大多数寄生虫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寄生虫防控成败的关键落脚点也应该在虫卵。卵囊不净、虫患无穷,有资料显示,濒死的寄生虫会排出大量的卵囊,因此,每次驱虫流程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打扫好猪舍,将虫卵尽可能的清理干净。

3 猪场寄生虫防控关键措施

3.1 驱虫原则

3.1.1 管理至上

猪群体的健康度往往取决于猪场的科学饲养管理流程。健康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根据猪只的品种和生产阶段匹配营养,满足猪只的营养需求;根据猪场周边疫病发展动态及本场猪群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群常规药物保健,提高猪群抗病力。健康的猪群是防控寄生虫传播的关键。

在猪场管理流程中要有寄生虫的防控意识。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和隔离消毒制度,如果从外地引进猪,应提前全面了解引种场的情况,将新引进的猪先在本场的隔离场进行饲养,隔离期间先进行彻底驱虫;严格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避免将不同种类、不同日龄猪放入同一个猪舍;重点排查并保护猪场饮用水源,防止水源污染,避免猪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净污分开,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和场内其他垃圾,消灭虫卵;防四害避免空降虫源;严禁饲养宠物(犬猫)和其它动物。总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提升易感动物抗性、消灭传染源及中间宿主,切断传播途径。

3.1.2 坚持驱虫“一刀切”

大多数寄生虫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为了保证每次驱虫的效果,建议猪场在驱虫上尽量做到“一刀切”,保障每次驱虫后每头猪尽可能相对干净,这样既避免了猪群内部交叉感染又很好的防止猪场寄生虫内循环问题。如果规模太大做不到全场内部统一,也要尽可能的划分小单元,做到小范围内“一刀切”,当然这需要整个猪场内部其他管理措施配套。

3.2 制定正确驱虫规划

①猪场寄生虫存在猪的体内和体表、以猪为核心的小环境以及猪场大环境中,因此,这几个地方就是驱虫工作的主要战场,围绕这几个地方制定三维立体的攻势就会锁定胜局。

②寄生虫也是个生命,是生命就会有弱点和需求点,如疥螨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的地方,在冬春两季,猪舍温度适宜、湿度大,病情也较严重,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另外,不同的寄生虫对不同驱虫药的敏感性不一样,这需要在选择驱虫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威胁本场的主要寄生虫种类有哪些,找到一种针对性强的驱虫药进行使用,以保证血药浓度,让窃食者付出代价。

③驱虫的过程是寄生虫、猪、管理者三方面的角逐,猪场管理者的武器就是严格的生物安全和妥善的管理流程以实现攘敌于外、强猪于内,还有一个武器就是高度敏感的药物,以药物功能发挥为核心,用对药、用好药是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

3.3 战术上严格执行驱虫流程

3.3.1 以猪为核心保证足够的血药浓度

以生长发育史较长的寄生虫(如蛔虫)为基础设定驱虫间隔,确保在寄生虫未发育成熟之前将其杀死,推荐“4 +2”驱虫模式,“4”指的是种猪群每年驱虫4 次,每次使用金伊维1 kg +聚能星500 g 拌料1 t,连用7 d;“2”指的是商品猪群,全程驱虫2 次,断奶后15 ~20 d 驱虫一次,50 kg时再驱虫一次,使用金伊维1 kg 拌料1 t,连续使用7 d。遵循定时统一原则,以杜绝猪与猪之间的交叉感染。驱虫过程中建议添加营养速补剂聚能星,可以快速修复因寄生虫造成损伤的组织,补充猪只营养,减少应激,促进残存虫体的排出,缓解寄生虫分泌的毒素对机体的伤害。

3.3.2 猪场小环境驱虫

驱虫后环境和皮下会残留未被完全杀灭的成虫、幼虫和虫卵,经过一段时间会对猪群再次构成威胁,因此需要配合环境杀虫剂易分健150 ~250倍稀释,喷淋猪体表和舍内环境,彻底消除隐患。

3.3.3 猪场大环境管控

驱虫期间要严格关注粪便中存在的卵囊处理,寄生虫虫卵的抵抗能力很强,能存活很长时间,驱虫期间10 d 内的粪便要利用生物热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虫卵死灰复燃。

4 总结

秋季是猪场寄生虫防控的重要时期,猪场一定要提前制定驱虫规划,严格执行驱虫流程。提供优质的营养,保持猪群和猪舍卫生清洁,对猪场的粪尿和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的猪场驱虫后进行驱虫效果检测评估,如驱虫效果不好,一定要再次进行驱虫,保证猪场秋季驱虫效果。

猜你喜欢
驱虫药疥螨虫卵
如何做好规模化猪场疥螨病清除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犬疥螨病的诊治
儿童如何正确服用驱虫药
猪疥螨病的分析诊断及其管控方案
怎样搞好动物寄生虫病预防
畜禽驱虫五注意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驱虫药”左旋咪唑能增强免疫力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