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

2023-10-26 19:17王宏志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圈舍猪群断奶

王宏志

辉南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辉南 1351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日常生活中肉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猪肉成为最主要的肉产品,规模化养殖逐步提高,但生猪养殖中仍暴露出较多的问题。生猪养殖技术与规模发展不配套,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给养殖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生猪养殖技术要点进行相应的分析,对生猪常见病害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1 生猪养殖的要点

第一,猪群结构的优化。在规模化养殖趋势下,生猪养殖中需要重视优化猪群结果,其主要是通过对猪群进行检查,将病猪、残猪和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进行及时淘汰,以保证猪群结构的稳定性。另外,要遵从“全进全出”的种猪采购原则,并且要对猪的新品种进行重点关注,以便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品种猪的培育,从而更好发挥猪群结构的优势。

第二,养殖环境的改善。有效改善养殖环境可以防止猪疾病的发生和阻断疾病传播途径。所以,在生猪养殖中应该重视对养殖环境的改善,首先要在猪场选址的时候,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如是否利于运输、利于防疫等。其次,要针对猪场的生活区、生产区等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设置,并且对污物、废水和污水的排放予以科学的规划设计,并且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样才能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猪养殖技术

2.1 分娩母猪饲养技术

第一,分娩前的准备。在母猪饲养管理中,母猪分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其中分娩前的准备更是重中之重,首先要计算预算期,然后准备好接产需要的一些基本用品,如剪刀、净布、保温灯、消毒液和产箱等,同时要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消毒。

第二,分娩前后的饲养。一般而言,母猪在分娩前与分娩后的饲养需要注重细节问题,也就是要采取精细化的饲养模式,以便及时发现母猪分娩前与分娩后出现的不良问题,并及时予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饲养中需要对饲料进行相应的调整,不仅是饲料的种类,还有饲料量也要进行科学调整,比如产后3 d 内逐渐减少日常饲料量,减到平时饲料量一半后渐渐增加。

第三,分娩前后的管理。在分娩前,养殖人员需要根据预产期将母猪迁入产房,然后加强对母猪的观察,如有条件可以通过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对母猪进行实时观察,以免出现早产现象。进产房前,要对母猪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尤其是阴部、乳房等部位,这样可以更好保护仔猪的健康。

第四,接产。在该环节中,接产人员需要做好对母猪的看护工作,随时准备接产。接产过程中,要对仔猪身上的黏液进行仔细擦拭,同时要快速剪断脐带,然后使用2%碘酊予以消毒。

第五,难产处理。假如分娩中遇到难产的情况,就需要给母猪注射催产素,一般根据母猪的体重决定注射的量,通常为每100 kg 注射2 mL。正常情况下,注射后0.5 h 就可以产出仔猪,假如注射催产素0.5 h 后没有反应,则说明其使用无效,此时就要采取人工助产的方式。在具体实践中,相关人员首先要将指甲剪短,然后使用消毒液对手进行仔细消毒,并涂上润滑剂。随后,要将手心朝上,以锥形的方式缓慢地伸入产道,待找到仔猪后将其拉出。需要注意的是,人工助产只用将仔猪拉出1 头左右就可以促使母猪顺产,所以此时就要停止人工助产。当产出仔猪后,为了避免母猪发生术后感染,要及时对其注射抗生素。仔猪全部出来后约30 min,需要帮助它们及时吃上初乳,然后放入保育箱内,防止其受寒。

第六,哺乳期母猪饲养。为了保证母猪奶水充足,哺乳期饲养中需要提升饲养标准,并且要根据情况增加饲喂次数,每天最少3 次,同时要保证母猪饮水干净、充足。必须强调的是,一定不能给母猪饲喂劣质饲料,如发霉变质饲料等。如果有保育舍,并且可以保证饲料质量、猪舍环境良好,通常可以在4 周左右给仔猪断奶。而对一般小型猪场,则需要将断奶时间推后,尤其是在寒冬或炎夏季节时,更需要适时延后断奶。另外,哺乳期母猪饲养的过程中,务必保证圈舍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合适,同时确保舍内整洁、干净。对于圈舍的消毒需要采用对哺乳仔猪不会产生危害的消毒用品。

2.2 仔猪饲养技术

第一,哺乳期仔猪。对刚出生的仔猪,一定不能使其受寒,否则很容易引发疾病,所以应该做好防冻措施,如科学控制产房的温度、准备好保温箱等。关于温度控制,一般为18 ~22 ℃即可。母猪分娩后的3 d 内,需要将产舍的温度控制在22 ~28 ℃;在3 ~7 d,温度控制在18 ~25 ℃;7 d 后可以将温度控制在15 ~22 ℃。为了防止仔猪在出生后摔倒,需要科学设置护仔栏,这对保障仔猪存活率有着积极作用。另外,为了使仔猪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出生后要及时给仔猪饲喂母乳,当然需要一定的辅助,如帮助仔猪固定乳头,然后将其放在乳头前部。假如产仔比较多,无法保证所有仔猪都可以得到哺育,就要将一些仔猪寄养到其它母猪那里。需要注意的是,代养母猪可能会咬伤仔猪,所以要确保仔猪身上有代养母猪的气味,从而确保仔猪可以得到哺育。出生3 d 后,需要给仔猪进行及时补料,尤其是一些具有铁元素的营养物质,这样可以确保其更快、更好生长,同时也能为后续断奶做好准备。断奶期间,部分仔猪可能会发生应激反应,此时需要通过补料的方式予以应对,同时要注意培养其自主采食和饮水的习惯,如通过量少勤喂的方式引导仔猪学会自主采食和饮水。断奶后要注意控制保育舍的湿度、温度与通风条件,并且保证圈舍的卫生状况良好。

第二,保育期仔猪。对仔猪的饲养管理中,保育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从以往实践中不难看出,当仔猪断奶后,未来一周的生长速度对其日后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该阶段的饲养管理中,主要任务就是保证仔猪健康,同时尽可能地提升仔猪的生长速度。一般断奶后的仔猪就要进入保育舍,为了保证仔猪健康生长,要对保育舍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在仔猪入住保育舍后,要对其产生的粪便进行及时清理,并做好消毒,以免粪便中的病菌在舍内传播。为了提高仔猪存活率,在分群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保证同一圈舍的仔猪体重、性情相近,否则可能会因为相互之间的打斗而导致部分仔猪受伤,甚至死亡。一般圈舍内的仔猪数量应控制在15 ~20 头,这样有助于促进仔猪快速发育。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对刚断奶的仔猪,舍内温度控制在30 ℃即可,然后每周可以下调3 ℃左右,直到舍内温度在24 ℃左右。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中,还要保证其饮水充足,并且要在饮水中添加一些钠盐、钾盐和葡萄糖等,这对提升仔猪的免疫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断奶后的2 周内不应随便更换饲料,同时每日饲喂次数需要增加,但要减少饲料量,其目的是让断奶仔猪逐渐适应环境。除此以外,在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中还要特别注意仔猪的采食、粪便,同时如果发现僵猪、弱猪或病猪,要对它们进行及时转栏,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3 生猪常见病害及防治

3.1 猪瘟的防制

猪瘟是生猪养殖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CSFV 引起的传染病,具有接触性、热性和急性等特征。如果根据发病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温和型、慢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以及最急性型几种。该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传播过程中主要是从呼吸道与消化道进行传播,一旦生猪感染猪瘟,极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所以对于猪瘟的防制非常重要。

由于猪瘟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征,所以在防制该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免疫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猪瘟的预防我国目前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防制体系,因此养殖户务必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落实猪瘟防制工作。目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在预防猪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进行注射,并且免疫效果良好,尤其是对仔猪和分娩母猪而言,注射这种疫苗不会有任何副作用。除了做好免疫预防以外,还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如保证圈舍的卫生环境、空气流通、控制好温湿度等,同时要满足猪群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3.2 猪气喘病防治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猪气喘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对猪的肺部造成伤害,因为该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所以也称为猪支原体肺炎。该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所以感染初期很难被发现,并且在猪群内传播速度很快,即便死亡率不是很高,但会造成生猪换肉率降低,因此会对生猪养殖效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防治猪气喘病的过程中,首先要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如果需要引进外来猪,必须对外来猪进行不少于两个月的观察,同时进行严格的检验消毒;其次,保证饲养的合理性,如不使用劣质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控制饲养密度等;再次,重视疫苗免疫,这对预防该病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注射疫苗前后,不能使用卡那霉素、土霉素等抑制疫苗作用的药物;最后,考虑该病具有很强的逃逸免疫能力,所以除了注射疫苗以外,还可以配合一些药物进行防治。使用药物期间,每个疗程为5 d 左右,具体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 结语

养猪业作为促进畜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集约化、规模化与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生猪养殖技术很难满足实际的养殖要求。为此,相关人员要立足于实际,积极探寻高效的生猪养殖技术,并且要针对常见的病害问题提出更为完善的防治措施,如此才能提高出栏率和养殖效益,从而推动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圈舍猪群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