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镇动物防疫站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023-10-26 19:17崔健楠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防疫站圈舍病猪

崔健楠

珲春市英安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珲春 133300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养猪场已经形成了规模,并且在市场和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畜牧数量比较多,而且养殖密度也比较大,所以当一个个体患上疾病之后,这种疾病会快速地传播,从而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降。业界人员一定要意识到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对生猪群中的常见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正确地运用各种防控技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这一点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乡镇动物防疫站中的常见疾病

1.1 口蹄疫

该种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口蹄疫病毒。口蹄疫属于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在生猪乳房、口腔等区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患有该疾病后,生猪的发病部位将出现溃烂、红肿及水泡等多种现象,若患有该疾病的生猪处在幼龄期,则蹄子将出现肿胀现象,进而导致蹄壳脱落问题发生。

1.2 放线菌病

该种疾病是受到放线菌影响,从而发生的慢性传染病。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多出现在2 ~5年的生猪的颈部、头部等部位。放线菌病能够对病猪的骨骼产生直接作用,在生猪患有该疾病后,若未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则病灶将在后期呈现出米粒大小的颗粒组织,该种颗粒组织整体呈现为棕色或灰黄色,且质地具有较大弹性。

1.3 结核病

这种疾病是受到分歧杆菌影响,从而出现的细菌性疾病,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潜伏期。对于病生猪而言,其肺部或淋巴区域的病灶极有可能出现结核性结节肿芽或钙化等多种现象,且易出现机体消瘦、咳嗽及呼吸短促等症状,在情况严重时甚至将引起并发症,造成病猪死亡,致使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到直接损害。

1.4 布鲁氏菌病

该种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传染源是布氏杆菌,通常情况下多出现在生猪的生殖系统或关节等区域。在感染初期,生猪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在感染后期,病猪将出现精神不振、食欲欠佳等多种现象,若感染的生猪正处在妊娠期,则流产的可能性将明显提高。若公猪感染上述病菌,则睾丸炎及不育症发生的可能性将显著提高。

2 乡镇动物防疫站疫病防控技术

2.1 检疫技术

由于乡镇动物防疫站中的牲畜数量比较多,而且饲养密度也比较高,所以当某一种体病发之后,会快速地蔓延开来,造成大量的生猪被感染,这就造成了治疗的困难和成本的显著提高。所以,检疫人员一定要将预防为主的原则贯彻到底,将检疫技术的所有内容掌握好,并与要求相结合,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有必要建立生猪养殖场的常态化检疫制度,密切关注生猪的生长状况,了解其行为表现,并进行详细记录。在检疫工作中,要充分结合生猪的体质和不同的生产阶段,以此为参照,贯彻差别化检验标准。在一般条件下,检疫人员都是在待猪停下来30 min 后才进行检验,尽量不要在猪活动或进食后进行检验,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在经过检验后,发现了一头易受病毒感染,并且只有轻微症状的生猪,那么就应该马上将它隔离,按照规范的要求,合理地使用药物,并且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当出现病情较重的病猪时,应及时将病猪剔除,并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2.2 体温检测

一般情况下,仔猪的体温在37.5 ~39 ℃之间。成年猪的体温在以上数值基础上上下波动0.5 ℃,日夜温差不超过1 ℃。在每一项工作中,都要把这点作为检验体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进行体温检测时,要在上午9:00 ~10:00,下午1:00 ~4:00各1 次,以了解生猪的体温和温度的差异,确定其是否在科学范围之内。为了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在猪完成运动或饮水后,在其休息30 min后才能进行体温测量。

2.3 保定措施

为确保兽医能够在疾病检测工作中顺利完成治疗工作,有效保障人畜安全,必须结合规范要求对生猪采取相应的保定措施。目前应用率较高的保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围抱保定法。这种方法在仔猪保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主要指饲养人员将双手穿过生猪犊的胸侧区域,并对仔猪的背部或前胸进行围抱,以达到固定仔猪的目的;②徒手保定法。该种方法主要指饲养人员单手握紧生猪角区域,并通过另一只手拉住生猪的鼻环,以此达到固定生猪的目的;③鼻钳保定法。该种方法主要指饲养人员单手抓住笼头,另一只手握住生猪的鼻钳,并将两钳嘴、鼻孔抵在相同区域。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必须立即夹紧生猪的鼻中隔部位,以达到有效固定的目的。在疾病诊治活动结束后,饲养人员必须依次解除保定措施,防止生猪甩出鼻钳,进而导致人畜受伤;④倒卧保定法。在采取该种保定方法的过程中,必须采用一条长度为15 m 左右的绳子,要求饲养人员在生猪角根部对绳子进行拴牢,并将绳子的另一端穿过内颈背侧,绕过生猪的腰腹及背胸区域做环套。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工作人员应在后方对绳子进行牵引,并将两个环套交叉于倒卧对侧部位。安排两名人员对生猪的头部进行固定,将其按向倒卧侧,要求2 ~3 人向后牵绳,通过绳套达到压迫生猪躯体的目的,以确保生猪的胸腹肌区域能够保持紧张状态,且后肢屈曲,自行倒卧,进而为兽医开展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⑤柱栏保定法。这种方法在生猪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主要指对钢管进行利用,将其作为柱栏制作材料,并将钩、环安装到柱栏上,固定拴绳的一端。在完成拴绳固定后,应将其另一端连接到腹带、臀带或背带等区域,以达到固定生猪不同部位的目的。

2.4 饲养管理

在生猪的日常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必须结合实际状况对圈舍内部的垫草进行定期更换,并严格清理圈舍,确保其不存在尿液或粪便。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应对发酵床采取清洁消毒处理措施,并定期进行通风,落实相应的保暖措施,进而提高生猪饲养管理效果。

3 乡镇动物防疫站疫病防控措施

3.1 养殖场选址

在选择养殖场建设区域时,要严格控制养殖场与居民区及工厂的距离,保证其不小于500 m,并尽量选择下风地带,保证区域通风条件良好,防止养殖场附近有较高建筑物,以避免影响圈舍光照、通风。通过对猪场的选择,可以使猪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并能有效改善猪的消毒效果。

3.2 生猪的引进

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应按照全进全出的方式进行引进,引进猪后要进行检疫,经确认无感染后方可混养。因此,应采取相应的补栏措施,以避免引进猪只携带病毒,从而影响猪只的健康。

3.3 场舍消毒

从总体上看,猪群的卫生和消毒工作是控制猪群暴发疾病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大型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靠的卫生消毒方案,并充分认识到疾病的流行季节,加强圈舍的消毒,以达到提高消毒工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从而保证生猪的生产安全。在生猪出栏之后,一定要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并且要在圈舍空置7 d 之后,才可以引进生猪,以避免饲养环境中残留的病菌,从而造成交叉感染。在养殖场的门口和入口处,要科学设置卫生设备。对进场及离开的人员、车辆,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合理使用消毒剂,实现轮流更换,从而达到杀菌的最佳效果。

3.4 疫苗接种

对于免疫接种工作而言,其能够对生猪机体抵抗力产生积极影响,有效控制生猪的易感性。在日常工作中,养殖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不同流行疾病的主要发病时期,并对免疫方案与防控措施进行提前制定,全面优化免疫接种过程,依照生猪的身体情况及日龄对差异化免疫措施进行落实。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必须对口服、肌肉注射等方法进行灵活使用,提高对疫苗生产厂商及保质期等方面的关注度,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以防止注射无效疫苗,进而危害生猪的身体健康。应对不同动物个体之间具有的差别进行充分结合,禁止对处在妊娠期或体质较弱的生猪实施疫苗接种。应对母源抗体采取全过程监测措施,防止抗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4 结语

为实现对乡镇动物防疫站疾病进行有效防控,保障生猪的健康安全,必须对常见疫病防控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挖掘不同技术的潜在价值,并结合实际状况对疫病防控方案进行制定,落实圈舍消毒、疫苗接种及药浴驱虫等措施,进而为生猪的安全及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防疫站圈舍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乡镇动物防疫站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研究
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