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

2023-10-26 04:39周宗起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8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肠穴位

周宗起 刘 明

(1 泰安市中医医院介入诊疗科,山东 泰安 271000;2 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超声诊疗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胃肠道是人体的消化道,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患有比较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单纯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基奥查,往往需进行手术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胃肠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手术创伤、长时间禁食水、对腹腔内脏器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产生炎性反应[1]。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无自主排气排便等,如不及时治疗,会直接影响术后恢复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的剧增,胃肠障碍患者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胃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因排便困难引起术后切口疼痛加剧,腹胀导致患者食欲缺乏、腹痛,进而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严重者甚至发生隔肌上移,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也可导致下腔静脉受压,影响血液回流,诱发下腔静脉血栓,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胃肠功能恢复是术后快速康复的关键。常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是会增加患者不适感。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能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可有效改善术后胃肠障碍。中医辨证穴位贴敷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调理肠胃作用,能够加速胃肠功能恢复[2]。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产生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62例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层上实施辨证应用穴位贴敷治疗。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②均接受胃肠手术者。③符合《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防治专家共识》中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沟通困难,认知障碍。②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贫血、凝血障碍。③合并消化道或者腹腔内出血。④穴位皮肤存在伤口、感染等。

1.2 方法 两组术后积极镇痛、营养支持、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常规禁饮食、胃肠减压、经胃管给予促进胃肠动力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层上实施辨证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具体贴敷穴位为中脘、神阙、足三里。方剂组成:大黄、芒硝分别30 g,厚朴、枳实分别20 g,皂角、冰片分别10 g。辨证加减:脾虚气弱证加黄芪30 g;阴虚肠燥证加知母、麦冬、蜂蜜分别20 g;脾肾阳虚证加附子10 g,细辛10 g;肠道气滞证加木香、槟榔分别20 g;肠道实热证加黄连、栀子分别20 g。将上述中药材研磨为粉末,姜汁调均,制作为球形药丸,利用脱敏胶布贴敷在穴位处。贴敷前先行按摩穴位,促使出现酸胀、疼痛为宜。每日贴敷4~6 h。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钾。根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临床症状恢复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恢复30%~90%。无效:临床症状恢复30%以下,甚至未好转。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利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析腹痛情况。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I-feed评分系统分析腹胀情况,0~2分无腹胀,3~5分轻度腹胀,≥6分严重腹胀。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随访3个月,根据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生活状态,主要从心理功能、健康功能、生理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每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状态越好。随访3个月,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治疗后心理变化进行评估。SAS标准分界值为50分,50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根据治疗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两组对治疗方法满意评价。采取百分制,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年龄、BMI、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钾、临床症状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心理功能评分、健康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情况比较(h,)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情况比较(h,)

2.5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健康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分,)

2.6 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表6 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7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继发于手术、创伤、休克及其他全身性病变的一种胃肠道急性病理生理改变,以胃肠道黏膜损害、屏障功能破坏以及胃肠道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胀、排气或排便延迟、腹痛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引起继发性多器官功能障碍[3]。虽然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较少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是造成腹部不适感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并且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以及疾病预后。中医认为,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属于腹痛、肠结、关格等范畴,患者因手术损伤机体导致正气亏虚、无法推动血液运行,继而导致瘀滞胃肠道,肠道气机不畅,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4]。中医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优势。

常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内脏系统,引起不适。中药穴位贴敷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穴位贴敷是将中药制成软膏、药饼,贴敷于人体经络相关穴位上,通过穴位渗透皮肤导入脏腑,直达患病之处,激发全身的经气,达到沟通表理、调解营卫、宣肺化痰、健脾益肾、鼓舞人体正气、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的目的。现代医学证明,穴位贴敷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中药穴位贴敷不受肝脏代谢的影响,能够提高药物的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全身治疗作用,并通过穴位贴敷给药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5]。中药穴位贴敷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不用通过消化道路和血液循环,直接贴敷在穴位处,就能够有效达到病灶处,且安全性较高,治疗总有效率也较高[6]。中药穴位贴敷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安全性较高。辨证应用穴位贴敷在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防治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7-8]。辨证穴位贴敷药材主要包括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皂角、冰片。大黄具有逐瘀生新、活血作用。芒硝、厚朴具有益气、健脾作用。枳实、皂角、冰片具有调理肠胃、正气作用。通过辨证加减药物,能够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治疗,能够发挥较佳效果。黄芪能够活血补血、润肠通便,对脾虚气弱证患者具有明显作用。知母、麦冬、蜂蜜能够润肠,养阴生津,清心。附子、细辛能够助阳、散寒凝。木香、槟榔能够镇痛、泻热通便。黄连、栀子能够清热、清心。通过中医辨证穴位敷贴作用于中脘、神阙、足三里等穴位,能够快速达到病灶处,发挥明显的治疗效果。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也是六腑之会。中医穴位敷贴作用于中脘穴能够发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神阙穴有回阳固脱、健运脾胃等作用[9]。神阙穴位于脐中,乃人体生命之门。足三里是胃经穴位。中医穴位敷贴作用于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10]。此次研究结果发现,辨证应用穴位贴敷后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更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更短,SF-36评分明显更高,SAS、SDS评分更低,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说明辨证应用穴位贴敷能够准确作用,发挥较大治疗效果,能够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同时安全性较高,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患者较满意评价。为有效发挥穴位贴敷作用,还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严格消毒、贴敷后妥善固定,严格控制药量和时间,加强贴敷期间观察,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保证穴位贴敷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辨证应用穴位贴敷防治胃肠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较佳。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肠穴位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