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
——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例

2023-10-27 02:10李维维聂云阳
科技促进发展 2023年6期
关键词:终端互联网+智能

■ 李维维 聂云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0 引言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前我国许多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关键技术,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过程,而“互联网+”作为近年来备受热议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被多次提及,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创新的新动力。

“互联网+”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过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产业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以及传统产业向“互联网+”的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引发了传统产业内部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建构,以及传统产业外部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的剧烈变化,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时,必然要从系统的视角下展开研究。

1 文献综述

创新发展是技术和制度协同演化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从经济层面对复杂的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的“系统方法”及实证研究。弗里曼在研究日本技术追赶和经济增长成功的原因时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1],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20世纪90年代,欧洲学者Breschi和Malerba在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和演化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部门)创新系统”(Sectoral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一种基于演化经济学和创新系统理论的多维、动态、综合性理论工具,包括知识和技术、主体和网络、以及制度3个部分,强调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等组织的协同作用。随后Malerba等人又从技术领域、行为者、制度3个维度进一步深化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Malerba和Nelson基于对电信、半导体、制药、汽车、软件和农产品等产业的比较分析,提出积极的政府干预是后发国家实现产业追赶的关键因素。[2]

柳卸林是国内最早展开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产业价值链上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推动了产业创新,强调了主体间的贸易和知识流动,并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特点,提出了4种产业创新系统。[3]张治河提出了以创新技术供给为核心的产业创新系统,强调了市场需求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政策调控的导向作用以及国内外环境提供的保障作用。[4]李春艳等认为产业创新系统在创新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接了企业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并提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5]国内早期的产业创新系统研究偏重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与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的联系,而近期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产业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构成和关系,以及将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特定产业的实证研究中。

董豪等人在研究信息通信产业时,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环境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制度创新子系统和产业成长性子系统在内的产业创新复合系统理论模型,并认为复合系统的运行效果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协同发展。[6]侯沁江等人以及郭燕青等人在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系统时,提出创新平台或创新网络是实现创新价值转化、反馈和积累的重要载体。[7][8]罗兴婷和张苇锟针对海洋新能源产业的研究与陈侠飞针对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共同表明,产业创新活动是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共同演化的过程。[9][10]陈侠飞还通过DEA-Tobit模型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产业环境与其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关系。[10]蒋振威和盖文启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运用Vensim分析方法构建了光伏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仿真模拟分析,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光伏产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关键。[11]梁正和李代天针对我国的高铁、通信、半导体和汽车等产业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是产业政策成功的关键。由此看来,产业创新系统己成为一个分析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12]

刘玉莹在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认为在全球网络化和技术创新的背景下,政府、中介机构、供应者和消费者也属于创新主体范畴,并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共同形成网络式创新组织,为实现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共生共荣、共同演进。[13]何欢通过比较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多个企业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起临时性组织,并通过这种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联合来实现效益最大化。[14]黄鲁成等人针对国外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也支持上述学者的观点,因为单一组织很难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并且随着知识专业化、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研发网络化的趋势,创新活动必然从传统的制造商主导转变为制造商、供应商、政府、客户等多种利益相关者协同完成。[15]“万物互联”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其业态下的创新活动正符合开放式创新的范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组合并不是简单加总,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传统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消费者、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开展紧密的融合。因此,本研究从开放的视角下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模型,并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例,试图展现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创新活动。

2 “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不仅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还通过革新现有的生产方式,提升了整个产业的创新效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不断渗透进企业的研发、生产和管理等活动中,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改善了技术研发模式,激发了生产者的创新潜力。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促使产业内外形成普遍的信息连接,推动创新资源的流动,提高了创新主体间的信息交换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优化了外部创新环境。因此,互联网对产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包括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创新环境。

如图1所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包含技术子系统、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3个要素,其中技术子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核心,创新主体是产业创新的执行者,而创新环境影响产业创新的发展。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不仅取决于各要素的运行机制,还取决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1 产业创新系统模型

2.1 技术子系统

技术子系统是以关键生产技术为核心,多种生产技术与之匹配,具有特定结构的技术体系。技术子系统的形成源于技术识别、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3个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技术子系统

技术识别是技术子系统的关键环节。随着市场等环境的变化,产业价值链也在重新定义,企业必须得加强自身技术识别的能力,认识到产业破坏性创新的本质,从而占据产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倘若不能认清产业的发展趋势,即使投入再多的研发经费,也可能漏掉关键技术而成为明日黄花。技术识别的前提是对产业现有技术的剖析,了解业务对技术的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主体形成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开放型网络,打破了创新主体间的信息壁垒,企业能够快速感知产业环境的变化,知晓学术界和产业界目前的技术研究方向,从而确定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基于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结合创新网络提供的外部资源,企业对识别出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出商业化的产品。创新网络的连接性使得新技术在产业链上得到流通和扩散,并且随着产品进入市场,产品包含的技术逐渐外溢到整个产业,而互联网技术正是通过加速信息流动,提高了产业内外的创新溢出。

产业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源于领先企业对关键技术的探索,而后发追赶企业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同样推动了产业技术发展。这两者的区别决定了他们的技术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领先企业作为产业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主要进行原始创新,需要识别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产业共性技术,着力于产业基础理论的发展,创造出新的技术路径。后发追赶企业进行的主要是模仿创新,其产品的核心技术依赖于领先企业。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该类企业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形成渐进性创新。

2.2 创新主体

参与产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共同形成产业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用户、政府、学术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企业是产业创新的主力军,它与其他创新活动的参与者相互合作、交流,获取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创新主体间的关系

互联网技术强化了企业间的交流,推动了企业合作网络的构建,既有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联合,也存在不同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多个企业通过形成网络式创新组织来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企业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孤立发展,而是更加协同,因此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时,必须要将其他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利益诉求纳入考虑范围。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例如淘宝等互联网企业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电商平台的同时,也帮助产品制造商更好地开展线上销售活动。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协调合作提升了整个产业的创新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市场上的需求。

由于单一主体很难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产业技术的进步不能单独依靠企业的研发力量,企业应当和用户、学术机构等主体一起,组成开放的创新网络,主体间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强调信息的快速流通,用户对产品的体验和需求要即时反馈到企业,而互联网架起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和互动平台,借助该平台,企业不仅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追踪,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还可以让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的创新决策之中。企业与学术界的关系与用户不同,后者主要反馈产品的使用信息,而学术界主要同企业在产品的技术方面进行交流。一般而言,企业将大部分的基础研究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委托给大学和科研机构,而企业自己则集中力量完成应用层面的研究。政府作为产业创新的参与者,不仅通过投资教育、科技直接推动产业创新,还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交流与扩散,如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平台。类似的还有各类中介机构,他们促进了企业和相关组织之间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流动,降低了合作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技术的共享和互补。

2.3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创新主体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互联网时代下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能够推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促进创新资源的聚集和流动,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在产业间扩散和应用。产业创新环境对创新主体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产业创新环境

政策环境。政策法规从制度上影响了产业创新的运行:一方面,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指导性文件,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某些行业聚拢;另一方面,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日趋完善的专利制度调动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保障了创新者的权益。互联网加快了政策传播的速度,创新主体能够及时领会政策意图并反映在创新活动中,政策对产业创新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放大。

市场环境。创新不仅包括知识的创造,还有价值实现的过程,所以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产业的创新活动。互联网时代下市场波动更加频繁,同时互联网技术又提升了创新主体对市场环境变化和潜在市场机遇的感知。为了实现创新的市场价值,降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产业要形成基于市场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组织模式。

文化环境。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产业创新的出现。在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为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即产业文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产业技术系统愈加开放、产业组织结构愈加复杂、产业人员流动愈加频繁,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产业文化的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产业文化激励人们参与创新活动,提高了产业创新实现的可能性,有利于整个社会技术水平的提升。

技术环境。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同产业中的技术界限被突破,两个或多个产业技术的相互融合,改变了原产业的技术发展轨迹,为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产业创新活动既要遵循本产业的技术路径,又不能将眼光局限于产业内部,而忽视其他产业技术的潜在应用前景,技术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产业的创新活动。

3 智能终端产业的案例分析

智能终端产业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互联网时代下,手机、家电等传统制造商通过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产业技术路径的升级和创新网络的构建,不断革新终端产品,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产品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

3.1 产业技术的更迭

产品的智能化起始于手机,人们希望它像电脑一样,能够自主装载应用软件,而不是在生产时嵌入。Symbian根据人们的需求推出了适合手机的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多任务运行,并允许用户通过安装软件扩展手机功能,而其作为一个开放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为Symbian手机开发软件。看到了手机智能化的前景,各家企业纷纷展开研发。但Symbian凭借完整的开发框架和机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允许手机厂商进行二次开发,受到用户和企业的广泛支持,超越微软等竞争对手,成为市场主流。然而Symbian为了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保证系统顺畅运行,严格控制内存泄漏,进行抢占式多任务调度,这使得为其开发应用门槛很高。并且Symbian机型过于分散,应用的调试和维护也显得困难。相比于Symbian系统,后来的Android和iOS系统的应用开发更为简单,iOS系统还凭借完善的应用市场和盈利机制吸引了大部分开发者。

随着手机应用软件越来越丰富,人们希望有强大的芯片来支持手机的流畅运行,电脑上的多核处理器就此被引入手机领域。由于Symbian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多核处理器,而作为开源的Android系统却能很好的支持,使得Symbian在与Android的竞争中节节败退,最终被市场淘汰。

Android的开源性让开发者能够建立自己的系统源代码,并且根据硬件定制其Linux内核,而谷歌提供的Android软件开发包则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更加容易。所以Android系统不仅在智能手机上获得了成功,还被广泛运用到智能家居等领域。

随着操作系统进入家电、汽车等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实现对各种智能终端的监测和控制。各类开放联盟的出现,让跨品牌、跨终端的互联互通成为了可能。在这背后是新一代移动网络的普及,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回顾智能产品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操作系统是智能产品的关键生产技术,并且有越来越开放的趋势,而新产品的出现也源于软件企业、终端制造企业和网络运营商等组织的通力协作。只有那些满足用户和企业利益诉求的产品,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

3.2 创新主体的演化

作为智能产品的核心,操作系统的开放与兼容使得产品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产业链被不断的延长和细分。软件开发可以和硬件制造完全分开,软件企业只需专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经营更加灵活,对市场更加敏感。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就是借着Android系统的普及进入了智能终端产业,它们凭借对用户需求的精确定位,以接近成本的价格推广自己高配置的硬件产品,成功占领了智能手机的中低端市场。互联网企业不靠硬件赚钱,而是靠后续的服务盈利,导致硬件企业逐渐退出智能终端产业价值链的高地。

操作系统的开放和兼容打通了终端间的界限,产品种类的不同不影响数据的同步,同一系统下不同终端可以实现无缝衔接,运营商能够跨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如图5所示,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云平台衔接了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软件开发企业,网络运营商和终端用户,信息通过云平台在企业和用户间流通。与传统制造业单纯的上下游线性传递关系相比,智能终端产业间的联系是以云平台为核心的网络关系。

图5 智能终端产业的网络关系

3.3 产业创新环境的变化

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多项政策,完善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财政金融领域的改革引导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资本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随着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政府对创新文化的培育,以及对创业者的大力支持,引发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创业公司井喷式出现,为智能终端等行业带来更多的生机。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向家电等传统产业进行扩散,不仅实现了产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产业运营模式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了更高的附加值。传统产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为创新驱动的智能终端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结果。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更加开放和扁平化。本研究从开放的视角下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并对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产业的技术创新要经历技术识别、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这3个环节。技术识别贯穿了整个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过程,引导企业不断改进产品性能;技术研发不仅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还要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配合;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智能化从手机扩散到了家电等行业。产业技术系统的开放性影响着产业的组织形式,智能终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云平台为核心的网络关系,同时又与科研院校等外部机构组成了开放的创新网络,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加快了技术的扩散,还有利于创新的出现。产业的发展还受到整体环境的影响,智能终端的市场前景与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互联网的普及率紧密相关,用户群体的变化影响着智能终端的创新方向,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促进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

4.2 实践启示

通过对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启示:开放的生态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而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恰好为传统产业“+互联网”提供了借鉴:智能产品的智能体现在其对外界的感知和反馈,这需要产品硬件和软件的相互配合;同时,智能化引发了对硬件联网的需求,无论是软件的升级,还是云端对信息处理的支持,都需要产品与互联网的连接。所以,要使得传统工业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就要求实现“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整个生态系统的升级。同时,这一升级过程应该是开放性的,让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都能够合作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超越产业界限,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进来。

4.3 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仅仅从定性的方面来研究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应用,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虽然已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但是得出的结论或许缺乏推广性,未来的研究应当选取更多的行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尽管如此,本研究结论仍对未来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新业态提供了借鉴和思考。不仅如此,在进行智能终端产业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智能终端企业与用户、互联网服务商间的行为,对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研发合作等问题缺乏进一步讨论,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到。

猜你喜欢
终端互联网+智能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