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2023-10-30 05:17邱硕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圣人道家人性

邱硕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1112)

先秦道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浪花,在历史的浪潮中不仅没有被惊涛骇浪拍散,反而历久弥新,在百家争鸣的切磋砥砺中越发显现出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先秦道家思想是以老子、庄子等先秦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为代表的思想精髓的凝练,也是以《老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为载体的理论体系。先秦时期也是教育规范化、普及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的时期,道家管理思想在其中的推波助澜可谓功不可没[1]。时至今日,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而言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一、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出发点的启示

何为高校教育管理,为何要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从人性与需要的角度对高校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作出了回应,这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出发点。

(一)由人性思想指引的必要性

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对人性的重视对于今日的高校教育管理而言仍有启示意义。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对人性的阐述指向中庸的立场,这也揭示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2]。

首先,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和定位为“素朴”。《庄子》中言:“素朴而民性得以”,即在大道至简中体验与践行民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到达应该所能达到的高度。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的素朴代表是中庸的思想,即保持中立的、不带主观褒贬预期和好恶感情色彩去看待与理解人性。中庸思想相对于同一时期下对人性有预先设定的儒家、法家等思想,更具独立超群的视野与格局。

其次,素朴的人性思想指引高校教育管理要回归本源。一方面,正因为人性本性的“素朴”,即人之初犹如白纸一张,需要管理以达成引导和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人性本是素朴,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管理中要坚守初心、抓准主要矛盾,而不要被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一叶障目。

最后,素朴的人性思想为高校教育管理设定了合理的预期,这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必要性得以恰如其分地体现的前提和保障。人性并不是趋恶的,因此,教育管理者要为教育管理设定合适的度,不能过于严苛,一味以惩戒为教育手段。尤其是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对象的学生,他们处于人生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采取强硬的高压手段只能使他们在表面上屈服,而无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管理内涵和出发点,更可能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由需要思想指引的可行性

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也注重对人需要的阐释,这一思想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行性做出了指引。

首先,需要与人性的素朴并不矛盾。先秦道家人性素朴的思想强调寡欲少私,即不被纷繁复杂的物欲所扰乱本心,而这并没有否认人的合理需要。“安其居,乐其俗”是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而理想社会状态的实现,必然是每一个个体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这一前提是个体需要是合理的,而非被物欲驱使下的过度索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同样应该重视学生个体的合理需要[3]。同时,也只有有效的高校教育管理,才能在个体需要的刻意压抑与索求无度之间找准边界,在个体需要与集体资源之间取得平衡。

其次,需要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动力。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也承认并重视人合理需要的驱动作用。先秦道家管理思想曾认为无欲之人,虽贤而不能用,这在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才选任中同理。完全泯灭个人需要的人,看似无欲无求,但水至清则无鱼,他们也无法为组织注入活力。长此以往,可能导致组织的僵化与管理的低效。高校学生正处于探索与体验人生、挖掘自我潜能的关键时期,教育管理者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并根据合理需要设定可触可及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最后,需要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实现路径。正因为高校教育中的主体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管理在设置中才有具体的切入点。一方面,对于物质层面的需求,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可量入为出,保障供需平衡,培养学生的秩序感和规则感;另一方面,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发挥引导作用,以思想教育管理为抓手,培养人格完善、价值观积极的学生。

二、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处世观的启示

根据先秦道家管理思想,高校教育管理应以人性和需要为出发点。高校教育管理并不停留于务虚的理论内容,只有以教育实践为依据,以育人效果为准绳,才能衡量得失。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同样对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处世观有所启示。

(一)秉持服务精神,彰显“圣人之心”

“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是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对圣人本心的论述。所谓“圣人”,并非高高在上的出世之人,在管理思想中,圣人更趋向于对协调统筹位置所代表的大格局与高视野的指代。在当下的教育管理中,“圣人”的位置更接近于引领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前进的领导者、宏观层面教育管理方向的制定者,以及管理架构的厘定方。

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前提是“圣人无心”。此处之“心”指利己的“私心”。一方面,管理不等同于驭下,以自利的视角推动的管理必然难以服众。以利己的私心进行管理,短时间内可能能为与规则制定者同类的群体谋取暂时的利益,但长此以往,透支的是组织整体的资源,最终将会导致组织的崩散。管理不是将协同构成有机整体的各个主体互相割裂,形成对立的格局。有的管理者不是为个人谋取名利,但仍缺乏大格局,在管理中有意无意地设置壁垒,进行简单粗暴的分类管理,这与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也是背道而驰的。高校教育管理由各方构成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有机体之间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发挥作用。高校教育管理方看似是强势的一方,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制力推动高校的运行和发展,但实则扮演柔性角色的学生才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对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和高校整体风貌的塑造也是更深入透彻的。显然,先秦道家管理思想揭示的以无我之心进行管理服务是处理各方关系的优选。教育管理者只有以无我之心进行高校管理服务,各方界线在柔性中模糊交融,才有助于形成高校共同管理的合力。

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通过“圣人之心”提出的实则是处世的心法。高校教育管理情况各异,文化、地域、形势等因素均可能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氛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面对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他们在教育管理中会经常遇到各种无法提前预判的突发事。因此,教育管理者掌握心法,以一致性的原则处理教育管理中的各种事件,既有利于保持教育管理的连贯性,也有助于为学生树立榜样。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的“百姓为先”的圣人之心思想就是这一原则与心法。以百姓为先,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对应的是以学生为先,即将学生置于管理服务考虑的优先级地位,这也是服务精神的起点。究其原因,圣人之心中的百姓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在地位上是构成国家等组织的主体,也是促进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这与学生在高校中人数较多、是高校发展的希望是一致的。

(二)强调持重自知,打造育人品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对自身的水平和素质有客观的了解,而且要对高校这一组织的校本特殊性有深入的觉察与体会。只有管理者对自身水平有客观的了解,才能够知人善任,发挥管理团队的合力,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所谓“劳心者治人”,高校教育管理并非要求管理者事无巨细地躬身亲为,而是要把握方向与大局,做好掌舵者和引路人。管理者要对高校所处的特殊环境有理性的认识,就要将其建立在了解自身高校所处水平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教育管理者才能在高校管理中有的放矢,不盲从、不攀比,打造能够体现校本特色的高校育人品牌。

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的知人和自知体现的都是持重、稳重的人格魅力。高校教育管理千头万绪,教育管理者只有在管理中处变不惊,才能带领高校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发展前行。具体而言,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较高的衔接性和部门间配合度,对相关事务的流程采用索引清晰的参照指南,不以个人身份作出不负责任的解读,理性看待高校出现的相关热点事件,不煽动舆论。

三、先秦道家管理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方法论的启示

在处世观的基础上,先秦道家管理思想更是对高校教育管理在具体执行操作上给出了方法论的启示。

(一)无为而治,提升教育管理弹性

无为而治是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突出的核心思想之一,由于其与治理相关,自然很容易与高校教育管理产生关联,并进一步对高校教育管理产生启示。但值得注意的是,先秦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并不能断章取义地将字面意思理解为治理是无为的,更不是无所谓治理过程而任由其发展。此处的无为而治更侧重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而化,而不强硬地以模板化的方法套用至学生个体的培养中。换言之,无为而治体现的是教育管理中的人本思想,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同时,“有无相生”也是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与“无为而治”并行的理念,在所谓的“无”中,实则也包含着“有”。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有无相生体现为边界的弹性和灵活性,教育管理最终以育人为落脚点。在高校一切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均可以通过以身作则实现管理育人,而并不一定只完成规章和条约内的管理工作。

(二)欲夺故予,讲求教育管理技巧

欲夺故予是先秦道家管理思想中对权变思想的论述,“欲夺故予”意为想要夺走的东西反而可以先给予。这一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正是先秦道家哲人的智慧所在。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时有不合理的需求,如果一味地抑制学生的需求,这有违人性化的理念,甚至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最终导致学生不断采用更隐蔽的方式满足自身需求,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窘境。因此,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对于学生的需求,教育管理者宜疏不宜堵。对于学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需求,教育管理者可在小面积的可控范围内尽量满足,让学生在体验中体会度的把握。同时,教育管理者也可采用替代性满足的办法,用类似但消极影响较小的手段代替。

(三)守弱用柔,提升教育管理实效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道德经》对生命的阐述。生而为人时,躯体是柔软的、灵魂是自由的,因而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许多事情,但当生命消逝,躯体反而变得僵硬,失去了创造与活动的能力。因此,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并非没有力量,相反,刚硬的物体反而缺乏灵活性。先秦道家思想中认为管理亦如是,高水平的管理实则是人心的凝聚,因为人心所向,自然可以激活内生动力,哪怕没有采取强制的措施和手段,也能获得理解和配合,是为“守弱用柔”。

同理,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守弱用柔同样适用。高校学生尚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但也有叛逆的一面。面对学生个性化的想法,教育管理者应先以引导为主,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合理的分析让学生自行判断可行性和相应的后果,在柔性的人文关怀中化解矛盾、改变不合理的想法。同时,守弱用柔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也在于,教育管理者不一定要时时刻刻扮演全能的角色,可以适当求助于学生,将学生的问题交还给学生解决,这也是有效的管理育人思路之一。

猜你喜欢
圣人道家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官场圣人范仲淹
漫画道家思想
官场圣人范仲淹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功能与人性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