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

2023-10-30 04:40殷洁徐娟刘绚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殷洁 徐娟 刘绚艳

摘 要: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培养化妆品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开展创新团队协作的课程模块化探索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围绕“科教融会、产教融合”,在创新团队教师建设、创新团队能力提升,以及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建设化妆品基础化学“双师型  结构化 递进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双主体 双平台 混合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等观点。

关键词:创新团队;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90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在2019年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对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出了总体要求:开展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打破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支持教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同样指出要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普遍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以上文件为创新团队协作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探索指明了新方向。

香精香料协会在《化妆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化妆品由原来较为单一的精细化工学科发展成为化学化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皮肤医学等交叉学科。基础化学是化妆品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包含了化妆品类各专业学生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基本操作技能,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中理论部分为搭建化妆品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铺垫和支撑作用,实践教学则保障了学生从事化妆品研发、化妆品配制工、化妆品质检、化妆品功效评价等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技能。由于高考制度和中学阶段化学教学的改革,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化学理论知识不扎实,不熟知基本的实践技能操作要点,无法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状态,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一部分学生在高中学过化学,但不够全面和深入;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系统的化学知识,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由此,开展基于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是迫切的需要。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1)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及意义研究,曹晔、李梦卿等学者认为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开展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易雅琴从落实三全育人、服务终身学习体制、校企合作三方面分析了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2)创新团队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李晶华等人认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提升团队校企互培能力,通过实施企业实践计划和“双创”能力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推进成果转化。刘祥泽认为“专兼教师互补共进,促进组织知识整合,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组织教学变革。”创新团队在外文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较少。国外将创新团队简称为团队,而重点在研究团队创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CHANDR ASEKA RAN认为创新团队主要由团队任务协作、团队成员技术互补、团队交流模式三大因素构成。

自1997年开始,国内学者就对模块化教学开展了自主探究,研究角度较为广泛,李婧将我国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划分可行性与内涵探索、从基于岗位技能向基于学科和专业的泛化、从泛化到回归三个阶段,她认为模块化教学模式肩负着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任,陶晓庆、丁馨等学者则以“1+X”证书制度为切入口,探究了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将岗位考核标准融入人才培养之中,来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以获取技能证书的有效性。”国外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模块化技能培训与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模式。CBE模式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该教学模式可以解读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形式。

综上所述,国内主要集中在创新团队的意义、建设研究上,而将创新团队协作与模块化教学模式融合,将创新团队落实在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几乎没有,以此为切入点,如何将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融合在模块化教学中,以及如何去实践应用,是本文实践应用的重要探究对象,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创新团队研究的创新点。

2 开展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实践的意义

開展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是传统模块化教学的一次理论创新,对在模块化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改进建议,对其他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有效地完善当前模块化教学法的理论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应用价值。

2.1 教师层面

通过引进企业导师和高级技术人员可以丰富教师队伍,将校内教学资源和企业生产设备和实践技能技术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动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标准开发和优化能力、教学效果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特点,量身定制和开展能力提升计划,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思路深度拓展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带领创新团队教师下企业锻炼,学习先进的实践技能和教学手段。

2.2 学生层面

模块化教学将抽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更有效地结合,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感官体验,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实践能力的掌握。模块化教学建立起了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新模式,缩短了教学与就业的距离,它可以根据化妆品市场动态、化妆品工艺技术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动态更新模块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校内创新团队教师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理论教学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学生能学到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实践技能知识。

2.3 职业教育体系层面

通过创新团队教师对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有利于构建综合性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融入课程内容,树立大职教观,促进化妆品相关专业“产教融合、科教融会”;创新团队教师的建设和能力提升有助于高职院校同类型“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以及模块化课程的建设,打造新示范,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3 开展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实践的困难

(1)教师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教师组成结构有待完善。

化妆品专业建设起步晚,大多数基础化学课程教师从化学、生物等学科转型而来,缺乏化妆品生产实践经验,教师组成结构需要完善;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各自负责自己的课程,教师之间沟通不紧密,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致使在教材改革、资源构建等方面成果不突出。

(2)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枯燥的单向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不愿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化妆品实际生产需要选择,以适应化妆品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所需,化妆品技术学生有部分在高中阶段没有选学化学,化学知识薄弱,教师若采用传统单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会产生对化学知识的畏难心理,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枯燥的教学课堂也会挫败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程没有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高技能主要体现在职业工作技能,职业教育应该围绕职业工作环境为基础,目前化妆品基础化学类课程若不基于岗位能力需求,仍依照传统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将无法满足化妆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4 开展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妝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教学模式化实践的基本策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教师团队应以对接化妆品产业需求为目标,基于对化妆品中下游产业所面向各专业的职业岗位进行的调研结果,联合当地优质化妆品企业协同探索创新团队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具体策略如下。

4.1 建设化妆品基础化学“双师型 结构化 递进式”创新团队教师能力和协作共同体

校企合作,与企业兼职教师实现互聘、互兼,在“双师型”教师建设背景下,建立学校优秀教师与企业师傅相结合的“双师型 结构化 递进式”团队,通过研讨,明确团队教师职责分工,组建“五协作”平台,提升教师团队协作水平;教师能力提升方面,注重过程培育,分层打造创新团队,组织开展专业教学方法、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开发和优化能力等培训,组织定期到化妆品企业实践等,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团队管理方面,实行柔性化动态管理,保证团队高水平建设和项目高质量实施,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4.2 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

创新团队教师开展化妆品岗位能力调研,基于调研结果,从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全员参与、教学手段四方面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信息化技术,虚实结合,以能力递进为主线,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构建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双主体 双平台 混合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如图2。创新教师团队分工协作,带领学生充分思考、互相交流分享开展模块化教学实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4.3 基于产教融合、前沿科学,对接职业标准的模块化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研究

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围绕化妆品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将化妆品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绿色、安全和高效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依据行业企业优质课程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下的课程资源,整合化学、新材料、皮肤医学、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前沿科学,构建化妆品基础化学模块化课程资源。

5 结语

开展创新团队建设、课程模块化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与企业兼职教师实现互聘、互兼,通过教师能力建设计划,使教师定期参加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创新团队,重点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创新等方面探索创新,以生为本,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国家级化妆品技术专业资源库平台,结合仿真实训平台,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紧紧围绕“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充分提炼岗位要求,对接职业标准,深入挖掘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内涵,完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基于创新团队协作的化妆品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助力化妆品相关专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Z].201906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0213.

[3]香精香料协会.化妆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2,45(1):15.

[4]李夢卿.“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08):79.

[5]曹晔.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内涵与任务[J].职教论坛,2021,37(5):8692.

[6]易雅琴,冯天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背景下特色高水平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09):7682.

[7]李晶华.“双高计划”背景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2021,30(02):1620+91.

[8]刘祥泽.组织适应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0):2225.

[9]CHANDR ASEKA RAN A,MISHRA A.Task design,team context,and psychological safety:an empirical & D projects in high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21(6):977996.

[10]李婧.专业群视角下基于STEAM理念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22,(11):2326.

[11]陶晓庆.“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风,2020,(32):2223.

[12]丁馨.从“1+X”证书制度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1):7882.

[13]Dowding A E.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Training using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J].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973,(6):553.

[14]李阳.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J].教育与职业,2023,(5):2426.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项目驱动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重构
模块化教学在钳工实习中的运用与探索
“模块化教学”在篮球选修课中的研究
关于机械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调整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