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生花,彰显思想

2023-10-31 17:30王瑞琳
格言·校园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思想

王瑞琳

写作教学是语文课堂的核心内容,从小学到高中,写作教学都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路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在教学改革进程中逐渐发挥其关键优势,学生不仅能在写作中获得良好的语言技能、品味独到的情感,还能发挥创造性,表达极具创新与创意的想法。尤其是高中阶段,语文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提升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尤其要重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索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传统的高中写作教学往往以模式化的方式呈现,学生套用、照搬写作套路,在独立性、创新性以及自主性上有较大缺陷,由此也就导致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单薄、情感匮乏、思想浅显。一系列的写作问题让学生更加难于写作,最终导致写作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又更加突出。此时,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向更加开放化、多元化的方向調整,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全面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独特的创新思想。但在这样的改革目标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陷入传统的写作模式,无法实现有效创新。同时,由于课业压力,学生没有更多积累素材的机会,使学生的写作过程无法自由、自主。所以,目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很难实现有效提升,这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突破的重要难点。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发展的核心阶段。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想要自主地理解、判断和学习新事物。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生的作文内容往往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独特性,依据写作教学的现状,积极地尝试新的教学思路,以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注重多重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丰富的素材是写作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素材着手,注重引导学生多样积累,通过多种方式,如阅读、交流、观察、思考等,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关注和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提供有效支撑。

1.多阅读,多交流

阅读是素材积累的重要手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阅读的机会很多,无论是教材篇目还是课后拓展,都会有大量的阅读任务。因此,教师要抓住多阅读的契机,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开展交流,以多交流的方式深化阅读内容,将阅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使阅读素材深入内心。

以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以青春为主题,引导学生学写诗歌,用诗味的语言诠释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样的写作主题贴近学生真实生活,但怎样才能写出有诗味的诗歌呢?这就需要学生多积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时常开展对阅读作品的交流沟通活动,以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丰富内心素材。例如教师以青春为主题,组织学生一起阅读相关诗篇,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清平乐·会昌》,以及雪莱的《致云雀》等,让学生在诗歌的诵读中感受言语与情感的迸发。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共同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想,交流其与自己青春岁月的相似或不同之处,由此就能不断激发学生心中对青春的思考,帮助他们积累更多优秀的思想,吸收诗歌语言的精妙。

2.多观察,多思考

思想源于生活,写作内容也离不开生活。高中学生的生活虽然多是两点一线,但如果细心留意观察,学生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感受独特的生活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对生活现象、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所有能参与生活的契机,及时记录、思考、品味,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在观察中丰富素材,在思考中深化生活内容。

比如在第二单元写作教学中,学生要以生活为基点,尝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人物。写人是高中阶段常见的写作主题,但把人物写好却很难。学生往往会忽视生活细节,无法从深处描摹真实的人与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着眼生活的细枝末节,积极观察与记录、思考与品味,以不断积累丰富的人物素材。例如单元写作要求是写一个熟悉的劳动者,而学生身边的劳动者有很多,比如环卫工人、校园保洁、公交司机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这些劳动者入手,在每天的生活中观察他们的着装、表情、动作、神态等,并及时记录这些简单的细节,随后再结合实际的场景,思考他们这样的动作、表情等所能够彰显的内心想法。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不知不觉抓住了人物细节,并将人物与真实的生活相关联,由此就能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

(二)强化情境体验,丰富真情实感

文学是富有热情与激情的,只有情感的补充才能让文学作品焕发光彩与生机。对于高中生来说,写作是他们创作与表达的过程,同样也需要情感的渲染与充实。但学生的日常生活简单,他们以学习为主,很难体会到丰富的社会生活,无法形成浓厚且真实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开展趣味的场景体验。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品味丰富的生活、感受真实的情感,从而增强对情感的把握能力,增进写作情感的真实性与丰富性。

以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以小说为主题,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生活或者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样的写作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能讲故事,还要学生能把故事讲得精彩纷呈,也就是说故事要能引起读者共鸣,文章具有真实且动人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创设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体验,以收获真情实感,充实写作内容。例如有的学生以一场篮球赛为话题,教师可以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自主设计故事发展情节,用真人演绎的方式将故事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真实地体会到篮球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变化,还能真切地感受不同人物的心情,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据此,学生的情感就能得以丰富,能更好地阐述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提升有效叙事的能力。

(三)加强生活实践,丰富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高度相关的学科,也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课程。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写作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也是高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安排,组织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体验文化、感悟文化,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从而使写出的作文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

以第一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的写作主题是结合经典作品,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写作时既要有深入的思考,也要有鲜明的立场,更要写得有说服力。因此,学生在平时就应当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能全面地看待事物,在必要时引经据典。所以,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和文化能力。例如在学习《庖丁解牛》时,教师可以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过深入思考,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寓言所表达的寓意。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其分为几个阵营,并让每个阵营分别举出自己的例证,以佐证观点。此外,教师还可以放眼生活,引入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如古语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现代生活的阅读思想有怎样的差别等,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现象开展议论、佐证。通过这样的生活实践,学生看待生活就会更全面,并且能将生活与文化紧密联系,从生活中品析文化,从文化中看待生活变迁,由此就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他们思考的维度,促进写作的深度发展。

三、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步迈向成年的时期,学生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都迅速发展且趋于成熟。此时,他们有表达内心思想的渴望,更有彰显自身能力的需求。而写作过程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实现创新的平台。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写作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多样的语言内涵、实现丰富的情感体验,亦能帮助他们领悟生活、感悟文化,实现思想水平的有效发展。因此,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尤其关注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积极引导学生有效积累、趣味体验、灵活实践,使他们不断丰富语言素材、真情实感和文化素养,这样就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情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思想与“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失落的情感
情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