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式”模式下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2023-11-02 04:53黄南乔
中国德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南山区文明育人

■ 赵 明 黄南乔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强调了生态文明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是在传统环境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基于“三生三式”模式开展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通过引领、辐射、合作等方式带动一批中小学校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动区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三生三式”模式的实施背景

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南山区首家生态文明工作室落户南油小学

(一)“三生三式”模式的时代内涵

深圳市南山区生态文明工作室以“三生三式”作为实践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即“三生”),构建了生态文明生活模式、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和生态文明素养范式(即“三式”)。通过记录学生的生活轨迹,肯定其自我发展,拓宽其生长空间。同时,“三生三式”谐音“三生三世”,隐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三生三式”不是简单的模式化,更不是传统的环境教育,而是偏重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的时代背景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组建生态文明“学校群”、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都需要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动,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建市40余年来,深圳市已有一批学校获评国际生态学校,掀起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潮。以南山区为例,截至2022年底,全区获评广东省绿色小学的学校有81所,获评广东省绿色幼儿园的有70所。南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公民养成教育中心于2022年8月创建了一体化德育行动雁阵图,孵化出了18个工作室。其中,生态文明工作室以南油小学为牵头学校,联合南头城学校、月亮湾小学、西丽幼儿园、龙珠俊峰丽舍幼儿园、松坪第一幼儿园等5所学校(园)组建了研究共同体。南油小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问题入手,通过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个维度来研究、开发相关教育课程及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及其身边人的生态文明素养,打造“未来学校”的“南油样本”。该校按照《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行动计划》和国际生态学校的总体要求,改善当地环境、节约资源、减少碳足迹,并希望通过生态文明“学校群”的建设,在2023年带动1—2所学校申报国际生态学校,争取到2025年带动3—4所学校申报国际生态学校,以引领更多的中小学校深入探索生态文明教育。

二、“三生三式”模式的具体实施

“三生三式”模式是区教育局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等良好习惯,提升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质量。

(一)“三生三式”模式的实施路径

工作室成员校带头践行“三生三式”模式,逐步形成了标准、智慧、卓异的实践路径。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室统一规范了相关指标与做法,制订并丰富了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的标准。除了按照此标准开展“学校群”建设,各成员校还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将校园信息技术与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结合,积极探索学校管理和教育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卓越发展。例如,南油小学自2001年成立“学校环境教育委员会”以来,历经22年,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教育,完成了从市级绿色学校到省级绿色学校的发展,再到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跨越,最终实现国际生态学校的蜕变。在这一发展历程中,该校不仅一次次刷新了在环境保护方面获得的荣誉,更明确了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该承担的使命与职责。从最初的环保观念的传播和环境知识的普及,逐步发展到关注环境问题和提升对环境问题的反思能力和行动能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各成员校在生态育人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如幼儿园注重绘本育人,小学注重学科育人等,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育人特色。

(二)“三生三式”模式的实施策略

工作室借鉴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运作模式,发挥牵头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辐射带动、活动引领、主题分享、机制共建和成果物化等方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探索适合南山区特色的实施策略。

其一,辐射带动实现区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南油小学早在2011年就致力于帮助中国的学校加入国际生态学校网络,与世界各国的生态学校共同分享学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验,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生态学校项目还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密切相关,两者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其二,活动引领、主题分享和机制共建推动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探索。生态文明“学校群”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打造了一系列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特色活动。如,在常规管理方面,生态文明“学校群”开展了学生的生态文明MOOC、课间“降噪”微笑天使等活动;在环境管理方面,建成了定时控制开放系统、零碳植物园、光伏发电系统;在主题活动方面,开展了垃圾分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无烟学校、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海洋节、珊瑚基地校等活动。其中,光伏发电系统成果显著,南油小学从2018年开始使用该系统,五年内累计收益23万余元。此外,该校作为“深圳市蓝色海洋协会”发起单位之一,在净滩护海公益事业上从未懈怠,十八年如一日,创建了以“蓝色海洋”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品牌,开创了海洋育人新机制。

其三,成果物化推动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研究。工作室的物化成果包括计划、方案、校本课程、课例、项目式学习、课题、生态文明日常行为习惯标准、研习报告、戏剧社团、小达人手册等内容。方案以年为单位,通过“任务群”进行统筹,以清单式、表格化的方式呈现。成员校依托《小达人手册》,将方案中的一个个“任务群”串联、打通,形成了一套多元评价手册和多元评价机制。

(三)“三生三式”模式的推进行动

1.课程育人:让生态文明之光启智润心

工作室遵循国际生态学校七项标准(七步法)中的第五步,即“与课程建立联系”,制定了关于选定环境主题的学校总体课程渗透计划,并将这些环境问题融入不同的年级/班级的课程中。工作室积极带动各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小学海洋环境教育教程》、打造了海洋主题校园文化、建设零碳植物园以及环境友好型、节约型校园,获得了南山区校本教材评比的第一名。生态文明教育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演化和延伸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如,美术学科推出了以环保为主题的“塑·画”课程,借助泥塑技能,构建了一个梦幻的海底世界。此外,师生还共同创作了《同一片海,同一个梦想》泥塑作品,不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还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提升了知识水平。

2.活动育人:让生态文明之翼润己泽人

工作室借助垃圾分类等途径与家庭协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南山区城管局联合开展的“小小蒲公英”志愿者培训和讲师培训的活动已成为南山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生态文明“学校群”中的各成员校也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包括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垃圾分类绿色学校和南山区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中队等。南油小学以“深圳蓝”为主题,开展了多个生态文明项目式学习活动,覆盖了低、中、高三个学段,如一二年级开展“‘海’好有你、蓝色海洋”的“海之蓝”项目;三四年级关注热点,开展“共享单车、共享蓝天”的“天之蓝”项目;五六年级则立足于社区,开展“概念社区、创想生活”的“梦之蓝”项目。

3.实践育人:让生态文明之美笃行致远

工作室遵循国际生态学校七项标准(七步法)中的第六步,即“开展社会宣传和参与”,鼓励社会参与到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来。如:南油小学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定期组织师生走进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公益课堂——海洋大学堂,先后2次捐种珊瑚,并积极参与“保育珊瑚”的公益活动。此外,该校还开发了“蓝色海洋环保”等校本课程,通过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融合,践行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

三、“三生三式”模式的评价探索

工作室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建了智慧德育平台。这一平台不仅能够通过数据智能关联学生的综合评价,还能够完善学生、班级、年级的数据画像,并生成小达人电子手册,使学生评价更为便捷、环保和高效。例如,南油小学结合“生态、智慧、生长”的未来学校建设理念,开发了校园生活达人系列、家庭生活达人系列、社会生活达人系列以及生态文明达人系列等系列评价内容,并将这些评价内容编辑到一起,汇总成《南油小学校园小达人手册》,做到学生人手一册。“小达人”图章由该校水彩工坊的学生设计完成,均为原创作品。学生只要达成其中的一项,经相关老师认定后会获得印章贴纸。“达人”种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增设,不设上限,实现了量身定制、因材施教。这些激励措施旨在让学生发现兴趣、挖掘潜能、提升技能、彰显特长,最终使他们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成为“达人”。

四、“三生三式”模式的实施效果

工作室基于“三生三式”模式,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科学的教学策略推进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一是实现了知行合一。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能做到节水、节电、雅言雅行;在家庭生活中能践行“光盘行动”,还能做好家庭垃圾的分类处理;外出能做到绿色出行、节能减排,还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进行环保宣传、净滩护海、熄灯节能、植树造林进行碳补偿等。学生养成了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其生态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是实现了身心合一。工作室基于“三生三式”模式,通过设计、实践、创新和变革,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的有效途径,践行了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卢梭的名言: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适应所有一切人的环境。

三是实现了天人合一。工作室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倡导成员校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助力师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进一步普及“天人合一”的观念,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工作室还倡导师生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推动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福祉,还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未来,工作室将继续立足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牵头学校示范引领、各成员学校携手并进的方式,推进基于“三生三式”模式的生态文明“学校群”建设,探索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育人特色。

猜你喜欢
南山区文明育人
读迷作品
读迷作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读迷作品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宁南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