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艺术探研

2023-11-02 12:06陈立东
成才之路 2023年30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陈立东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情况与质量,会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唤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精彩的导入环节必不可少,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基于此,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艺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高效课堂;学习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0-0134-03

课堂导入环节主要指的是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引出新课。数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并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征,学习难度比较大。这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他们對于生动有趣的事物,始终保持着十足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让他们长时间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会影响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他们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充满兴趣和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基本特点,在课堂上导入故事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掌握程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

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在讲故事的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教材第六册“认识小数”的过程中,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次短暂的交流:“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学生听到要讲故事,就会立刻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便会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述:“有这样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一共有4名,姐姐叫6789,妹妹叫67.89,姐姐经常仗着自己年长而欺负妹妹,有一天妹妹被姐姐欺负得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就跑去向爸爸妈妈告状。爸爸妈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为了教育姐姐,就给姐姐身后加了一个小数点,于是姐姐就由原来的6789变成了6.789。这样一来,姐姐就比妹妹小了。从这以后,姐姐再也不敢欺负妹妹了。”教师讲述这样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能让学生清楚,原来一个不起眼的小数点竟有如此大的作用。故事环节的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帮助教师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2]。

爱玩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游戏的形式如何、内容如何都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游戏环节的导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环节中,为课堂活动的正式开启打下良好的基础。游戏环节的导入与应用不应只停留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萎靡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引入游戏环节,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3]。

教师在导入游戏情节时,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不同种类的游戏,如“数字闯关”“你画我猜”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游戏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状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中导入“你说我动”的游戏环节,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分析,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小李站在讲台上完成游戏,通过发出指令让小李先向着自己的左边走四步,然后站在变换后的位置从面朝前变成面朝后,让其他学生结合小李的行动,对教材中与平移和旋转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并使用专业的数学语言对小李的行为进行描述。在整个游戏环节,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会进行自主思考,对小李的动作进行准确描述:“小李先是向左平移四步,然后又绕着自己所在位置的点转动身体。”通过游戏环节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应用题,大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都会出错,且出错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不具备解题经验,解题技巧有所欠缺,有的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有的是因为过于放大应用题的难度,一遇到应用题连看都不看就放弃。以上现象的出现,限制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对数学教学极为不利。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解题技巧,利用课堂导入环节教学生解题技巧,能够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利用所学的解题技巧独立完成解题时,会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自信心也会增强,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从而构建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课堂[4]。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之所以觉得应用题难,主要是因为应用题考查的并不是学生的某一项能力,而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寸步难行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的解题方法,对题干意思理解得不够透彻,捕捉不到传达出的有用信息。因此,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等量替换法”这一解题技巧时,可将一道应用例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这道题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这道题的内容是:5箱苹果和4箱葡萄的价格为425元,已知每箱苹果的价格比每箱葡萄的价格贵4元,每箱苹果和每箱葡萄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从“已知每箱苹果的价格比每箱葡萄的价格贵4元”这句话可以知道,只要计算出其中任意一种水果的价格,就可以得知另一种水果的价格。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利用“等量替换法”,将葡萄替换成苹果,假设每箱葡萄贵了4元,那么4箱葡萄就贵了16元,总价钱也就增加了16元,这时的总价钱正好是9箱苹果的价钱,所以每箱苹果的价钱为49元,在知道了苹果的价钱以后,葡萄的价钱也就能够算出来了。同理,如果将苹果与葡萄进行替换,也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像这样的应用题虽然看似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数据比较多,感觉十分复杂,但实际上这些信息数据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学生在解答这样的题目时可以应用“等量替换法”来辅助,不仅能减少运算步骤,降低出错的可能性,还能尽快得到正确答案,以此提升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征,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智力发育上还是在思维形成上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多会表现得比较吃力[5]。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活泼好动的学生之间是矛盾的,再加上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只减不增,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并且富有生活气息。这不仅会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快速、更牢靠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生活情境的导入,能够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在气氛的带动和影响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大大激发,学习效率会更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及画角”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他们比较熟悉事物的不同角度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如滑梯,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以上几个角度的滑梯哪一个滑梯玩起来最有趣呢?这时,学生一定会选择角度最大的滑梯。教师可接着提问:“为什么这个滑梯玩起来最有趣呢?”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相关知识的讲解。这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选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课堂导入的基本内容,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问题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那么这些数学问题就不仅仅是问题,还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将问题导入其中,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并在整个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将问题探究作为导入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题目,做到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不超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同时还要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形成连接,这样才能够将问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问题导入与传统的课堂提问不同,它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会为学生带来过多的学习压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与“倍数”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先向学生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倍数,然后简单地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对倍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倍数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师可导入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4和6这两个数哪一个是3的倍数?通过提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倍数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发现在这两个数字中3能够被6整除,所以6是3的倍数。教师通过问题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上面的教学不难看出,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作为导入环节的内容,既能让学生快速得到问题的答案,又能做到问题内容与所学知识内容息息相关,使得问题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以此来锻炼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与课堂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现状,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更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作为数学教师要通过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不断丰盈课堂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优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科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玲玲.以阅读引领思维,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江西教育, 2023(15):56-57.

[2]柳春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9).

[3]何小艳.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7):98-100.

[4]罗乐乐.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的案例及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109.

[5]张兵.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江西教育,2020(15).

Exploration of the Art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Chen Lidong

(Hongxing Township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ushu City,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Yushu 130400, China)

Abstract: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of the introduction process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entire course. Good classroom introduction can effectively awaken students’ memory of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already learned, help them enter the classroom learning stat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new knowledg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effect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 wonderful introduction process is essential.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desire for knowledge, and help them better carry out their learning.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combines teaching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art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troducing art into the classroom; efficient classroom; learn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