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系统思维”构建“四梁八柱”

2023-11-03 16:55俞天德
发展 2023年3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全面推行河湖

俞天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2022年以来,永昌县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突出体系建设、系统思维,按照“奔着解决问题去、奔着完成目标去、奔着达到效果去”的原则,在项目建设、生态环保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构筑了全方位创新机制。

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夯实县域发展“基础柱”。全面推行评审论证、领导包抓、限时办结、联席会商、费用安排、督办约谈“六大机制”,夯实项目推进基础支撑。精准化评审论证,对重点项目引导实施主体与第三方机构协议合作,精准编制可研报告、实施方案;对政府投资项目,确定评审机构、建立专家名录,全年评审论证项目278个;对准备充分、政策明确的政府投资项目,按投资规模分类安排前期费600万元,真正下好了项目谋划“先手棋”。全覆盖领导包抓,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抓、项目管家服务”,重点项目“科级领导包抓、服务专员推进”模式,所有项目全部实现无缝隙、全覆蓋联系包抓,真正做好了项目推进“关键招”。一站式服务保障,设立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窗口2个,实行全程代办、即来即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县级审批事项办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2022年上半年全县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8.5%,真正打好了项目服务“主动仗”。满负荷调度推进,实行“周调度、旬督导、月通报”推进机制,131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2项,完成投资124亿元;投资超百亿的兰张三四线金昌段、抽水蓄能开工在即,投资过50亿元的陇电入浙调峰火电、压缩空气储能前期顺利,总投资59.4亿元的金川集团30万吨铜冶炼一期当年洽谈快速建设,投资上20亿元的国道312线改建、能化投低阶煤高效利用开工建设,全省下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永昌举行,真正打好了项目建设“攻坚战”。

创新生态环保机制,打造蓝天净土“支撑柱”。创新实施生态环保“六步式”闭环机制、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尾菜处理“十条措施”、河湖长制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生态环保、治理修复能力水平。坚决守好环保底线,坚持“地毯式排查、联动式监管、清单式整改、销号式验收、回溯式巩固、倒查式问责”,一问题、一方案、一专班推进环保问题解决,县级自查、省市反馈的79个环保问题全面整改,退出砖瓦轮窑落后产能10家,真正做到了真管真严、常管常严。坚决守好用水红线,全面推行“严控用水总量、严肃水价改革、严格节水管理、严限耗水作物、严明考核管理”五条措施,水资源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洋葱种植启动实施,压减地下水1000万立方米,水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坚决守好尾菜防线,全面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属地监管、监督举报”工作机制,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处理能力,建成运行尾菜处理企业3家,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以上,尾菜综合处理利用率由47%提升至52%。坚决守好河湖保护主线,全面推行河长+河湖警长+河湖检察长“三级体系”,全力打好河湖巡查持久战、污染排查歼灭战、四乱清理攻坚战、安全整治阵地战“四大战役”,常态抓好宣传引导、节水优先、督查问责、问题整改、考核问效“五篇文章”,设立河湖长223名、巡河员90名,整改销号河湖“四乱”问题296个,整治河道10公里,建成生态河堤30公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村净”美丽河湖全新打造。

创新社会事业机制,激发教育卫生“活力柱”。创新实施好教育、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五好工程”,启动实施联盟医院建设、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健康促进、医防融合发展等“六项机制”,教育卫生呈现逐步提升、逐步向好发展态势。建章立制夯基础,出台落实教育“五好工程”实施意见,印发配套文件32个,全面推行教育专题会议、县级领导联系学校等制度,26名县级领导联系27所学校;制定医共体及医防融合实施方案,组建成立医共体联盟医院,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构建。多元投入强保障,严格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新增经费近2000万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提升教师工资待遇;多方争取配套资金1.9亿元,建成教育项目53个,新增学位360个;投入卫生经费2亿元,全力化解历史债务,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好教育、大医疗基础有力夯实。内培外引育人才,完善教育三级教研、五级培训体系,培训5165人次,引进59人;实施卫生人才滚动培养、订单培养,增加医疗机构编制132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1名,人才队伍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改革创新激活力,在全省率先实行教师岗位政策,107名教师职称评定享受“地方粮票”待遇,降低岗位等级聘任77名、暂缓聘任17名,“教师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职称能高能低、待遇能多能少”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建立多劳多得、同工同酬薪酬分配制度,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入提高近1.5万元。

创新综合治理机制,筑牢安全生产“保障柱”。创新建立党委政府双尽责、领导专家双检查、属地行业双监管、调查问责双启动、企业社会双动员的安全生产“五双机制”,深入开展最广泛宣传教育、最系统隐患排查、最严格交通管理、最严厉违章处罚、最严肃工作问责的道路交通“五大行动”,实现“各项量化指标全下降、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织牢履职尽责“责任网”,制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班子及成员责任清单,完善行业领域、乡镇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安全责任120项、交叉责任19项;落实道路交通五级包抓责任制,明责担责、照单履责的责任体系全面构建。织牢风险防范“检查网”,常态推进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行业安全检查5873家(次)、领导专家检查186次、道路交通检查500余次,整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4100余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82处,完成道路“三必上”“五必上”20处,最大限度减少了安全隐患。织牢严丝合缝“行动网”,责成乡镇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巡查道路交通安全;责成行业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绘制安全生产作战图、交通安全责任图,分级分类、分时分段严格管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事故分别下降28.5%、35.7%。织牢理直气壮“执法网”,健全事故倒查、一案四查等制度,同步推进事故调查、工作问责,追究责任单位11家、责任人17名,真正做到了发生一起、处理一起、倒查一起、问责一起。

机制创新,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这些机制的实施,有效破解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部分瓶颈问题,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全领域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推进立柱架梁,努力把更多“规划图”变为“施工图”、更多“作战图”变为“实景图”,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永昌的实践中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全面推行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全面推行“营改增”及其对会计与税务筹划的影响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全面推行“营改增”对广西经济的影响
全面推行橡胶工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