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主题确立、材料选择和材料处理

2023-11-04 11:44黄乐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跨学科人口学科

颜 涵 黄乐佳 刘 靖|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1],引导学生在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多学科思维的培养中,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解决真实问题。已有英语教师基于“英语+其他学科”进行了跨学科教学尝试,但他们的教学常常存在“拼盘式”的现象,如在“英语+音乐”的跨学科教学中,英语教师通过播放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歌词的语言学习活动,忽视了音乐学科本身的学科知识和内在逻辑。

跨学科教学是指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围绕该学科的一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对这一共同题目进行加工而展开的教学[2]。在教学策略上,跨学科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综合性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联系真实世界,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3]。跨学科教学的目标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对跨学科能力的开发和对价值判断的引导[4],以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多角度认知,掌握整合和使用跨学科信息的能力,发展系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完善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形成责任意识。下面以外研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9 Population为例,具体阐述跨学科教学的路径。

一、主题确立:体现跨学科教学指向现实世界的特点

跨学科教学提倡通过有意义的网络化教学设计,实施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建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个人的成长。换言之,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应能将所学的综合知识技能用以解决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跨学科教学主题确立应指向现实世界。

从英语学科角度来分析,Module 9 Population的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的语篇以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三个国家为例,介绍世界人口数量及其变化,人口增长和减少带来的影响等;第二单元的语篇以虚构的城市Arnwick为例,讲述小镇Parkville成为城市Arnwick的过程,说明人口过快增长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以及政府应采取的解决措施。可见,Module 9 Population的主题应为“城市人口增长及其影响”。然而,单纯了解城市人口增长及影响并不能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解决未来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还将面临“什么城市更适合旅游?”“什么城市更适合工作或生活?”等与地理学科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Module 9 Population的教学可融入地理学科的知识。

从跨学科视角来看,地理学科对人口问题的探讨在大范围内从全球视角展开,在小范围内从城市发展视角展开。基于Module 9 Population 的主题,结合地理学科本身讨论人口问题的上述两个方面,以及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并考虑跨学科教学指向现实世界的特点,笔者将Module 9 Population的跨学科教学主题确定为“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学生在该主题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你会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为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在感知人口问题的现状、辩证分析人口增长的利弊、提炼总结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客观推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在哪个城市生活。综上,“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兼顾地理学科讨论人口问题的视角和英语教材内容,既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二、材料选择:注重跨学科教学的综合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5]。跨学科教学并不与初中英语教学对立,它们之间是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跨学科教学不要求教师成为“全科教师”,教师无需追求所跨学科知识内容的过度完整性,即无需收集与所跨学科知识相关的全部事实和材料[6],而需以服务英语学科教学目标为目的,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现跨学科教学的综合性。

(一)结合学生学情

在跨学科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提供英语教材的内容,学生则无法与其他学科知识建立关联,如果教师所选择的跨学科教学材料远远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范畴及能力,学生将会不断遭遇挫折。因此,跨学科教学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以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7]。

一方面,Module 9 Population 第一单元语篇涉及的地理信息十分有限,仅包含人口的数量及其变化,人口增长和减少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地理学科中与人口问题有关的知识非常丰富,不可能全部引入教学。因此,笔者充分调研八年级学生已有的地理学科知识储备,即在课前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人口问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参考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中的知识点,引入地理学科中与人口问题相关的要素——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帮助学生探讨人口要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较为完整的人口问题视角。

(二)服务教学目标

英语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应是立足于英语学科的跨学科学习,主要是为了实现英语学科内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的学习[8],这就要求教师在跨学科材料的选择上围绕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展开,使其服务于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以避免将英语学科的学习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补充材料,补充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辅助某个教学目标的达成。

下面以Module 9 Population 第一单元为例进行具体阐述。Module 9 Population 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为:①学生能够从对话中提取关于世界人口现状与变化的信息;②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描述和对比不同国家人口的现状与变化;③学生能够从对话中提取并阐述人口增长/减少的利弊;④学生能够辩证看待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在英语学科单一视角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②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该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重点关注学生对数字的英文表达,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语法形式的掌握情况。但在跨学科视角下,学生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需要调动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即需要了解不同人口要素(如人口增长率、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定义,以及调动地理学科的读图技能,这使得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②比其他教学目标更适合成为与地理学科实现有机结合的突破点。因而,笔者在引入地理学科中与人口问题相关的要素时,重点关注引入的内容对促进学生使用数字进行描述的助益,即所引入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信息(补充信息示例如图1 所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数字表达的机会。诸如图1的补充信息不仅可以辅助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凸显学科内语言学习的教学重点,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学科知识和地理学科知识,直观探讨各人口要素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如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体现跨学科教学的综合性。

图1 补充信息示例

三、材料处理:实现学科间有机结合的任务化

跨学科教学要想构建学科间的知识和能力网络,实现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减少学科间的割裂感,避免“拼盘式”教学,则需借助教学任务的设置,将跨学科知识任务化,而不是将信息直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跨学科材料处理的任务化可以从表层的任务呈现形式和深层的任务内在逻辑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任务呈现形式

在表层的任务呈现形式上展现跨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创设跨学科情境,可视化地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学生初步感知学科间的连接,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搭建一个可视化支架,驱动学生调动并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

下面以Module 9 Population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为例进行具体阐述。从英语学科单一视角来看,Module 9 Population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为听力任务,要求学生从对话中提取有关世界人口的数据,任务形式为常见的听填补充信息。从地理学科视角来看,考虑到教材内容涉及世界人口现状,因而选用以世界地图为任务载体,要求标注与人口相关的概念及数字的任务(呈现听力文本中人口数据所涉及的国家及其所在大洲的轮廓,并要求在地图的空白处以英文标明获取的人口信息,如Population in 2020、Population in 2030、Population Growth、Population Density、Death Rate in 2020、Birth Rate in 2020和Population Growth Rate),即任务形式为在一张世界地图的局部图上完成信息的听填。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位置空间感,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听的技能。这一任务突破了以往的听填形式,既与单元主题和教学活动相匹配,又涉及地理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记录信息时调动已有的地理学科知识储备迅速找到填写信息的位置,或是在听力任务中获得关于该国家的地理位置,进而构建起英语学科和地理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网络。

(二)任务内在逻辑

英语跨学科教学应从英语学科内的学习出发来设计教学任务[9]。然而,由于英语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教师常常在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关联的跨学科教学中将英语学科的知识技能作为语言载体,将英语课堂变成“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英语跨学科教学任务时先挖掘英语学科材料的内部逻辑,找到碎片化信息之间的关联,确定整合材料信息的方式,进而寻找该逻辑与其他学科逻辑的结合点,确保在英语学科内部学习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间的联系。

下面以Module 9 Population 第二单元的任务为例进行具体阐述。Module 9 Population 第二单元的任务为阅读任务,包括从语篇中提取有关人口问题成因、人口问题表现、人口问题解决措施的信息,总结概括人口增长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问题、影响、措施间的关系,推断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等。如果教师将该任务处理成英语单一学科视角下的阅读任务,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则会仅仅停留在英语学科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上,如描述问题、措施及影响的语言表达,获取与梳理细节信息的技能,将细节信息总结为问题、影响、措施三个方面的概括与整合能力。为此,笔者先尝试寻找教材第二单元语篇的逻辑与地理学科逻辑的结合点:第二单元语篇讲述了城市人口增长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及政府应采取的解决措施,其内容结构符合地理学科在讨论人口问题时所遵循的“成因—影响—措施”这一逻辑链。然后,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将这一逻辑链具象化,用以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

图2 思维导图

图2可以让学生在建构所习得的新知识时依托地理学科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上述阅读任务的内容设置兼顾英语学科和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两个学科间交叉渗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开展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契合英语课程所具有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实际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关注主题确立、材料选择和材料处理三个方面,使其与英语学科内教学实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能力。同时,开展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整合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帮助教师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丰富知识和能力网络,发展思维品质。

(本文为“教学月刊·2023年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猜你喜欢
跨学科人口学科
《世界人口日》
【学科新书导览】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