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与干预机制研究

2023-11-05 13:52张岩杰
辽宁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危机筛查心理健康

张岩杰

(庄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加,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教育厅也随即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的具体要求,庄河市(以下通称“我市”)于2021 年开始探究如何迅速、科学、有效地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及筛查后的问题处理工作,并总结出如下宝贵经验。

一、筛查要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筛查是一项科学严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筛查过程中,我市始终依据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对于筛查结果的判定依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理论,不轻易把学生年龄段特点下的心理困扰界定为危机问题;在二轮评估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访谈工作时,严谨地运用心理咨询理论,科学地使用心理治疗技术,尊重学生隐私,对学生负责。

二、筛查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

(一)召开危机小组会议

首先,对于每年一次的危机筛查工作,我市各校都要引起重视。在筛查前召开学校危机小组工作会议,要求全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校长要强调心理筛查的意义,德育校长要明确责任,两者共同做好相关部署。筛查前,德育主任要告知班主任,上报日常观察有异样行为或情绪不稳定学生的危机状况,形成具体名单。

(二)选择适当的筛查量表

量表的使用要科学,不能随意在网上找一个量表就去使用。既要考虑区域实际、学生实际,还要考虑教师操作的简便易行。我市选择的量表是经大连教育学院严格考究后推荐的,分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100 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60 题》。筛查前要确保区域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会使用此量表,对于不会使用的教师,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

(三)向家长发放心理筛查告知书

在筛查前班主任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将告知书发放给家长,某校的告知书见图1。

图1 某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告知书

三、开展两轮筛查与评估

班主任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与筛查后,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选择某日放学后,统一组织班级全体学生在家中用父母的手机进行心理施测并提交。班主任重点关注筛查前有异样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强调接受调查时要认真,最大限度地保证量表结果的真实性。

(一)一轮筛查后的结果统计

1.分数统计

第一轮筛查结束后,班主任通过问卷星导出班级的原始数据,算出因子分及心理测评总分,并写出此次班级筛查结果的总结。

2.按分初评

班主任按照筛查结果的分数,将轻、中、重度危机学生分类整理出来,并要找出筛查前有异样的同学,判断他们的分数是否与相应危机重合,随后将筛查结果交给心理教师,某班级的心理筛查结果见表1。

表1 某班级心理筛查结果一览表

(二)二轮访谈后的科学评估

1.告知家长

经过一轮筛查后,心理教师将进一步开展心理访谈与评估工作。评估前需借助《危机评估告知书》告知家长:“依据前期普查后的分数,学校将为您的孩子提供相关心理评估。目的是以后更科学、更精准地对您的孩子实施心理教育和心理帮助。评估将由学校心理教师进行,测试过程和结果将严格保密。如果您同意孩子再次筛查,请签字,并请在接下来的评估过程中配合学校的筛查工作。”

2.访谈评估

心理教师对第一次筛查分数较高的学生、与前期观察危机重合的学生进行访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联合医疗部门,通过医教协同的方式对高分值学生进行评估,重新确立危机学生的心理问题。再次评估后得到的数据就是最后的危机学生数据。心理教师根据结果形成评估报告。

四、危机评估后的工作部署

(一)召开危机小组会议

心理教师首先将评估报告结果反馈给校长,校长阅后及时召开危机小组会议,同时吸纳全校教师参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校长强调保密原则,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此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重视程度;二是由心理教师将此次评估工作中发现的有关学生心理问题概况向会议组说明,切记不谈论具体学生的问题。哪个班级学生问题较大,或者哪个年龄段问题较大,都要加以说明,以引发全校的重视和警觉,并将三级危机学生具体情况以电子文件形式发给班主任,并再一次强调保密原则。

(二)建立危机学生具体教育工作机制

1.建立“包保”制度

提醒班主任关注班级中邮箱文件注明的心理困扰三级危机学生,在危机会议结束后,及时联系危机学生的家长,依据心理教师的语言,将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告知,注意说话的艺术。同时,通过家访或者电话问询,将表2的内容填写完整。

表2 心理危机学生的个人与家庭情况

班主任将填好的表格发送给心理教师。心理教师针对每名危机学生制定干预措施或者方法后送交危机小组,危机小组再布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1)班主任负责轻度危机的学生

班主任负责观察每一名轻度危机学生,并随时向心理教师汇报,重点依据心理教师的指导要求辅导轻度危机的学生。班主任做到每周有交流,每月有谈话,理解危机学生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情绪,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建设性地指导他们的行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与支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班主任要告知所有与之接触的教师,如果这些学生犯了错误,要掌握好分寸,注意态度、语气、处理方式与方法。班主任还可以调动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对一部分中度危机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干预。

(2)德育主任负责中度危机的学生

德育主任要注意平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要做到每周有交流,每月有谈话,及时掌握中度危机学生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动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态恶化。一旦出现严重状况时,要及时通报德育校长,必要时请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召开多方会谈会议。

(3)心理教师负责重度危机的学生

心理教师至少每周一次对重度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者谈话交流,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必要时采取医教协同的方式。

一要告知教师。对重度危机的学生,心理教师要告知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高度共情,留心观察,热心关怀,精心呵护。在教育学生时,不要采取刺激性言行,防止矛盾激化。

二要告知家长。指导家长做好重度危机学生的监护工作。若发现孩子与家长闹矛盾,产生离家出走、轻生等念头时,要第一时间详细上报班主任。这样做能使班主任和学校的监护体系更加细致和严格。班主任发现学生出现问题要告知心理教师,心理教师立刻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情绪出现波动的原因和情绪调节的方法,并在咨询结束后,告知家长孩子情绪波动的深层原因,共同商讨预防和辅导措施,同时建议家长寻求临床心理医生诊断治疗,通过医教家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避免极端情况发生。

(4)两种情况说明

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接受治疗的学生,学校应将其家长请到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并由校长和家长签订书面协议,制定学生上下学无缝接送制度。

对于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要协助家长做好转介或休学治疗工作。在学校与学生家长做好安全责任移交之前,班主任、心理教师等应对其实施特别监护。即便是学生休学在家治疗,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也要经常通过家访或者电话表示关心,或者进行心理辅导。

2.建立危机报告制度

建立“首见报告制”,即遇到危机事件时,学校中的任何一个教师或学生应第一时间报告给危机小组中的任何一人。如果学生在校出现了危机事件,学校无法处理时,要及时上报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以下几类学生需要学校重点关注:

一是自杀类,如出现自残和自杀倾向的学生;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二是环境变故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感情受挫、受辱、受惊吓、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危机状况而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是学习压力类,如学习压力特别大,以及因严重学习适应不良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四是网瘾类,即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

五是身心疾病类,如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癔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学生;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且长期受病痛折磨的学生。

六是人格类,如性格孤僻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他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的学生。

3.建立档案跟踪制度

心理教师针对各类学生开展的教育和辅导工作要做好相关记录,建立预警学生心理跟踪档案,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可阶段性地观察与对比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化和康复情况,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危机小组,以便更好地做好辅导和监护方案调整工作。

此外,学校在开展心理危机筛查和评估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把教育放在首位,不是为了免责才做此项工作;二是要注重发挥家、校、社所有有利的资源,且要把家长列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三是要力求最大限度地遵循实事求是的保密实施原则。

猜你喜欢
危机筛查心理健康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危机”中的自信